第120章
顾不上擦,就坐下了。 下意识地拿起五粮液酒瓶,才发现众人早已满上了。 席面很是丰盛,虽然赶不上过年的阵容,但也有四个凉菜,八个热菜。 吴远尽心地陪着老几位,丝毫没有拿架子。 结果几位老师傅喝着喝着,就聊起了吴大先生的光荣岁月来。 戎马一生,风光无俩就不说了。 有把盒子枪,却从来没开过也不用提了。 这些都是旧闻了。 就说起老爷子回来那阵子,亲朋好友纷至沓来的荣光和体面,也都令人唏嘘无限。 这些事儿,吴远都还有印象。 那几年算是家中条件最好的时候。 随后就急转直下…… 最终话头说回到现在,回到吴远身上。 吴大先生的荣光,又回来了。 现在吴家的知名度,与当年也相差无几。 仿佛时代拐了一个弯,又回到了过去一般。 吴远听着,着实汗颜。 他自己清楚,眼下的荣光什么的,有多少幸运的因素。 靠着重生的幸运。 否则就该像是上辈子那样,等他稍微挣点家底出来的时候,吴大先生的荣光早就随着老一辈的逝去而彻底湮灭了。 哪还有什么荣光再现? 不过老师傅们的推崇,他也不好意思反驳。 只能内心里知道,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一顿酒喝到后来,仨位老师傅都有点上头了,对吴家陵寝修缮的事儿也彻底上心了。 上心到要把老一套的规矩原般照抄过来。 一样都不能省。 吴远连忙给老丈人使眼色,该打住打住。 繁文缛节什么的,就不必了。 毕竟到头来,受罪的是他这个当家人。 何况上辈子台岛来的俩表哥,就给立了个碑,种了三棵松树,后来也挺好。 无非是个寄托罢了。 酒足饭饱,吴远和老丈人一起把三位老师傅送到瓦房后面的村道上。 老师傅们车轱辘话说了一大堆,胸膛拍得梆梆响。 听得爷俩都忍不住犯琢磨,要不要派人把他们送回去。 没想到,等到老师傅们一转身离开,那步伐跟飞似的,比谁都清醒。 扭头回到老丈人家,就见刘慧把狗盆往老丈人手里一塞,问吴远道:“你下午打孩子了?” 吴远心想,我自己儿子闺女,我还不能打了? 只是这话没说出口,说出来伤感情。 扭头看了看老丈人,老丈人接过狗盆,直接去喂大黑去了。 这是指望不上了。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一个声音道:“妈,当爸的打自家儿子闺女,有什么问题?” 吴远回头一看,顿时喜形于色。 论护短,还得是自家媳妇。 尤其是被亲闺女这么一怼,刘慧张张嘴,还不好说什么。 吴远牵上媳妇:“吃了没?” 杨落雁语气斗转温柔道:“我在家吃过面来的。” 随即一回头,又冷酷无情道:“走,咱把儿子闺女接回家去。” 这下可刺挠到刘慧了。 刘慧护着俩孩子,让步道:“大不了以后你们俩管教孩子的时候,我不插嘴就是了。” 随即嘟哝道:“瞧你那不吃亏的劲儿,也不知道随了谁!” 杨落雁也没真想咋地,顺着台阶就下了道:“这就对了,妈。你们隔辈亲,疼起孩子来不要命,容易娇惯坏了。俺男人愿意管教孩子,那是孩子的福气。” 老支书也过来附和说:“就是就是,子不教,父之过嘛。” 两口子又在娘家坐了一会儿,这才趁着月色明亮回家。 临走时,杨落雁终究给亲娘留了个面子,没把俩孩子强硬地带回家。 路上,吴远这才有功夫问道:“上海那边都忙完了?这也没去几天。” 杨落雁抱着丈夫的胳膊道:“给爹娘立碑修墓这么大的事,我不得回来看看?” 吴远调侃道:“是怕我不替你署个名?放心吧,儿媳杨落雁几个字,必须有!” 杨落雁一脸满足:“这还差不多……” 第371章 产能拉满,供不应求 回到家,吴远在煤气灶上倒腾点拌了点狗饭,喂了大黄、糯米和饭团。 糯米是只母的,早已成年。 如今肚子都已经大了。 吴远一直也不在家,不知道是谁干的。 但听刘慧的意思,应该是饭团的孩子。 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替大黄这只单身狗伤心。 所以投喂的时候,特地多给了大黄一勺,相应饭团那儿就少了一勺。 饭团就很无辜。 旋风般地吃完之后,看着旁边糯米的狗盆,剩的再多,它也不抢。 反倒是远处大黄的狗盆里剩的够多,它抢起来也毫无压力。 可惜够不着。 吴远撸着大黄,趾高气扬地看了眼饭团。 饭团俩眼一耷拉,掉头回了狗窝。 忙完这一切,吴远转头插上大门,就回小楼了。 小楼里面,经由杨落雁添了些柴火,已经暖了起来。 电视里正播着省台的新闻。 忽然一个画面跳出来,把杨落雁激动得不行道:“哟哟,你上电视了!” 这其实是昨晚央视新闻联播中的一条简讯。 照以往的惯例,都是从市台、上到省台,最后才能上央视新闻播出。 只是这一回,倒是反过来了。 吴远笑道:“你昨晚没看见么?” 杨落雁摇摇头道:“没有,昨晚一直在店里忙。直到回家后,才听吕家嫂子说你上新闻了。”随即啧啧道:“嗯,俺男人就是帅气。上电视这形象,一点不比那些演员差!” 听着这话,吴远是当仁不让的。 毕竟个头和仪表在这儿,加之面对采访那收放自如的状态,确实不差。 一夜欢愉。 吴远收到媳妇丰富的奖励。 以至于隔天一早,差点起晚了。 匆匆从屋里提着裤子出来,媳妇还劝道:“累的话,你就多睡一会呗。” 吴远冲进洗手间道:“几个老师傅还在陵寝那边等我,再晚就错过吉时了。” 杨落雁一瞧今天的万年历。 3月11日,农历二月十五,宜搬家、动土。 等到吴远骑着二八大杠赶到自家地头的时候,果然三位老师傅和杨支书都已经到了。 吴远快步跑过去,杨支书看了看表道:“开始吧。” 夏师傅拿出一小截鞭炮要点。 看得吴远连忙拦住:“有这习俗?别惊着我家祖宗。” 夏师傅老神在在地道:“你且放心,这是为活人放的,驱走一切孤魂野鬼。” 规矩真多。 这方面吴远也确实是懵懂,毕竟他上辈子也没接过类似的业务。 而且俩表哥一手操办的时候,也是一切从简了许多。 好在放完了鞭炮之后,动第一锨土,放第一块砖之类的讲究,都很寻常。 吴远默默看着,并无异议。 直到夏师傅凑过来跟他商量,你看这墓碑,该朝哪个方向,埋入多深。 三棵松树又该种在何处,取什么寓意? 这俩件事,吴远是记得门清。 干脆就照着前世里的样子说了。 不料夏师傅一听,登时竖起大拇指道:“极好!” 对此,吴远面不改色的。 却把老丈人杨支书喜得合不拢嘴,直接塞了包华子给夏师傅道:“夏师傅,怎么个极好法?” 夏师傅一通云山雾绕地忽悠,把杨支书听得眉开眼笑。 无非是紫气东来、造福后代、蒙荫子孙那一套。 走完了这一套流程。 三位老师傅开始和水泥,沿着吴远划定好的区域,开始铺砖砌台。 这期间,吴远有心插个手,帮帮忙,却被老丈人给拉走道:“让老师傅们干吧,这种活哪有自己干的道理?” 回到自家小楼,吴远本来想偷得浮生半日闲。 结果杨沉鱼一个电话打过来,问他在哪儿,说是有事情要汇报。 吴远一听就不以为然:“今天是星期天,哪来那么多事情要汇报,等明儿周一不行么?” 杨沉鱼顿时就绷不住了,“老板,你还知道周日休息?我自打从BJ回来,电话就没停过。央视的新闻,加上几家纸媒的联合宣传,现在咱们盼盼家具厂的电话都要被打爆啦。” 吴远一拍脑袋,早该想到这一点的。 连忙安抚道:“你先在厂里别动,我马上就到。” 骑着二八大杠赶到厂里,连老苏的寒暄都顾不上理会,吴远便直奔办公楼。 市场部的宋贤和朱光梅都在,连同杨沉鱼的三部电话,都成了热线。 吴远走进杨沉鱼的办公室,径自在办公桌前一坐,抄起桌上的一张单子。 这是各地百货商店的进货订单。 又抄起一张单子,这是各大城市慕名而来的代理商洽谈电话和上门日期。 林林总总,满满当当。 吴远大约心算了一下,各地百货商店的订单数量,也就是一月份省内订单的两倍而已。 暂时还好。 至于这些想要合作的代理商,从洽谈,到合作达成,再到家具卖场建成,供货渠道稳定下来,少说三个月,多说得半年。 并不是燃眉之急。 饶是如此,如果各大城市百货商店的订单稳定下来,就已经足以将全厂产能拉满了。 这还没考虑到亚运村的几千套床柜、桌椅、房门。 带着这些单子,吴远起身就去了木工车间。 虽然是周日,木工车间依旧照常运转,但允许师傅们灵活休假。 只是工资是按天计算。 所以休假的话,自然就少了一天工钱。 这有些不近人情,但架不住师父乔四爷和几位工班组长觉着理所应当。 相比于吴远,他们更习惯于这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报酬方式。 在隆隆的机床声中,吴远沿着人工绿色通道,直接找到乔四爷跟前,连周围人的招呼都顾不上回应,只能点头致意。 “师父,外面说。” 乔四爷跟着出来,就听吴远开门见山道:“师父,咱们这产能还能不能再提一提,扩一扩?” 乔四爷眉头一皱,“咱这产能刚翻了倍,怎么又要扩大提升?你就不怕生产出来的家具,卖不出去,都堆在自家仓库里烂掉么?” 然后,回答他的不是吴远的辩解,而是几张单子。 乔四爷接过来一看,眉头立刻皱的更深,嗓音却跟着沙哑道:“现在盼盼家具已经卖到省外了?” 第372章 队伍大了,要未雨绸缪 吴远严肃地点点头:“这次赞助亚运会的效果,来得比预想中的还要猛烈。” “再加上,我们和亚组委签订的供货合同,涉及到7000套指定规格的床柜、桌椅和房门,这都是不小的工作量。” 乔四爷感觉自己这心儿扑通扑通直跳。 自打跟着关门弟子干了,这肾上腺素动不动就飙一下子,着实有些受不住。 当年见对象程月娥也没这么剧烈过。 定了定神,眼前的问题还是得解决,好歹自己是师父。 乔四爷就想起道:“咱这厂地方有的是,机床设备也好办,就是这人手难办。四邻八乡的大师傅们,被咱们搂的差不多了。” “再招,得从外面招。到时候得给人提供宿舍伍的,都是麻烦事。” 吴远沉吟道:“那就从外面招,宿舍不是问题,问题就是随之带来的管理问题。外来人员参差不齐,咱们不知根知底的,很难保证人员素质。这素质不仅包括手艺,而且包括人品。” “所以师父,咱们扩充产能是一部分工作,伴随着的管理工作要加强,规章制度要完善。” 乔四爷闷头琢磨了一会道:“行,你想得比我周到,我没意见。” 跟师父打完招呼,吴远扭头到了缝纫车间。 高大的身影往车间门口一站,席素素立刻就发现了他,转头跟副手张文婷交代几句,便快步走过来。 即便已经极力地稳住了,但依旧颤颤巍巍。 “老板,你怎么来了?” “缝纫车间的产能还有提升空间没有?” “巧了,老板,我们最近根据工单生产,优化了部分工序,产能提升有10%的样子。” “10%可不够,”吴远摇摇头道:“现在厂里的订单又面临积压了,差不多是1月份的两倍。” 席素素顿时猛吸一口气道:“老板你太厉害了!这样的话,咱们车间还得招人。” 吴远点头:“没错,做好招人准备吧。另外,设备采购的单子也提起来,交到杨副厂长那里。” 席素素干劲十足地道:“嗯,我会马上处理的。” 跟车间里打过招呼,吴远掉头回了办公楼。 结果正遇上卞孝生从外头走进来道:“大老远就瞧见你在这边,怎么周天也不休息的?” 吴远无奈道:“我倒是也想休息,这不是被市场部一个电话叫过来了么?” “怎地,出了什么事?”卞孝生问这话时,内心里不知怎地,竟有一丝窃喜,偏偏还要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道:“说出来我给你参谋参谋。” 于是吴远就娓娓道来道:“卞乡长,你也知道,厂里前两天去BJ赞助亚运会,公开搞了个仪式。” 卞孝生点头道:“我知道啊,新闻上都看到了。” 吴远续道:“谁知道这新闻刚出没两天,厂里电话就快给打爆了。你听听……” 话说到这儿的同时,卞孝生也已经走到了办公楼前。 市场部办公室的三部热线,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只要不是聋子,都听得出来。 “这……”卞孝生愕然道:“都是来订盼盼家具的?” “当然不全是。”吴远回答道。 卞孝生顿时大松一口气,就听吴远接着道:“还有不少是想做代理的。”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卞孝生听完,骂骂咧咧地掉头就走了。 连吴远扔的华子都不要了。 吴远回过头,就见二叔杨国柱从办公室里走出来道:“卞乡长咋走了呢?” “我也不知道,”吴远一脸无辜道,顺便对杨国柱道:“二叔,联系市电视台,发布招工启事。具体的要求,你问问我师父和席素素那边。” “另外,随着厂里人员越来越多,管理上工作与日俱增,各方面规章制度都得完善起来。管理岗位该补充的人力也得补充。必要的话,调几个人,成立个保卫科。” 杨国柱接了吴远的华子,在自己手上的烟盒上,习惯性地磕了磕道:“这样子,动静可不小哇。比上回产能翻番,还要大。” 吴远思忖着道:“人多了,问题就多。未雨绸缪,总好过手忙脚乱。” 前世建筑公司干大了之后,人一多起来,各种狗屁倒灶的事儿都接踵而来了。 如今盼盼家具厂的性质,比建筑公司复杂多了。 更得引起重视,未雨绸缪了。 离开盼盼家具厂,吴远心想着,出来都出来了,干脆去县里老农机修理厂的工地看看。 结果二八大杠骑到农机修理厂门口,有个看门的老头,愣是不让给进。 说是得穿马甲的,才能进。 否则得叫人来接。 这老头,一双小眼睛,额顶头发没两根,稀疏了。 但认真起来,还真拗不过。 吴远又不能真以小年轻的大个头,跟个老头对着干。 于是掏出华子来,套套近乎。 结果老头很认真,直把他往外撵,一脸划清界限的姿态。 就在这时,潘麻子带人路过门口,回头一看,顿时惊呼出声:“吴老板,你怎么来了?” 接着又转头对老头道:“梁叔,这是咱们的吴老板,你怎么拦他了?” 老梁头嘟哝道:“我也不认识无老板有老板的,是你说桑塔纳不能拦。他也没坐桑塔纳来呀!” 吴远笑着又把刚才没散出去的华子,散给了老梁头道:“你做得对!工地有你看着,别说潘麻子,连我都放心。” 老梁头顿时咧嘴笑开来,接过华子,贪婪地在鼻尖嗅了嗅道:“这还差不多。” 随后,吴远随着潘麻子进了工地。 潘麻子就手从墙上拿过来一顶安全帽道:“老板,工地内大型机械多,戴着安全点。” 吴远二话不说就带上了。 进工地,就戴帽子,早就成为他的职业习惯了。 现场地基已经浇筑完毕,大致能看出芙蓉衣巷服装厂的厂房和办公楼轮廓来。 跟记忆里的图纸,大致对的上。 吴远没看出什么问题,就问潘麻子道:“这些机械,用着可习惯?” 潘麻子嘿嘿一笑:“一开始也不习惯,配合起来,我嗓子都喊哑了。后来大伙适应了,才发现是真的好用。省了不少小工不说,而且效率还高。” 第373章 各寻出路,谋求发展 农机修理厂的工地上,声音隆隆,让吴远多少感受到点昔日荣光。 那还是上辈子2000年之后,准确地说,2008年以后,他的建筑公司小成规模,终于能独立承担一个小区的开发建设。 每每到了开工日子,数十辆大型机械开进场地。 那场面,就跟古代战车冲锋陷阵一样,令人着迷。 如今农机修理厂的机械数量虽然有限,但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一念至此,吴远笑着对潘麻子道:“好好琢磨研究,同时注意安全。真正用好了,我直接给你配齐这些机械,跟我到上海干工程去。” 潘麻子顿时心生向往,眼前一亮:“那敢情好呀,吴老板!” 吴远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就蹬上二八大杠回家了。 至于对门的县服装厂,他连看都没看。 自然不知道,此时的县服装厂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地谈判。 依旧是第一会议室。 刘庭伟看着这南方来的客商陈老板,一嘴的苦涩。 据说这是县里刘书记招来的投资商人。 也正因为是刘书记介绍来的,刘庭伟才不好当场拿什么意见。 否则换做是其他人,报个如此的低价,他早就让保卫科把人轰走不送了。 陪同谈判的,依旧有县里的人。 财政局方面派出的依旧是陈应乾这个老面孔。 倒是县政府办的刘秘书换成了县委办的王秘书。 毕竟上回刘秘书代表的是徐县长,而今天王秘书代表的刘书记。 眼瞅着刘庭伟跟便秘似的,王秘书终于沉不住气了:“刘厂长,陈老板给的价格,到底行不行,你好歹也表个态。就这么绕来绕去的,绕那么半天了,有意思么?” 刘庭伟顿时有些愠怒。 放在别的厂子,王秘书说这话多少有点逾越。 真就是成王败寇,拿县服装厂的领导不当干部,随便训斥? 好在下一刻,陈应乾拦住话头道:“王秘书,刘厂长说回去召集厂领导班子开会研究,也是本着对全厂职工负责的态度。要不今儿咱们就先到这儿?”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大气一松。 反正除了急需拿到个结果回去汇报的王秘书之外,其他各人都不指望今天能弹出什么结果来。 会议终于结束。 目送着陈老板一行人和县里的人离开,刘庭伟转头就对李连成和孙茂新道:“跟今天这位陈老板相比,以前的杨老板出价,真是太良心了。” 身为党支书的李连成喟然道:“谁说不是呢?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敢情咱们厂里这么多资产,在南方来的老板眼里都是一文不值。” 副厂长孙茂新又把话绕回来道:“南方的工艺比咱们这边先进,陈老板此举也是无可厚非。反倒是杨老板,一直租用着咱们厂的厂房和设备,是着眼于北岗的发展水平考虑的。” 话说到这里,刘庭伟就问了,“关于陈老板的出价,二位是什么意见?” 李连成和孙茂新顿时闭口不言了。 对此,刘庭伟倒也没有太失望。 预料之中的事儿。 最后还是李连成建议道:“老刘,还是先搞清楚这位陈老板的来头再说。” 这话意思不言自明。 主要是搞清楚这位陈老板跟
相关推荐:
我的傻白甜老婆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将军在上
万古神尊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村夜
新年快乐(1v1h)
秘密关系_御书屋
镇妖博物馆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