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寐小说

夜寐小说> 偏偏宠爱(sc,1v1,高h) > 第370章

第370章

迪研究透了整个四合院翻修改造方案,首都这地界上也没多少四合院会找他们来设计。 没有业务上的竞争压力,吴远自然是乐得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可惜那边萨拉一哩哇啦地说了一通。 朱迪短暂的失望之余,当即动身道:“吴老板,可以借你的车用一下么?我需要到宾馆取个相机。” “当然没问题,不过你得等我的人回来。” 说话间,马明朝就拎着刚买的食材回来了,身后还意外地跟着一边走一边撸袖子的花娘。 吴远迎出门去,先跟马明朝交待了一句。 马明朝放下食材,就带着朱迪先走了。 回过头来,就见花娘已经一马当先地坐下,开始择菜了。 “花娘,哪能叫你忙活呢?这不耽误你小卖部生意吗?” 花娘头也不抬地道:“我那小卖部都是老主顾,他们拿了东西,会把钱放下的。再说这几天,也没什么生意。我这闲着也是闲着。” 这性格,透着鲁省大妞的爽利,又掺杂着东北姑娘的豪气。 花娘说完,看了看吴远身边的萨拉,笑着说道:“原来是有客人要招待哈?” 吴远明白她的意思,先解释道:“她是意呆利人,中文懂得不多,听不懂你说话。” 萨拉也只能微微颔首,算是跟花娘打过招呼。 花娘眼睛一亮。 好家伙,这意呆利姑娘的身材,豪放如自己了。 只可惜人家还是个没生养过的,而自己却有个娃。 吴远说话间,就准备找个爬凳坐下来,一块收拾做饭。 毕竟人家帮忙归帮忙。 自己身为主人,哪有心安理得、袖手旁观的道理。 不料花娘却左右拦着道:“吴老板,这点小事,哪能叫你一个大老爷们动手呢?” 随即嘻嘻一笑,“你要是实在没事,就把咱那梳妆匣尽快修复好,看看能值几个钱。” 原来,花娘的意思在这里。 吴远见状,便也不再插手。 起身去把晾干了数遍漆面的梳妆匣找出来,准备最后的收尾修复工作。 萨拉立马屁颠颠地跟了过去。 毕竟她虽然中文不好,但至少还可以跟吴远比划着猜猜看。 跟花娘这个生分的女人,连比划都不好意思比划了。 虽说是收尾的修复工作。 但吴远一忙就是数个钟头。 似乎沉浸进去,连时光的流逝,都浑然无知。 以至于旁边的萨拉,起初还问了几个问题。 渐渐地,就被他那专心做事的沉浸姿态,所吸引,渐至沉迷,难以自拔。 这期间,去而复返的朱迪,见到闺蜜这般情态,早已见怪不怪了。 就连忙完中饭的花娘,凑过来想要跟吴远说一声时。 看到萨拉这个意呆利妞那看向吴远都能够拉丝的眼神,都看出了端倪。 转头再一看吴远手底下的梳妆匣,顿时就是一愣。 天哪,这还是自己当初拿过来那个梳妆匣吗? 朱迪来不及沉醉。 刚拿回相机的她,除了刚下车时,拍了拍四合院的门廊、照壁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来得及拍,便先对准吴远手下的小小梳妆匣,咔咔地按起了快门。 那快门声音听起来,就跟胶卷不要钱似的。 当然,这点胶卷的成本,对于朱迪这个大设计师来说,的确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吴远再次抬起头来,已经午后一点多了。 不仅是由于肚子里开始咕嘟咕嘟直叫了,更是因为梳妆匣的修复工作彻底完成了。 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成品,和日后漆面干燥之后,除了色泽上的细微偏差之外,基本就是最终呈现的样子了。 吴远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多长日子没做过这等工作了,起码这手艺还在,审美还在线。 回过头来,就见到三双痴迷至极的眼神。 吴远这才发现。 原来华夏女人的痴迷,和南洋女人以及意呆利女人的痴迷,其实没什么两样。 朱迪当先开口道:“吴老板,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充满着华夏文化和元素,承载着华夏传统匠人的心血。” 吴远哈哈一笑:“过奖过奖了。” 随即转向花娘道:“花娘,你这梳妆匣能卖多少钱?我说了不算,你可以问问这位朱迪女士。” 朱迪愕然道:“原来这个艺术品是打算出售的?那我出1000块。” 旋即补充道:“美金!” 这个叫价,把吴远都叫愣了。 太冲动了呀,1000美金,就算走正规渠道兑换,那也是将近5000块人民币。 买这个盛首饰的小盒子? 这个哈塞尔首席设计师,头脑昏掉了吧? 不料花娘一口咬定道:“不卖,给多少钱也不卖,给美金也不卖!” 吴远嗓子都发干了。 1000美金,足够花娘那小卖部卖多少日子的流水了。 她居然扛住了这笔意外之财的诱惑。 看来花娘才是那个真正头脑昏掉的女人。 然而这还没有完。 萨拉忽然高举着手臂道:“2000刀!” 萨拉说得是英文,但刀这个词,在场的几人都知道是美金。 花娘依旧没有丝毫犹豫地摇了摇头:“不卖!” 旋即冲吴远道:“吴老板,你看这修复费用要多少钱,我给。” 另一边,没有接着叫价的朱迪也冲萨拉解释了原主花娘的态度。 第1160章 生活各不同,存在即合理 吴远在开价之前,再次笑意吟吟地确认道:“花娘,2000美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确定真的不卖?” 花娘坚定异常地摇摇头:“不卖。” 随即补充道:“留着当传家宝,传给我儿媳妇!” 既然这样。 吴远拍拍手,收起工具道:“咱们街里街坊的,收什么工钱?不值当的事。” “平日里,你花娘也没少照顾我们和这四合院。” 花娘嘴唇微动,似乎有点激动得发抖。 不知道说什么好。 片刻之后才慨然道:“怪不得吴老板能入黄老的法眼,就冲您这一手,到哪儿不得供着你?” 吴远挥挥手:“行了行了,咱们吃饭吧。” 花娘开始往下解围裙,作势要走。 吴远见状道:“花娘你这是干什么?忙活大半天了,连口饭都不愿吃?” 朱迪也跟着附和了一句:“辛苦你了,一起吃吧。” 结果花娘扬扬手道:“我那小卖部生意虽然不大,可也不能离人太久。” 得,这个时候小卖部的声音又重要了。 吴远坚持道:“实在不行,你端点回去吃。哪怕是你不吃,也得考虑孩子不是?孩子要长身体呢。” 听到这里,花娘意动了。 毕竟这儿子就是她的软肋。 花娘盛了点饭菜端走了,马明朝也没上桌吃饭。 最后就留下吴远招呼朱迪和萨拉两位女客人,在正房里吃上了。 去了一趟宾馆的朱迪,不仅带回了照相机和胶卷,而且带回了她和萨拉二人的行李。 不仅如此,朱迪还趁着吃饭的机会。 提前打预防针道:“吴老板,这几天,我和萨拉,怕是要叨扰了。” 这是打算接下来的时间里,都住在自家四合院的节奏啊。 对于朱迪,吴远倒是无所谓。 可萨拉,那眼眸子里的秋水,都能淹没自己个的。 吴远还是多问了一句道:“萨拉这是又休假了?” 朱迪笑说:“萨拉这次跟过来,名义上跟我说,是这边有些工作需要接洽一下,顺便着参加个什么购物博览会的。所以顶多算是出差。” 吴远点点头。 这两年,首都这地界上,各种明目的博览会,的确是顶多的。 也算是加速改开的一个重大信号。 毕竟甭管怎么样,老百姓日常生活实实在在的各种物质文化需求,是压制不住的。 午饭过后,已经将近两点了。 吴远正准备收拾残局,花娘又适时地出现了。 一幅谁也拦不住我要帮忙的态势。 吴远插不上手,只好带着两位客人,在茶室坐下,沐浴着午后的阳光。 偎着红泥小火炉,嗅着茶香,松弛下来。 朱迪转圜着手里的小小茶盅,由衷地道:“吴老板,这次之行,让我进一步体验到了华夏文化的精髓。” “以前我很是不解,觉得你们国人不怎么奋斗拼搏,过于守成……” 说到这里,朱迪插了一句声明的话道:“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实实在在的想法。” 接着续道:“现在我才发现,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存在即合理的生活方式?” “不为名利所扰,不为功名所困,放归身心,回归田园自然……” 朱迪顿了一顿,似乎想不到接下去的词了。 毕竟她虽然会中文,但对中文文化的了解却没那么深刻。 吴远笑着嗟叹道:“岂不美哉?” 朱迪欣喜着重复吟诵:“岂不美哉!” 萨拉听不懂二人的交谈。 但她不以为意,只是越来越松弛自己的身体。 就像是在家乡海岸边上,晒日光浴的那种感觉。 不多时,竟微微打盹,睡着了。 直到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 吴远原地起身,走到外间。 外间的花娘正在卖力地擦着桌子,闻声也竖起耳朵一听。 旋即就先抱歉道:“吴老板,听声是金大妈她们来了。” “都怪我,刚才在小卖部吃饭的功夫,多了句嘴,给你带来麻烦了。” 吴远能说什么? 他也顾不上说什么了。 因为金大妈带着小儿子,已经将一台黑不溜秋的八仙桌,磕磕绊绊地搬进来了。 “金大妈,您这是?”吴远迎出二道门,把这娘俩截停在前院道。 事实上,除了金大妈娘俩。 身后还跟着胡同里的街坊四邻,那爷,关爷都在其列。 金大妈拍拍这八仙桌道:“这不听花娘说,你这边可以以旧换新,换新家具么?” “我就琢磨着,把家里的旧家具,全搬过来。你全都给我换成新的,就那盼盼家具,就挺好。我们娘几个,别的不图,就图个安居乐业。” 吴远失笑道:“金大妈,你听花娘说了其一,没听她说其二,不是?” 花娘也趁机解释道:“就是啊,金大妈,我这不是没换成么?” 金大妈却道:“我跟你不一样,一个唾沫一个钉,说换新就换新,哪怕是吴老板把这些破烂修复成万岁爷的龙椅,我也不眼红……” 花娘顿时被她说得不好意思。 金大妈显得自己,敞敞亮亮的同时,似乎让这以旧换新的行为,显得愈发理直气壮。 吴远只能略带开玩笑的口吻道:“金大妈,咱先说好,这些个家具,我只会照旧家具入账。这将来万一要是发现个什么名贵木种,咱可不带往回找补的。” 金大妈一刻都不带犹豫的:“能让这老宅子焕发生机,比什么都强。你放心,我不找补。” 吴远却还不放心道:“要不那爷就在这儿,你请他老人家掌掌眼?” 一听吴远给他找活,那爷顿时越众而出道:“小吴老板,你少给我找事。” 吴远笑着一根华子递上去,顺带着给了关爷一根。 那爷理所当然地接了华子道:“那爷我就是对盆盆罐罐有点眼力,这些木头玩意,可不太懂。万一看走了眼,将来叫你小子笑话。” 金大妈顿时觉着麻烦:“不看了,不看了,全都给你。是赔是赚,不带后悔的。” 谈到这里,吴远也是一锤定音道:“那行,这八仙桌,金大妈你先搬回去。” “等我明天带人带车过来,一边登记一边收货,现在都堆我家前院,也不是个事。” 第1161章 小小四合院,细节真不少 一听吴远答应这事了。 金大妈立马满口应承下来。 现在别说是把这八仙桌搬回去,明天再送过来了。 哪怕是叫她们娘俩搬着满胡同地乱窜,她也乐意。 吴远也趁机继续补充两点道:“不过各位大爷大妈,咱丑话得先说在前头了。” 金大妈第一个应承道:“应该的应该的,你说你说。” 于是吴远就掰着手指头掰扯开了:“第一,这项福利范围就局限在咱们胡同里,别往外传。传得多了,我再大的家具厂也扛不住。” 街坊邻居纷纷点头,合情合理。 “再一个,送来的老旧家具,我会做个基本评估,然后给你们发放对应的折价券。结构完好的老物件,三五折起;要是破烂散了架的,您哪,可别往我这抬。” 话音刚落,金大妈一口答应,“没问题,我们就是想省点钱,也不能拿破烂货坑你。” 说完,还冲着人群嚷嚷着确认道:“是不是啊?” 打发走胡同里的街坊四邻。 吴远一转身,却见花娘还没走。 不仅没走,还坚定地认为:“吴老板,我这真是,给您添大麻烦了。” 吴远能说什么? 挥挥手,只说道:“都是街坊邻居的,同等对待,也没毛病。” 好家伙。 一句大嘴巴的话,把自己地位下降到普通街坊邻居了。 花娘顿觉亏大了,临走时欲语还休的。 等到花娘也走后,吴远带着俩位女客人回到茶室落座。 朱迪依旧兴致勃勃地追问:“吴老板,你这么做,是为了淘换些老物件吧?” 直到这一刻,朱迪依旧不认为,吴远会做那亏本的傻事。 吴远却摇摇头苦笑道:“早个十年八年的,这样子做,兴许能淘换到不少些。可现在?” 朱迪讶然道:“那你等于是纯粹给邻居街坊送福利了?” 吴远慨然道:“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里头不少邻居,也都选择了我腾达公司做翻修改造项目,这样也等于是适当地回馈老客户吧。” 午后的时光缓缓流驶。 萨拉回到自己选在东厢的房间,处理了几个电话。 朱迪则是扛着单反照相机,里里外外地逛遍了整套二进四合院的每个角落。 不逛不知道,一逛吓一跳。 看起来占地面积不算太大的一套二进四合院,其内的设计元素和细节,竟然分毫也不少。 外立面的古朴和传承。 内里设施的现代化和方便。 内外的契合和过渡,每一分每一毫,都令人感觉无比顺眼。 挑不出毛病。 朱迪可是换了七八个胶卷,拍了上百张的图片,才发现这些。 回到正房时,吴远却已经不在这里。 出现在前院里,开始张罗晚饭了。 对于中餐,朱迪吃还可以,但伸手帮忙,那是一点也帮不上。 于是借着吴远正房里的练字台,埋首手绘整套四合院的素描图。 这属于设计师的基本素养。 这一忙,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连带着和亚运村的庭院式花园相互印证,有点触类旁通的明悟来。 前院里。 中饭是花娘帮忙张罗的。 晚饭的话,吴远自然不能继续麻烦人家。 况且四五个人的晚饭,对于吴远来说,还不算什么难事。 可直到萨拉打完电话,处理完公务,非要过来帮忙时,吴远发现难了。 沟通太难了。 俩人只能用只言片语来交流。 言语之间,吴远还不忍打消对方的积极性。 毕竟来者是客。 好在萨拉插手帮忙的时候,吴远已经忙活了一大半。 剩下的这点,手把手地交,也没耽误多久。 油烟升腾,飘飞满巷。 胡同里喧闹的人群,也因此而寂静下来。 纷纷各奔各家了。 老城区的傍晚没有华灯,但昏暗的白炽灯,拖长的人影,也颇有一股子宁静的氛围。 朱迪抬起头来,揉揉发酸的脖颈,这才放下纸笔。 伸展着手臂和四肢,来到中庭院中。 眺目远望,从青砖灰瓦之间,看向深灰色的夜空。 颇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愉悦。 这种愉悦是在坡县那寸土寸金之地,所难以体会到的宽广和敞亮。 一瞬间,她忽然开始理解。 华夏的上层人士,欧洲的贵族,喜欢独栋别墅、城堡,甚至庄园的心态来了。 一念至此,朱迪路过凉亭边上的鱼池,直奔前院的厨房。 “吴老板,在BJ,是否有什么地方能允许我们这样的外国人买房的?” 吴远一听这话,心说你问到点子上了。 嘴上却还是一幅为难的样子道:“大多数房子,是不允许外国人私人出面购买的。” “但亚运村公寓,我替你们这些国际友好人士申请到了购买资格。今后可要多多给我介绍点大客户来。” 朱迪颇有兴致地哦了一声道:“你是怎么想到开发外国人购房这一块市场的?” 吴远没有真说,而是打了个哈哈道:“还不是跟你们这些外国人接触得多,自然就想到了。” 晚饭,马明朝依旧不上桌,独自在厨房吃了。 花娘自打回去,也没再露头。 以至于只剩下三人吃晚饭,饭菜做的多了些。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带着俩位客人,把饭菜往正房餐桌上领。 一通来回穿梭之后,这才坐定。 朱迪颇为感叹地道:“在华夏传统家的格局之中,厨房和餐厅的位置也太远了些。” 吴远拿起筷子招呼道:“其实这正是华夏家文化的一种体现……” 说到这里,算是说到朱迪的心坎上了。 毕竟她研究了一下午四合院的翻修设计,这里头建筑格局,其实是和民族文化分不开的。 听着吴远信手拈来的诸多传统和说辞,朱迪恍然大悟的同时,感觉脑子在蹭蹭地长。 这是她自打成为首席设计师之后,久违了的体验。 三人边聊边吃。 以至于不知不觉就吃得多了。 饭后,吴远打开东厢靠南边的一间房,里面赫然是一间健身房。 健身器材不说有多齐全,但起码挺像是那么回事的。 萨拉兴致勃勃地回屋换了身健身服,饶有兴致地练起了深蹲和卷腹。 偏偏还要求吴远来给她做保护。 第1162章 盘活亚运村,风头需先转 吴远哪懂做什么保护。 但萨拉来者是客,本着绝不能让客人受伤的原则。 那只能勉为其难地贴身保护一下了。 于是保护了四十来分钟,然后做了一整夜的梦。 好在隔天一早,萨拉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在胡同口打辆车走了。 吴远带着朱迪去北四环的路上,还疑惑着呢。 这萨拉不会说中文,怎么跟出租车司机师傅交流? 朱迪对此是门清道:“BJ的师傅,对于地名清楚着呢,而且她的翻译胡瑶在会议举办地等着她。” 抵达腾达办事处。 里头济济一堂,马明琪和邹宁她们都回来上班了。 工作热情空前地高涨。 吴远一看这样不行。 拿下亚运村项目之前,蜷缩在这小楼里还能将就。 可现在,有项目打底,咱这腰板也硬挺了,没必要蜷缩在这里头委屈自己个了。 于是叫过马明琪过来问道:“我看北辰房地产公司那边作为腾达分公司办公地点就不错,他们什么时候能替咱们腾出来?” 马明琪解释道:“北辰方面,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安置转移内部人员。而且远爷,咱们现在合同虽然签了,钱还没给呢。” 合同款还没付就想撵人,确实不合适。 吴远接着追问:“咱们的贷款,进展到哪一步了?” 马明琪有条不紊地道:“这次贷款由于额度巨大,阿尔法投资公司的黄姐是分几家银行做的。这其中汇丰上海最先通过,近期将通过BJ代表处给我们打款。” “但国内四大行这边,由于额度不小,审批期限一般都要久一些,时间上难以预计。” 这就是手上没钱的坏处了。 如今三五千万,短时期周转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涉及上亿的资金,放在内地几大行,没有敢不慎重的。 毕竟九零年一整年发行的国债规模,也才七八十个亿。

相关推荐: 我的傻白甜老婆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将军在上   万古神尊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村夜   新年快乐(1v1h)   秘密关系_御书屋   镇妖博物馆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