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了,这人一旦沾上赌,基本上就全完了。 她不能让家里人被舅舅拖累到! “爹,您今后挣到钱就不要给娘了,您自己收着,务必要藏好了。” 苏大牛烦不胜烦,“我不是没藏过,可是你娘连耗子洞都能掏,我藏哪儿都藏不住啊!” “家里藏不住就藏到外头,找个陶罐埋在地畔,只要您自己记住地方。” 苏大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苏九月又接着说道:“待会儿我会去找娘谈的,以后尽量就不要跟舅舅他们来往。还有一点,出门记得哭穷,别给他们开口的机会,要借钱咱们先开口找他们借。他从咱家得不到什么好处,久而久之,应当也不会上门来了。” 说话间锅里的水也烧开了。苏九月一边灌水一边跟他爹说道:“毛毛他们还在外头玩沙包呢!您快去把炉子生上,不然出一身的汗再一着凉容易生病。” 苏大牛见她是向着自己的心里,并没有向着她娘,心里那股气才去了几分。 “行,我这就去。” “爹。”苏九月又叫了他一声,“今日就算了,明儿还是要去山里带些柴火,不然这个年怕是过的也太凄凉了些。” 苏大牛沉声应道:“我知道了。” 说完就直接走出了厨房,苏九月拎着热水去给她娘倒了一杯,又指使六月跑去赤脚大夫那里拿了些去风寒的药。 她自己坐在厨房里忙着做午饭,娘病成那样,也不知道这几日他们都是怎么吃饭的…… 第141章 泥菩萨过河 苏九月带回来不少肉,家里还有些荞麦面,给弟弟妹妹们一人做了一碗臊子面,孩子们吃的开心极了。 毛毛一边吃还一边夸赞道:“有大姐在就是好,从来不会饿肚子。” 五月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可怜巴巴地看着苏九月,“大姐能不能不要走?” 苏九月还没有说话,吴锡元就已经抬头看向了他们,“不能!你们大姐是我媳妇儿!要跟我回家的。” 说句实在的,苏九月自己也更喜欢在吴家一些,明明可以过的很舒坦,谁愿意再来过这种鸡飞狗跳的日子呢? 五月年纪还小,见到有人跟她抢姐姐,立刻嘴一扁哭了起来。 苏九月一阵头大,好不容易把她哄好,去厨房煎上药,让她爹在一旁盯着,自己则转身去了蒋家。 蒋春喜已经等了她好一阵子,见她来了,知道她应当已经处理好了家务事,就兴冲冲的从屋子里冲了出来。 “九月!你可算来了,我有一肚子话要跟你讲哩!” 蒋大娘听见她的声音也从正屋走了出来,“许久不见九丫了,瞧着竟比先前更好看了!活脱脱个仙女儿!” 苏九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您就会夸我,有什么好看不好看的,还不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 蒋春喜比她稍微低一些,抱着她的手臂亲亲热热的靠在她的肩膀上,说道:“可你这一个鼻子两个眼睛就是比旁人的好看些!” 蒋大娘见苏九月一阵面红耳赤,就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小姐妹许久不见,恐怕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喜儿,带着九丫去屋子里说话吧,娘去给你们兑些糖水。” 蒋春喜一点儿也没客气,直接拖着苏九月的手就将她拉到了自己的闺房。 蒋春喜屋子是个向阳面,这会儿太阳刚好透过窗子照进屋子里,显得十分亮堂。 小时候苏九月就十分羡慕蒋春喜的屋子,她做梦也想要一间自己的屋子,白日里能晒到太阳。 可自家孩子多,房子少,她总不能和弟弟妹妹们去争。 如今嫁到了吴家,虽然有锡元跟她住一个屋,但那间屋子的采光也是顶顶好的,她十分满足。 苏九月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椅子上垫了厚厚的垫子,里头塞着棉花一点也不觉得硬。 蒋春喜拉着她的手问道:“你这些日子过的如何?方才我也不好意思问,如今只剩下咱俩了,你可得老老实实跟我说,我怎的听人说你嫁了个傻子?可是真的?” 苏九月顶着她探究的视线缓缓点了点头,“是的,锡元的脑子被人撞坏了。不过你莫要担心,大夫说他还有得治。” 蒋春喜听到前一句话立刻眉头一皱,听到最后一句才又缓缓地松了一口气。 “从前住在咱们村口的不就是个傻子吗?整日脏兮兮的,吃喝拉撒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怕你以后要跟那样的人过日子。不过,我今日瞧着你男人看起来倒是还好,希望他快点好起来,你这辈子也该享福了。” 苏九月知道她并不是嫌弃锡元,只是纯粹地担心自己今后的日子不太好过。 就温声细语的解释道:“他也算不上傻,只是撞坏了脑子,中间有一段的记忆丢失了,现在行为举止有些像孩子。除此之外倒是也没别的不好,反倒对我一片赤诚。你放心吧,我已经在享福了。” 蒋春喜左手轻轻在她的手背上拍了一下,叹了一口气,“都是造化弄人啊!若是当初将你说给我大哥就好了,我瞧着大哥也是喜欢你的。” 话虽如此,但是苏九月却心里清楚,蒋大娘虽然对她不错,但是却不愿意娶她当儿媳妇。 又或者说不是对她这个人不满意,而是对她的娘家不满意。她觉得自己儿子有了那样一个岳家,会拖累他一辈子。 这些苏九月虽然年纪小,但都看得清清楚楚,也从来没有想过来蒋家当儿媳妇。 别人既然看不上她,她又何必上赶着来闹得两家都不愉快。 因此,一听这话,她立刻就板起了脸,“喜妹,你以后再说这话,我可不敢来找你玩了。” 蒋春喜一看她似乎真的生气了,连忙同她拱手道歉。 “好姐姐,你就原谅我这一回,我今后再不说了便是。” 苏九月这才放过了她,转而又问道:“怎的我这次来没有看到蒋大哥?” 蒋春喜听了这话,又愁眉苦脸了起来,“前些日子雍州城在抓壮丁,你可听说了?” 苏九月嗯了一声,“有听说过,锡元的表哥就被抓了去,怎的蒋大哥也被抓壮丁了吗?” 蒋春喜摇了摇头,“那倒也不是,不过比被抓走更气人。他是自己去应征的,当时我娘都哭着求他了,他还是自己趁着夜色偷偷跑了。” 人都已经走了,苏九月当然也只能安慰她。 “你也别担心,蒋大哥会些拳脚功夫,指不定还能挣个功名回来,那您可就是官家小姐了。到时候求娶你的媒人恐怕能把你家的门槛都给踩烂。” 说到这儿她又故作难过的叹了一口气,“至于我啊!恐怕早就被你这个小姐妹抛之脑后了。” 蒋春喜作势要揍她,“让你瞎说!让你瞎说!怎的嫁了人之后越发的口无遮拦了。” …… 俩人说了会儿话,苏九月还惦记着回去做晚饭,没敢久留就回了自己家。 因着她娘生病,家里小的又不会做饭,苏九月就让人给她婆婆捎了句话,告诉她自己在娘家再住几日。 三日过后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七,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张氏的病情才总算是有所好转。 苏九月最后替她摸了一次脉搏,而后说道:“娘,剩下的几副药您按时吃着,那日我拿回来的钱让爹买了些炭火回来,你们好好过个年。我都同爹说过了,过年之后他就去镇子上找活儿干,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张氏泪眼婆娑的点了点头,苏九月又忍不住叮嘱道:“您这次病成这样,我都让人捎话给小舅舅了,也不见他过来看您,可见他心中并不看重您这个姐姐。回头有了闲钱先紧着自个儿,别总跟个活菩萨似的有求必应。我在婆家过的也不容易,这次拿回来的钱还是婆婆提前给我的压岁钱,恐怕真的没什么能贴补娘家的了。” 一边上眼药一边哭穷,才总算是让张氏陷入了沉思当中。 第142章 有人跟着我们 离过年没几天了,苏九月再不回去怕是有些说不过去,就起身向她辞行,“娘,我已在家里待了好些时日,恐怕家中婆婆惦记,今日我就回去了,等初二我再回来看您。” 张氏回过神来,也说道:“走吧走吧,早该回去了,也是你婆婆脾气好,若是旁人能不跟你一般计较?” 这话说的倒是大实话,年前最忙的时候,她留在娘家不回去,可不就让人以为她在躲懒? 即便是回去肯定要被二嫂嫌弃,但家里这样子,她又怎么狠得下心一走了之。 “我晓的,回去我会跟婆母解释的。” 苏九月带着锡元走了,是悄悄走的,趁着毛毛几个在屋里玩耍,装了点她娘让带回去的地瓜干,牵着红红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娘家。 吴锡元这几日在苏家其实过的并不舒坦,苏家的被褥都是硬邦邦的,盖着也不舒服。只是出来的时候,他娘说过让他不要闹媳妇儿,他才硬生生的忍了下来。 回去的路上两人一直在急匆匆的赶路,想着早些回去。 苏九月皱着眉头在思考要怎么跟她婆婆讲,家中这些破烂事儿实在太让人难以启齿了些。 就在她纠结的时候,吴锡元忽然凑到她的耳边对着她悄声说道:“媳妇儿,后边好像有人在跟着我们。” 苏九月下意识的就想要回头看,头扭了一半,她又生生的忍住了。 瞟了一眼一直飞在他们身边的小鸟,她猜测应该就是这个小东西给他们通风报信的。 “知道有几个人跟着咱们吗?”她有些紧张,挺着的背也有些僵硬。 “两个人。” 苏九月现在才深深感受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力感,即便是知道这两人不怀好意,她也没有丝毫办法。 现在是要回家,还是逃跑?不过对方既然能够跟的上红红的速度,恐怕不是一般的高手,能不能逃脱还真说不好。 这时,吴锡元又开口了,声音有几分压抑地兴奋,“他们打起来了!” “打起来了?!” “是的,后边那个人追了上来,前边的人拦住了他,他们就打起来了。” 苏九月绝望的心忽然又起死回生了,原来追在他们身后的两人居然不是一家的,这么说来,他们身边一直是有人保护他们的?! 这么一想,她的心中瞬间就敞亮了起来,“走吧!咱们回家!” 没什么好犹豫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对方早就知道他们住哪儿了,瞧着现在这样子,怕是连她娘家在哪儿也一清二楚的。 自己就算能躲得过去,家里人呢? 回到夏杨村,四处都飘着年味,有些人家辛苦一年,就等着过年的时候给孩子吃口好的。 虽说年景不好,但过年少不了要加个菜,有点仪式感。 远远的就看到了吴家的土坡,刘翠花在门口搭了两个架子,上头晒着家里人衣服。 吴锡元一下马,就朝着他娘扑了过去,“娘!锡元好想你啊!” 刘翠花被他整个抱了起来,吓了一跳,连忙回抱住他,笑着拍了拍他的背,“快快快,放娘下来,你这孩子,吓了娘一跳!” 吴锡元依言将她放下,刘翠花才问道:“怎样?这跟九丫去玩的可还愉快?” 吴锡元扁了扁嘴,有些委屈。 知子莫若母,刘翠花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定然有不如意的地方。 亲家日子过得不好,她心里头也清楚,若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谁会卖女儿? 为了让儿媳妇面子上过的去,刘翠花连忙转移了话题,“你不是嚷嚷着要和毛毛玩吗?玩的不开心?” 说起毛毛,吴锡元的委屈果然就不见了,“没有不开心!很开心!毛毛踢毽子也没我踢得好,我还教他了呢!” 刘翠花顺着他的话夸奖道:“锡元真棒!喜欢踢毽子吗?娘回头也给你做一个!” 吴锡元开心地拍手叫好,“好呀好呀!娘亲最好了!” “我们还住了从前媳妇儿的屋子,媳妇儿好可怜哦,我们以后要对她好一点!”吴锡元一边说着,还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苏九月听了脸上有些许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可是她娘家日子确实过的一团糟,让她实在直不起腰来。 爹娘是儿女出门在外的底气,这话从来都是不假的。 刘翠花的视线落在了自家儿媳妇身上,见她低垂着头,不安地捏着纤细的手指。 她心中默默叹了口气,打发吴锡元先进屋,“去看看你爹,你爹这两日还惦记着你呢!” 吴锡元应了一声,开开心心的朝着屋子里跑去。 刘翠花这才走过去拉着苏九月的手,柔声问她:“你娘的病可有好些?” 苏九月不敢看她,只是点了点头,“好些了。娘,是我不好,这几日家里正忙,我却什么都没干。今后家里还有什么活儿要干的?您只管吩咐就是。” 刘翠花实在心疼她,她没有女儿,三个儿媳妇也就这个可心一点。 这回明明不是她的错,可她却自责成这样。 为了让她心里头过的去,刘翠花也没跟她客气,“你放心,还有的活儿让你干哩!明儿我打算拆洗一下被褥,回头你来帮我一起。这次的事儿也别放在心上,正巧赶上你娘生病,大家伙都清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做人儿女的总不能啥也不管的。你要真是那样的姑娘,娘反倒会不喜欢你了。” 苏九月知道她婆婆是个明事理的,回来可能不会责怪她,但是听了她这番话心中还是很有触动。 刘翠花拉着她的手搓了搓,“瞧瞧,冻成啥样了,咱们先进屋去。” 屋子里,田秀娘正将椅子上的坐垫一个一个拆下来,打算去清洗。 瞧见她们进来了,直起腰回头看了一眼,立刻阴阳怪气的说道:“呦,看看这是谁回来了?怎的回去探个亲,还舍不得回来了?一边说着婆家好,一边赖在娘家不回来。知道的是你在躲懒,不知道的还当你对婆家有啥子意见呢!” 第143章 你都长胖了 苏九月就知道二嫂会这样说,但是自己已经好几天都没干活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有些不占理,她便闭着嘴装鹌鹑,没有说话。 站在苏九月身边的刘翠花开口打断了她:“行了,少说两句,九丫他娘生了病,又不是故意回去躲懒的。若是你家里有事不让你回去,你心里头可愿意?人都是相互的,就是多干一点少干一点又怎样,凡事儿总是斤斤计较,那日子不得整日都是鸡飞狗跳的?” 田秀娘嘟囔了两句便没有再说话,刘翠花见她没有顶嘴,也没有不依不饶,而是说道:“明儿就大年二十八了,让二成也别去烧炭了,在家休息休息。正好明有个集会,你们去镇子上买些炮仗回来。” 田秀娘是个抠的,才舍不得买这个,“那烧钱的玩意儿买来作甚?依我看还不如买些炒货回来,孩子们闲了还能当个零嘴吃。” 刘翠花瞪了她一眼,“你懂个甚?!这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有道理的,辞旧迎新的时候,那些坏东西就得吓唬吓唬!来年才不敢来挡了咱家的气运!整天想吃零嘴,都不瞅瞅你最近像是都胖一圈儿了。” 农家人胖了才是富贵的象征,田秀娘并不觉得胖了是件坏事儿。 “那是咱家伙食好,关零嘴什么事儿。”田秀娘念叨着。 她也不觉得自家运势差,即使在这种灾年,他们家也依旧不愁吃穿,反倒收获颇丰,哪儿有什么坏东西需要吓唬?老婆子就喜欢自个儿吓自个儿。 她撇了撇嘴,迫于婆母的压力也没敢多说,只是想着明儿去集市上少买两挂炮仗应付应付就是。 省下的钱拿来买些零嘴,孩子们年岁小吃不了多少。大嫂有孕在身,需要忌口,老三家的又不爱吃那个,最后还不都是落到了自己兜里? 田秀娘在心中盘算的很好,可没想到第二天刚去镇子上的时候,刘翠花却不让她去。 她气得直跺脚,“凭什么啊,又是老三家的去!她都歇了好些日子了,就不能让她在家干活吗?” 苏九月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主动说道,“还是算了吧,让二嫂去,我在家拆洗被褥。” 刘翠花笑了一声,“这回可真不怨我,不是我不让你去的,是你娘家人捎话来,说让你回去一趟。我也不晓得是啥事儿,你若是不打算回去,那就跟着一起去镇子上吧。” 田秀娘犹豫了,她娘家为了让她在夫家过的舒坦,从来不会捎信儿给她,这次既然让人带话过来,可见确实是有要紧的事儿。 这样一想她最终还是放弃了一起去镇子上的机会,闷闷不乐地说道:“那还是让老三家的跟着去吧,我去回趟娘家。” 最后还是苏九月和吴锡元骑着马去了牛头镇,镇子上这时候外头全是卖年货的。 在买完婆婆交代的东西之后,苏九月想到二嫂一直惦记着吃零嘴,就自掏腰包给他们带了一些。 二嫂虽然嘴上不饶人,但这几日她确实没少干活,反而是自己一直在偷懒。 她这人就是吃了嘴上的亏,其实心底并不差,只是在有些事情上太过喜欢斤斤计较了。 吴锡元见到苏九月买了这么多零嘴,开心极了,“媳妇儿,你是买给锡元的吗?” 苏九月笑着看向了他,也不直说,而是问道:“这么多吃的,锡元一个人能吃完吗?” 吴锡元抓了抓后脑勺,一本正经的思考了好半天,才点了点头,“我觉得可以!但是吃完肯定就吃不下饭了,娘亲会生气的。” 苏九月从老板手中接过装好的零嘴,道了声谢,将它放进背着的背篓里,“我们拿回去跟大家一起分着吃,就不用担心吃不下饭会被娘亲骂了。” 吴锡元眼睛一亮,“媳妇儿,你真聪明!” 卖炒货的老板也发现吴锡元和常人的不同,心生怜悯,还送了两块儿麦芽糖给他。 吴锡元一点儿也不藏私,立刻分了一个给苏九月,“媳妇!媳妇!好好吃哦!锡元喜欢吃糖!” 苏九月这两个月被他投喂的糖都比她长这么大在娘家吃的还多,小孩子都喜欢吃糖,可是她家日子过不下去,连买面的钱都没得,哪儿还有闲钱买糖。 她人生中仅有的两次吃糖的时候,一次是喜妹给的,一次是蒋大哥给的。 她也喜欢吃糖,可是从前她都不敢说喜欢,现在不同了,她自己有钱,完全可以买一包。 吴锡元背着小背篓,一手拉着红红,一手拉着苏九月,准备出城。 可就在他们路过赌坊的时候,苏九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那人穿着灰色的长袄,上头打了两个补丁,被人从赌坊抬着丢了出来。 周围的人连忙退避三舍,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朝着赌坊啐了口唾沫,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苏九月瞧着他似乎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连忙回过头拉着吴锡元急急匆匆地朝着城门的方向走去。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小舅舅。 她自己的舅舅自己心里清楚,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若是瞧着自己身上穿着的新衣服,以及吴锡元手中牵着的红红,恐怕又会来他婆家打秋风了。 他已经将她的娘家拖累成了那样,她决不允许他再粘上吴家! 张巍今日手气实在背的很,进去才摸了两把牌,手上的钱就输了个精光。赌场见他没了钱,就将他撵了出来。 他心里头很不痛快,这马上过年了,总得想点办法回本啊!可是现在的他却连本钱都没了,也不知道他那穷鬼姐姐那里还有没有钱…… 正琢磨着一抬头就看到了远处一个穿着碎花袄子的姑娘,怎么隐隐瞧着像他那大外甥女来着? 不过等他看到了苏九月身边的红红时,他的念头就打消了。 不可能,据说买她外甥女的那户人家也不过就是个农户,怎么可能有马?八成是自己看错了。 苏九月带着吴锡元就像是身后有什么猛兽在追似的,马不停蹄的回了家。 等关上大门,落下门闩的那一瞬间,她的心中似乎才踏实了。 第144章 想给她说门亲事 话说,田秀娘回到娘家之后,就一头扎进她娘屋子。 “娘,您急急忙忙喊我回来,可有急事儿?”她问道。 她娘赵氏正在缝被褥,见她来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看了过来,“我的儿,你莫要慌,也不是甚急事儿,就是想给你二弟说个亲。他年岁大了,早些安定下来,我跟你爹也能早日安心。” 田秀娘听了这话才松了口气,拍了拍胸膛,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两口,“您可吓死我了,着急叫我回来,我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急事儿哩!” 赵氏笑了笑,“你弟弟的终身大事,难道不是急事儿?” 田秀娘微微颔首,在她的身旁坐下,“倒也是,瞧您这样说,许是有看中的人家了?” 赵氏抿着唇笑,显然对那姑娘很满意,“我看上了大兴村蒋家的姑娘。” “大兴村?那不是我家三弟妹的娘家吗?”田秀娘惊讶地道。 “正是,所以才来叫你回家一趟。等你回了婆家,找你三弟妹打听打听,看看这蒋家姑娘到底如何?那蒋家是个家底殷实的,家中男丁旺盛,只有这么一个闺女,若是能求娶了她。有那么多舅兄帮衬,咱家宝根日子也一定好过。” 田秀娘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蒋家,可是按照她娘的说法,她下意识地就皱起了眉头。 “娘,蒋家要真像你说的那样好,他们怎么会看上咱家?” 俗话说的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人也要有自知之明啊。 人家都是低头娶媳妇,抬头嫁闺女。她虽然一直觉得自家好,可她家里也是真的穷。 跟了吴二成之后,才发现自家弟弟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优点,整日油嘴滑舌的,却没什么能耐,只想着偷奸耍滑。 赵氏瞪了她一眼,“怎的嫁去吴家几年,连自家都看不上了?有你这么说自己家的吗?” 田秀娘跟她娘之间还能有什么不能说的,就直言道:“您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自然也想宝根能有个好媳妇。可若是人家不答应,咱也不能按头让人嫁过来?您若真想试试就请个媒人,先上门探探口风,莫要太过冲动,免得丢了自家的面子。” 她这话说的虽然在理,但赵氏却不怎么爱听。 “你还是不是我亲闺女了?怎么净说一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我们家怎么了?我跟你爹对孩子们不好吗?要我说,能嫁到咱家来才是她福气!” 田秀娘见她娘听不进去,叹了口气,“反正我是提醒过你了,若是回头真丢了自家的面子,到时候您可别找我哭诉,我向来不爱听这个。” “放心吧,绝对不找你。你就听我的,去帮我打听打听那蒋家姑娘到底如何,旁的用不着你多管。若她真是个好的,我自有办法让她嫁到咱家来!” 田秀娘见她执意如此,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行,我回去替你问问。” 她好不容易来趟娘家,也没有着急回去。帮着娘家干了一天活,到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才回去了婆家。 她到家的时候,苏九月和吴锡元早就回来了。 苏九月正坐在屋檐下洗菜,准备做今天的晚饭。 见到田秀娘回来了,抬头喊了她一声,“二嫂。” 田秀娘这回可是顶着任务回来的,应了一声,就到她身边蹲下,状似随意地说道:“今儿你们去镇子上怎样?热闹吗?每年的这时候镇子上人都很多,可惜我今儿去不了。” 苏九月嘿嘿一笑,“人是挺多的,我们也没有久留,买完了东西就赶紧回来了。二嫂,你娘家叫你回去可是有什么事儿吗?” 田秀娘低头讪讪一笑,“也没啥子事儿。” 苏九月见她没有想要多说的意思,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也就没有再多问。 可是田秀娘却根本没有要回房间的意思,就在苏九月的身边磨磨蹭蹭欲言又止。 还是苏九月看不下去了,问了她一句,“二嫂,你有什么要说的就直说吧。” 田秀娘讨好似的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们村子是不是有一个叫蒋严松的?” 苏九月不明所以,侧过头问道:“确实是我们村的,怎么了?” 田秀娘见她有听说过,立刻来了精神,“那你可听说他家中有个女儿叫蒋春喜?” 听她提起喜妹,苏九月立刻提高了警惕,“你问她作甚?” 田秀娘怎么可能跟她说实话,就笑着打哈哈,“自然是好事儿,我这有一门好亲事,想要说给她。这不是不了解女方的为人嘛,这才来找你问问。” 苏九月即使觉得她这话似乎有些问题,也做不出来抹黑喜妹的事儿, 蒋家也不是那种随随便便不把儿女当人的人家,有她爹娘看着,即便是二嫂说的人家不咋样,蒋家也不会让喜妹嫁过去的。 这样想着她一边低头洗着菜,一边实话实说道:“她是个好姑娘,性子好,人也能干。” 喜妹的性子有些泼辣,但农村媳妇儿性子泼辣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儿。苏九月就一直很羡慕她的性子,凡事都敢说敢做,不像自己瞻前顾后的。 从苏九月这里得了准信儿,田秀娘心里也有几分高兴,希望这事儿能成。虽说自家有些高攀的意思,但万一她那兄弟就走了狗屎运呢?也不知道她娘说的办法是什么办法。 刘翠花正在厨房里等着炒菜,见苏九月迟迟没有进来,就拿着锅铲走出来看个究竟。 “你们俩在这儿嘀嘀咕咕说什么呢?老二家的,回来了就去把桌子拾掇拾掇,准备开饭了,莫要在这儿扯闲话。” 田秀娘已经问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东西,旋即应了一声,两手撑着腿站了起来,朝着堂屋走去。 . 家里人彻彻底底将屋子收拾干净,准备好吃食之后,大年三十可算是到了。 这天所有人都换上了新衣服,门口的福字和对联也都贴上了,大家都准备欢欢喜喜的过大年。 吃过午饭之后,刘翠花就冲着苏九月说道:“九丫,破五之前不能用针,你看今日是不是要再给锡元施针一次?” 第145章 音容笑貌 他们当地确实有这个讲究,破五之前应该是不能动针和剪子,也不能用刀,说是不吉利。 苏九月也想到了这个说法,距离上次施针已经过去七八天,到时可以再安排了。 “也好,瞧着锡元近些日子也没再喊着头疼,许是过些日子就要大好了!” 苏九月应了一声,又看向了吴锡元,问他:“锡元最近可有想起些什么?” 吴锡元想到自己脑中时不时冒出的那些片段,鬼使神差地摇了摇头。 他也说不上为什么,但是自己的脑中下意识地就有一个念头,不能说与旁人听。 苏九月曾经听师傅说起过,脑子的病最是复杂,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今日再施针一次,下次就等年后再说吧!” 夜幕渐渐降临下来,平日里舍不得点的煤油灯,也家家户户都亮了起来,颇有些万家灯火的意思。 刘翠花带着一家老小坐在堂屋守岁,炉子里的炭火也加的足,炉子上还放着一盆热汤。 刘翠花说道:“都别偷懒,快来包饺子,我在里头塞了三个大钱儿,看看谁能吃出来,来年会走运一整年!” 家里人闻言都十分兴奋,摩拳擦掌的想要沾这个好运。 说来也巧,这三个装了大钱的饺子居然都被苏九月吃到了。 刘翠花看着苏九月乐呵呵地说道,“我就知道九丫是咱们家的福星!这运气可真好。” 其他人扒拉着碗里没吃完的饺子都十分气恼,碗里的饺子都要被戳烂了。 这时候,刘翠花也不知道从哪儿变出来许多红包,对着大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小怂包重生记(1v2)
生存文男配[快穿]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腹黑哥哥。霸道爱》
御用兵王
姑母撩人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归宿(H)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