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 王启英一面让王通拿起他们买好的首饰,一面又对着项立新说道:“你们大老远的拿过来,总得赚些银子,不然瞎折腾什么?给你你就收着吧!” 说完,也不管项立新是什么反应,就又带着王通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然而他才刚出门,就见到翠玉堂门前又停下了个马车,看模样应当是岳家的马车。 果然,没多久就见到岳夫人从马车上下来了。 王启英冲着岳夫人行了一礼,说了两句话,才上了自家的马车。 而项立新则又将岳夫人迎了进去,给岳夫人挑了套首饰,便送她离开了。 直到苏九月从太医署回来,过来这边儿就听到项立新兴奋地同她说今儿他居然卖出去三套最贵的首饰! 苏九月显然也直到这里地段不好,这怎么卖的出去? 她惊讶的问道:“你卖给谁了?” 项立新将账本子拿来给她看,苏九月一眼就看到了上头的王府和岳府。 苏九月沉默了,她就说这地界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生意,原来是都卖给了自己人啊! 项立新也是个会察言观色的,看着苏九月的脸色不善,就小心翼翼地试探了一句,“夫人,可是奴才这两单生意做的有些不妥?” 苏九月摇了摇头,“你将银钱给他们送回去吧,这两单生意一单是我义母买的,两单是我义兄买的。我们两口子来京城之后,他们帮我们良多,我们不能要他们的银子。” 项立新急忙抱拳应了下来,“理应如此,奴才先前儿不知道岳夫人的身份,日后必定不会再犯。” 苏九月笑了笑,“明日我就让阿力来帮你,京城里贵人多,也省得你不认识人最后惹出什么麻烦。” 项立新笑着应了下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苏九月亲自将银钱给王启英和岳夫人送了过去,可是他们二人都没收。 “傻孩子,你们才刚起步,正是艰难的时候,这时候娘再白拿你们一套首饰,你们还怎么周转?” 第909章 管教 岳夫人拉着苏九月的手,情真意切地说着话。 苏九月张了张嘴,还想再说话,就被岳夫人挡了回去,“好孩子,娘知道你孝顺,但咱们娘俩也不用这样客气。待日后你们生意做大了,娘绝对不同你客气,你那时候若是不给娘送两套好看的首饰,娘绝对打上你们家门要去!” 她这一番话,彻底将苏九月给逗笑了。 母女二人相视笑了半天,苏九月才对着岳夫人保证道:“娘,您放心,日后女儿一定送您一套更好的。” 岳夫人乐呵呵地笑着,“那娘就等着了!” 苏九月从岳府出来之后,又去找了王启英。 王启英直接拉着顾妙芝给她看,“九月,你看你嫂嫂戴着这些首饰好看吗?” 苏九月自然是老实点头,“好看极了。” 王启英这才说道:“那不就结了?我自个儿夫人的首饰当然得我来买了?才不要你送呢!这些银子你快快拿回去!若是日后你再想送,你就自个儿送别的,这套反正是我买的。” 顾妙芝身上一股子书卷气息,戴着玉石首饰确实十分漂亮。 王启英送她首饰是为了帮九月家的铺子,她心里头清楚,但也丝毫不影响她喜欢这套首饰。 “九月,你义兄说得对,这套首饰是我们成婚以来,你义兄头一次送我首饰,你就让他送吧。” …… 苏九月去送银子,非但没送出去,还蹭了顿饭才回家。 她想到自家铺子里,三套首饰卖了之后,再没多少能拿得出手的了。 再想到她义母的话,他们铺子如今是有些周转不开。锡元手上的银钱应当已经花光了,即使再加上她手上这六百两银子,恐怕也依然不够。 家里前阵子又是买宅子,又是买马车的,积蓄也不剩多少了,添都没啥添的。 苏九月独自坐在内室想了许久,最后脱了鞋爬上床,从柜子顶上打开了一个用棕榈编的箱子。 箱子里头放着一些布料,以及她从前攒下来的家当。 她打开箱子,从里头翻出来一个巴掌大小的红漆木匣子。 这个木匣子还是当初她救怡姐儿的时候,苏大将军送她的谢礼,一套纯金头面以及一对金镯子。 这些都是好东西,她一直都没舍得戴。 她将东西拿出来,对着铜镜,给自个儿戴上,又照了照镜子,臭美了一番,才又一样一样地摘了下来。 她心里已经做了决定了,明日就将这套首饰拿去当铺当了。 待日后家中宽裕了,再去将东西都赎回来。 第二日正好是苏九月休沐的日子,她一大早就先去了当铺,将这套首饰当了,跟当铺掌柜扯了半天又换了四百两银子。 这四百两跟卖了首饰的那六百两加起来就够一千两了,她又跑去了翠玉堂找了项立新。 “那三套首饰的钱没退回去,咱们记下这个人情,待日后再一一报答。” 项立新心中也感慨夫人家的亲戚还真不一样,这不爱占人便宜的性子,真是怎么看怎么让人喜欢。 “夫人,奴才都记下了。” 苏九月又将银票给了他,“我又添了四百两,给你凑了个整。做玉石生意银钱太少了周转不开,这些你先拿着,回头买翡翠了用。” 项立新看着手中的一叠银票,心中激动极了。 一千两啊!他收一些粮食去云南卖了!然后再收一批新的翡翠回来,如此来回反复,他们吴家定然会越来越富有。 这么一想,他就在京城里待不住了。 “夫人,我今儿招了个伙计,还算勤快。您再派个人过来铺子,奴才教他们两日,便要去云南了。 苏九月听了这话几位诧异,“去云南?现在就去?都快要过年了,不然等过了年再过去?” 今年吴锡元过年十有八九是回不来的,她到时候将爹娘接到家里来,还有大哥和二哥一家,一伙儿人热热闹闹的,也就吴锡元一个小可怜在外边。 项立新知道苏九月是好意,他拱了拱手,先给苏九月道了声谢,“多谢夫人体恤,只是我家里如今也没什么人了,过年对我来说,在哪儿过都行。我早一日过去,也能帮您照顾照顾吴大人。” 或许正是最后一句话触动了苏九月,她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了,“既然你执意要去,那便去吧。只是出门在外的,还需格外小心才是。” 项立新应了下来,又冲着她笑着问道:“夫人,您可有信需要我带去给老爷?” 苏九月在收到吴锡元的信之后,就立刻给他写了回信,只是一直没送出去。 这会儿得项立新这话,她顿时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有的!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我明日给你可行? “三日后出发,等我从咱们这儿到大理,估摸着怎么也得一个月出头,说不好还能赶上跟老爷一起过元宵节呢!”在项立新眼中,吴锡元就是他最亲近的人了,能过去跟吴锡元一起过元宵节,于他而言,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 . 被人惦记着的吴锡元此时却还在给景老爷家的几个小兔崽子上课呢!一开始他连着讲了几天的鬼故事,那些个小家伙一边儿听得兴奋,一边儿又害怕到抱团取暖。 直到三天之后,吴锡元在讲故事的时候,引经据典,还能传授给这些小少爷们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儿,叫他们大开眼界。 自家少爷们一个个的都前所未有的乖,最近也没人来告状,一切都风平浪静的,景老爷还有几分不习惯,就喊了下人过来问了一嘴。 “这两日少爷们可还乖着?”景老爷问道。 没了少爷们闹腾,管家也能腾出手来招待更多的客人。 他面容含笑地应道:“乖着呢!这几日少爷们都有用功读书。” 他这么一说,景老爷也好奇了起来了,就听他问道:“那位新来的夫子到底是怎么管教孩子们的?怎的这阵子这么消停?我都有些不大习惯了。” 管事将吴锡元给他们讲鬼故事的事儿说给了景老爷听,景老爷也张大了嘴巴,“还是他厉害,就连这样的主意都想得到。” 第910章 结识 管事笑着在景老爷面前讨功劳,“老爷,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这位吴老爷定然不是个普通商人。”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 景老爷也在心中悄悄琢磨了起来,这个人学识过人气度不凡,又怎么会做个小商贾呢?还是说他是哪个大家族的小辈,出来历练的?其实背后靠着某个商会? 他这一琢磨,对吴锡元就更加好奇了。 “管事,你去将这位吴老爷请来,老爷我也想听听鬼故事。” 管事:“……” 偏偏这时候景老爷又补了一句,“也不知道他们雍州的鬼故事同我们大理的有什么不同。” “奴才这就给您请人去。”管事说道。 吴锡元正坐在屋子里看着当地的《云南志》,外头就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吴锡元抬头看去,阿兴已经走过去开门了。 门一打开就看到了外头站着的管事,管事对着阿兴拱了拱手,说道:“我家老爷说想请吴老爷过去问问少爷们的事儿,不知吴老爷方便否?” 阿兴回头看向了吴锡元,吴锡元放下手中的书籍,嘴角微微翘起,可算等到了…… 他抬脚走到了门口,对着门口的管事温和地说道:“还请管事前边儿带路。” 景老爷还是头一次见吴锡元,先前儿都是听管事和下人们说起。 这男人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生的白白净净的,身材又高大,腰板挺地很直,眼神清明敞亮,一看就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 他心中更加断定了这个“吴老爷”就该是个大家族出来历练的公子哥,他的态度也稍稍有了些许改变。 “吴老爷,久仰久仰。”景老爷当即起身对着吴锡元抱拳,用他那不熟练的官话客套着。 吴锡元一听差点没绷住,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久仰个鬼哦,这个景老爷也是个能吹的。 心中暗自腹诽,嘴上却也虚假地客套道:“小子仰慕景老爷已久,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景老爷哈哈大笑了起来,请他在一旁坐下,才说道:“吴老爷讲话果真一套一套的,一看就是读过书的人,不像我们这些大老粗。” 吴锡元赶紧恭维道:“我听景老爷的官话讲得很好,人也生得气派,才不像什么大老粗。” 景老爷身量不高,最喜欢听旁人说他生得气派,吴锡元这两句直接将他夸得心花怒放。 “吴老爷,您这几日给我那几个小子上课上得如何?那几个小子没气您吧?若是惹了您生气,您就告诉我,看我怎么收拾他们。”景老爷说道。 吴锡元摇头,“几位少爷都很懂事,做学问也都聪慧过人,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景老爷满意地很,这才问起了他给孩子们讲鬼故事的事儿,“听闻您给那几个小的讲了鬼故事?” 吴锡元还当他是来找茬的,便急忙说道:“不过是《聊斋》里的几个小故事,并不十分吓人……” 他话才刚说了一半,就被景老爷抬手制止了,“吴老爷,我不是在跟您问责,就是对您讲的那个故事十分好奇,不知您能否也讲给我听听?” 吴锡元:“……” 吴锡元顺着他的意思,他讲了几则小故事,还特意选取了那些有王爷造反的片段,想看看这位景老爷的反应。 可是他却面色如常,只是在他讲到氛围感强的片段时,面色会有些许兴奋的红晕。 吴锡元心中大致有数了,他一连给这个景老爷讲了三天的故事,等到了第四天他再去见景老爷的时候,景老爷却同他说道:“吴老爷,过几日就是你们汉人的新年,今儿咱们一同去外头逛逛?您看看有什么想添置的?” 一同出游,这么看来两人的关系就进一步了。 吴锡元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跟着景老爷出门逛街那叫一个引人注目,他出门的阵势很大,许多百姓还会将自己卖的蔬菜粮食什么的送来一些。 景老爷看着吴锡元一脸不解的模样,就同他解释道:“因为他们想被我们景家庇佑,在大理城凡是被我们景家庇佑的人,一般人都不敢得罪。” “景老爷果然厉害,小弟也在大理城开了家铺子,过阵子正式开业之后,还要仰仗景老爷了。”吴锡元抱拳说道。 景老爷笑着应道:“这都不算什么,等日后你开业的时候,我亲自去你们铺子里转一圈儿,保准整个大理都不会有找你们的茬儿。除了……” 他话没说完,就不说了。 吴锡元总觉得他没说完的这半截才是最重要的,便追问道:“除了什么?” 景老爷叹了口气,“王爷看不惯我们景家的作为,若是他老人家要对您发难,那我或许还真拦不住。” 吴锡元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心里思路忽然就清楚了。 云南王在云南待了快二十年,这二十年早已发展壮大,对于景家这样当地的老牌家族肯定也影响很大。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吴锡元心中一直坚持的信念。 但是此时显然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吴锡元笑了笑,十分自然地转移了话题,“景老爷莫要担心,小弟不过是做些小生意,又不是干什么作奸犯科的事儿,怎么会惹上王府的人。” 景老爷闻言也哈哈大笑了起来,“说的也是,不过既然你是我们景家护着的人,王府多少也要给我们景家些面子的!” 两人说着话,吴锡元看到有卖麦芽糖的就买了许多,景老爷看到了就说道:“我们这儿的麦芽糖很好吃,你是该好好尝尝。” 两人正说着话,李管事就走了过来,“老爷,陈家老爷和苏家老爷此时已经在茶楼等着您了,您看要什么时候过去?” 景老爷看了看一旁的吴锡元,最后发出了邀请,“吴老弟,我要去见两位老友,你可要同我一起去见?” 吴锡元怎么会不愿意?他巴不得景老爷多介绍他几个人呢! 就急忙点了下头,“能多结实几位老爷,是小弟之幸。” 第911章 要降价 景老爷听了也哈哈大笑了起来,伸手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背上,夸赞道:“吴老弟果然是个爽快人,我老景平生最喜同爽快人打交道。” 吴锡元生生受了他这一巴掌,只觉得他这会儿后背定然都要青了一片。 他强忍着扯出了一抹微笑,“景老爷也是个爽快人呢!” 一行人去了东川街上的一家阿妹茶楼,茶楼里生意甚好,座无虚席。 但是在景老爷来了之后,立刻就有人走过来毕恭毕敬地将他们一行人迎去了三楼。 景老爷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他轻车熟路地进了一家包厢,吴锡元紧随其后,才刚一进门就看到了两位头发花白的老爷已经落了座。 景老爷才刚一进门就乐呵呵地说道:“你们两个老头子来得还挺快。” 一旁的下人已经很有眼色的拉开了两个椅子,请景老爷和吴锡元落座。 其中一个穿着暗红色花纹地老头子也笑着说道:“听闻今儿景老爷做东,我们自然麻溜儿的过来了。” 另一位穿着蓝色暗纹衣裳的老头子却看向了一旁的吴锡元,对着景老爷问道:“老景,这位是……怎的瞧着是个生面孔啊!” 景老爷看着他们两人笑着说道:“这位是我们府上的客人,来自雍州的吴老爷。” 陈老爷听了这话,便看向了吴锡元,“吴老爷?能否告知姓名啊?” 吴锡元在离京之前就已经办好了假的号牌,朝中有人好办事,他这号牌走到哪儿都可以以假乱真。 他对着这两位老爷客气地拱了拱手,说道:“我姓吴名育金,雍州人氏。” “吴育金?”陈老爷重复了一遍,又笑着夸赞道:“果真是个好名字啊!” 景老爷见状也夸了吴锡元几句,“你们可别小看吴老爷,这位可是读书人,我家那几个小崽子这些日子跟着吴老爷做学问,都乖了许多了呢!” “咦?你家原先那个夫子呢?”苏老爷顺口问了一句。 景老爷应道:“他家里出了事,走得急。” 陈老爷他们见着景老爷带着吴锡元来参加他们几人的聚会,就得知这位年轻的吴老爷在景老爷眼中是个信得过得人。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吴锡元在住在景家的这段日子,景老爷已经让人将吴锡元的身份查了个遍。 然而他一个替朝廷办事儿的,身份上自然被掩盖的很好,任凭景老爷怎么查都不可能查出破绽。 若不是确认他没问题,景老爷怎么会天真到听他讲了几个故事就当他是自己人了。 “汉人的年关快到了,咱们这阵子该提价的就提个价,也趁着这阵子多赚些银子。”景老爷对着他的两个老兄弟说道。 “可是前几日王爷才刚加收了一波税,咱们若是的趁势涨价,恐怕有些不大妥当。”苏老爷拧着眉头说道。 “这有甚妥当不妥当的,他们总是也过年的。”景老爷笑地粗犷,说出的话也丝毫不留情面。 …… 吴锡元听了半天之后,才突然开口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三位老爷,依小弟看,年关涨价是万万不可的!” 陈老爷直接眸子一瞪,茶杯重重放在了茶几上,对着吴锡元质问道:“你是不是因为你是个汉人,才说这话?!” 景老爷还指着吴锡元替他管教几个儿子呢!赶紧出声打圆场,“老陈!你先别说这话,吴老爷这么说定然是有他的缘由的!咱们先听听再说嘛!你这臭脾气可得好好改改呢!不然日后还不知道要亏多少银子。” 陈老爷对于景老爷的话还是很听的,景老爷这么一开口,陈老爷才接着问道:“吴老弟,先前儿是我不对,那你也同我们好好说说,为什么不能涨价?” 吴锡元的视线从这三人的脸上扫过,见着他们都看着自己,这才缓缓勾起唇角,卖着关子说道:“三位老爷,非但不能涨价,还得降价呢!” 陈老爷的脸色立刻就变了,最后还是景老爷一眼眼刀飞过去,他才消停了下来。 苏老爷知道这人是个读书人,读书人脑子就是比他们要聪明一些,这才又追问道:“还请吴老爷指点啊!” “也没什么指点不指点的,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此地百姓日子清苦手头定然不宽裕。你们提价,很多人买不起自然就不会买了,您还落一个骂名。但若是我们降价,那些老百姓们能买得起了,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光顾,到时候多卖一些,以量取胜。” 一旁的陈老爷听着吴锡元话,很轻易的被说服了。 “不错,这还是个收服民心的好办法,如今百姓们对云南王早就怨声载道了。不如咱们趁此机会给这些老百姓些蝇头小利,到时候有百姓们的拥护,王爷想拿咱们开刀还得掂量掂量。” 景老爷听了这话却嗤笑一声,张狂地说道:“我们景家还从来没怕过谁呢!即便是个王爷想对我们动手,他也只能想想。” “我们怎么能跟景老爷比,您不怕王爷,我们还怕呢!”陈老爷苦笑一声,说道。 吴锡元坐在一旁听着他们说话,心里将自己方才听到的又一条条捋顺,才开口问道:“对了,几位老爷,小弟还有事儿要问。” 景老爷斜睨了他一眼,“有什么就直接说呗。” “小弟打算在这边儿永春街上开个米面铺子,不知道在此地开铺子可需要交税?” 苏老爷听了这话直接就笑了,“要交啊!哪儿都得交,若是不交,只怕王爷的人要日日找你事儿了!” 吴锡元撇了撇嘴,“税赋可重?和扬州相比如何?” 苏老爷又接着说道:“瞧您这话说的,咱们这儿的税赋比起哪儿的都要重上许多的。” 吴锡元一脸故作忧愁的模样,“我们这米面粮食大老远地运送过来就很贵,若是再加上高昂的税赋,我们根本没钱赚啊!”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吴锡元不知道自个儿说了什么搞笑的话,一脸不解地看着他们三个。 最后还是景老爷开口说道:“旁人的税赋多是旁人,你就不一样了,你不是我们景家的客人吗?自然不用跟他们一样。” 第912章 抓他个现行 吴锡元露出释然的笑容,冲着景老爷等人拱了拱手,“那小弟日后就靠几位老爷照应了。” 景老爷端起茶杯冲着他一举,笑着说道:“好说,好说。” 你来我往互相恭维了几句之后,陈老爷率先步入了正题,“景老爷,王爷说了,等三月过后,咱们铺子的税收要再涨一成。我和老苏倒是还好说,您家大业大的,若是涨一成,那多的可不是几万两啊!” 景老爷显然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脸色都没有任何变化。 只见他轻笑一声,眼中略带嘲讽,“想涨就让他涨,左右交多少还是我们说了算。” 陈老爷和苏老爷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便笑着应和道:“您说的对,想涨几成就几成,大不了咱们铺子的生意又不景气了。” 他们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 景老爷端起茶水又喝了一口,才接着问他们,“齐大人那里你们近来可有去走动?” 苏老爷回答道:“前两日才去了一趟,给他老人家送了几碟菜,应当够他老人家用一阵子了。” 景老爷微微颔首:“不错,理应如此,他老人家这些年也替咱们操了不少心,孝敬孝敬是应该的。” 吴锡元听着他们几人的谈话,心里也明白他们说的这几碟菜应当也不是普通的菜,怕是什么小黄鱼,翡翠白玉,珍珠丸子之类的…… 看来云南王在此地运作了快二十年,也还是没同此地的地头蛇打成一片啊。 就是不知道他们提到的这位齐大人,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苏老爷和陈老爷从景老爷这儿得了他的态度之后,心里就如同吃了定海神针一般,几人又喝了几杯茶水,景老爷率先放下了茶杯,说道:“今儿就到这儿吧,你们各自回去忙各自的,日后若是再有什么事儿,就让人送信给我府上。” 苏老爷和陈老爷将景老爷和吴锡元送上了马车,并目送着他们的马车走远了,才敢转身离去。 吴锡元就坐在景老爷身边,景老爷冲着他笑了笑,“最近大理城事儿多,让你见笑了。” 吴锡元摇头,“景老爷您客气了,跟着您我还长了不少见识,不然我哪儿能知道王爷还打着涨税收的主意?只怕得等税收到我头上才能得知啊!” 景老爷笑了起来,“我就喜欢你这小子说话,总是能将人捧地很高兴。” 吴锡元却道:“景老爷此言差矣,小弟说的都是实话。只是小弟有一事想不明白,还得请景老爷解惑。” 景老爷微微扬了扬下巴,说道:“你有什么想不明白的?直说就是。” 吴锡元才接着道:“云南的赋税已经很重了,怎的云南王还要增税?他要那么多税银做什么?” 景老爷眼睛微阖,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只见他摇了摇头,说道:“谁知道他要作甚?不过世人总是不会嫌自己手里的银子多的。” 吴锡元微微点了点头,也没说自己信了还是不信,却没再就此事说什么,只是央求景老爷帮着他即将开业的铺子,也能避一避税。 景老爷笑了起来,给他传授着经验,“等到时候你就做两个账本子,一个给官府的人看,一个留着自己看,想交多少税还不是咱们自个儿说了算?” 吴锡元眉头微拧,对着他询问道:“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云南王就想不到吗?他就不会查一查此事?” 景老爷冲着吴锡元咧嘴一笑,“自然会查,只是查此事的齐大人是我们的人。” 吴锡元这才放心了,对着景老爷一拱手,“多谢景老爷替小弟解惑。” 两人说了没多久的话,就到了景家门前。 吴锡元同景老爷分开来回了自己的院子,景老爷看着他走远了,才又跟管事交代了一句,“盯着他,看看他接下来又什么举动。” 李管事应了一声,出了门就喊了个下人去办,回到屋子之后,他才又好奇地问道:“老爷,您是担心他是云南王的人?” 景老爷点了点头,“也不排除这个可能,若他真是云南王的人,得知了这些事儿之后定然会想尽办法给云南王送信,到时候咱们再抓他的现行!” 李管事对着他一拜,真心实意地夸赞道:“老爷您真是高啊!” 景老爷坐在椅子上,一手搭在扶手上,说道:“不过是这些年跟云南王斗来斗去的经验罢了,他想对付我们当地的势力,最先要对付的就是我们景家。你也不算算,这些年我们景家抓起来的眼线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了。” 李管事粗粗一算,也叹了口气,“怎么着,也得有一二百人了。” 吴锡元走到自己门口的时候,见着阿兴脚步停了一下,他眼珠子一动,依然镇定自若地走了进去。 阿兴跟在他身后进了门,转身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房间门。 走到吴锡元身边儿同他耳语了两句,“大人,外头又有人盯着我们。” 吴锡元摆了摆手,压低声音同他说道:“无妨,咱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让他们盯着就是。” 阿兴应了一声,就听吴锡元又接着嘱咐道:“新年马上就到了,明日你出去买些红纸回来,我写两张对联,咱们也贴一下,喜庆一些。” “是。” 第二日一早,阿兴就出门了,一路上都有人跟着他,他心里也有数。 “老爷,吴老爷身边儿的阿兴今儿去买了两张红纸,其他哪儿都没去。”下人禀报道。 “那卖红纸的可有什么问题?”景老爷询问道。 “没什么问题,就是李记,再咱们大理城开了十多年了。” 景老爷点了点头,“知晓了,你们接着盯着。” 吴锡元干个什么都会有人来跟他禀报,当他听说吴锡元写了两副对联贴在了门上的时候,他才又有了兴趣。 “走,咱们也瞧瞧去。” 吴锡元只在自己住的屋子门上贴了个对联,字体同他平日的字体也有些不大一样,龙飞凤舞的格外好看。 第913章 互相试探 阿兴从屋子里搬了个凳子出来,踩在凳子上在张贴对联。 吴锡元就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阿兴,指挥着他将左边儿的对联往高处挪一挪。 景老爷就是这时候来了的, 他远远地看着这主仆二人配合默契,便笑了两声,“吴老弟,你这字看起来倒是真不错啊!” 听到了他的夸赞,吴锡元便回过了头,看着景老爷带着人走了过来,他的面儿上才挂起了笑容来。 “多谢景老爷夸赞,若不是您点头,我们这对联也没点儿贴啊。” 景老爷走过来从右往左看了一遍,却发现这副对联实在龙飞凤舞的厉害,他也是真的不认识几个字。 “吴老弟,你这对联上头写的什么?给我们念念。” 吴锡元指着他的字念给景老爷听,“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景老爷一边儿听一边儿点头,“不错不错,吴老弟果真学识过人,不然吴老弟也替我们府上写个对子吧?待会儿我就叫人给挂在大门口去。” 吴锡元当即笑道:“景老爷您喜欢,小弟自当愿意效劳。” 景老爷来了兴致,就要看着他写。 吴锡元当着他的面儿先将纸张裁好,才提起了笔。 人若是没学问,对于高学识的人总是有一种天生的欣赏。即便是此时的景老爷依旧怀疑吴锡元的动机,但这也并不妨碍他对吴锡元的欣赏。 吴锡元提笔思索了片刻,便落笔了,一气呵成,最后的收
相关推荐: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左拥右抱_御书屋
缠绵星洲(1v1虐爱)
阴影帝国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军师威武
下弦美人(H)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修仙有劫
人妻卖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