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寐小说

夜寐小说> 青梅好甜(1v1  高H) > 第335章

第335章

能是天下第一刀。可若是有了第二把、第三把……” 吴锡元微微颔首,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天下第一刀兴许会换主子,命只有一条啊……” 肖虎的眉头拧了起来,但很快他就说道:“你说得有道理,但是这药丸若是能有二三百颗,我兴许会换给你,你就这么一瓶……” 吴锡元的唇抿了起来,还二三百颗……这东西本就是稀罕物,他临走的时候,他媳妇儿也才只给了他这么三枚。 肖虎看了一眼他的神色,就知道他应当是拿不出来更多的了,便起身撵人道:“您请回吧。” 吴锡元却依旧坐着不动,他抬头对着肖虎说道:“你可知道今年东瀛战场上死了多少将士吗?” 肖虎一愣,他看向了吴锡元,惊讶地道:“你是朝廷中人?” 吴锡元微微颔首,又道:“壮士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肖虎张了张嘴,吴锡元又道:“尔等行走江湖,倒是恣意快活,而那些将士们却为了家国在边疆奋力抗敌。若是他们手中能有这样一把刀,敌军可退!边疆可守!失地可收!” 肖虎看着吴锡元正襟危坐,脸上的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吴锡元又推了一下桌上的瓷瓶,接着道:“我向壮士承诺,新锻造出来的刀我们只会用在战场上,绝不会流入江湖一把!” 肖虎的眉头几乎是打成了一个结,他是江湖中人不错,但首先他还是大夏朝的百姓。 在一己私利和国家大义方面,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他想了许久,才重新抬起头来,看向了吴锡元,对着他问道:“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吴锡元一抱拳,说道:“在下内阁吴锡元。” 肖虎一惊,怪不得面前的人看起来就气度不凡。 他连忙起身行礼,“草民见过吴大人。” 吴锡元又问道:“不知壮士考虑的如何了?” 肖虎这才说道:“草民愿意交出方子,但是……草民有一个条件。” 吴锡元追问道:“哦?是什么条件呢?” 这个黑脸的汉子突然面颊一红,他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勺,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就是……能不能……让史官将我献方子一事记下来?” 这样一来,他也算是载入史册了。 虽说他是一庸人,但能名留青史,无异于祖坟冒青烟。 吴锡元听了他这要求,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大事儿定然是要被史官记下来的,到时候他再去跟史官说一声,将肖虎这个名字写上去就行了。 他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肖虎嘿嘿一笑,又看向了桌子上的瓷瓶,问道:“那这护心丸……” 吴锡元大手一挥,“也都送与壮士了。” 肖虎开心地收了下来,对着吴锡元说道:“其实我这刀也没什么特别的,也是普通的玄铁所造,只是其中加了一点我们尧山的特色白石头。至于锻造的法子,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找得是雍州一个很有名的铁匠。据说他便是用普通的玄铁锻造出来的兵器也比其他人锻造出来的锋利许多,我也是慕名去的。” “白石头?”吴锡元想象不来,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兴许这就是个新的发现呢? 肖虎点了点头,“是的,那石头就在我们尧山,还是有人盖房子上山挖土挖出来的。我当时也是突发奇想,想看看若是给铁矿中加入这种白石头会有什么效果。当时先在我们尧山随便找了个铁匠打了把匕首,果然十分锋利……后来我就想着若是将这种白石头锻入刀中,会不会就拥有了一把神兵利器了?就捡了一筐白石头北上去了雍州,找到了那位铁匠。” 吴锡元记了下来,又问道:“那位铁匠住在何处?可否详细告知?” 这种锻造方法若是能学会,对他们大夏朝绝对有莫大的助益。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肖虎也再没有了藏着掖着的必要,就将那位铁匠的住处告知了吴锡元。 吴锡元对雍州那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肖虎一说,他便知道他没有骗人,那里确实有个铁匠铺子。 他也对着肖虎一拱手,说道:“多谢壮士告知,告辞!” 肖虎将吴锡元送下了楼,吴锡元面色平平,无悲无喜,也让人看不出来他到底达成所愿了没。 反倒是肖虎脸上带着喜色,随便一猜测,好像就是来求刀的人又铩羽而归了。 在路上的时候,阿兴和梅子爹也不敢多问,唯恐被人听了去。 而等他们回到宅子里之后,他们才着急地问道:“大人,如何了?” 吴锡元回头看了他们两人一眼,唇角一勾,笑了起来,“自然是成了的。” 阿兴和梅子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吴锡元没耽搁,就直接去寻了景孝帝,将此事告知了他。 “皇上,尧山有没有白石头,便是有白石头,也需要咱们亲自尝试了才知道他到底说得是不是真的。” 第1464章 前去查探 景孝帝微微颔首,“现在立刻派人去查看。” 吴锡元又接着说道:“如果尧山的白石头真的有他说得这样的效果,那山也得早些派人去保护了。” 景孝帝应了下来,他又接着说道:“还有他说得那个雍州城的铁匠,也得去寻一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他说得那样厉害。” 吴锡元点头应下,景孝帝又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亲自去吧,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你应当就是雍州那边儿的,想必对那边也比较熟悉。这事儿也不好叫其他人知晓,朕信得过你,你去瞧瞧看。” 景孝帝都说出这话来了,吴锡元急忙行礼谢恩,“臣谢皇上赏识,臣这就去雍州。” 景孝帝又转而看向了王启英,对着他说道:“锡元去了雍州,那英子便去尧山吧。” 吴锡元眉头一皱,赶紧问道:“皇上,若是我们都走了,您这边儿怎么办?” 景孝帝笑了起来,不甚在意,“不是还有苏庄在吗?放心就是,那些叛军都被城外的将士们围剿的差不多了,你无需多虑。” 苏庄见状也在一旁说道:“正是,有本将军在,定然能护得皇上周全。你们要办的事儿才是重中之重,早些去将此事办妥,咱们大夏朝才能真正的太平。” 景孝帝听他这样一说,也在一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吴锡元和王启英见状也只能互相对视一眼,同时应了下来。 两人既然领了圣命,自然不敢耽搁,各自回到自己屋子里收拾了一下行李便连夜出发了。 吴锡元和王启英去的不是同一个方向,吴锡元朝北而去,王启英则去的是东边儿。 出了城门,两人互相道别的时候,吴锡元也不忘担忧地叮嘱了王启英两句。 “义兄,东边儿还有战事,你可千万要小心啊!” 王启英冲着他咧嘴一笑,“你放心就是,我机灵着呢!若是远远地瞧见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我就赶紧带人绕路。” 吴锡元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模样,心中稍定,又将自己手中仅剩的一颗护心丸留给了王启英。 “义兄,这是临走的时候九月给得保命的药丸,你带上,务必好生保重!” 王启英见吴锡元的神色十分凝重,也知道手中的这瓷瓶不好推拒,便收了下来。 他将小瓷瓶装揣进了怀里,还用手摁了摁,才拍着胸脯对着吴锡元说道:“这回你该放心了吧?好啦,我们还要赶路,早些将差事办妥,咱们京城里见!” 吴锡元嗯了一声,冲着他拱了拱手,两人这才彻底分别了。 他们两人出门在外,自然得乔装打扮一番,吴锡元就扮作去雍州求学的游子,而王启英则扮作一个出门在外的跑商。 王启英才刚走出三里地就碰上了埋伏在的外头的将士们。 他心里叹了口气,觉得自个儿应当也不会这么命背,不可能才刚出门就被人抓到了。 但愿他不会卷入战争当中,能好生完成任务回家去。 然而他又朝东走了二十里,这时候突然就看到了前边的人影。 他本能地觉得不大对劲儿,就想带着人掉头,却没想到才刚走没几步就被人追上了。 他们几人背靠背围成了一个圈,王启英看着骑着马围着他们的人,赶紧用眼神制止了王通等人拔刀的。 他上前一步,冲着其他人拱了拱手,腆着笑脸道:“几位爷,我们乃是来荆州跑商的,路过贵宝地,不知几位爷能否通融通融,让我们过去?” 他说得是扬州话,绝不会叫人想到他们是京城来的。 他也知道,若是他们此时说着京腔,这些人说什么都不会饶他们性命了。 为首那人闻言顿时冷哼一声,“通融?我们凭什么通融?要么留下钱财,要么留下性命!” 王启英一听他们是求财的,赶紧说道:“几位爷,我只有十车粮食,给您留五车可行?” “五车?呵呵,你们是打发叫花子的吗?!” 他们原本想着很快就能到荆州,可是如今前边不远处就有埋伏,凡是过去的人都被他们收拾了。 如今这一伙人是进也进不得,退也不甘心,就一直守在城外,可是守在此处,这么多人总是要吃喝的。 他们来得时候带来的粮草早就已经告罄了,全靠士兵们自己上山打猎糊口。 然而时候越久,越不容易打到猎物,他们这才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王启英赶紧拱了拱手,“几位爷,若是这东西都给了您,您能放我们弟兄们一马吗?” 那人显然也不想要他们的性命,若是此地谋财害命的名声传开了,其他人不从这里经过了怎么办?他们就更没什么吃的了。 就见他冲着王启英等人摆了摆手,说道:“趁着爷现在心情好,还不快滚!” 王启英赶紧转身就跑,还不忘招呼一声他的下人们。 大家伙儿跑远了,王启英才招呼了王通过来,说道:“你找个人给雍州那边儿的将士送个信儿,这群人竟敢抢我们的粮食!就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王通皱着眉头回头看了一眼,才对着王启英说道:“少爷,这路上都是他们的人,咱们怎么过得去啊?” 王启英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脑袋上,说道:“怎么这么笨?难道不会绕路吗?咱们都走了,也不赶时间,绕远一些,去报个信儿都不会?!” 王通揉着后脑勺,扁着嘴巴应了下来,“好,奴才这就去安排。” 王启英这才哼了一声,领着其他人接着赶路了。 荆州距离尧山倒是不远,王启英马不停蹄地赶路,到了尧山也不过才是三日后。 他随意找了个客栈想要休息片刻,店小二送了热水过来,他一边给了赏钱,一边儿打听道:“小二哥,我们是外地来的,不知尧山要往哪个方向去啊?” 店小二看着他给的一把大钱儿,整张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他笑着冲着王启英拱了拱手,说道:“几位爷也是冲着尧山来的呀!尧山每年来拜师学武的人多极了,您出了我们客栈往前走,在下一个分岔路口朝着南边儿走,约摸走上个十里地就能看见尧山了。” 王启英听他说起尧山,便又追问了起来,“每年来尧山的人很多吗?” 店小二笑着道:“很多的,如今又才刚过了年,拜山头的人就更多了。尧山派的刀法确实不错。哦,对了,您若是想要去拜山头,最好还是先寻一把趁手的刀,不然他们约摸是不会收下你的。” 店小二收了他的钱,拿人的手软,便也给了他一个善意的忠告。 笑着同他道谢,将人送走了,才对着身边儿的几人说道:“你们也都下去歇着吧,今儿夜里好生睡一觉,咱们明日便进山。” 若是他猜的不错,肖虎所说得那个白色石头应当就在尧山派的地界里,明日到底会不会顺利还不好说呢! 这三日赶路实在辛苦,这天夜里大家都睡了一个好觉,第二日一早神清气爽地用过早膳之后,一行人便再次离开了。 店小二热情的将他们的马牵出来,并说道:“知道几位爷今儿一早就要走,我一大早起来便给马儿喂了草,祝愿几位爷达成所愿!” 王启英听了他这话,顿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果断掏出一锭银子丢给了这个店小二,“是个嘴甜的,赏你了。” 说完话,他便骑上马,带着王通等人离开了客栈。 只留下店小二一人低头看着手中的银锭子愣神,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位爷出手真阔绰啊! 他今儿早是特意来献殷勤的,他知道这位爷大方,就想着看看能不能再讨点赏钱。他随手赏的一点儿铜板,就够他用好一阵子了。 可是谁能想到呢?他不过就是说了两句好听话,这位爷就给了他这么多银子。 足足五两! 他赶紧四下里看了看,见着没人注意到他,赶紧将银子收好。 不能叫其他人瞧见了,这银子得存起来娶媳妇儿。 村里山花她爹要五两银子的礼钱,他原先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攒够,现在这不是有了吗? 王启英等人顺着店小二指得路,一路就朝着尧山的方向跑去。 店小二说得也不错,等日头升到头顶上的时候,尧山也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原本他们想象中的宏大的尧山派根本不存在,只在山顶上似乎有几间小房子。 王启英微微一愣神,就见身旁的王通已经驱马上前,对着他问道:“少爷,可需要奴才去找个农户打听打听?” 王启英这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也好,你们四下里去看看,找当地人问清楚最好,咱们也省得走弯路。” “是!”王通应了下来,给带来的几人吩咐了下去。 王启英也没闲着,他也跟着底下人一起去打听了。 尧山脚下确实有着几个小村庄,他们没一会儿就碰上人了。 一位带着草帽,身上穿着布衣打着补丁的樵夫挑着一担柴火从山上走了下来。 王启英赶紧上前一步拦住了他,问道:“这位大哥!” 樵夫抬起眸子看了他一眼,眼中似乎有些许疑惑,似乎是不明白这个外乡人为何拦下他们。 王启英又说道:“这位大哥,您可是这周边儿村子的农户?” 樵夫微微颔首,就听王启英再次问道:“不知您可听说过这附近哪里有白色的石头?” 樵夫一愣,“你们来找石头的?” 王启英笑着摇了摇头,“也不是找石头,只是我有一朋友在那附近给我留了点东西,我过来寻一寻。” 这樵夫很显然持着怀疑的态度,王启英赶紧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又塞给了他,说道:“大哥,那东西于旁人来说不值什么,但对我十分重要,还请大哥给指条明路。” 那樵夫看着递到手边的大钱儿,粗粗一数,怎么也有二十来个, 他这随手一把,也就顶自己背上挑着的这担柴火了。 他的神色好看了许多,他接过大钱儿在手中掂了掂,才说道:“那地儿原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周边村子的乡亲们都知道,一开始大家看那石头好看,想带回去盖房子。可是那石头又沉又硬,搬不动,敲不碎,后来也就没人要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了一个方向,说道:“你从这座山翻过去,到后山,半山腰有颗枣树,那些白石头就在那儿了。希望你要找的东西还在那儿,若是无事,我便先回去了。” 王启英冲着他拱了拱手,说了句慢走,直到人彻底没了踪迹,他才收回了视线。 “咱们走!” 他们一行人按照樵夫所指的方向寻了过去,然而到了半山腰的时候,王启英却再次傻眼了。 半山腰有很多树,他却不知道哪一棵是枣树…… 他偏过头看了一眼身后跟着的几人,对着他们问道:“你们有人认识枣树吗?” 王启英身边跟着的这几人都是他家里的家生子,从生下来就在王家做事,一直都没离开过京城。问他们京城的哪家酒楼最好,他们兴许能答得出,但是问他们哪棵是枣树?实在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摇了摇头。 王启英也是一脸无奈,“罢了,左右半山腰就这么大,大家四散开来去寻,总会找到的。” “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半个时辰的寻找之后,可算有人看到了那一堆白色的石头。 便急忙跑回来找王启英回话,“少爷!找到了!” 王启英在山上呆了半天,原本白皙的小脸都晒得泛红,听到下人的话,他眸子一亮,立刻说道:“在何处?快!领我过去!” 他跟着底下人找了过去,才走了没多久,果然就看到了一堆白莹莹的石头。 他小跑了过去,弯腰捡起了一小块,有些兴奋的感叹道:“可算是找到了!” 这时候王通领着人也寻了过来,“少爷!可算找着您了!奴才们吓死了!” 王启英顺手就将手上拿着的白石头塞给了他,“我身边还跟着这么些人,能出什么事儿啊?你拿着这白石头,立刻下山找个铁匠铺子,让他打个匕首出来!” 第1465章 待会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白石头到底有没有作用,他们也不能只听一人说,总得自己试试才知道。 见王通接过石头,王启英又叮嘱了一句,“你出去的时候避着点儿人,莫要叫人瞧见了。” 白石头的秘密要是被别人知道了,难免会引来许多麻烦。 王通应了下来,“是,奴才都记下了。” 他将白石头揣进怀里,小心翼翼地四下里看了一眼,见着没人跟着,这才又悄悄下了山。 他们来的路上看到过铁匠铺子,王通也没再找人询问,就直奔那家铁匠铺子去了。 远远看去,就见到烟囱里冒着烟,王通用马鞭在马屁股上抽打了一下,跑了前去。 “店家!” 王通才刚一走进去,就听到了铺子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打铁的是个老汉。 他听了王通的声音,动作停了下来,偏过头看了一眼王通,问道:“可是要买刀?” 他们住在尧山底下,很多人想要拜入尧山派,就会来他们这里买兵器,其中买刀的最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有此一问。 王通冲着这老汉拱了拱手,说道:“老丈,不买刀,只是想找您帮忙打两个匕首。” 见着老丈眉头一皱,他担心被拒绝,赶紧说道:“您放心,价格都好说,不过是两个匕首,也要不了您多少时候。” 那老丈似乎是听他说价钱好说,面色稍霁,说道:“你要打个什么样的匕首啊?” 王通赶紧比划着,“就巴掌这么大,携带方便就好。” 老丈答应了下来,找了块生铁就烧了起来。 王通眼看着他打完一把,淬了火。见他准备打第二把的时候,王通才赶紧将自己揣了一路的白石头掏了出来,对着老丈说道:“老丈,劳烦您将这石头一起融进去。” 那老汉见状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怎么也要将这白石头融进去?” 王通一听他这话的,心中顿时就警惕了起来。 赶紧追问道:“难道先前儿还有人为此事来找过您吗?” 老汉点了点头,“正是,早在一年前,有人也带着这白石头来找过我。” 王通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想到他说得那人应当就是肖虎。 他笑了笑,“我也是想试试,您就只管打就是了,银钱上一定不会亏待您的。” 老汉在此处接触的武林中人也比较多,也知道凡事莫要多问。 一直等到老汉将匕首打成,王通兴奋地接过来打量了片刻。 “多谢老丈。” 他一边儿说着话,一边儿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了这位老汉。 “多谢您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那老汉一看,足足有五两银子,不过两个巴掌大的匕首,哪儿要得了这么多银子啊? 他赶紧说道:“不用不用,要不了这么多。” 王通却伸手按住了他推辞的手,抬起眸子对上了他的视线,再次说道:“老丈,东西是要不了那么多银子,但是我还要求您件事儿。” 老汉心中咯噔一下,想着这银子果真是没那么好拿的。 就听王通说道:“今日我来用这白石头找您打铁一事儿,还请您莫要再说出去了。” 老汉一听原来是为了这事儿,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您放心就是,我老汉别的不行,嘴严得很呢!绝对不会再告诉任何人。” 王通这才笑了起来,“那就好,那就好!” 王通怀揣着两把匕首,又返回去找王启英。 然而等他赶回去的时候,他才发现他家少爷居然和一群人对峙了起来。 他没敢贸然上前,就听到他家少爷说道:“我不过就是想看看这东西能不能盖一座白房子,能有什么用?你们既然要看就看呗!我们走就是!” 而这些老百姓却不信,他们似乎认定了面前的这群人是知道白石头的作用的,非要他说出点东西来。 王启英要走,他们也不让。 王通见状赶紧悄悄地退了出去,他还得去搬救兵才行。 当初他们来之前皇上就已经交代过了,若是遇上什么困难,尽管去找当地的知府大人。 他们家少爷出来带的人本来就不多,即便是大家都有武艺傍身,但面对着这么多百姓,也还是双拳难敌四手。 王通骑着马一路朝着知府衙门跑去,掏出了他们少爷的信物,才去见了当地知府。 知府得知王大人被刁民困住了,也不敢耽搁,赶紧点了人亲自去营救。 王启英也没跟那些百姓们起冲突,他们不让走就不走,他就靠着白石头睡了过去。 他带来的下人们守在一旁,轮班儿的睡觉。 天儿还没大亮,王通就带着援兵过来了。 知府隋文正让人将刁民驱散,赶紧过来拜会王启英。 王启英也回了一礼,“多谢隋大人相救!” 隋文正问起了王启英为何会来此地?他就怕这位大人是来微服私访的。 想当初他默默地去了一趟江南,江南许多大臣都遭了殃。 他虽说自问也替百姓办了实事儿,但谁能保证自个儿的辖区当中没有藏污纳垢的地方? 王启英也看出了他眼中的惊慌,赶紧转过头看向了一旁的王通,问道:“让你打造的匕首,可打好了?” 王通立刻将自己揣在怀中的匕首掏了出来,双手捧着递给了王启英。 两只匕首上都缠了一圈儿破布,王启英接过匕首,就要撕开上边儿的破布。 王通在一旁说道:“少爷,奴才担心一把匕首看不出来什么东西,就让他打了两把。颜色稍稍亮一些的那把添加了白石头,这两把匕首都是奴才在一旁盯着他打好的,流程上应当没什么太大误差。” 王启英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你办事儿果然让人放心。” 隋文正看着也很迷茫,他对着王启英问道:“王大人,您让人打匕首作甚?若是您需要什么兵器,大可跟下官说一声,下官那里兵器还有不少,可以任由您推选。” 王启英笑了起来,扬了一下手中的匕首,说道:“待会儿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第1466章 再见故人 隋文正好奇地看着他卖关子,又眼看着他让人搬了一块木头过来。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先用第一把颜色深的匕首朝着木头扎了进去,匕首的前端不过进去了半寸。他又换了另外一把加了白石头的匕首再次扎向了同一块木头,而这一回他却轻轻松松地戳进去了两寸有余。 王启英看了也好生惊讶,“这白石头当真是好东西呀!我没有用内力,这一把匕首只需要轻轻使劲儿,便有这样大的威力。” 隋文正这会儿也看明白了,看来应当是他们尧山发现好东西了,怪不得皇上会让王大人亲自过来查看。 这等好东西,那可比铁矿还要紧,绝对不能落在外人手中。 果然,就听王启英说道:“隋大人,您也看到了,这些白石头都是好东西。我们也不知道这山里到底藏了多少白石头,但这东西肯定不能被人随意捡走。还请您派人将此处围起来,莫要让那些百姓以及山上的江湖中人靠近此处。” 隋文正应了下来,“好!” 第二日那些被赶走的老百姓们悄悄凑过来,却没想到都没靠近白石头的内圈儿,就已经被人拦了下来。 “此乃朝廷重地!闲杂人等莫要进入,若非要硬闯一律按照叛国处置!” 这些小老百姓哪儿见过这阵势啊,吓得缩了缩脖子就赶紧退了。 一时间关于白石头的说法五花八门的,有人说那白石头能炼出盐来,朝廷才不会让食盐落在普通老百姓手中。 有人家里还有原先捡回去的白石头,就抱着舔了一下,一点咸味没出来,只有一种怪异的石头苦味。 还有人想用他煮水试试,然而还没等他们尝试,就已经被隋文正派出去的官差挨家挨户的上门收了回去。 甚至他们还放出话来,若是有人私藏,举报则奖励十两银子,私藏的人蹲十年大狱! 没人想蹲十年大狱,更何况还是为了这么个他们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的东西。 一日都没过去,百姓们就将家里藏着的白色石头都交了出去。 王启英让人去荆州给景孝帝送了个信儿,告诉他这东西真的有用。 而此时跟王启英同时出发的吴锡元才刚刚抵达雍州,他此次再回到雍州城那种熟悉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地道的方言,以及路上摆着的各种小吃都充满了雍州味道。 吴锡元先在雍州城找到了一个落脚之处,等自己安顿下来,才按照肖虎所说寻到了那家铁匠铺子。 刚到门口,他就碰上了一个大着肚子的女子。 吴锡元一愣,无他,只是因为这个女子瞧着微微有些脸熟。 他拧着眉头仔细回想了半天,才开口问道:“陈念弟?” 女子本来正准备出来泼一盆脏水,听见有人叫她,也是一愣。 这名字她已经许久没用过了,这人…… 她抬头看他,忽然张大了嘴巴,“吴家三哥?” 话才刚脱口而出,她赶紧捂住唇,说道:“瞧我,现在应当叫吴大人了。” 吴锡元笑了笑,“是我。” 陈念弟也抬起头来,看着他,无比认真地说道:“吴大人,我如今叫陈腊月。” 吴锡元一愣,突然想到当年她出逃的时候,自己和九月还在路上碰上过她,她那时候就说自己改名字了。 他微微颔首,“好,我记下了。” 陈腊月热情地将他请进自己家里,吴锡元四下打量着这个已经在雍州城存在了许久的铁匠铺。 屋子里井井有条,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他才刚坐下,陈腊月给他倒了杯水,屋子里一男子就出来了,“媳妇儿,你又给我洗衣裳了?都说了多少次了,我自己洗!你如今大着肚子,怎么能做这种事儿……” 他话说了一半,也看到了坐在铺子里的吴锡元。 此人是个生面孔,应当是慕名来找他打铁的,方圆百里再没人比他打铁手艺更好的了,他有这个自信。 他轻咳一声,问道:“客人可是来打铁的?” 吴锡元还没开口,陈腊月就兴奋地解释道:“铁哥,这位是吴大人!就是我大姐嫁去的那家……” 她半天也不知道要怎么解释,但方铁却懂了。 她大姐嫁去的那家出了个状元,他们全家如今都上京城去了,整个雍州多少年了也就出了一位状元郎。 他恭恭敬敬地冲着吴锡元拱了拱手,“吴大人,不知您前来,可是为了打铁?” 他从京城千里迢迢回来,还来了他这铁匠铺子,不可能是为了找他媳妇儿叙旧的吧?那就只能是找自己打铁的,因为除了打铁,他们也实在不会什么了。 吴锡元微微颔

相关推荐: 狂野总统   归宿(H)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沦陷的蓝调[SP 1V1]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媚姑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宣言(肉)   祸国妖姬   左拥右抱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