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太子身边儿的醇王,也都有些奇怪,怎么好端端的,醇王也跟着太子一起来上朝了? 昨儿太子将皇上派出去的人追了回来,这不就是下了皇上的面子吗? 其他人可不知道皇上派了谁去做什么,只知道太子下了皇上的面子,让皇上很是气愤。 今儿还不知道皇上要怎么收拾他呢! 有人忐忑,有人解气。 太子比起皇上算是讲道理许多,至少比皇上更像是一个明君。 而生太子气的人,大多是被太子收拾过的,敢怒不敢言。 这会儿所有人等看着他们父子两人的表现,却发现人家父子二人神色平平,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第1335章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景孝帝就像没事儿人似的,看了一眼赵昌平。 赵昌平会意,走出来扬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底下就有那些正直的不怎么看人脸色行事的耿直人出来说话了,“皇上,臣有事启奏!” 醇王站在太子身后,悄悄打了个哈欠,心中突然悟了。 他家三弟是不是怕自己跟他争这个储君的位子?特地带自己来上朝,好让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压根就不是那块料? 好吧,他现在明白了。别说其他的了,就是让他跟他父皇一样日日上朝,他恐怕都坚持不下来。 早朝的议事对醇王来说就如同魔音灌耳,他努力遏制着自己的昏昏欲睡的神经,偷偷打了无数次哈欠,才可算是熬到了散朝。 他松了一口气,跟着太子一并出了太和殿,落后他半步悄悄问道:“三弟,咱们接下来要去哪儿?你不是说要让我帮什么忙?” 他只想着赶紧帮完忙,让他再重新回慈安寺跟他兄弟几个吃喝玩乐也挺好的。 跟太子的生活相比,慈安寺的日子已经算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穆紹翎抬脚朝着前边儿走去,也没有看她,就只是说道:“咱们这就要去了,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醇王想了一路老三要他帮什么忙,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老三居然将他带到了书房,然后指着一堆半人高的奏折告诉他,“二哥,这些都是你今儿要看的。” 醇王:“?” “老三,你是不是说错了?这些奏折今儿一日就要看完?”醇王再次确认了一番。 穆紹翎微微颔首,“对,今日必须看完,明日又会有新的奏折送过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儿朝着自己的那一堆走去,边走还边暴躁地说道:“有些人真的很闲,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要上个折子,真是耽误事儿!” 醇王:“……” 他现在开始明白,为何人人常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从前他只当坐上那个位子就有无上的权力,但是今儿他才明白了,等真的坐上那个位子的时候,等着他的可不止权力,还有与之而来的责任。 上朝看奏折只是其中一件部分,若是老三让他做这些,只是想让自己打消跟他争夺皇位的念头!那不得不说,他成功了!他现在对皇位一丁点儿的兴趣都没有!这种事儿还是能者上位吧!他自觉不行! 穆紹翎都看了一份儿奏折了,一抬头看到醇王还站在原地。他便停下动作,问了一句,“二哥,你怎么还不看?可是担心有拿不准的地儿?无妨,拿不准的地方咱们可以共同商议,你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随便打发了就是。” 醇王神色十分为难,他冲着穆紹翎拱了拱手,说道:“老三啊,这……我从未批过奏折啊,恐怕帮不上你什么忙了,不然我就先……回去了?” 穆紹翎脸色一变,好不容易才了抓来的壮丁,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让他走了? “不可!” 他起身走了过来,“无妨,二哥,你过来些,我教你!”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醇王也不好再拒绝,就只好来到了案几前,听着穆紹翎说道: “你看这个,没什么大事儿,就写个已阅。” “这个说丰县半月前夜夜听到小儿啼哭,便让县令去当地安抚百姓,再顺便探明究竟。” …… 穆紹翎说了几个之后,头一抬看向了醇王,问道:“二哥会了否?” 醇王愣了片刻,才眯着眸子,嘶了一口气,不大自信地说道:“应当是懂了。” 穆紹翎明显也松了一口气,伸手在他的肩上轻轻拍了拍,说道:“无妨的,你拿捏不准的拿来问我就是。” 醇王应了下来,穆紹翎也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兄弟两人再没有任何交谈,就自己改着自己的奏折,只有不大好定夺的事儿才拿去问穆紹翎一声。 关怀远在一旁伺候,瞧着时候差不多了,再给他们添上热水。 这气氛真有些像幼时他们兄弟一起在太傅那里读书的时候,他们都不受宠,写不写夫子留的课业都没关系。不受宠的皇子,根本不会有人注意这些。 但是现在的醇王心里却十分庆幸,幸好当初练字的时候他是好好练了的,不然这会儿还真是帮不上太子什么忙了。 就在两人奋笔疾书的时候,书房的门“唰”地一下被人从外头推开了。 醇王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他帮太子批阅奏折被父皇给发现了,除了父皇还有谁敢擅自闯进太子的书房? 然而他抬头看去,却发现逆光走来的居然是…… “怡儿!”他三弟的反应比他还快。 醇王也跟着叫了一声,“弟妹。” 苏怡看到醇王在此处似乎一点也不意外,她冲着他微微屈膝行礼,才走到另外一张空着的案几前坐了下来。 “今儿宫里的采买来晨会,耽误了一会儿,才来晚了。”说着话,她也拿起一笔翻开一本奏折批阅了起来。 那动作十分自然,就像是已经做了无数次一般。 醇王看了一愣,心里头也明白了,原来从前都是弟妹帮着老三批阅奏折的。 这样一想他就更头大了,他们三个人都一人分了半人高的奏折,那若是只有一个人呢?还不得废寝忘食的才能看完? 就听穆紹翎又说道:“等这两日我就去找父皇将负责内务的人定下来,总是让你操持着也不是个办法啊!” 苏怡连忙赞同地点头,可不就是嘛!从前她无聊的每日等着人来寻她玩儿,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已经忙到足不点地了。 什么踢毽子荡秋千?仿佛都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醇王就这样硬生生陪着他们夫妻两人一起看了一整日的奏折,也就中午吃过饭,让他小憩了半个时辰。 醇王以为这样的日子顶多一日就过去了,没想到第二日一早,叫醒他的依旧是他三弟…… 醇王盘腿坐在床上,被子被他抱在怀里,心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可怕的想法。 他们该不会不放自己走了吧? 第1336章 抓个壮丁 等再一次从太和殿散了朝出来,来到了太子的书房,醇王忍了又忍,最后实在没忍住,决定还是问个究竟。 “三弟,我这回来给你帮忙,要帮多久?” 穆紹翎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怎么这就累了?才过去一日?!他过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快一年了!这都是什么人间疾苦。 他笑了笑,冲着醇王说道:“二哥,既然是来帮忙的,没有忙完,怎么能走呢?” 醇王惊得瞪大了眼睛,他看着案几上又多出来的半人高的奏折,忍不住开始怀疑人生。 “老三,这么多奏折,咱们怎么看得完啊?” 穆紹翎反正铁了心不放人,昨儿二哥批阅的奏折他看了,中规中矩没什么大毛病,倒也能帮得上忙。 有他帮忙,他们夫妻二人还能早些回去一会儿,不然还又得忙活呢! 听了醇王的问话,他笑了笑说道:“咱们慢慢看,总有看完的时候呢!” 醇王只能又想旁的法子,“老三,算算时日我已经有大半个月未曾见过你二嫂了。” 穆紹翎点了点头,“二哥,无妨,我这就让人将二嫂接进宫来。” 醇王:“……” 真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他算是看明白了,老三压根就不会放他走的。 但是想必他的王妃不用来批阅奏折,太子还不至于荒唐到这地步。 然而……到底是他想岔了。 不能批阅奏折,自然还有旁的用处。 原本让苏怡头疼的那些采买的事儿,她先带着醇王妃干了两日,醇王妃到底也是操持过一个王府的人物,不过两日便上手了。 苏怡瞧着她做得还不错,就将这些琐事一股脑都推给她来办了。 他们夫妻两人的小动作当然瞒不过皇上的眼睛,赵昌平有些担忧,让醇王和太子妃插手朝堂之事,又让醇王妃来管后宫琐事?这样真的不会触及皇上的霉头吗? 他一边儿眉头紧锁,另一边儿赶紧悄悄用余光看了一眼皇上。 却发现皇上的脸上居然诡异地绽放着笑容,他着实有些看不懂了。 然而皇上也没让他疑惑太久,就听他笑了笑,说道:“如此也让这些小子好生看看他们的父皇是多么的能干!他们需要这么多人做的事儿,都是朕一个人做好的!” 赵昌平:“……” 皇上说得不假,从前那些奏折确实都是他一个人批阅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才刚刚立了太子,他就迫不及待地将监国的事儿交给太子去办了。 “皇上英明神武!天神下凡,自当是不一样的!”好听话赵昌平几乎是信手拈来。 皇上被他哄得哈哈大笑,也没管那些奏折的事儿。 不管是谁批阅的,只要不是他批就好,只要没出事儿谁批都行,等真的出了事儿,再找他们算账也不迟! 醇王夫妇每日回去都累得筋疲力尽,夫妻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是苦笑。 醇王妃也问道:“王爷,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府啊?” 虽然她们不在府上,府上的一切也都会被管家打点的井井有条,但不管怎么说,在自个儿府上到底是不一样的。 醇王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你当本王不想回吗?本王也想回啊!” 府上还有他的三房小妾,左拥右抱的滋味不比批阅奏折美吗? 醇王妃也不知道宫里现在是怎么了?他们夫妻两个本来就不受重视,如今却被叫进宫处理后宫事宜? 多少有些离谱了。 醇王坐在榻上思索了许久,最后还是说道:“不行,得想法子将老四也叫回来。母后那里有老五一个人陪着就行了,多个人多个帮手。老四帮着我们批阅奏折,静王妃就帮着你协理后宫。” 醇王妃虽然觉得这样有些不地道,但是…… 她点了点头,“不错,是个好法子。” 醇王第二日一早就将此事告知了穆紹翎,穆紹翎听了也十分赞同,“二哥果真聪慧,既然如此,那今日你便不用批阅奏折了,请老四的事儿便交给你去办。” 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将兄弟几个都得罪完吧?这回去请老四,说什么都得老二去! 醇王从宫里出来,上了马车,还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可等他请了静王回来,第二日一早面对着老四幽怨的神色,他忽然就明白了。 果然……他们这群人当中最适合当皇帝的还得是老三啊!他们其他人这脑子,哪儿玩得过他? 兄弟三人加个苏怡一起批阅奏折,确实要快许多,再也不用到黄昏,甚至晌午就够了。 居然还能空出来些时辰,大伙儿一起打马吊? 醇王妃自幼跟着家中父亲打马吊,手里的骰子比她府上的下人都要听话,打了两个时辰,算下来她倒成了最大赢家。 如此这般热闹的日子,对于他们兄弟几个也是从未有过的。 他们就连幼时都没这么和谐过,如今一旦无欲无求了,好像还真找回了几分兄弟情。 但他们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无欲无求,他们现在只想出宫!并且这辈子都不想踏进来了! 穆紹翎趁着这几日,也在仔细琢磨,看看宫里这一堆烂摊子到底交给谁比较让人放心。 从前觉得老二太闲散,老四太内向,如今看来……好像还真是各有所长。 不然……大家还是这么混着,等老五长大吧? 静王夫妇和醇王夫妇先后进了东宫,并且再未出来过,大伙儿也不知道他们去做什么,也没人能打听出来。 还是吴锡元率先察觉了有些许异样,他每次递上去的奏折批阅的字迹都不大一样,处理方式也南辕北辙。 他拿着今日的奏折,微微发起了呆。 昨日钦天监递上奏折说是过些时日兴许有天狗食日,他的奏折上便是提议提前安抚百姓。 因为上一世天狗食日便引起了百姓惊慌,大夏朝一度有传闻说是天帝不满当今天子,才会做出警示。 伴随着谣言,还有几波起义,虽说都被镇压了,但也给大夏朝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太子乃是重生之人,上一世也经历过此事,若是给自己批阅奏折的人是他,他绝对不会在上边只简单的写上“已阅”二字。 第1337章 多谢吴大人告知 吴锡元收到第一封奏折的回复时,就觉得有些蹊跷。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他还特意看了一眼穆紹翎,却发现穆紹翎看向他的时候并无什么异样。 甚至散朝之后便带着两位王爷离开了,他眉头紧皱,隐隐觉得哪儿不对劲。 是燕王忘记了上一世发生的事儿吗? 他持着疑惑的态度,再次写了一封奏折交了上去,这回收到的批复却是: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过是天象罢了。 吴锡元:“……” 他仔细对比了一下上次收到的批复,却发现这一次的批复字迹又不大一样了。 吴锡元心中隐隐有了个猜测,估摸着应当是太子殿下拉着他的几个兄弟帮着批阅奏折了。 天狗食日确实算不上什么,以往朝廷碰上这种事儿都是等事后皇上下个罪己诏,然后去祭天罢了。 若不是因为吴锡元经过了上一世,此次他定然也不怎么会放在心上。 他不信邪,再次提交了一次奏折。 这次收到的又是“已阅”二字。 吴锡元:…… 也不知道他这封奏折什么时候才能被穆紹翎看到,罢了,他还是亲自去同他说说吧! 等到第二日他们上完朝的时候,吴锡元叫住了先他一步带着两位王爷离去的穆紹翎。 “太子殿下!” 穆紹翎连带着醇王和静王都停下了脚步,穆紹翎这才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吴锡元,“吴大人,有何事?” 吴锡元急忙行礼,“殿下,臣有事同您商议。” 穆紹翎这才看了一眼站在他身边儿的醇王和静王,说道:“你二人先回去,我马上就回来。” 醇王和静王应了下来,兄弟二人先一步走了。 穆紹翎这才对着吴锡元说道:“吴大人,您请说。” 吴锡元叹了口气,“殿下,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儿,就是听钦天监的大臣说过夜观天象,察觉过些时日兴许有天狗食日,便想着提醒您一声,早做安排才是。” 穆紹翎经他一提醒,突然也想起了这事儿。 上一世的天狗食日,他是记得的,只是不记得具体时间了。 这一世加上一世的记忆,足足有几十年,他的记忆已经有些凌乱了。 穆紹翎真心实意地冲着吴锡元道了声谢,“多谢吴大人告知!孤会安排妥当的。” 吴锡元看着他的神色变化,就猜到他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太子殿下客气了。” 吴锡元离去之后,穆紹翎原本想回东宫,可是想到如今朝中的官位还有许多空缺,他们的人手根本就不够用。 他决定亲自去找他父皇问一声,至少要给宫里重新定个采买,这样他的弟媳和嫂嫂才能空出手来帮着他家怡儿做一些旁的事儿。 景孝帝在见到穆紹翎之后,也有些奇怪,不是说他们兄弟几个这几日看奏折都看得挺好的吗?怎么好端端的又来找他了? 老三还是聪慧,他并没有找错人。当年他独自批阅奏折的时候,怎么没想到给自己找几个帮手呢? 唉!只要一想,就悔不当初! “老三,你来见朕是为了何事?”景孝帝问道。 穆紹翎一拱手,说道:“父皇,如今儿臣们人手不大够用,不然也不会累成这样,还请您再多封几个职位吧!” 景孝帝挑眉,“不够用?你是指什么方面的?” 穆紹翎不好说,就只说道:“至少要给宫里安排个采买吧?如今怡儿天天算这些鸡毛蒜皮的账,连梦里都在跟人讨价还价。” 景孝帝一听这话就笑了起来,“若不是为了怡儿,你是不是也不会来?” 穆紹翎撇了撇嘴,想说确实是这样。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内阁,内阁的大臣原本就是为了帮皇上分担公务而设立的,但是他们的内阁简直形同虚设。 提交给他的奏折几乎都是在粉饰太平,要不是因为穆紹翎从前经历过一辈子,这会儿指不定还真就被他们给糊弄过去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后来才会把所有的奏折都弄到自己那里去亲自审阅,内阁的一杆大臣们,如今天天就是吃干饭的。 可内阁的那些大臣们资历又很老,很多人在朝为官的年岁甚至比他的岁数还要大。 穆紹翎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处置他们,就只好先跟他父皇说起了采买之事。 先前儿这事儿都是徐鹏清干的,如今徐鹏清被贬,他们许久都没找到个合适的人选。 景孝帝听了他的话,也皱起了眉头,“好像还真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什么能人。” 穆紹翎又试探性地说道:“父皇,先前儿您不是给群臣重新考了一次吗?不然将那名单拿出来,咱们在里头挑一条?” 景孝帝想到那名单,脸色就不怎么好看。 虽然他确实有些偏心,但是那几个纨绔到底几斤几两他心里还是清楚的。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他以为是国之栋梁的大臣,交上来的试卷却真真是让他一言难尽。 他没有多说话,只是示意赵昌平去书房将名单拿出来。 赵昌平顺着皇上的意思将名单递到了穆紹翎面前,穆紹翎接过面单,看到成绩排行第一的王启英,顿时心里就明白了。 他父皇那试卷绝对是掺了水的。 在看到第二名的吴锡元的时候,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至少这名单也不是太离谱。 只能说王启英确实是他父皇心尖尖上的人物,感觉比他自个儿还要再受宠几分。 他只随意翻看了一下名单,就看到许多重臣的名字不在这份名单之上,他便抬头对着景孝帝说道:“父皇,莫要又要罢免许多官员了?” 景孝帝微微颔首,“不错,在其位便要谋其职!咱们大夏朝的俸禄绝对不养闲人。” 穆紹翎一听这话顿时就更头疼了,“可这样的话,咱们的人手就更不够用了呀?” 景孝帝冷哼一声,丝毫不为所动,“怕什么?咱们大夏朝人才济济,还愁找不到个能干实事儿的人?你放心便是,朕心里自有打算。” 第1338章 还请兄台不吝赐教 穆紹翎就知道会是这样,他也并没有觉得很失望,他来得时候便只想着让父皇给宫里安排个采买罢了。 他冲着景孝帝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说道:“父皇,有您坐镇儿臣自当放心,只是宫里的采买还是得先定下来了。” 景孝帝直接说道:“无妨,不过是些小事儿,你自个儿安排就好。你看谁心细,踏实肯干,便让他负责吧!” 穆紹翎:“……” “那便让王启英去做吧!” 景孝帝想都没有多想,直接一口否定,“不行!王启英还有别的用处。” 穆紹翎沉默良久,也思索了许久,一直到从他父皇的宫里出来的时候,他也依然没想到什么。 最后想到吴大人是才中的状元,不过两年的时候,也不晓得他的同窗当中有没有可用之人。 他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却没想到在见到吴锡元之后,吴锡元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殿下,您猜我们府上的采买是如何做的?”吴锡元问道。 穆紹翎摇了摇头,他没想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问。 吴锡元又接着说道:“我们府上的采买都是我夫人定下的,她派了两位管事来负责采买,每人负责一段时间的采买,轮班制。谁班上的开支若是有较大的出入,那便要仔细查查了。我夫人的做法虽说兴许也有什么漏洞,但却也是有借鉴之处的,一个人兴许不好管,但若是做成轮班制,管银子的和管账的不是同一人,兴许就不会有这么多问题了。” 穆紹翎被他这么一提点,心中隐隐也有了想法。 采买当然不可能太多人,但确实可定两人,一正一副,互相监督。 但这定的两人也要好好选,最好是能互相牵制的,不让他们联合起来。 然后每个月再让内务查一次账,到时候哪里有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他对着吴锡元行了一礼,“多谢吴大人,您可有什么推荐的人选?” 吴锡元笑了笑,说出来一个让穆紹翎颇为意外的名字,就听吴锡元说道:“殿下,田祭酒或可用。” 穆紹翎一愣,而后想到了因着从前假静王的原因突然反水的田祭酒。 他虽说没有跟假静王同流合污到底,但到底也被边缘化了。 只是他到底一直在国子监,这次他父皇出的考题,他倒是还在名单当中。 田祭酒?能当这个采买?这可是个肥差啊! 穆紹翎略微一想,突然就明白了吴锡元的苦心,他哈哈一笑,冲着吴锡元一抱拳,“吴大人,孤知晓了!先走一步!” 他回去之后,直接就定了采买的人为田祭酒和魏参议,一个是静王的外家,一个醇王的外家。 就当是卖他们个好,也让醇王和静王好好给他做事。 这个名单一定,田家和魏家都是有些慌乱了。 徐家从前在那个位子上被皇上收拾了,如今又将他们弄到那个位置上,到底所图为何? 穆紹翎一定不知道他们都把这个采买的位子当成断头台了! 不过醇王和静王倒是不慌不忙,反正他们俩每天兢兢业业的批改奏折,老三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没什么旁的心思。 他们两个的外家也不比徐家,被皇上边缘化了这么多年,还能蹦跶个什么出来? 田祭酒和魏参议一开始天天担惊受怕的,路上碰到个宫女都主动退后三步避让。 可是一直风平浪静了许久,他们担心的事儿一个都没发生,他们反倒还收获了额外的俸禄。 这日田祭酒碰上静王,他现在都不敢主动跟他这个外甥打招呼,就是因为先前儿那个假静王差点将他坑惨了,要不是他最后及时回头是岸,现在的静王八成都要见不到他这个舅舅了。 静王对着田祭酒行了一礼,唤了一声舅舅。 田祭酒乐呵呵地也回了一礼,就听静王问道:“舅舅,你那采买近来做得如何了?” 田祭酒笑着说道:“还不错呢!一开始我跟魏大人都不大会讲价,后来跟人学了两招,才发现讲价还是一门学问!从前我们都被人当冤大头了!” 静王瞧着他眉飞色舞的神色,也觉得这活儿让他做应当还算不错,悄悄松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本王便放心了。舅舅您日后跟魏大人好生相处,你二人莫要为了一丁点儿琐事置气……” 他苦口婆心地说着,一直等到他说完了,田祭酒才笑了起来,“那是自然,舅舅吃过的盐都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又怎会不知道这个?你什么时候得了空,记得来府上坐坐,前些日子林嘉还惦记着你呢!” 田林嘉如今正在国子监埋头苦学……不对,也不能这么说,应当说他勤奋交友,整个国子监的学生都被他结交了个便。 包括从前的世家公子哥们,都跟他交往甚笃。 从前那些公子哥们最是看不上田林嘉这种纨绔,他们号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田林嘉就是个跟王启英一样不学无术的。 可他为了跟这些人做朋友,每日跟他们一起读书习字,先甭管写得如何,至少态度是有了。 时不时再来一句,“小弟开悟的晚,还请兄台不吝赐教!” 无论是有人嘲讽他,还是训斥他,他都态度谦卑的应了下来。 久而久之,那些君子倒也不好意思了。 再加上他这人十分有趣儿,还很仗义,谁碰上个什么事儿,他都会替人两肋插刀。 如今去国子监问一声田林嘉,看看还有谁不知道的? 他才没空管他这个话都没说几句的表哥呢!相比他的静王表哥,唯一能让他惦记的可能也就只有他英子哥了。 而被他心心念念惦记着的英子哥,此时早苦逼的捧着圣上的密信去了江南一带。 圣上回京以后,还惦记着江南那边没处理完的铁锭子,便派了王启英去监工,当然这都是顺便的事儿。 他主要做的,当然还是……秋闱马上开始了,前次那边儿爆出了舞弊一事,如今再不能重蹈覆辙! 第1339章 你这不是玩我嘛 王启英的孩子才刚过了周岁礼,他自知皇上放他在京城一年,没有派他出去做事,已经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了。 他要是再拒绝,多少有些不识好歹了。 前阵子他们考试的那次,成绩一直被皇上压着不放出来。 王启英现在心里多少有些猜测,皇上之所以这样压着不放出来,估摸着也是在等殿试之后。 到时候人才也有了,正是彻底来一次大换血的时候。 现在朝廷还需要运作,只能先留着这些人维持现状。 想到京城里的那些愚昧的大臣们,他甚至觉得有些好笑。 考完这样久了,见皇上未曾提过此事,他们居然都以为此事不过是皇上弄出来吓唬人的。 法不责众,还能将所有没过的都处置了不成? 但是他们也不想想,皇上费了这么大的劲儿,甚至不惜将全国各地的试卷都送走到京城来,花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拿轻放了? 瞧这模样,十有八九到了后头又来一招震惊大夏朝的事儿。 他为了早些回来陪他夫人和儿子,这回连马车都没坐,依旧一人一马,只冲江南而去。 跟着他一起去的还有李程季,他在考试当中也有出色表现。 他虽然是个纨绔,但是他心里清楚,当他拿到那张试卷的时候,他就已经赢了。 被皇上特意照顾的人,未来定然不会差。 他和王启英兄弟两个走南闯北的也许多次了,可是连着骑马赶路还是会很累。 他对着王启英说道:“英子!咱们为何不走水路?水路也没这么遭罪啊?” 王启英笑了笑,侧过脸调侃他,“这点苦都吃不了?能成什么大器?” 李程季哼了一声,“兄弟我本来也不想成大器啊!现在这样就满足了。” 王启英眼看着糊弄不过去了,才说道:“我晕船,不行吗?” 他本来是不晕船的,可是从扬州当卧底的那些年,一直都在船上度过的。 底层的船夫也没有单独的客房,大家都住在船底下,里头味道冲头,天知道他那些年到底是怎么忍下来的。 以至于他现在只是看到船,就两腿开始发软了。 李程季不可思议地看了他一眼,“英子,你说得是真的还是假的?从前没听说过你有晕船的毛病啊?” “才得的,你别多问了,等到了通州,咱们再上船。” 一直骑马过去到底没走水路方便,等他们两人一路骑过去,估计腿也要废了。 李程季看着王启英到了通州,真的准备了许多晕船的药物,还有一个鼻烟壶。 据说是他临走之前特意找九月要的,闻一下,提神醒脑。 “船到了!二位,给了银子就快上船!”一个长得尖嘴猴腮的男人冲着他们两人招呼道。 王启英看了他一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沦陷的蓝调[SP 1V1]
军师威武
姑母撩人
小公子(H)
将军宠夫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腹黑哥哥。霸道爱》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媚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