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显然景孝帝的理解跟他自己想的还是有点偏差。 他只是想着让凌家人去东瀛战场去!让他们面对炮火的洗礼,也不会一个个都养得跟个废物似的。 然而皇上比他想象的还要更绝情一点,他直接让他们所有人从最底层做起,无法派遣一兵一卒。 最重要得是,东瀛战场的主将还是跟凌家有过节的曹家人。 想让曹家人给凌家人放水?那真是想都别想! 曹诺也没想过,这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会落在他们家头上。 想到那日那人买了他的画,给他的暗示,他心中更加坚定了些许,科举一定好好努力,争取为皇上分忧! 领兵之人便是他的父亲,他父亲多年没带兵了,这次让他出征还有些紧张,当然更多的还是兴奋。 他父亲是文官,上战场也只是军师的角色,让他领兵打仗,那应当是做不到了。 曹诺叮嘱了父亲要小心凌家人,他父亲却笑着同他说道:“咱们跟凌家这么些年的过节了,压根不用你说,我也会当心的。只是战场到底危急,我也不会刻意为难他们,他们到底会落得什么下场,也只看他们的造化了。” 这话说的也实在,就凌家那几个人往三十万大军里一丢,若是不刻意寻找,就跟大海捞针一样,怎么可能找的出来。 一直等到凌家长房奔赴战场,景孝帝似乎对自己下得这道圣旨很满意,心情大好,居然难得去了慈安寺一趟。 慈安寺香火鼎盛,但后边清修的院子里却十分幽静。 景孝帝两手背在身后,被小沙弥领着踩在鹅卵石小路上,朝着后边走去。 一边走,他还一边问道:“在你们寺里清修的人多吗?” 第1386章 此处不适合你 小沙弥闻言,毕恭毕敬地回答道:“不多,除了皇后娘娘以外,还有两位夫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了。” 景孝帝微微颔首,又接着问道:“娘娘近来身体可好?” 小沙弥轻轻摇头,“贫僧也不知晓,自从娘娘来了慈安寺,贫僧从未见过娘娘。” 景孝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前边好生带路吧。” 皇后娘娘听闻景孝帝来了,整个人也是一愣,眉头都皱了起来。 两个人自己过自己的不好吗?他非得来自己跟前儿凑什么热闹,就这么喜欢找不痛快的吗? 穆宗元看着皇后娘娘脸上的神色,小声问道:“母后,您还要见吗?” 皇后娘娘叹了口气,“这哪儿能不见的?” 她就是再生气,出门在外的,皇上的面子也得给。 他毕竟是一国之君,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不能去的地方。 穆宗元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真怕皇后娘娘将皇上拦下来了。 到时候他夹在中间,怎么都不痛快。 景孝帝来的时候,就看到皇后娘娘一身素色衣衫,正坐在蒲团上跟老五下棋。 见着他来了,两个人都急忙起身给他行礼,他摆了摆手,示意两人起来。 “看你们母子二人在此处还怪悠闲的,怎样?谁赢了?” 穆宗元连忙回话道:“还是母后略胜一筹。” 景孝帝似乎想到了曾经,冲着穆宗元笑了起来,说道:“你母后的棋艺还是很厉害的,当年父皇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输给过她。” 皇后是个很一板一眼的人,当年跟皇上下棋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放水。 也正是因为如此,“战无不胜”的皇上就在她的手上吃了败仗。 皇上那时候也还年轻,有些恼羞成怒了,不仅因此迁怒了皇后娘娘,不去她的宫里,甚至也再不和她下棋了。 那时候的皇后娘娘心里眼中唯有皇上一人,因为此事心中还好生伤怀了许久。 至于现在……他爱来不来。 皇后娘娘听皇上说起曾经的事儿,抿着唇什么都没说。 倒是穆宗元好奇地在他们之间来回看了看,突然开口说道:“父皇,母后,儿臣突然想起母后该喝药了,儿臣下去看看。” 他说完话,见着皇上点了头,这才从禅房退了出去。 屋子里的下人们也很有眼色的跟着穆宗元一起退出了禅房,屋子里只剩下了皇后娘娘和皇上两个人。 皇后娘娘坐在蒲团上,抬眼看了一眼皇上,对着他问道:“好端端的,皇上怎么想到来慈安寺了?” 景孝帝看着她,随口说道:“也没什么,就是过来坐坐。” 皇后娘娘微微颔首,“您随便坐吧,此处没有朝政和人情往来,倒是舒坦。” 景孝帝听她语气十分平和,再不像先前儿那样,跟他说话都像是要随时出手伤人似的。 他笑了起来,“确实舒坦,你倒是也寻了个清净地儿。不过如今有老三他们几个帮着朕处理朝政,朕倒是也清闲得很。” 皇后娘娘嗯了一声,“这样便好,孩子们都大了。” 说了这一句之后,屋子里便又安静了下来。 皇上等了半天,见着她似乎不愿意跟自己多做交谈,又斟酌了片刻,才开口说道:“梓童,朕此番过来除了过来看看你,还有另外一事。” 皇后娘娘听他这样说,丝毫都不觉得意外。 皇上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他无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儿,那都是有目的的。 她也直接说道;“您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咱们也算是夫妻多年,实在用不着客气。” 景孝帝这个人也从来学不会客气的那一套,索性就直接说道:“朕此番过来,主要还是想接老五回去。慈安寺适合年长的人清修,但却不适合他这样正在长大的孩子。朕观你如今身子似乎已经大好了,倒也不用孩子们在跟前儿伺候着。若是你习惯有人在跟前儿,不然朕回去将老四给你叫来?” 皇后娘娘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后就笑了起来,眼睛里很是平静。 “无妨,不用来,我在此处甚好,身边儿有冯嬷嬷他们陪着,实在用不着他们这些小的。” 想来也是,皇上又怎么会让他的心上人的孩子一直养在自己膝下呢?贵妃当年的死因到现在他都记在自己身上…… 景孝帝就知道她会答应的,她既然做出一副无欲无求的姿态,就不会拒绝的。 等穆宗元端着药碗从外头回来之后,就听到他父皇叫了他一声,“宗元。” 穆宗元抬头看他,景孝帝示意他先将手上的药碗放下。 “怎的底下那么多丫鬟婆子的,也不知道帮着端一下,仔细烫着你怎么办?!” 景孝帝这个人对老五总是很心软,他几乎所有的柔情都用在了他们母子身上了。 他对所有人都狠得下心,包括他自己。 他当初为了瞒过他的兄长,给了自己胸口一刀,虽然避开了心脉,但到底还是元气大伤。 可正是因为他奄奄一息的模样,才让他皇兄放松了警惕,给他留个翻身的机会。 然而到了他的孩子,他压根就舍不得,晨起扎马步觉得辛苦,端个汤药又怕烫着。 穆宗元是个好孩子,听了他这话,便自觉说道:“父皇,儿臣是来侍疾的,不过是端个汤药,算不得什么。” 皇后娘娘看了他们父子一眼,并没有插嘴。 穆宗元将药碗放下,敦促皇后娘娘趁热喝,才看向他父皇,想听他到底要跟自己说什么。 景孝帝见状便对着他说道:“宗元,你随父皇回去吧,你如今岁数也渐渐大了,父皇要给你重新挑个夫子。慈安寺虽好,但是实在适合你这样的小孩子,莫要再耽搁光阴了。” 穆宗元下意识地就皱起了眉头,看向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看向他的神色还是一如既往的柔和,就听她说道:“宗元,你父皇说得对。我已经年过半百,在此处休养生息不过是为了多活些时候,你们年纪轻轻的,确实不大适合再留在此处。” 第1387章 我母妃是怎么死的 穆宗元抿起了唇,他承认在慈安寺的生活虽然相对无趣了一些,但此处确实是他从小到大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但他自己的父皇,自己了解,父皇既然已经这样说了,就不会将自己留在此处了。 他思索了很久,最后提出了一条,对着他父皇说道:“父皇,儿臣可以跟您回去,但是……儿臣能不能明日再回?” 景孝帝看他小心翼翼的模样,眸子里也柔和了下来,对着他点了点头,“无妨,你想明日回宫也好,朕明日再让人来接你。” 等穆宗元送了景孝帝回来来之后,皇后娘娘面前的汤药已经都喝完了。 穆宗元又跟她交代了两句,“母后,儿臣不在了,您也一定要记得喝药,千万莫要任性。” 他长着一张跟阮贵妃十分相像的脸,他这样认真地叮嘱着,依稀让皇后娘娘想到阮贵妃的模样。 想着她在自己面前劝自己好生喝药的模样,只觉得很有意思,没忍住笑了出来。 阮贵妃做梦也想不到,她跟自己斗了那么多年,如今她的孩子却要反过来叮嘱自己好生喝药,注意身子。 穆宗元见她好端端的突然笑了起来,脸上似乎隐隐有些失神,似乎陷入了回忆当中。 他脸上似乎有些不解,很快他就回过神来,看着皇后娘娘对着他说道:“放心吧,我都知晓的。” 穆宗元张了张嘴,想问她些什么,但是好像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皇后娘娘看着他,那目光似乎要将他看得透透的,“宗元,你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从你一开始过来,母后便知道你是带着疑问来的。” 穆宗元知道她是个世间少有的聪慧女子,他对着皇后娘娘一抱拳行了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母后,既然您开口了,那儿臣真就问了。” “嗯。”皇后娘娘低头看着站在面前的他,淡淡地嗯了一声。 穆宗元这才开口道:“儿臣想知道我母妃当年,到底是怎么死的?” 皇后娘娘叹了口气,果然他的问题没有出乎她的意料。 她看着穆宗元说道:“老五,这话我只说一次,无论你信不信。” 穆宗元郑重地点了点头,只要她说,到底是不是真的,他自然会判断。 皇后娘娘看着穆宗元说道:“当初你母亲生你的时候难产,一直生了一天两夜,最后大出血。唉,女子生产本就是一道鬼门关,当初你父皇几乎将整个京城的太医和大夫都叫到了皇宫里,可是她流了那么多血,压根就救不回来……” 穆宗元的脸色有些苍白,皇后娘娘又接着说道:“你知道你当初出生的时候有多重吗?” 穆宗元张嘴回答道:“八斤二两。” 皇后娘娘拧着眉头,“八斤的孩子想要顺产本就不容易,你母亲身子骨纤细,更是吃尽了苦头。太医们从前跟她说了肚子里的孩子太大,让她每日少吃一些,出来走走。可是你母亲身子骨又比较差,挺着大肚子也走不了多少路。” “你父皇心里只有你母妃,旁人的解释他就是听不进去,似乎只有将仇恨转嫁到旁人身上就能让他好受许多。他们都说你母妃去世是我动了手脚,这口黑锅我背了十年了,可是真的不是我!我担心有人对她下手,便特意派了人盯着那边儿……” …… “我当了这么多年皇后,如今也在佛祖跟前儿清修,旁人兴许都觉得我手中不干净。但我却敢当着佛祖的面儿发誓,我徐晚娘这辈子若是动手要过任何一人的性命,便叫我不得好死!” 穆宗元的脸色很白,皇后娘娘说了这么多,他心里其实已经信了大半。 她母亲当年的事儿,他原来在宫里的时候私底下也悄悄查过,但是他父亲已经将当年跟他母妃相关的所有一切都封锁了起来,他根本查不到什么。 但是他小时候的记忆他还是有一些的,皇后娘娘私底下很照顾他们。 无论是他,还是其他皇兄,能在皇宫好生长大,几乎都是皇后娘娘在庇护他们。 “我母妃她……长得什么样子呀?” 皇上怕触景生情,阮贵妃的一张画像都没能留下来。 皇后娘娘听了他这话,脸色也柔和了许多。 她看着穆宗元的脸,对着他说道:“你母妃跟你长得极为相像,你回去照照镜子,便能看到她长得什么样了。” 穆宗元一愣,还从未有人跟他说过这些。 他真心实意地对着皇后娘娘行了一礼,说道:“母后,儿臣日后会来探望您的。” 皇后娘娘却摇了摇头,“你们年轻人读书要紧,你父皇如今年纪大了,而你皇兄处理政务也没什么经验,难免有鞭长莫及的地方。你好生读书,日后替你兄长分忧。” 穆宗元应了下来,“好。” 第二日一早,景孝帝就派人来接了。 穆宗元拜别了皇后娘娘,才上了景孝帝的接他回去的马车。 而在朝堂之上,八百年难得上一次早朝的景孝帝又出现了。 他来是给他穆宗元选夫子的,早先给他启蒙的夫子已经不适合如今的他了。 景孝帝将问题抛给了穆紹翎,一看就是甩锅甩习惯了。 穆紹翎气得牙痒痒,但是想着只有老五站起来了,能独自撑起一片天,他的未来才有好日子过。 这才强忍着,站出来说道:“父皇,臣以为陆太师最为合适。陆太师学识渊博,又教导过您,不若就让他老人家给老五授课吧。” 真要说陆太师的话,文武百官都没话说的。 要说陆太师不好,那不是质疑被陆太师亲自教出来的皇上吗? 其他人不敢开口,但皇上自己却摇了摇头,说道:“那不行,陆太师年事已高,已经经不起操劳了。” 给皇子授课,那可是要起五更睡半夜的,陆太师那么大岁数身体根本撑不住。 皇上先前儿去陆太师府上的时候,已经探过陆太师的口风了,陆太师自个边儿便是这样婉拒他的。 第1388章 处罚学生 景孝帝这样一说,其他人就开始犯了难。 除了陆太师,大夏朝确实还有不少有学问之人,但是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那可真没几个。 景孝帝说完这话,又接着问穆紹翎,“你再举荐个别人。” 穆紹翎:“……” 给皇子教学又不是什么好差事,打,打不得,骂,骂不得的,他要怎么举荐? 景孝帝坐在上首看着穆紹翎,大有他不说个人出来就不善罢甘休的架势。 穆紹翎思忖了片刻,最后突然抬头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吴锡元吴大人不错,学问过人,身强体壮。从前在雍州的时候,他们家还跟老五有旧,实在不错。” 穆紹翎举荐吴锡元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只是想着吴锡元年纪轻,没有什么资历。父皇定然不会同意,就算父皇同意,其他大臣们也不会应允。 毕竟在父皇的心目中,老五跟他们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可是谁知道他父皇居然不按照常理出牌,他思索了片刻之后,居然点头同意了。 “不错。” 说完,他才又看向了其他大人,对着他们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底下的其他大人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皇上如今是个听不进去劝的,他都说不错了,其他人哪儿还敢有别的意见? 再说了,穆王爷又不是一国储君,他的教育固然重要,但跟太子还是不一样的。 景孝帝见无人出来反驳,就起身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吴锡元吴大人不错,那这事儿便这么说定了。朕回去也会问过穆王的意见,看看他怎么说。” 吴锡元并不在府上,因此他也并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穆王爷的夫子。 而穆紹翎自觉坑了吴锡元,整个人十分惭愧,他也不敢给苏九月捎个信儿,更不敢跟苏怡提起。 景孝帝回了后宫,去见了穆宗元,将自己决定让吴锡元给他授课一事告诉了他,并问他怎么看。 穆宗元自然十分高兴,比起其他大臣,他还是更喜欢吴大人一些。 这事儿便这么定下来了,只可惜如今的吴锡元还未从江南回来,圣旨便没有发下去,苏九月也跟以往一样去女学给孩子们教授知识。 这天,她早上起得晚了,去授课的时候就抄了近道,直接从花园里的小路穿过。 可是她却突然听到有人在园子里说着什么。 “苏夫子听说是乡野出身,学医也没多久,怎么能来给咱们上课啊?” “那还不简单,她丈夫可是通政使,这么高的官,她想去哪儿不就去哪儿了?” “唉,再怎么努力都不如嫁得好。” “谁说不是呢!咱们来女学读书,不就是为了出去了能说个好人家吗?” “先前儿那么多女子学医,京郊有个姓孟的女子,她学医的时候比苏夫子还要早十多年,她平素治病救人也很多次,怎么也不见朝廷封她个什么官的。” …… 苏九月驻足听了一会儿,又不动声色地抬脚离去了。 她知道自己就是好运,但这一切又不是她能左右的。 她资历尚浅,但她也很努力的在学了,她手底下救回来的人也不少。 师傅当初在她入行的时候就说过了,她们无论做什么,只要无愧于心就行了。 她到教室的时候,还有三个小姑娘没来。 就在钟声快要响起的时候,她们三人才从外头急急匆匆地小跑了进来。 苏九月看着她们进来,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神色始终都是淡淡的,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只当自己没听过她们那一番话。 等所有人都坐好了,她才拿起自己的手札,开口说道:“今日给大家讲讲穴位,大家仔细听讲,若是遇上什么突发情况,自己也能从容应对……” 她在上边讲着,底下的三个女孩子却还在悄悄传纸条。 苏九月拿着手札站了起来,挺着大肚子来到了其中一人的面前,对着她说道:“将纸条拿出来吧。” 小女孩到底年纪还小,虽说背后说她坏话,但当着她的面儿还是有些紧张。 苏九月叹了口气,“你们如今年纪还小,错过一堂课不觉得有什么,当你们以后真碰上事儿了,就明白了。” 当初她家里穷,跟她们这般年纪,她还得上山去捡柴火,不然她跟弟弟妹妹连做饭生火的都没有。 而这几个姑娘虽然穿着的衣裳都是女学统一发的,但从打扮上来看,也是个出身不凡的。 这小女孩抿着唇就是不说话,苏九月才随意点了她们三个一下,说道:“字条可以不交上来,《弟子规》回去一人抄十遍,三日后拿来给我,不然以后我的课你们便不用来了。” 苏九月的想法十分简单,左右她们也不信服自己,何苦在这里互相为难呢? 她既然做了她们的夫子,哪怕只有一节课,也得教好她们。 她这一番话,让班里一阵哗然。 平素苏九月看起来总是比较温和,脸上一直带着笑,私底下有学子跟她讲话,她也都是温温柔柔的。 兴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底下的学子们才以为她好欺负? 她又走到前边儿讲完了课,才拿着手札出去。 她并没有找任何人告状,不过是三个小孩子,无需小题大做。 然而,她走了之后的,那三个姑娘顿时就被许多人围了起来。 “你们怎么在苏夫子的课上传纸条啊?怪不得苏夫子那样生气了。” “你们都写了什么?” “苏夫子性子那么好,大伙儿还从来没人挨过戒尺呢!” “苏夫子好歹是个大人,你们真够胆大的。” “我娘说了,苏夫子是咱们整个大夏朝的女人当中最厉害的!”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这三人更是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手中攥着的纸条早就被汗水浸湿了,墨迹也晕染成了一团。 她们十分庆幸苏夫子并未要看她们的字条上到底写了什么,不然她们还不定要挨什么罚呢! 苏九月这边儿才刚处罚了三个学生,那边儿很快就传到了苏怡和陆老夫人的耳中。 第1389章 弟子规 苏怡赶紧第一时间就来了苏九月家里,苏九月现在都七个月的身子了,若是真叫学生气到了,那还了得? 她来到苏九月家中的时候,天儿还尚早,苏九月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做着绣活。 见着苏怡来了,她急忙就要从摇椅上站起来,却被苏怡抢先一步按住。 “你快别起来了,肚子都那样大了,好生躺着,莫要乱动。” 苏九月顺着她手上的力道老老实实地躺在摇椅上,仰头看着她笑,“你今儿怎的突然来了?许久不见你了,听人说你跟太子两个这阵子正忙得不可开交。” 说话的功夫,梅子已经扛了另外一个椅子出来了。 苏怡在苏九月身边儿坐下,将自己整个人窝进椅子里,叹了口气,悠悠的说道:“我这不就是来躲清闲了吗?” “好好好,那今儿在我这儿吃过饭再回去。”苏九月说道。 苏怡却摇了摇头,“那倒也不必了,待会儿还有些事儿要办,就是正好过来看看你。你肚子里的孩子最近还好吗?多久出来?” “挺好,怪活泼的,约摸还有不到三个月就出生了。”苏九月摸着自己的肚子,一张好看的面庞上笑意满满。 “你这是在给小孩子做衣裳?”苏怡看着她手上的针线活,问道。 苏九月点头,“嗯,也不知道是男是女,便都做一些。” 苏怡看她一切如常,这才放宽了心,又转而问道:“我今儿听人说你处罚了三个学生?” 苏九月抬起眸子,那澄澈的眸子里满是促狭,“我就说呢,你这三过家门都不入的大忙人,怎的会来我府上,原来是为了此事而来?” 苏怡也听出了她话中打趣儿的意思,就笑着说道:“我不也是怕她们给你气出个好歹来?到底出什么事儿了?真有人刁难你,你就同我说,我帮你收拾那群小兔崽子,莫要给你气着了。” 苏九月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我都多大的人了,哪儿能一言不合就告小孩子的状?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三个小孩私底下递纸条,我都已经处罚过了,你们莫要过问了。” 她也是好心,她们也只是三个小孩子,若是苏怡这个太子妃亲自过问了此事,那这事儿的性质可就变了。 苏怡见她心态平和,不像是作假,这才好奇地追问道:“她们字条上都写了什么呀?” 苏九月看她一副想要一探究竟的模样,笑着说道:“我没看。” 苏怡听了她这话,顿时就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开口问道:“这你都忍得住?” 苏九月一挑眉,学着她的语气说道:“我这不也是怕气着我自己吗?只要我不看,就不会被气到。” 苏怡听了又是一愣,随口给苏九月比了个大拇指,赞叹道:“高!还是你高!” 苏九月抿着唇轻笑,她压根就用不着看,大致都明白那三个小姑娘说了什么。 她可以放过她们,但是想要做学问,就得先立本。 她叹了口气,跟苏怡说道:“这些小丫头们出身大不相同,性子差异也很大,咱们也不必一味的去约束她们,但至少尊师重道这一条,还是要做好。” 苏怡也点了头,“你说得对,我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以后每日晨起都先读半个时辰的《弟子规》吧!” 苏九月没再多说,她知道苏怡会管这些的,便是苏怡不管,陆老夫人也会管的。 从她们女学出去的孩子,若是品行道德上不过关,这不是在质疑她们女学吗? 第二日,苏九月再去女学的时候,那三个姑娘的《弟子规》居然已经抄好了,竟然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快许多。 看着三个姑娘站在她的面前,局促地低着头,两只手如出一辙地交织在一起。 她打开看了看她们抄写的《弟子规》,字迹前边还算工整,到了后边就开始逐渐失去耐心了。 苏九月将册子放下,抬头看向了她们,问道:“你们可有认真看过《弟子规》?”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便是没看过也得说看过。 苏九月突然开口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你们猜我为何能来此处给你们当夫子?” 三人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苏九月的视线从她们三人身上挨个扫过,才道:“你们将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就好,我不喜欢说谎的孩子。当然,我也可以给你们承诺,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不怪你们。” 站在三人最中间的一姑娘,这才抬头看向了苏九月,说道:“因为你是吴锡元吴大人夫人。” 苏九月就猜到她会这么说,就笑了起来,又接着问她,“我夫君不过是个三品官,官职在他之上的大有人在,为何旁人没来给你们当夫子?” “因为她们都是贵族出身,不屑抛头露面。” 苏九月叹了口气,又将问题还给了她们,“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女子抛头露面,你们在府上待着就是,为何还要来女学?太子妃和陆老夫人办这女学,又是为何?” “为了让我们长大以后嫁个好人家。”另外一个姑娘说道。 苏九月的眉头蹙了起来,“说实话,你们的婚事大多数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来不来读书,会嫁得都是同一批人。” 家世不够的,便是强行进了高门,也只能是个妾室,并不会因为谁多知书达理一些,便能当个正室。 这个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因此,苏九月这么一番话才刚说完,她们就都沉默了。 这样看来,她们来女学,似乎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苏九月这才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要记住,读书学本事从来都不是讨好男人的手段,只是为了让你们自己好过一点。” 见着三个小孩子懵懵懂懂,苏九月接着说道:“我课上讲的生产前后一些要注意的东西也是实打实为了你们好,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症状和穴位,多听听以后都有好处。而其他夫子的课,让你们读书明理,以后掌家也不会被人蒙在鼓里,你自己能独当一面,夫家自然也不会怠慢你。” 第1390章 各打五十大板 苏九月从前儿哪儿知道这些道理啊,这都是她这么多年在京城里跟那些夫人们相交学来的。 三个小女孩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看着面前其实比她们大不了许多的苏九月,几人也陷入了沉思。 苏九月将她们誊抄的《弟子规》收下了,抬起眸子,对着她们说道:“虽说后边儿几行抄的不大工整,但你们到底也算是抄完了,今儿这事便揭过了,你们都回去吧。” 三个小姑娘从屋子里出来,走远了一些,才有人开口说道:“苏夫子真是个很奇怪的人。” 另外两个也跟着点头,“对,她说得话也很奇怪,从前可没人这样说过,但是她好像说的也很有道理,我不知道要怎么反驳她。” “是呢!那咱们日后还要好好听她的课吗?” “听,不管别的,至少她说的那些东西对咱们是有用的,万一以后有人要毒害咱们呢?” “有道理。” …… 苏九月也不知道自己的三言两语就影响了三个小孩子的一生,她上完课才刚回到房间,就见有人急急匆匆地跑来寻她。 “苏夫子!苏夫子!吴果跟人打架了!” 来的人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年岁不大,瞧着应当是一路跑过来了,看她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 苏九月听了她这话也是一愣,急忙站了起来,“怎么回事?怎么就打起来了?” 姑娘家们都比较含蓄内敛,没有男孩子那么皮,甚少有人出手打人的。 果儿的性子苏九月也十分熟悉,这孩子是个乖巧懂事的,怎么好端端的会在女学里跟人打起来呢? 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奇怪,苏九月也不敢耽误,急急忙忙就起身朝着外头走去。 路上那个来找苏九月的小姑娘也跟她说了吴果跟人打架的经过,事情
相关推荐:
大唐绿帽王
宣言(肉)
沦陷的蓝调[SP 1V1]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寡妇门前桃花多
老师,喘给我听
《腹黑哥哥。霸道爱》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虫族之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