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嗯!” 前阵子喻仁郡主一直跟在宋阔屁股后边儿跑的事儿,燕王也有所耳闻。 但他向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跟在他家王妃屁股后边儿跑,爱跟着谁跟着谁。 “不错,是门好亲事。” 宋家没有高堂,也没什么亲族,事儿少。 以后就算喻仁嫁进去,一个人也唱不出什么大戏来。 “成,我们都知道了。”他微微颔首,言下之意就是让喻仁郡主可以走了。 就连苏怡也察觉到了他这话的不妥之处,伸手在他的腰间掐了一下。 在燕王看过来之后又瞪了他一眼,才说道:“喻仁今儿在我们府上用饭。” 王妃都发话了,燕王还有什么好说的? 可是喻仁郡主却有些怕了,急忙开口说道:“不了不了,表嫂,方才差点儿忘了,我临走的时候说要跟宋将军一起用下午饭的。” 燕王的嘴角翘了起来,真是没想到啊!刁蛮任性的喻仁郡主如今都学会看人眼色了。 不错,既然她如此识时务的话,他这个做表哥的,也不介意送他们小夫妻一份新婚大礼。 看着喻仁郡主离去的背影,苏怡说要出去送送她,也被她拦了下来。 “不用送了,表嫂,我识得路!” 她一边说一边儿跨过门槛儿跑了,苏怡看着她这跳脱的模样,也笑了起来。 “这丫头可算是找到个能管的住她的人,若说是别人,我还担忧他是图名利,可那人是宋阔,我反而觉得挺合适的。”苏怡说道。 燕王也附和道:“怡儿说合适,那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就是宋家要的是个能立起来的当家主母,咱们这表妹还真不合格啊。” 燕王说道:“无妨,等到时候咱们跟皇上父皇说说,给她挑个厉害的嬷嬷,到时候不仅能帮着管家,还能教导她一二。我瞧着喻仁也不像是个笨的,从前不过是被家里人惯坏了,也亏得她年纪还小,日后也能改得过来。” “嗯,你说的对。回头我抽空也教教这丫头,宋家原也没多少事儿要管。至于同其他夫人交好,只要她有郡主的身份在,少不了要给她三分薄面,行事也要方便许多。” 燕王心满意足地吃了个他家王妃亲手剥的水蜜桃,心里就更加感慨喻仁郡主的识时务。 第二日去上朝的时候,皇上说起齐南山剿匪一事,燕王直接出面力荐宋阔。 “父皇,宋将军多年跟随苏大将军在边关镇守,经验丰富,且心思缜密。此次去齐南山剿匪,依着儿臣看,派宋将军过去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次齐南山剿匪,虽说是剿匪,但剿得也不是匪。机会已经给他了,就看他能不能抓住了。 与此同时,皇上也想到了宋阔同喻仁郡主定亲的事儿,替皇家接了这么沉个包袱,给孩子一个立功的机会也不为过。 因此,皇上在听了几个大臣的建议之后,最后还是直接拍板做了决定。 “就让宋将军去!此次路途遥远,宋将军点一万兵马带上,若是遇上什么难处,就地寻求支援。” “是!” 宋阔上了个朝,莫名其妙就接了个剿匪的差事。 他甚至都来不及去跟喻仁郡主道个别,就点了人离京了。 吴锡元看了一眼燕王,对于他为何如此做,心知肚明。 齐南山藏得压根就不是匪,燕王这是给宋将军送了个大礼啊! 第959章 兰草印章 回到自己府上,吴锡元将今儿皇上派了宋阔去齐南山的事儿的事儿告诉了苏九月。 苏九月不大懂朝中之事,就对着吴锡元问道:“这是不是皇上给他立功的机会?先前儿听说皇上给他和喻仁郡主赐婚了?” 吴锡元点了点头,“是的,昨儿宋将军和喻仁郡主一起进宫面圣,跟圣上表明心迹,且他们二人都没有父母高堂,圣上就替他们做二人做主赐婚了。” “这样也好,他们两人今后都有家了。”苏九月说道。 吴锡元在她的发顶上轻轻揉了揉,才说道:“我瞧你这几日一直忙忙碌碌的,可是静王妃又找你麻烦了?” 苏九月摇头,“那倒没有,这阵子跟着师父看了几个妇科病,又学了些本事。” 吴锡元夸赞了她一句,“我媳妇儿是真的能干!” 苏九月笑了起来,末了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凑到吴锡元身边儿说了一嘴,“锡元,我这两日从我师父那儿听说,静王妃似乎生不了孩子了。” 吴锡元一愣,怪不得静王居然默许侧妃戴氏有孕,原来是静王妃不能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是没了孩子,他自己仔细图谋了半天儿不还是为了旁人做嫁衣了? “这是个大消息,如今义兄他们正在查静王的案子,我们得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吴锡元当机立断地说道。 苏九月应了一声,“说归说,可不能张扬,别给师父惹了麻烦。” 吴锡元点头应下,“我省得的。” . 与此同时,在静王府的何氏才刚从静王房里回来,就急忙关上门,将柳茹拉到内室压低声音对着她说道:“柳茹,你想想法子,帮我搞个避子汤,我不能有孩子啊!” 她头一次侍寝之后,还等着静王妃派人过来敲打她,顺便给她灌一碗避子汤。 她还在想到底是要爽快点一口干了,还是跟她呛两句,再喝了。 可是却没想到她从静王院子回来之后,却一直无事发生,这就让她有些慌了。 静王妃到底怎么想的?怎么还不来给她送避子汤。 万一有了孩子怎么办?她不想要孩子,她想回家! 她还跟柳茹分析过,搞不好静王妃打着留子去母的主意。 可是让她想不明白的是,静王妃还那么年轻,她将来自己也会有孩子的。 或许……是她多想了吧? 柳茹听说她要避子汤,也点头应了下来,“你别急,我想想法子,咱们这里被整个静王府盯着,想有点小动作比较难。只能趁着夜色,我去传个信儿了。” 药抓来了,到底要在哪儿煎药,这还是个问题呢! 柳茹叹了口气,最后想着不然干脆在外边儿煎好送进来算了。 这天夜里王启英一连得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是静王妃不能生育,另一个则是静王妃不打算让何氏避子。 他拧着眉头,最后让人煎了想法子给她们送了进去。 柳茹拎着厨房葛大妈给她们煲的汤,回了屋子,一打开盖子,闻到一股药味儿,她心里才松了口气。 看来厨房应当也有他们家大人的人,大人真的厉害。 却不知道王启英哪儿有这本事,从他走上正道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两年,若是两年时间都能给静王府安插个眼线,那静王府的人也就不用混了,直接找个村子养老算了。 静王府的人原是他找陆太师借的,陆太师听闻他想法子要人不过是要给个女人送避子汤,差点以为他疯了。 “我好不容易安插进去的眼线,你就让她做这事?” 王启英却道:“外祖,话可不能这么说,虽说你那个眼线在静王府的时间长点,但绝对没我这个用处大。她如今没有孩子,只想着回家,还能为咱们所用。可若是她有了孩子之后呢?她那可真就有可能反水了。” 陆太师听了他这话,倒是十分欣慰,满意地点了点头,“没看出来,你小子如今都能想到这一出了。” . 药送进去了,柳茹用银针试了毒之后,又亲自喝了一口,才将药端给了何氏。 何氏也顾不上药苦,直接一口气喝了个干净,这会儿她心里才踏实了。 想到柳茹方才给她试毒的举动,何氏心中也就更信赖她了,对着她说道:“今儿我从王爷身上发现了个东西。” 柳茹急忙问道:“什么东西?” “是个小印章。”何氏回答道,“我替他穿衣服的时候,从荷包里掉出来的,我只看了一眼就赶紧给他装了进去。” 柳茹又问道:“你可还记得那印章长什么样?” 何氏点头,“很好记,是个兰草印章。” “兰草印章?”柳茹喃喃自语,看来得赶紧给大人送信儿出去了。 王启英在得知兰草印章之后,总觉得有些眼熟,却想不出来在哪儿见过。 他问了身边儿的王通,王通也没什么印象。 正巧李程季来府上找他了,“怎的这阵子都不出门找兄弟们?” 王启英看见他来也不怎么意外,就说道:“这阵子太忙了,等忙过这一阵儿再说。” 李程季却道:“我瞅着你在家也没啥事儿啊?” 说着又凑到王启英身边儿小声问了一句,“可是嫂子管得严?” 王启英摇了摇头,“想啥呢?!谁能管得住我?” 李程季这才哈哈笑了起来,“走吧,左右也没事儿,出去跟兄弟们一起吃顿饭,大伙儿这阵子被几个案子给难住了,都说要找你取经呢!” 王启英想了想,也还是答应下来了。 算了,左右在家中也想不出什么来,不如跟着他们出去转转的好。 他们去吃饭的地方正是在醉仙楼,醉仙楼是燕王开的,醉仙楼的对面儿就是清黛楼,清黛楼的不远处就是芙蓉馆,总之这条街都是传闻中的削金窟。 王启英跟着李程季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他们固定的包厢里,郑云铎等人已经在里头等着他了。 他才刚一推开门,他的兄弟们就从门后跳了出来,用衣裳将他蒙了起来,一顿胖揍。 当然,大伙儿也下手有分寸,打了之后立马开溜。 第960章 送上门的线索 王启英自个儿将蒙在自个儿头上的衣裳一把扯开,就冲着他们几个指了指,“好啊!你们一群臭小子!胆肥了啊!居然敢对本少爷出手!” 白流霜等人听了顿时哈哈哈大笑了起来,也根本没人怕他。 “英子啊,兄弟们这不是想你么?咱们兄弟们嘴笨也不大会说话,只能打是亲骂是爱了!”白流霜强行解释了一波。 王启英啐了他一口,“就你会说话!原本还说请兄弟们吃顿饭,今儿这饭我也不请了,你们来!” 李程季急忙接过话头,“我来,我来,咱们兄弟们这些年,谁买单都一样的。” 王启英原先也没少跟他们打闹,也没真生气,拉开椅子坐了下来,郑云铎就坐在他右手边,伸手拎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茶水,才说道:“听闻你这阵子在破个大案子?” 王启英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天天动脑子,每日头发都大把的掉。” 他原本是想诉个苦,让他们知道他也不是有了夫人忘了兄弟的那号人,只是自个儿实在忙不过来。 可谁知道他才开了个头,他的兄弟们就接着说道:“唉!要不怎么说咱们是难兄难弟的。” “是啊!兄弟们这阵子也不容易。” “遇上个案子,实在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章大哥如今当起了甩手掌柜,啥事儿都不管,就等着我们兄弟们替他出谋划策。” …… 一声接一声的吐槽声,倒是让王启英十分意外。 “怎么?你们遇上啥事儿了?能否说来听听?” 有些案子要秘密进行,不能跟外人说,就比如说他如今查的静王的案子。 但有些案子无足轻重,便可以请人帮忙。 李程季看向他,说道:“跟旁人兴许不能说,但你自然是可以的。我们这阵子碰上个凶杀案,死得是个卖棺材板的。这人也没什么仇家,他的街坊邻居说他平素只在家干活,基本上连门都不出,也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 王启英听他真的说起了案子,脸色也变得郑重了起来,对着他说道:“可有查他的亲族关系?” 李程季点头,“查了,他无父无母,也没娶妻生子,只有一个姐姐,在翰林院邹展家中当小妾。” 王启英听到邹展的名字,顿时一愣,想起了那日在滦河边儿上,吴锡元在审问孟氏的时候,对方也交代出了邹展。 巧合?不可能,这两个案子一定有联系! 若不是孟氏一开始供出了这个名字,谁又会往老实巴交的邹展身上想呢? “邹展查了吗?”王启英问道。 他还没来得及查,但若是他的兄弟们查出来了,他也正好捡个现成的。 “查了,可是这个邹大人平日里除了去翰林院修书,哪儿都不去。案子现在陷入了僵局,受害者的姐姐也让我们查清案子的真相。” 他耸了耸肩,倒也不是他们不想查,实在是这案子涉及到的人真的太少了,他们现在没有任何线索啊! “凶器呢?可有看到?仵作验尸了吗?” “凶器应当就是现场的一个斧头,他平素就是用那个来订棺材板的,仵作验尸也是这么说。” 王启英摸了摸下巴,“撇去证据不说,我觉得这个邹展十分可疑,你们可有让人跟着他?” “跟着的,可是他有时候去翰林院一进去就是好几天,都不出来的。” 王启英一时半会儿也没了法子,只能让他们接着盯着邹展,“他若是真有什么猫腻,定然会露出马脚的,慢慢来。” 才说了一会儿话,外头就有人来上菜了,他们吃吃喝喝好一会儿,王启英随意地转过头要跟他身边儿的郑云铎说话,却没想到居然让他看到点东西。 对面的清黛楼的招牌上,太阳正好照在那牌匾上,似乎隐隐约约有个图案。 郑云铎听他话说了一半,突然没了声音,就问道:“英子啊,你到底要说甚?怎的话说一半儿不说了?” 王启英没回答他的话,直接起身走到窗户边儿,伸出头去仔细看了看,才叫了他的兄弟们过来。 “你们快来!看看对面那牌匾上是不是有个兰草图案?” 郑云铎几人闻言也跟着走了过去,朝着清黛楼的牌匾上一看,“还真有啊!不过这图案怎么了?” 王启英不能说,“你们别管了,就问你们一句,可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兰草图案?” 白流霜点头,十分笃定地道:“有!” 王启英急忙追问道:“在何处?” 白流霜冲着对面芙蓉馆扬了扬下巴,“那块牌匾上也有。” 讲真的,这个兰草图案的位置十分不起眼,也没有涂漆,若不是他们视力好,还真不定能看到。 王启英立即说道:“你们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兄弟们放心!等我这个案子腾出手,定然也去帮你们将手里的案子解决了!” 说着他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了,起身就要走。 李程季等人看着他这火急火燎的模样,知道他要办案,也只能耸了耸肩,跟出去想要送送他。 却没想到他们在走到醉仙楼大堂的时候,居然被人拦了下来。 拦住他们的人虽然一副男人装扮,但一看就知道她是个女人。 王启英对这个奇怪的女人印象颇深,见其他几人要出头,急忙伸手将他们拦了下来。 “别急,是个认识的人。” 杨柳冲着他一笑,说道:“王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王启英想到她上次送过来的重要情报,想了想,最后点了点头,对着她说道:“你随我上楼。” 一行人又打道回府,回到他们的包厢里。 若是普通女子跟几个大男人在包厢里,心里定然发憷,但杨柳却不会。 王启英让她落座,她就大大方方地拉了个凳子过来坐下。 “杨姑娘,你来找本少爷,可有何事?” 其他几人看热闹似的在他们两人身上来回打量,该不会是英子曾经欠的风流债吧?怎的瞧着这模样同他从前的审美不大一样啊? 杨柳点了点头,“是有一件要紧事,民女又发现了些东西。” 第961章 还得问她愿不愿意 王启英听了她这话,就差把眼睛瞪出来了。 怎么又有线索?这个女人到底是做什么的?她怎么比大理司直更像大理司直? “你又发现什么了?”王启英迫不及待地问道。 杨柳也不愿在此处久留,只想着赶紧告诉了他们之后走人,以免被人蓄意报复。 她来告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清黛楼出了事儿,里头从里到外都换了人,她这个管事自然也是做不成了的。 她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王大人之后,便要离开京城了,也只当她在离京之前,再做一回好事。 “大人,清黛楼换了东家之后,原本介绍民女去清黛楼当管事的那位旧友就因着旧疾死了。他家人均不在京城,民女念着他的好,便给他置办了一口薄棺,打算将他葬了。” 杨柳说到这儿也有几分伤心,她孤身一人在外漂泊,遇上个对他好的人不容易,可这人却稀里糊涂的就没了。 她还报了官,官府的人也调查了,说他不过是因着旧疾凑巧人没了的,不存在被人谋害的嫌疑。 “一切都是这么凑巧,在民女从坟上回来的那日,正巧就在路上碰到棺材铺的老板跟人拉着三口棺材往城外走。” 她拧着眉头说话,等说到这事儿的时候,她忽然抬头看了一眼王启英,“王大人,民女自幼在村子里长大,见多了人们干活,一口薄棺便是一个人拉不动,也绝对要不了六个人。民女觉得奇怪,就远远地顺着车辙追了过去。” 李程季等人听到了这儿了,也觉得这姑娘是个胆大心细的,孤身一人还没有武艺傍身,居然都敢跟上去看。 “民女跟着他们走了许久许久,都快要出京城地界了,他们才停了下来,将那三口薄棺打开,民女亲眼看着那薄棺里头出来了六个活人。民女不会武艺,不敢凑得太近,看着他们说话,民女就赶紧走了。” 王启英听了这话直接就瞪大了眼睛,“活人?!可看出是男人还是女人?” “男人,六个人全都是男人,只是离得远看不清长相。” “身上的衣着呢?”王启英追问道。 “就是普通小太监的衣裳。” 看来还是多多少少跟宫里沾着点关系,王启英在心中暗自思忖着。 她说完之后,就对着王启英等人一抱拳,说道:“大人,民女知道的只有这些了,若是能帮得上您便好,若是没什么用,还请您莫要放在心上。如此,民女就不再打扰了。” 王启英让人送送她,也被她一口回绝,“大人不用客气,民女自行离去即可。” 看着她再次抱拳,而后从包厢退了出去,屋子里的人纷纷互相对视了一眼。 “英子,这女人是谁?她说的话可靠吗?”李程季率先问道。 王启英微微颔首,“我先前儿让人查过她,是妹婿的老乡,也是个知进退的,不过是个被家里人给连累的可怜人罢了。她帮了我们几次,每次提供的线索都很有用,这一次估摸着也不会让咱们空跑一趟。” 白流霜又问道:“你听出什么了?” 王启英的视线在他们三人脸上转了一圈儿,才笑着问道:“说起棺材铺,你们想到什么了?” “我们那个案子?!”三人异口同声地惊呼一声。 王启英微微颔首,“正是如此,听他的意思这个棺材铺的老板帮宫里人做事。估摸着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儿,才被人灭口了。” “唉!英子!你说……这跟邹展有关系吗?” “我觉得有!”王启英说道。 事情不会这么凑巧的,他的直觉也不会错的。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不知不觉王启英就又成了他们四人中的主心骨。 王启英摸着下巴想了想,“被送出京城的六个人,估计你们也查无可查,依我看还是盯着邹展吧!这人身上的秘密大着呢!” 李程季他们答应了下来,但是他转念又提了出来,“英子,方才那个女人不错,你让她跟我们一起去。万一那几个人在邹展身边儿出现,我们哥几个认不出来,她说不准就认识。” 王启英眉头一蹙,“咱们干得都是危险的事儿,可别再给人家姑娘连累到了。” 郑云铎却咧嘴一笑,说道:“英子,她说不准已经被连累到了,跟着我们一起还能有人保护她,若是她自个儿在外头瞎晃悠,说不准什么时候人就没了。” 王启英闻言偏过头瞪了他一眼,“你这不是诅咒人嘛!” 白流霜却帮腔道:“英子,云铎说得没错,你想想她那个死去的旧友。好端端的怎么人说没就没了?说是旧疾,我却是不信的。” 他这话王启英听进去了,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最后才说道:“让她去也成,但得给个头衔才行,不然一个女人整日跟你们在一起也不像话。” 李程季嘿嘿一笑,“英子,我瞧着那女人的打扮和行事,应当是个不拘小节的,你不妨问问她愿不愿意。若是她不愿意进官府的门,我等绝不强求。” 王启英应了下来,“我待会儿就差人去问问。” 可是等到他正要派人去问的时候,才忽然想起来,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女人住在哪里啊? 罢了,左右正好要去吴家,一道过去问问吧! 案子一件堆一件的,王启英干脆也不急了,跟他的几个兄弟吃过饭之后,才起身去了吴家。 当然,走之前他还顺手付了账。 他们几个没成亲,家里人管得严,可不比他,他夫人对他可舍得着呢! 王启英让李程季几人先回去,他自个儿上了马车,慢悠悠地朝着吴家去了。 算算时候,吴家应当也才刚用过饭,这会儿去正是时候。 “锡元啊!我又有事儿找你了!”王启英一见到吴锡元就直接开口说道。 苏九月一听这话就知道他来是有正事的,便说道:“你们去书房说话吧,这里我们慢慢收拾。” 吴锡元领着王启英去了书房,兰草乖觉地给他们奉上茶水,就关上门退了出去。 第962章 出谋划策 屋子里只剩下王启英和吴锡元两个人,两人分别坐在一个太师椅上。 见着门一关,王启英就迫不及待的问道:“锡元,先前儿来给咱们送信儿的杨姑娘,你可知道她住在何处?” 吴锡元原本以为他找自己是又遇上什么难题了,却没想到他居然是奔着杨柳的行踪来的。 王启英见他拧起了眉头,就问了他一句,“怎么?可是不方便告知?” 吴锡元摇了摇头,“这倒不是,只是我也不知她住在何处。” 王启英一脸惊讶,吴锡元叹了口气跟他解释道:“杨姑娘从前同我订过亲,我如今已经娶亲理应避嫌才是,便从不过问她的事儿。倒是九月跟她关系还不错,不然问问九月吧,她兴许知道。” 王启英调查过杨柳,也知道他从前和吴锡元定亲这事儿,这会儿听着吴锡元毫无芥蒂地说出来,他心里也微不可查地松了一口气。 只是……九月跟她关系不错?这丫头未免有些太心大了吧? 吴锡元说完,就又问道:“怎么了?你找杨姑娘作甚?先前儿她提供的线索不是没出问题吗?” 王启英便又将今日发生的事儿告知了他,“你有所不知,今儿杨姑娘又来找我了,还告诉了我另外一个线索……” 等他将事儿说清楚之后,就连吴锡元都沉默了。 这个杨柳……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体质,怎么什么线索都能碰上。 王启英又接着说道:“程季他们说,担心杨姑娘总是坏人好事儿,被人盯上,就想让她去大理寺当值,一开始只能跟在程季他们身边儿,就是大理寺一群男人,不知道她愿不愿意去,才想着让人去问问她。” 吴锡元听了他这话,心中也觉得对于杨柳来说,大理寺确实是个好去处。 原先女人不能做官,如今有九月看的这个先例,说不好杨柳也能混个什么一官半职的。 即便是个混个从九品的大理寺狱卒,也比她整日在外漂泊的好。 “待会儿我让九月去问问她,若是她愿意,明日便让她上大理寺找他们去。” 王启英应了下来,又同他说起了别的事儿。 “对了,今儿我还有些其他发现,你帮我出出主意。” 见着吴锡元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他才缓缓道来,“柳茹从静王府送了信儿出来,说是在静王身上看到了个兰草印章。我今儿一直在琢磨这个兰草印章到底是什么用处,却在同程季他们吃饭的时候,发现在清黛楼和芙蓉馆的牌匾上都有个兰草印章。” “芙蓉馆和清黛楼都同静王有关。”这是显而易见的。 “你先前儿去跟皇上说梨园是静王用来收集情报的地方,皇上怎么说?”吴锡元问道。 王启英叹了口气,“皇上说,让我想办法将梨园为我们所用。” 吴锡元:“……” 皇上不愧是皇上,就是爱给臣子出难题。 这怎么想办法?他们现在对梨园动手,可不就打草惊蛇了? “你打算怎么办?”吴锡元看了一眼王启英。 王启英耸了耸肩,“也不是全没法子,我不是同田林嘉交好吗?若是能借着这个关系,搞不好还真能将梨园为我们所用。” 就连吴锡元这会儿也不得不给他比个大拇指,赞一声高! “法子是个好法子,只是你先前儿带人端了滦河的三个仓库,想必田家也已经知道了,如今再想取信于他们实在有些难了。”吴锡元实事求是地说道。 王启英也苦着一张脸,“可除了硬着头皮上,我也实在没别的法子了。” 吴锡元下意识地捏着手腕上的珠子,转了两圈儿之后,动作一顿,抬头看向了王启英。 “义兄!” 王启英也看向了他,见他嘴角带着笑,就急切地问道:“怎的?有法子了?” 吴锡元微微颔首,开口说道:“有了,你去找田林嘉告诉他你查到了他家一些事儿,让他们家早些防备。” “田林嘉一个纨绔子弟,定然什么都不懂,只会觉得你是为了他家好,然后转头就去将你的这些话告诉他爹田祭酒。田祭酒想得自然就多了,届时搞不好会请义兄过去坐坐。到时候你便将拐卖姑娘的那些事儿安到他头上,告诉他如今还没将此事告知皇上,但也拖不了多久了,还请他早做准备。” 王启英一开始还没想明白,后来再仔细想想,越发觉得吴锡元是真的聪明。 滦河仓库被端了的事儿,田家怎么可能不知道,用他们知道的事儿去卖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他对着吴锡元一抱拳,“妹婿!多谢了!” 两人说完了话,又去找苏九月让她去找杨柳问个话。 苏九月听着也觉得去大理寺是个不错的去向,便应了下来,亲自去了杨柳的住处一趟。 却不知道等她到了时候,杨柳已经不住那里了。 她找人一路打听,最后才得知杨柳住在一个小客栈里。 她找到了人,杨柳见着她急忙将她拉到自己房间,才着急地问道:“九月,你咋的来了?” 苏九月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了她,杨柳陷入了沉思。 苏九月也没打断她的思绪,毕竟去大理寺也是个大事儿,让她好好想想也是应当的。 杨柳最后还是点了头,“我去!” 苏九月又确认了一遍,“杨柳姐姐,你可想好了,大理寺都是男人……” 剩下的话,即便是她不说,杨柳也知道她想说些什么,就说道:“我知道,我如今给那些商会做事也是一样的。实在不瞒你说,若不是因着你今儿来了,我明日就要离京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她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若是被人看到了,她还真不定能活。 但若是去了大理寺就不一样了,即便是有个大理寺的虚名罩着,也相对能安全许多。 “那成,明日你直接去大理寺,那边儿有人等着你的。”苏九月笑着说道,“说起来我也舍不得你走,原本京城里就没几个熟人,你一走我就又少一个姐姐。” 第963章 勾心斗角 杨柳低头看着这丫头,也笑了起来,顺着她的话说道:“听你这么说,我就更不能走了,明儿一早我就去大理寺报到
相关推荐:
沦陷的蓝调[SP 1V1]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小公子(H)
她太投入(骨科gl)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姑母撩人
我以力服仙
倒刺
御用兵王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