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先前儿他怎么冷嘲热讽吴锡元他都没反应,甚至调侃他这辈子科举无望他都没反应,谁知道他这次反应会这么大? “是我有病,下次再看到他我绝对离得远远儿的,跟个疯狗似的……” . 吴锡元一家人回到自己家里也都气的不轻,苏九月不知道他到底说了自己什么,总归是什么不好的话,不然锡元也不会气成这样。 她将堂屋封住的炉子打开,又添了两块木炭进去,才对着吴锡元说道:“我们今后不去他们家了,锡元不生气了。” 吴锡元享受着被她保护的滋味,心里早就不气了。 他当时下手可不轻,吴二柱脸上的伤估计是要养一阵子了,也让他好好长长记性。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锡元不气!媳妇儿也不气,锡元帮你出气了!” 苏九月被他逗笑了,两只眼睛弯弯的像是两个小月亮,“好,我们都不生气,锡元今天保护了我!我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生气!” 第150章 我家崽儿长大了 刘翠花坐在桌子边给自己倒了杯茶喝,用手拍了拍胸脯顺了顺气,“真气人,大年初一的就给人找不痛快,早知道就不去了!” 吴传坐在旁边抽了两口烟,才说道:“老大确实将他家二小子惯得不成样子了,我好歹还在呢,居然喊我儿滚?!” 刘翠花可不知道这事儿,闻言重重地将茶杯放在了桌子上,旋即转过头睨着他,“还有这事儿?!你怎么不早说?我要是知道了,肯定和他们没完!” 吴传摆了摆手,“行了,大过年的,我也不想闹得太难看,让旁人看了咱们家笑话。” 刘翠花一想也是,家丑不可外扬。 她叹了口气,扭过头对着自家几个孩子叮嘱道:“以后都不许上他们家去!谁敢去就给我在门口跪半个时辰!” 田秀娘抱着果儿就站在桌子旁边,闻言第一个点头,“肯定不去,那二柱瞧着就贼眉鼠眼的,不是什么好人。” 陈招娣也压低声音拉着桃儿说道:“听见你奶的话了?回头别去找花花玩了。” 桃儿乖巧地点头,“记下了,娘。” 见家里其他人都听话,刘翠花这才满意了。 “行了,中午咱们就自己在家吃,左右现在的饭都是现成的,热一下就好。” 初一一天吴家人就在自家过去了,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二,这一天例行都是出嫁女回娘家的。 一大早,吴家的女人们就各自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娘家。 吴家没有女儿,干脆直接锁了门。 刘翠花着重叮嘱了吴锡元,让他少说话,别大过年闹出什么难堪。 苏九月倒是很放心吴锡元,他最近都挺乖的,比起以往似乎也安静了不少。 她都有种错觉,自家养的崽儿似乎长大了些许。 吴锡元上辈子很少去苏九月家里,她十七岁嫁给了他,同年八月他就过了府试中了童生,然后就去雍州城读书了。 他娘说他一个人出门在外不放心,就让苏九月跟着她一起去了雍州,再往后他们俩人就很少回来。 才刚一进门,毛毛就一头扎进苏九月的怀里,“大姐!她们没有骗我,果然你今天一早就回来了!” 苏九月瞧着他今天小脸还洗的干净,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是呀,大姐,早上一醒就赶紧回来了。” 毛毛抱着她的腿,偏过头去看一旁的吴锡元,眯着眼睛开开心心的叫了一声,“姐夫!” 上辈子他们两人成亲的时候,毛毛都已经七八岁了,这一世过了年也才刚刚五岁。 这小不点长的有几分像九月,他就忍不住想,以后他们的孩子会不会也长成这样?这辈子两人一定会修成正果的。 这一想,就微微有些走神,引起了毛毛的不满,“姐夫!你今天没有抱抱我!也没有给我看你带来的好东西!你是不喜欢毛毛了吗?” 吴锡元这才忽然想了起来,这一世变傻之后的他和毛毛是好朋友。 他连忙从袖子里掏出沙包递给他,“怎么没有?你看我这不是给你带好东西了吗?” 毛毛开心的从他手上接过沙包,“姐夫最好了!” 说着要拉着他的手一起去玩,若是从前的吴锡元八成就应了下来,但是这次吴锡元却拒绝了他。 “你去和五月她们玩,我娘说了,让我今天不要瞎玩,我是跟着我媳妇儿走亲戚的!” 毛毛拿到了沙包,已经很开心了,迫不及待的想出去跟外头的小伙伴们炫耀,就松开了他的手,“那好吧。” 苏九月带着吴锡元进了家门,发现她娘就坐在一旁等着,也是一副要出门的样子。 他爹坐在一旁也不说话,但是苏九月却能明显的感觉到两人之间的氛围有些不大对劲儿,大约是又闹矛盾了。 “爹,娘。”她叫了一声,站在她身后的吴锡元也跟着叫了人。 她爹看了他们一眼,没说话,张氏则拎起东西,说道:“就等着你们过来哩,正好一同去你外婆那里。” 苏九月看她准备了一篮子的东西,很是吃惊。自家什么条件她还能不清楚?这么多东西送出去,接下来的日子可还咋过? “娘,你都拿了些啥?怎的那样多?”她问道。 张氏打开给她看,“也没啥,就给他们带了点肉和蛋,还有你先前儿带来的菜被我腌了,也给你外婆他们带着尝尝鲜。” 苏九月伸过头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就不好了,“娘,家里可还有什么吃的?” 张氏笑了一声,“当然有的,先前儿买的荞麦面还有一些。再说了,你这不又带东西过来了?” 苏九月觉得她这个想法很不好,什么叫自己又带东西过来了,这分明就是笃定自己不会空手来。 她婆婆看自己娘家日子过的不好,一直让自己带东西回来贴补,可若是又被她娘搬回了娘家,那还有什么意思? “不许带这些东西去!”这还是苏九月第一次在爹娘的面前这么硬气。 吴锡元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从前的她根本就不是这性子,软绵绵的,似乎根本不会说不。 可是这两日,她先是在大伯家软中带硬地怼了吴二柱,这次回来又如此强硬的对她娘说不。 难道说…… 是因为跟他娘生活的久了,连带的九月也有些泼辣了? 不论如何,反正在他看来,这样的变化总是好的。 生而为人就应该长成自己的形状,不能跟块泥似的,任人摆布。 张氏也是第一次被自己女儿忤逆,什么时候起,她的女儿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居然同她生了二心? 她眸子一瞪,脸上的怒气差点压制不住,“怎的连你也不让我送去?!你幼时你外婆都白疼你了吗?!” 苏九月一听这话就知道她爹也阻止了,怪不得两人大过年的还闹得不痛快。 若是以前,她一发火苏九月定然怕了,但这次她却没有。 “您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外婆到底疼不疼我,想必您心中比我清楚。这些东西倒也不是不能送去,但我有句话必须问您一问,您到底同我们是一家人,还是同小舅舅是一家人?” 第151章 休书 苏大牛坐在凳子上,看着女儿纤细的身影,却如同一个定海神针一般,让他心中原本波涛汹涌的怒气都静止了。 张氏看着她这样,心中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慌张,态度也没那么硬气了,“你……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大家不都是一家人吗?” 苏九月实在被她给气笑了,“恐怕也就您一个人这样想了。娘,这里是苏家,跟张家是两家。你去瞧瞧咱家面瓮,里头还有多少粮食,够吃几顿?您若是这样什么都往娘家搬,不如把大家伙的命一同送去算了!” 张氏当着女婿的面儿被她这样指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我看你现在是翅膀硬了!怎么跟你老娘说话的?!我还不是看你外婆家日子过的不好,就想着帮衬一二。都是自家亲人,我怎么好看他们饿肚子?”张氏自己心中也委屈,觉得所有人都不懂她心中的难处。 怨女儿回来不带多些东西,怨自家男人没本事,养不起她娘家人。 苏九月皱着眉头,心中一言难尽,她真想撬开她的头盖骨,好好看看她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 “人家日子过的不好?荣哥儿跟毛毛一般大,现在比毛毛高了大半头,壮的跟个小牛犊子似的!回回去人家都跟你哭穷,只有你傻兮兮的真信!毛毛他们几个多久没换过新衣裳了?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的像个百衲衣,拿个破碗就能直接去讨饭!再瞧瞧舅舅家,什么时候有咱们这么寒酸过?今儿你若执意要拿着这些东西回娘家,那要我说,您今后也就不用再回来了!” 这话说的相当重,她爹做不了的决定她来做,今儿这不孝的名声她就算是背一辈子,也绝不会让自家弟弟妹妹再被这个糊涂娘耽误下去。 她这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愣住了。 很快苏大牛也站了起来,像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除了忍气吞声还有别的办法似的。 他伸手指着张氏,替自己女儿撑腰。 “对,你若真执意如此,就回去跟你亲亲儿的弟弟和老娘过去!” 吴锡元在一旁冷眼旁观,不阻拦也不出来打圆场。 苏九月的娘亲张氏确实不怎么样,当初他们两人成亲,还是因为苏九月的小舅舅摔断了腿,没钱治病。 她嫁女儿要十两银子的彩礼,村子里哪儿有人出得起那么多钱,她娘居然要送苏九月去给崔老爷当小妾。还是她爹说什么都不同意,最后和吴家谈妥,给了五两银子的礼钱。 就连苏九月身子不好,也是因为在那一年饥荒的时候去山上给他们找吃的落下的病根。 若说这个世上他最讨厌的几个人,他这个岳母绝对是要在其中占据一个席位的。 张氏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目光不善,心中气到了极点,拎起那一筐东西,脚一跺,“好!这是你们说的!回头别求着我回来!” 说完,就直接夺门而出。 苏九月也没想到她真的会走,不过正是因为她娘这样,才彻彻底底让她死了心。 她看向了她爹,她爹似乎也有些许失落。 苏九月敛了眸子,整理了一下情绪,才说道:“爹,我去做饭,既然娘走了,今后便不要让她回来了。” 苏大牛其实也相当矛盾,到底是多年夫妻,在一起十几年,即使没有感情也有了亲情。 “这……” 苏九月看出她爹心软了,眸子一瞪,说道:“爹,左右我已经嫁了人,家里便是顿顿没饭吃,也不会有人怪到我一个出嫁女的身上。娘的一颗心根本就不在咱们身上,她宁愿自己孩子和男人饿着肚子,也要将口粮拿去给她弟弟!您若是再心软,那我也无话可说。逢年过节我还是会回来,但咱家里却不能再贴补了,我不能成为第二个娘。” 苏大牛皱着眉头,沉默了许久许久。就在苏九月以为他不会说话,打算去厨房做饭的时候,他忽然开口了。 “我去趟钱秀才家。” 苏九月一愣,“您去他家作甚?” “去找他写封休书,免得回头她再自己跑回来。”苏大牛皱着眉头瓮声瓮气地说道。 苏九月原本也觉得会不会有些过分,可是一想到她娘做出的事儿,也咬着下唇狠了心。 “行!” 吴锡元在一旁看着他媳妇儿凶巴巴的样子,非但不觉得吓人,反而觉得她很可爱。 看着她爹走出了房门,他就走了过去,拉住了她的手。 “媳妇儿不要难过,锡元不会不要你的。” 虽然她表现的很坚强,但吴锡元却能明白,她现在心里一定难受极了。 苏九月心中一暖,那些沉重的情感也散去了些许。 “乖~” . 张氏走了,可怜的还不是孩子们。 家里没个女人,五月还小,还没家里的锅台高,吃饭这是个大问题。 苏九月到底嫁了人,自然不能一直留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们。 她愁的不行,最后还是苏大牛说话了。 “这有啥愁的,左右不还有爹吗?虽说爹没做过饭,但也不至于会把几个娃娃饿死,你就放心吧。” 他拍着胸脯说的信誓旦旦,苏九月却信不过他,“我还是教教您吧。” 教了一次,她还不放心,拿着两个地瓜去找了隔壁的王大娘,让她帮助照看一下家里。 王大娘满口答应,她这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自己娘家。 吴锡元知道她心中舍不得,便道:“若你不放心,过几日骑着红红再回来就是。” 他担心她,说话语调自然而然的就遵循了自己本身的想法,也忘了维持自己的人设。 苏九月虽然隐隐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大对劲儿,但因为心中想的事情太多,也着实没放在心上。 . 苏九月回了趟家,她爹就休了她娘。这事儿没两天便传的人尽皆知,人人都道吴家娶了个了不得的儿媳妇。 刘翠花也还是从旁人嘴里得知的,她自己先张大了嘴巴,“啥?你们别瞎说啊!” 那人靠在围墙上,笑着说道:“谁瞎说了,婶子,你回去问问你儿媳妇,这事儿十里八村的都传遍了!” 刘翠花输人不输阵,哼了一声,“就算是被休了,也不关我家儿媳妇什么事儿!你们谁再胡乱泼脏水,小心我撕烂你们那张嘴!” …… 众人一哄而散,刘翠花这才急匆匆的回了家,去了苏九月房里。 第152章 就想起一丢丢 苏九月此时并不在屋子里,刘翠花一进门就只看到自家儿子坐在书桌边看书,她愣了一瞬,“锡元?你在……看书?” 吴锡元笑着将书翻过来她看,“媳妇儿教我的《三字经》!我都会背了!” 刘翠花心中很是高兴,“好好好,我家锡元真棒!” 吴锡元又拿起桌子上的笔,蘸着墨汁写下一行字,“娘,您看。” 刘翠花凑过去一看,虽然她不识得字,可是她也依然能够看出儿子这字写的不错,不是小孩子一开始学的那样。 “这写的是甚?”她问道。 “人之初,性本善。”吴锡元一本正经地念了一遍,“娘,我是不是写的还不错?” 刘翠花辛辛苦苦供他读书,要的就是他今后能靠笔杆子吃饭。再不要同他们似的,一年到头靠天吃饭。赶上年景好的时候还能吃口饱饭,若是年景不好,一家老小就都得饿肚子。 “乖~写的真好。”对于自己的儿子,她从来不吝夸赞之词。 吴锡元也很愉悦,小的时候他娘经常夸赞他。后来他长大做了官,他娘许是想着让他为人低调谦逊一些,这些夸奖的话就再没说过。 “娘……我能不能……”他有些欲言又止。 “儿啊?你要作甚?跟娘说就是了。” 吴锡元咬了下唇,“娘,我想去学堂读书。” 他知道家里这几个月有些旁的收益,算上他媳妇儿的小金库,其实有不少银子。 但是他这些年对家里实在没做出什么贡献,一开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他实在有些张不开口。 刘翠花眼睛和嘴巴都张的大大的,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捏住吴锡元的手腕,盯着他的脸,又惊又喜,“锡元,你可是想起什么来了?” 吴锡元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刘翠花脸上的笑容一收,“你这是啥意思?” 吴锡元伸出手,食指和大拇指比了小小一截,“就想起了一点点。” 他两辈子的记忆已经融合,似乎有些不大一样,到如今他已经有些分不大清了。 到底哪个是上辈子发生的,哪个又是这辈子发生的? 他只能给自家娘亲一个模糊的答案,等着以后说错话,也好打圆场。 即便是他比划的一点点只有玉米粒大小,刘翠花也依然欣喜若狂。 抱着他,开心的在他的后背拍了拍,“我的儿!娘就知道你会好的!一定会好的!太好了!读书!想去哪儿读娘都给你出钱!” 许久之后,她激动的心情才平复了下来,忽然想起来件事儿,“你想起来的事儿九丫知道吗?” 吴锡元摇了摇头,刘翠花连忙就要起身朝外走,“那也得告诉她一声,她要是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吴锡元却伸手拉住了她,刘翠花诧异地回头看,“怎的了?” 吴锡元有些不好意思,“娘,能不能……先不要告诉九月?” 刘翠花更是不懂了,告诉九丫一起高兴不好吗? “为甚啊?” 吴锡元抿着唇,支支吾吾好半天,才面红耳赤地憋出一句话:“我……我怕她知道了,会疏远我……” 刘翠花忽然间就明白了过来,她那儿媳妇是个面皮儿薄的。若是真让她知道锡元想起来了,恐怕就不会像从前那样自在了。 她笑了笑,伸手在吴锡元的额头上点了一下,“你这小子……就你机灵!行了,娘也不管你们小两口的事儿了。” 说到这儿,她觉得她有必要再叮嘱一下,她板着脸十分严肃地说道:“你既然想起来了,也该知道九丫是在什么情况下跟了你,今后你若是敢做出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儿,休怪老娘我不客气!” 吴锡元当然不会,他就是对自己不好都不会对自家媳妇儿不好的。 “娘,您放心就是,能娶到九丫,是我的福气。” 刘翠花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你知道就好!也不跟你多说了,我先去找九丫去,读书的事儿等元宵过了再说。” 吴锡元也不放心她,“娘!您可千万别说漏嘴了!” 刘翠花回头眉眼带笑地瞪了他一眼,“知道了!谁跟你似的,整天记不住个事儿。” 说完就直接挑起帘子出了门,只剩下吴锡元一人在屋子里。 他看着面前铺开的纸张,上边写着“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大字。 他忽然嘴角一勾,给自己研了墨,又提笔在后边写了一行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写完他看着自己的字,十分满意。 而后迅速将这张纸揉成一团,打开炕洞丢了进去。 他媳妇可不是上辈子那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媳妇儿了,若是让她瞅见这行字,兴许也能认出个大概来,那可不就崩了他现在的人设? 苏九月可不知道这一切,她现在正被自家婆婆拉着说知心话呢! “九丫,这到底咋回事儿?亲家母她……”刘翠花忽然觉得有些不大好开口。 苏九月明白她应该是听到村里人嚼舌根了,她叹了口气,“娘,都是真的。” 刘翠花眉头微皱,“发生什么了?怎的好端端……” “唉!我娘她总是拿家里的东西贴补娘家,若是家里宽裕倒也罢了,我回去瞧见缸里都没多少面了,她还拎了一篮子的东西往娘家跑。家里爹爹是个立不起来的,弟弟妹妹们还小,我若是不出这个头,他们可得怎么办?” 苏九月知道这事儿可能会让自家婆婆对她心生不满,毕竟她对自家老娘都能狠下心,别人怕她是白眼狼也实属正常。 刘翠花反倒因为她这事儿高看了她一眼,“九丫,你长大了。爹娘也都是肉体凡胎,谁还能不出错?” “出嫁的女儿日子过的好,贴补娘家也正常。你瞧瞧你二嫂,平日里也没少贴补娘家,我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为甚哩?还不是因为她贴补的东西都是自己省下来的?她愿意自己少吃一口零嘴,多绣个帕子贴补娘家,这是她做人儿女的孝心……你可听明白了娘的意思?” 苏九月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刘翠花在她的手上轻轻拍了拍,“莫要觉得自己不孝顺,有时候愚孝也是不对的。孩子,你能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莫要多虑。” 第153章 荷包 苏九月心中本来也不觉得自己有错,她心中不痛快的原因大抵是觉得她为人子女的做出这种事儿有些对不起她娘。 无论怎么说,她娘再怎么不好,好歹也给了她生命。 她点了点头,“娘,我晓得了。” 刘翠花又伸手将她耳边的头发别在耳后,笑着说道:“亲家母即使离开了你娘家,也依旧是你娘,不妨碍你今后孝敬她。人做事儿,心里要有一杆标尺,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苏九月觉得她婆婆跟她亲娘真的不大一样,若是她娘能这么明事理,家中也不会这样。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忙活着做下午饭。 村子里的流言愈演愈烈,苏大牛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将事儿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说休妻是自己要休的,不关他女儿的事儿。 苏九月自觉问心无愧,该出门出门,该做什么做什么,别人看她一眼,她就回瞪过去,直到看的别人率先败下阵来。 日子一晃就过了正月初七,她们家的亲戚也走的差不多了。 苏九月洗了碗筷,端着水泼到了大门外。 正拎着盆子准备往回走,身后忽然传来一阵马拉车的声音,她回过头看去就见一辆马车在她家门口缓缓地停了下来。 她停下了脚步,视线落在了马车上。 很快,车夫从车上跳了下来,拿了个凳子放在马车边,恭敬地朝着车里说了一声。 门帘一挑,一个瘦瘦高高的女人从车里钻了出来。 这人苏九月还认识,正是先前找她绣帕子的那个崔二小姐身边的丫鬟宝珠。 苏九月很奇怪,她来这里做什么?车上还有没有人?崔二小姐可是也来了? 不过,车里再没什么动静,宝珠打量了一番她家的门脸,露出一副不屑的神色。 见到苏九月就站在门前,才又急急匆匆地朝着她走了过来,“苏氏,可找到你了!” 原来是找自己的,苏九月问,“你找我?” 宝珠嗯了一声,“其实也不是我找你,准确的说是我家小姐找你。” 苏九月眼睛一亮,“崔小姐可是还要绣品?” 虽说杨柳说崔家母女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可是自己只是买她个绣品应当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宝珠点头,“正是哩!小姐这回就想要个荷包,要得急,不知道你可能赶正月十五绣好?” 一个荷包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件儿,赶一赶还是能做好的。 “可以。” 宝珠见她应了下来,也很高兴,“那这事儿你就应下来了?小姐说了,若是绣的好,也给你二两银子!” 苏九月大喜,她从前绣过那么多荷包,从来没有卖过这么高的价。 “好!我待会儿就绣!尽早给小姐送去。小姐可还有别的要求?这回绣什么花样子?” 宝珠拿了张图纸给她,图纸上绣的正是一鹭莲升。 图案是相对比较复杂,不过只是个小件儿,不是多费事儿。 . 吴锡元站在门里看着外头崔家的马车,神色间变化莫测,却在苏九月进门的那一瞬间,立刻换上了一副开开心心的模样。 “媳妇儿,媳妇儿,家里来客人了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探过身子朝着门外看去,就见到那辆马车离开了自家门口,“咦?他们怎么又走了?不进来跟我们玩吗?” 苏九月笑了笑,拿着自己手中的花样子给他看,“她们来找我帮忙做个绣活儿。” 吴锡元是知道她会双面绣的,上辈子自己能用到的所有物件都是她绣的。 他很给面子的拍了拍手捧场道:“哇!媳妇儿好厉害呀!” 苏九月担心被两个嫂子听了去,心里会觉得不舒坦,就拉着他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吴锡元心中想的却是,一鹭莲升是个好用意,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她想要送给谁? 燕王吗?他已经到了亲王的级别,再往上升是什么级别?实在不可细说。 只是据他所知,上辈子荣登大宝的人可不是燕王,而是景孝帝穆宗元,也就是前些日子他媳妇儿捡到的那个孩子…… 上辈子可没这一出,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 苏九月紧赶慢赶的将荷包绣好,又骑着红红亲自送到了牛头镇的崔府。 宝珠检查了针脚和绣花,发现没有什么瑕疵,就爽快的给了她二两银子。 “若是这事儿成了,今后小姐用你的时候还多着哩!咱家小姐那是什么样的人物?手指头缝里随便漏出来一点,都够你过好日子了!” 苏九月连声应是,她也希望对方能多买她几个绣品,这样她还能存不少银子! 等回头有钱了就买两块地雇个人来种,也省得爹娘年纪大了还得下地干活。 苏九月得了二两银子,崔青芸得了一个荷包,两人一个赛一个的高兴。 崔青芸给荷包里塞了几颗舅舅早些时候送她的南珠,又将荷包重新放回了托盘上。 “将荷包仔细收起来,明儿晚上苏家大小姐要举行元宵晚宴,我好不容易托了长兄带我去,这东西可一定要入了那位的眼啊!” 宝珠双手捧着托盘儿笑着应了一声,“这是自然,小姐您尽管放心。那些大小姐什么稀罕玩意儿没见过?但是这难得一见的手艺却不怎么常见,想必她一定会喜欢的。” 崔青芸既然会准备这么个礼物,心中自然也是这样打算的。 第二天中午,到了要去赴宴的时候,崔青芸在家中折腾了一早上,最后才选定满意的妆容和衣服驱车前往雍州城赴宴。 苏怡乃是骠骑将军独女,她要召开晚宴,多的是人来捧场。 崔青芸掀起车帘子朝着外边看了一眼,发现每一个车上的族徽都是她得罪不起的存在。 他们崔家顶多算是个乡绅,而能来这里参加晚宴的却大多数都是权贵。 进城后又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她的兄长才走过来敲了敲马车门。 “芸芸,下车了。” 宝珠先拉开车门跳了下去,又伸出手来扶她。 崔青芸从马车里钻了出来,抬头一看,发现此时才到苏家巷子口,里头一整条巷子都停着马车,根本行驶不进去。 来参加晚宴的人究竟有多少?如此便可窥得一斑。 第154章 苏府 崔青君今儿也是盛装出席,一身黛青色弹墨鹤纹妆花缎长袍,腰间系着一个坠黑玛瑙缂丝腰带,腰带上还挂着一块青玉禁步,瞧着倒像是那么回事儿。 他来到崔青芸身边,微微弯腰压低声音说道:“今日来参加晚宴的人实在太多,马车开不进去,就劳烦妹妹走两步了。” 崔青芸明白自家的背景在这里根本排不上号,多少家世背景比她厉害许多的小姐们都是走进去的,她有什么好矫情的。 “无妨,左右也不过两步路的事儿。” 宝珠在一旁帮她拎着裙摆,一行人朝着苏府的正门走去。 正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崔青君拿出邀请函又上了礼簿,才带着妹妹进了院子。 这处只是苏大将军在雍州临时的落脚处,里头就已经是亭台楼阁琳琅满目,也不知道他们京里的屋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崔青芸的眼中划过了一丝艳羡,她身边崔青君说道:“芸芸,你跟着丫鬟去后院,我先去拜见苏大将军。” 外男不能进内院,更何况内院只有苏怡这么一个大小姐在,男未婚女未嫁的,自然不会让他们进去。 苏家本来就已经是极为显赫的门庭,近些日子又听说燕王有意和苏大将军结亲。苏大将军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结亲的人选是谁,根本不用多言,大家心中都自有思量。 崔青芸应了一声,“哥哥不用顾虑我,有宝珠跟着呢。” 兄妹两人由此就分了开来,崔青芸走过月亮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拱桥,如今正值冬日,院子里却依然一片绿意,衬的红色的桥梁煞是好看。 “真好看。”她由衷的夸赞道。 一旁引路的小丫鬟也顺着她的话说道:“这些可是我们小姐的心尖尖,平日里都在暖房有专门的人侍弄。今儿正好天气好,小姐才让人搬
相关推荐: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左拥右抱_御书屋
缠绵星洲(1v1虐爱)
阴影帝国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军师威武
下弦美人(H)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修仙有劫
人妻卖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