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爬到正六品用了三年,付出了无数辛酸。 而从正六品到正五品只用了两个月不到,若是非要说他做了什么,他能想到的只有自己拒了个婚…… 通政使如今还是吴锡元,他现在也到了吴锡元的手下。 孟玉春倒是觉得还不错,人人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他的上司是吴锡元,自然也有说不完的好处。 而吴锡元得知了此信儿之后,在同皇上谈政事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试探了两句。 见着皇上对孟玉春赞不绝口,就知道孟玉春这一回也算是歪打正着,这一拒绝正好拒绝到了皇上心里了。 可见皇上本来也是不想让他给自己当驸马的,他心中稍定。 孟玉春接下来也该时来运转了! 吴锡元从宫里出去,先去内阁报了到,才又去了通政司。 他如今已经是内阁学士,估摸着通政使的职务也当不了许久,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将王启英往上提一提。 王启英这回在尧山开矿一事也办得漂亮,他甚至还组织人手在当地冶炼,那些原本被私藏在江南的铁矿也不用费劲儿巴拉地运送到京城,送到尧山还近许多。 吴锡元算算日子,王启英应当也快回来了。 他去通政司见到了第一天来报到的孟玉春,孟玉春为人活泛,再加上他是吴锡元的同窗,大伙儿都会给他几分薄面。有些他不懂的东西,也有人愿意教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来没多久,基本上也就能上手了。 吴锡元将他叫来,将自己从皇上那儿试探出来的消息告诉了他。 “我瞧着皇上还是很看好你的,可见拒婚一事也并未惹得皇上恼怒。” 孟玉春十分欣喜,抬手拍了拍胸口,说道:“还好还好,这阵子我一直担惊受怕的,唯恐哪日这官就做到头了。” 吴锡元听了也笑着说道:“如今也算是尘埃落定了,只是还有一条,你在外可莫要多说话,皇上和丽妃娘娘虽然不生你的气,但皇家颜面还是要的。有些时候,祸从口出啊!” 孟玉春闻言微微颔首,“我知晓的,出去定然不会乱说。” 吴锡元这才放心地摆了摆手,“行了,你下去吧,忙的差不多便回吧。” 回家的路上,孟玉春看到了街上有卖烤鸭的。想到这阵子他娘也一直跟着他担惊受怕的,今儿得了个准信,可得好生庆贺一番。 他去买了烤鸭,还点了一壶酒,这才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第1495章 她做你媳妇儿如何 “孟大人!”孟玉春正在前边儿走着,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他回过头看了一眼,就见到梅子跑了过来,“可真巧,您刚下衙?” 孟玉春见到是梅子,也笑了起来,“是呀,正准备回去哩!” “我出来给爹爹买麻花,那边儿新开了家麻花铺子,味道可好了。孟大人,分您一些回去尝尝。”梅子也是个利索的,当即就要拆开纸包给孟玉春分一些。 孟玉春赶紧拦住了她,“别别别,你这拆起来也不方便,若是真的好吃,改日我自己去买一些就成。” 梅子也被他提醒到了,干脆将手里的麻花都塞给了他。 “这些都给你好了,我再去买一些。” 说完,她也不管孟玉春什么反应,又风风火火的跑了。 只留下孟玉春站在原地,看着手中突然多出来的一包麻花苦笑。 罢了,下次去锡元府上的时候,再给她买一包带过去好了。 回到家里,她娘刚一开门,就接过他手中的东西。 “买了烤鸭?哦?还有麻花?你什么时候还喜欢吃这东西了?”孟老太太奇怪地问道。 孟玉春一边儿走去院子里摆着的木架子旁去洗手,一边儿回答道:“不是我买的,是路上碰到个熟人送的。” 孟老太太一听这话就更好奇了,“你在京城除了吴大人还有熟人?” “有啊,是吴大人府上的,当初她跟着吴大人一起去开封府赈灾认识的。” 孟老太太一边儿点头,一边儿随口问了一句,“是男的?还是姑娘家?” “是个姑娘家。” 孟老太太眉头一蹙,“原来是吴大人府上的丫鬟呀。” 也不是她势利眼,只是她儿子如今已经是朝廷命官了,若是娶个丫鬟回家,多少有些不大合适。也不是娶个高门贵女了,好歹得是个良家妇啊!怎么能是奴籍呢? 孟玉春此时却多嘴地解释了一句,“不是的,她是吴大人请的护院。” 他这样一说,他娘也瞪大了眼睛,“女人当护院?” 孟玉春笑了起来,“您可别说,这姑娘的武艺可高强的很呢!当初就是她护送着吴夫人和吴大人从流民当中顺利抵达开封府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不自觉地带着笑,落在了孟老太太眼中就大不一样了。 她老人若有所思地琢磨了半天,突然开口道:“玉春啊,你说让这姑娘给你当媳妇儿如何?” 孟玉春:“……” 他娘真是魔怔了,怎么什么都能引到婚事上头去。 “娘,您别闹了,人家还小呢!” “她多大了?”孟老太太问道。 “好像……十七八吧?” 孟老太太喜笑颜开,“不小呀,这不是刚好吗?旁人十五六岁都成亲,她这般年纪都算大的了!” 孟玉春:“……” 他说不过他娘,干脆换了个话题,“娘,今儿有大喜事,您先去烫两个饼子。我买了烤鸭和黄酒,咱们娘俩也吃两口好的。” 他上个月的月俸才刚发下来,他也顺便掏出来给了他娘。 “娘,这是月俸,您收好了。” 孟老太太收下银子,装好了,才去厨房烫了饼子。 没多久就又重新回来了,将热乎的饭菜都摆在了桌上,才好奇地追问道:“玉春啊,今儿到底是有什么喜事儿了?” 她的儿子她自己清楚,居然舍得花钱买烤鸭和黄酒,看来这喜事儿也不是一般的喜事儿。 孟玉春笑着同她说道:“娘!儿子升官了!现在是正五品通政司参议!” 孟老太太一脸惊讶,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升官了?!皇上不生你的气了?” 孟玉春乐呵呵地笑,“这有什么生气的,兴许人家公主本来也就没看上我呢?今儿吴大人试探了一下皇上的态度,皇上确实不大在意此事。” 孟老太太也确实开心,“既然如此,吴家我看我还真得走一趟了!” 孟玉春眉头紧皱,“娘,我一直拿梅子当妹子来着,您莫要如此!” 孟老太太轻嗤一声,“当妹子?你小子什么心思我还能不知道?长这么大,跟你长姐都处不到一块儿去,还能拿别人当妹子?再说了,家中那几个堂妹也没见你对人家多好。” 孟玉春一个头两个大,刚想跟她解释,一个鸭腿就放在了他的碗里,“快吃东西,别的事儿用不着你操心。” 孟玉春原本真以为他娘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第二日趁着他去当值,她老人家当真就去了吴家。 吴锡元不在府上,九月孩子还小,暂时也没去太医署。 听闻府上的下人来报,说是孟玉春大人的娘亲来了。 苏九月还从未见过她娘,但大家都是雍州的同乡,在京城碰上多少也是缘分,她便赶紧让人将孟老太太请了进来。 孟老太太早就听孟玉春说过,吴锡元如今做了大官了,可再来到他们府上,亲眼见到了吴府的气派,她才忍不住暗自咂舌。 吴家这才是祖坟冒青烟了,同样一平头老百姓,如今都能住上这样的院子。 她被吴府的下人带着一路朝着院子里走去,等到见着了苏九月,她才没忍住夸赞出声,“我滴个乖乖,夫人您这是天上来的仙女吧?” 自从来了京城,甚少再碰上如此直接的人,苏九月先是一愣,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伯母,您过誉啦。” 孟老太太又看了一眼她怀里抱着的珠珠儿,又是好一通夸赞。 任何当娘的听到旁人夸自己孩子,都会高兴,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育儿心得,孟老太太这才提起了自己的来意。 “吴夫人呀,我老太太今儿来,其实也是为了我儿的婚事。你说说他,如今都二十五六了,也不成亲。原先在开封府的时候忙,也顾不上找,如今来了京城,我就想着看看有没有合适他的姑娘。” 苏九月一开始还当她是想让自己帮忙看着点,京里头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她也没一口拒绝,而是笑着说道:“伯母,您真是多虑了,孟大人如今才刚升了官,往后定然前程似锦呢!您都不要着急,只管在家里,媒人估摸着都要踩破您家门槛儿了。” 第1496章 相看 苏九月这话也是实话,她当初跟着锡元来到京城,许多学子中了进士都会有人家许了媒人上门提亲。 当初他家锡元已经成婚了,还有人上门说亲呢! 更何况孟大人这种明显前程一片大好的年轻人,他没有妻妾,品行也不错。 而让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就见到孟老太太笑了起来。 “吴夫人,我不是这意思,也没多虑,就是想问问……”她又笑了笑,对上苏九月询问的视线,才接着说道:“我就是想问问,你们府上是不是有个叫梅子的姑娘?” 苏九月一愣,再结合孟老太太方才那话的意思,她突然想明白了,就转而问道:“夫人,您是想给梅子说亲?” 孟老太太依旧是乐呵呵的模样,就听她说道:“也得问问人家愿不愿意。” 苏九月心里头也高兴,这事儿若是成了,那可是一桩大喜事呢! “梅子爹也住在我们府上,不若我请了他过来,您二老聊聊再说?”苏九月有心促成,便如此说道。 孟老太太也很高兴,“原本应当差了媒人来的,我亲自过来总是有些唐突。但我一是不知道那姑娘到底是不是在你们府上,二也是不清楚那姑娘的为人品行,这才想着过来看看。” 苏九月一听这话,便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梅子是个好姑娘,但却又跟别的姑娘有些不大一样。” 苏九月虽然觉得孟家是个好去处,但她也得给人说清楚,梅子是个好姑娘,若是孟家接受不了,可别把人家往火坑里推。 果然,就听到孟老太太问道:“怎么个不一样法?” 苏九月解释道:“梅子是江湖中人,自幼习武,做事也大大咧咧。心肠很好,平时做事也勤快。” 孟老太太听她这样说,倒是也好奇了。 “江湖中人?可是戏文中那些能飞檐走壁的?”孟老太太问了一句。 苏九月笑着点头,“差不多吧。” 孟老太太两眼亮亮的,她对着苏九月说道:“吴夫人,我也就不瞒你了。我们家的门第咱自己也清楚,若是娶个高门贵女,到时候定然会跟我两看生厌,玉春夹在中间也难受。倒不如找个合适的,他也看好的姑娘,这样家宅安宁了,他自个儿打拼自个儿的就是。” 她这话说得相当在理,苏九月也算是看出了她的诚意,便对着她说道:“伯母,既然如此,那我便叫了梅子过来,你们互相看一眼,看看合不合眼缘?” 孟老太太自然是高兴的,她也想知道这位被他儿子记在心里的姑娘到底长什么模样。 但她还是说道:“这……会不会有些唐突了?” 苏九月笑着说道:“我让人去跟她说清楚原委,她若是愿意过来,那便不会唐突。” 孟老太太笑了起来,“这感情好!那便麻烦吴夫人了。” 苏九月让人兰草去将此事告诉梅子,看看她和她爹怎么说。 兰草笑着应了一声,跑出去了。 “梅子姐姐!大好事儿!大喜事儿!” 梅子正在后院练字,听到兰草的话,放下笔朝着门外看去。 这一瞬间的功夫,兰草已经跑到了她面前。 只见她两手撑在案几上,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梅子……姐,真的是大喜事儿呢!” 梅子看向了她,问道:“什么事儿呀?你不在夫人跟前儿伺候,还特意跑一趟。” “是夫人让我来的呢!孟大人他娘来了,说是来给儿子说亲的,想见见你,问姐姐你要不要去看看?” 梅子一愣,“孟大人?!孟玉春?!” 她十分震惊,她原本就是个街头卖艺的,被夫人所救才能有如今的安稳日子。孟大人他娘来要给孟大人说亲?她怎么配得上呀?! 梅子是个老实的,她赶紧出了屋子,跑去找她爹拿个主意。 梅子爹如今跟着吴锡元过了一阵子的安生日子,如今面颊上都长肉了,整个人看起来也结实了不少。 见到他女儿风风火火地从门里冲了进来,他便抬头问了一句,“怎么了?梅子,今儿怎么这么咋咋呼呼的?” 自从在吴夫人身边儿待得时候久了,她已经很少这样了。 梅子一脸着急,“爹!孟大人她娘来了,要给我说亲?!” 梅子爹听了也是一愣,然而他到底年纪大一些,思虑也要更为周全,就听她再次确认道:“是给你和孟大人说亲,还是和别人?” 梅子也不知道,她下意识地偏过头去看身后的兰草。 就听兰草说道:“萧叔,是给梅子姐和孟大人,孟老太太原本只是过来跟夫人打探一下,毕竟她在这里也没什么熟人。夫人夸了梅子姐一番,就让我来问问,看你们要不要见一下,心里也好有个数。” 孟玉春就用不着见了,他们已经很熟悉了。 主要是看她娘的性子投不投缘,若是两人性格相左,互相看不顺眼,倒也不用请媒婆了。 梅子爹想了想,什么唐突不唐突的,他们只有看了才能知道自个儿女儿日后会不会幸福。他们江湖中人原本也不在乎这些,还是先看了再说。 他看了一眼梅子,说了自己的看法,“梅子,不然咱们去见一见?” 梅子倒是也没有拒绝,她红着脸小声说道:“那便见一见吧。” 梅子爹一看她这小女儿姿态,就全明白了。 从前他看好阿奎,他女儿怎么都不接他的话茬。 后来又看上了崔庆,梅子依旧是左顾而言他。 这回说起孟大人,她倒是愿意了。 他这当爹的,自然不会把女儿往贪慕虚荣上想,只是没想到女儿一习武之人,居然会喜欢一个文弱书生。 他们父女二人跟着兰草一并到了吴锡元他们院子里,兰草进去禀报了一声,便又出来将他们父女二人请了进去。 孟老太太的视线也落在梅子身上,这姑娘身量颇高,看起来就不是那起子柔软的。 只体格这一点,她就太喜欢了。 再看这姑娘,又是个圆脸,瞧着有些憨里憨气,没什么心眼。 第1497章 她是愿意的 就在孟老太太打量梅子的时候,梅子和她爹也在打量孟老太太。 梅子这会儿有些六神无主,也不知道都看了些什么,倒是她爹在认真的打量孟老太太。 苏九月亲自起身,请他们父女二人落座。 孟老太太也赶紧说道:“这姑娘长得真心疼人。” 梅子又不觉红了脸,孟老太太见状又乐呵呵地说道:“姑娘,我瞧着你就很是喜欢,不知你愿意给我儿做媳妇不?我儿年岁虽然大了些,但也还算心疼人……” 梅子看了看她爹,她爹也是个锯了嘴的葫芦,不大会说话。 但这事儿到底是牵扯到了女儿后半辈子的幸福,他还是得说清楚,就听他说道:“这位老嫂子,我就这一个闺女,我们家祖上数八代都没有个读书人。说实在的,确实有些门不当,户不对的。” 也不是梅子爹妄自菲薄,实在是他怕自己女儿日后受点什么委屈,他也拿对方没办法。 孟老太太却道:“什么门不当,户不对的,依我看我们却正合适哩!你家世代习武,我儿是个读书人,日后生个乖孙孙,文韬武略不就都会了?” 她这话一出,梅子的脸顿时爆红。 孟老太太看到了,亲亲热热地拉过梅子的手,跟她说道:“姑娘,你别担心这些,我儿若是做了什么惹你不高兴的事儿,你就揍他,我绝对不拦着!你这丫头,我怎的越看越欢喜呢?我跟我儿不亏是母子,就连这眼光都差不离。” 就连她走的时候,都拉着梅子依依不舍的。 但梅子爹还说得想想,孟老太太也不觉得见怪,就说道:“合该如此,我今儿来得突然,改日我会挑了良辰吉日让媒人再上门来一趟。” 苏九月他们一直将孟老太太送走了,苏九月才问起了梅子的想法。 梅子低着头,抿着唇,嘴角噙着笑,跟平素大大咧咧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苏九月见她不说话,只能又看向了梅子爹,“萧叔,你咋看?” 梅子爹想了想,才道:“确实是一门好亲事,只是我听闻那孟大人如今都到正五品了,咱们梅子……能配得上吗?” 苏九月却道:“萧叔,自古以来都是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的,门第什么的也不那么要紧。再说了,咱们梅子不还是掌门吗?您也别怕梅子会被欺负,到时候从我们吴府出嫁,这里便是梅子的娘家,孟家人若是敢对梅子一丁点儿不好,咱们便一起去给她出头。” 得了苏九月这话,梅子爹才算是彻底放心了。 他起身就要给苏九月磕头,却被苏九月拦下,“萧叔,梅子这些年跟我们朝夕相处,也帮过我许多次,在我心里早就跟我妹妹似的。我跟锡元也一直拿您当长辈,您这样岂不是在折煞我们吗?” 梅子爹早几年前带着女儿在街头卖艺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这样的造化。 跟他一起胸口碎大石的女儿,有一日还能当上官太太? 再看向一旁只知道傻乐的姑娘,他也只能叹了一口气,在心中默默感慨道:“果真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啊!” 孟老太太回到家里,心里一腔兴奋也不知道跟谁说。 好不容易做好饭,等到孟玉春回来了,她赶紧凑了上去。 “儿啊!我今日去吴府了!见着那位梅子姑娘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两眼都在放光。 孟玉春直接傻眼了,“您怎么都不说一声就去了?人家岂不是要生气?!” 孟老太太却白了他一眼,说道:“我都问过他们家了。” 孟玉春赶紧追问道:“他们家怎么说?” “还没答应呢,不过我瞧着他们家姑娘应当是乐意的,等明日再找两个媒人亲自上门问问去。” “您这……怎么能这样?!”孟玉春抓了抓后脑勺的头发,原地转了两圈。 孟老太太直接看着他问道:“玉春,娘只问你一句话,你愿意吗?娶这个姑娘,你愿意否?你若是不愿意,明日那媒人也不必请了。” “这……”孟玉春不知道要怎么说。 孟老太太也不逼他,只看着他也不说话。 良久,孟玉春才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我还能怎么办?事情都到这一地步了,咱们若不去求亲,那不是戏耍人家吗?” 孟老太太轻嗤一声,斜睨了他一眼,“你无需考虑这些,左右今儿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事儿。可若是人娶进门了,你却后悔了,那才是真真儿毁了人家姑娘一辈子。孟玉春,你可想好了!婚姻大事并非儿戏啊!” 孟玉春:“……” 被他娘说得哑口无言,这世上多的是盲婚哑嫁,也没见有谁后悔的。 梅子那丫头确实也不错,他对娶她没那么抵触。 他点了点头,正儿八经地说道:“娘,明日你便去请媒人上门提亲吧。” 孟老太太这才笑了起来,她笑起来很喜庆,一双大眼睛周围满是褶子,“我就说嘛!那样的姑娘你怎么会拒绝?她会武艺呢!会飞檐走壁!可厉害了!等到时候带她回咱们雍州,咱们院子里的那棵高高的核桃树,她一跳就能飞上树尖尖!“ 孟玉春:“……” 他还以为他娘是看他能娶上媳妇儿才兴奋的,没想到她老人家高兴的点还真跟寻常人有些不大一样。 “行行行,等这门亲事成了,让她带着得您一起跳树尖尖去。” 孟老太太一听顿时更兴奋了,“这样才好!你是读书人,梅子是习武之人,回头若是有了乖孙那自然文韬武略不在话下。” 孟玉春看着他娘面色红润地畅想未来,赶紧打断她,说道:“娘,时候不早了,先吃饭吧。” “对对对,先吃饭,吃完饭我就找媒人去!明日一早就让媒人去说媒!” 看着她老人家迫不及待的模样,孟玉春也只是笑了笑,没再反对。 他突然觉得成亲也挺有意思的,等真有个臭小子,他打不过他,就让他娘收拾他。 第1498章 你的孩子你来管 翌日一早,孟玉春还没起,就隐隐约约听到外边窸窸窣窣的声音。 他睁开眼睛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还是漆黑一片。 他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裳和靴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呦!起了啊!”孟老太太中气十足地招呼了他一声。 孟玉春揉了揉眼睛,问了一句,“娘,你怎么起这样早?” 孟老太太抱着柴火朝着厨房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就说你这小子一点不上心,今日说好要去寻媒人的,我不得提早准备?” 孟玉春听了这话,揉着眼睛的动作一顿,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娘,你认真的吗?这样早,只怕媒人都还没睡醒呢。” 孟老太太动作都没停,只留下一句,“等我们吃过早饭,她们便也该起了。” 转身就进了厨房。 只剩下孟玉春呆呆愣愣地站在院子里,晨起的清风有些许凉意,也吹走了他最后一丝睡意。 孟玉春去井里打了桶水,倒进木盆里洗漱了一番,等他将自己收拾齐整,天色也有些泛白了。 他娘端着两个碗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见到他还在院子里,便说道:“你去将锅里的饼子捞出来,我蒸了两份鸡蛋羹,咱娘俩对付吃点。然后你去忙你的差事,我去忙你的亲事。” 孟玉春按照他娘说的去了厨房,一进门一股葱花的香味就扑面而来。 他看到了锅里烙得金黄的大饼,从中将饼子捞了出来,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块,又用盘子装好端去了屋子里。 孟老太太率先吃完饭,便去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又拿上了儿子给的银钱,去找上了媒人。 她家里确实很穷,如今手头也就只剩下孟玉春这个月的月钱,以及之前朝廷给的安家费还剩下一些,总共也不过十两银子而已。 这点银钱拿去提亲,就连她自个儿也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姑娘。 她叹了口气,心里想着,若不是因着玉春去了三花县当值,正巧碰上了那场洪水,只怕依着他儿子的性子,多少也会存下些银钱。 她找上了媒人,一说是给通政司孟大人保媒,这媒人更是连保媒的银钱都不要了。 “能给孟大人保媒是我的福气!老夫人,日后有人问起我,我还能说孟大人的亲事是我保的媒,这可比拿多少银钱风光多了!” 见她执意不要,孟老太太却道:“多少也要给些辛苦钱,从提亲到成亲要忙活的多着呢!” 媒人见她一脸郑重,想了想,便笑着说道:“那就九十九个大钱吧!也希望两位新人长长久久的。” 孟老太太接受了她的好意,领着她去了吴锡元府上。 梅子昨夜一宿都没睡,她也说不上来是怎么回事,她还给自己摸了脉,这脉搏明显跳得十分不正常。 她爹也一宿没睡,心里说不上来的担忧。他头一次意识到,他从小拉扯到大的姑娘,这回真的长大了,要离开他了。 等兰草再来请他们父女二人前去的时候,就看到了他们浓重的黑眼圈。 她忍着笑意,将孟老太太带着媒人来了一事告诉了他们父女二人,并询问他们是否要前去一见。 梅子爹还是点头应下了,他想了一晚上,那个孟大人他们从前在开封府也有相处过一段时间。 只凭他对百姓的态度,至少也知道这人是个有情有义的。 想必对他女儿也不会差,若是错过了,兴许还真找不到个更好的人家。 他们父女二人来到了前院,就见到苏九月正在和孟老太太说话,她们身边儿还有个中年妇人,应当便是她请来的媒人。 她们带了汉饼、礼饼、礼香、 礼炮、 礼烛,糯米、 福圆,以及一只鸡和两斤猪肉,这也是如今的孟老太太能准备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她笑着说道:“昨儿回去跟我儿商议了之后,今日便赶紧去请了媒人,难得碰上这样合适的姑娘,自然得抓紧了。” 梅子爹原本以为他们提亲还要等几日,也没想到对方来得这样快。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他们家是真正在意自己女儿的。 再听孟老太太话中的意思,此事孟大人也是知情的,梅子爹悬着的一颗心更是放下了一半。 一旁的媒人见状也将她们带来的东西拿了出来,“孟大人这聘礼也都备着了,就等着您点头呢!” 孟老太太又掏出一个红封,递给了他们,“这些是聘金,我儿在三花县的时候,所赚得月俸都用来救济百姓了。这些银钱也是我们全部的家当,还请亲家公和梅子别嫌弃,待到日后梅子过了门,我儿所赚的月俸便都给梅子管,我老婆子绝不会插手。” 她知道自家也拿不出来多少好东西,她现在只能给对方一个态度,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诚心的。 梅子爹看了一眼梅子,看了一眼手上的红封,他只上手一掂量,便知道没多少。 他们父女两个在吴家当护院,每个月都不止赚这点银子。 但梅子爹也不是那种图人家钱财的人,只是看着孟大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便松了口。 “无妨的,咱们也不是卖女儿的,又怎会嫌弃这些?老夫人您多虑了,我家梅子自幼在我身边儿长大,没有她娘的教导,若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您费心教教她,莫要同她生气。”梅子爹说得也是苦口婆心。 在女儿嫁过去之前,他至少得要让他们知道,男人养出来的女儿和女人养得自然是不一样的。 孟老太太一口应下,更是连称呼都改了,“亲家公,这一点您放心,便真是他们小两口有什么龃龉,我老婆子也要请您过来一起瞧瞧。” 言下之意就是,你的女儿我不替你管教,若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就自己过来看看,自己管教。 梅子爹一看这老太太也是个会来事儿的,这才放下心来。 两人下了聘,交换了庚帖,拿去找人挑好日子,这亲事也算是定下来了。 孟老太太才高高兴兴地回到府上,果真如苏九月所说,给孟大人说亲的人寻上门来了。 第1499章 又发热了 孟老太太听着媒人在自个儿面前口若悬河,说着女方嫁过来会带多少陪嫁,她越听越心惊。 拿了人家这么多银子,她儿子在媳妇儿面前还能抬得起头来吗? 她这样想着,赶紧打断了这个媒人,跟她说道:“停停停,您也别说了,我儿已经定亲了。” 那媒人一听她这话,也皱起了眉头,怎的就定亲了? 孟老太太好生给人泡了茶,便是亲事成不了,也不能给儿子结仇不是? 她乐呵呵地说道:“劳烦您说这么多了,喝杯茶水润润喉咙。” 那媒人见状哪儿还有什么心思喝茶呀!便叹了口气,说道:“也不必了,既然孟大人已经定亲了,那我可得赶紧去给人家回话去。” 孟老太太亲自将她送出了门,才哼着小曲儿,再次进了厨房。 自家如今给了儿媳妇聘金,那叫一个穷得叮当响。 她原本还想着在街口买二两五花肉回来给儿子炒个菜庆祝庆祝,一摸兜,也买不起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她也还是高兴的。 去厨房找了两颗鸡蛋炒
相关推荐:
沦陷的蓝调[SP 1V1]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小公子(H)
她太投入(骨科gl)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姑母撩人
我以力服仙
倒刺
御用兵王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