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赐了多少银子?” 吴锡元将自个儿一回来就收进柜子里的匣子又掏了出来给了苏九月,“不多不少,正好三百两。” 他面儿上带着笑,看着自家小媳妇儿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的绽放开来,他心里头也跟着高兴了起来。 苏九月已经跟个小财迷似的抱着匣子数了起来,二十两一个银锭子,足足塞了一匣子。 吴锡元坐在她对面喝着茶,看着她的小动作,嘴角忍不住上扬。 终于,苏九月数清楚了赏银,仰着头对着吴锡元兴奋地说道:“可真是太好了!这三百两银子,咱们借给二嫂多少?” 吴锡元自诩对他这位二嫂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她说手头有六十两那就是有六十两,估摸也再拿不出来了。 但若是自家这么爽快地就将所有银子给她补上,她日后难免会有事没事来他家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光可以沾的。 吴锡元摸了摸下巴,想了片刻,才对着苏九月说道:“这样吧,等到日后二嫂来了,你就问她要多少。若是让咱们将剩下的给她补上,你就让她再稍微缓缓,给咱些时间给她凑凑。” 要么怎么说夫妻同心呢?吴锡元一开口,苏九月就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了。 她抿着唇轻笑了起来,吴锡元就坐在对面看着她笑。 最后还是苏九月先停了下来,又同他说起,今日她们被人跟踪的事儿。 “估摸着是有人想对付皇上,别担心,有叶大人在的。只要爹娘他们减少外出,就不会有事。” 他这么一说,苏九月的眉头就又拧了起来,“那二嫂还想开面馆呢!这可咋整?” 吴锡元叹了口气,“既然出了这事儿,恐怕二嫂的面馆一时半会儿也开不起来了,咱们先替她留意着地段,合适的就先盘下来吧。” 苏九月点了点头,这事儿也就应下了。 . 吴锡元猜的也不错,叶大人将田秀娘她们送回去之后,将今日的事儿同刘翠花一说,刘翠花立刻就警惕了起来。 她再三给叶大人赔不是,“实在对不住,都是我们出去的太勤快了,才会叫人盯上。” 叶恒摇了摇头,“老夫人客气了不是,这哪儿是你们的错,你们来得时候咱们也没说不让你们出去啊?今儿得亏这两位弟妹警惕性高,不然才麻烦呢!” 刘翠花听了他这话,心中将这位叶大人夸了个遍。 这人会说话,相处起来咋就这么舒心呢? 她笑了笑,和煦地说道:“日后我们尽量少出门,也省得给庄子上惹麻烦。” 叶恒说道:“那是得委屈老夫人一阵子,咱们庄子的守卫还没做好,等日后一切安排妥当了,你们想怎么出去就怎么出去,即便是被人发现了也无妨。” …… 吴家人客客气气地将叶恒送出了门,叶恒前脚刚走,田秀娘后脚就着急的跑去找了刘翠花,“娘!咱们怎么能不出门呢?!这得多久才能出去啊!” 她心里头想的才刚有点眉目,又被这事儿打断,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面馆呢! 刘翠花看着她这火急火燎的模样,斜睨了她一眼,“咋的?你又动啥歪心思呢?” 田秀娘是真的着急,这会儿也就直说了,“娘,不是动啥歪心思,我就是……就是……想在京里头开个面馆。您瞅着咱们一家子都在这儿,养着那么几个鸡,根本就用不着啊!若是我跟老二能自个儿出去做点营生,有老三照应着,日后咱们的日子不就越来越好过了吗?” 刘翠花一听她说要开面馆,顿时眸子就吊了起来,“你说啥?!开面馆?!你可知道在京里头开个面馆得多少银子?!你哪儿来的钱?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碰,就想搞出大的,咋不想想自个儿啥本事?还想开面馆,你咋不上天呢?” 田秀娘就知道她会这么说,也不敢告诉她,自个儿存了那么多私房钱。 她在一旁拧着帕子,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我先前儿存了一点点,再加上老三家的说帮我,这不就差不多了吗……” 第785章 中原水患 哪儿知道刘翠花听了她这话,直接就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啥?!你居然敢跑去找老三了?” 田秀娘也猜到了她要生气,下意识地就朝后边儿缩了一步,像是怕她打她似的,捏着帕子耸着肩膀,小声说道:“是啊,还不是娘说道的,让我们几个互相帮衬,如今老三家有出息了,我去找她拿个主意也嘛……” 刘翠花指着她鼻子说道:“还学会顶嘴了?!让你们几个的互相帮衬,可没让你们绕过老娘啊!” 田秀娘自知理亏,急忙走过去给她倒了一杯茶水,还用帕子给她扇了扇风,“娘,您消消气,我这不是来找您了?也没想着绕过您,就是想着老三家的在京城时间长了,先找她们打听打听。” 刘翠花听着这还像是句人话,气也稍稍消了些,在椅子上重新坐了下来,手上拿着的蒲扇轻轻晃了晃,对着田秀娘问道:“那你问了个啥结果啊?九丫咋说?” 田秀娘摇了摇头,“九丫说还得问过锡元才行,她做不了家里的主。” 刘翠花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如今出了这事儿,你那开铺子的想法先放一阵子,可别给自己惹祸上身。离开庄子可就没人护着你们了,想必你心里头也清楚。” 田秀娘这人虽说爱占小便宜,但也怕死,能听进去劝。 刘翠花这话一出,她头点的就跟那小鸡啄米似的,“娘,您说的对。再说了,开铺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我先央着老三帮着打听着,等回头这的风头过去了,再想开铺子的事儿。” 刘翠花见她还算乖巧,也松了口,就听她十分严肃地说道:“老二家的,你可得想好了。你们在这庄子上就算是皇上的人,领着朝廷的俸禄,虽说不算太多,但日子也宽裕。若是你们自个儿出去干,那就得自负盈亏了。” 田秀娘跟她也当了多年婆媳了,见她正经儿说起这事,就知道有得商量了。 “娘,您说的我们也知道。前几日我同二成俩商量了这事儿,我们就想着咱们都来到京城了,咋也不能一直待在庄子上啊。大人们也就算了,孩子们呢?日后豆子若是长大了,也没甚见识。” 刘翠花听了她这话,也是一阵诧异,显然没想到她居然能够说出这么有远见的话来。 不过她说得确实也有几分道理,孩子们一直养在庄子上,搞不好就养出奴性了,这也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她微微颔首,“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开铺子还差多少银子?” 田秀娘喜出望外,“还差二百四十两。” 她知道她婆婆手上有些银子,却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但二百四十两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她也不敢多说,担心她婆婆被吓到了,回头也不让她开面馆了。 刘翠花手里存的银子可远比田秀娘想象的多,因此,她听到田秀娘说要二百四十两的时候,也只是稍稍皱了下眉头,“钱娘会替你想法子的,老三家你就别去找了。他们也不容易,就他们每月赚的那点儿银子指不定都没咱们赚的多,在朝中做事不得打点?估摸着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的。” 田秀娘原本不觉得老三家过得紧巴,但转念一想,他家又是买宅子,又是养下人的,估摸着确实手里没剩什么银钱儿。 亏得今儿同她婆婆说了这事儿,不然不得黄了? 这样一想,她更是殷勤的给刘翠花捶背捏肩,“娘,您可真是我亲娘,多亏有您了。这再大的事儿,同您一说,就不是事儿。您就跟那王母娘娘一样,凡事儿都能帮着儿媳实现了,有您这样的婆婆,真真儿是儿媳十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这一番马屁拍的,就连刘翠花这种整日听的都受不了了。 “行了行了,今儿轮到你做饭了,快些做饭去,别说这些有的没的。” “得嘞!娘,您想吃啥?儿媳给您做?” “去看看厨房有啥菜,看着做些就行了。”刘翠花摆了摆手。 田秀娘从屋子里溜了出去,刘翠花看着她的背影一边儿叹气,一边儿摇头,“要是每日都这样让人省心就好了。” . 承德。 景孝帝可算收到了燕王去的信,将吴锡元的功劳一一列了出来,最后问他咋办。 景孝帝看了一眼,就搁置在一旁,拿起了一旁另外一封信。 信上写着中原水患,黄河又决堤了。 景孝帝看完就一阵头疼,“怎的这两年总是这样不太平?不是旱灾,就是水灾?朕有做错什么事儿吗?” 即便是有,这会儿谁也没胆子说。 更何况在他身边儿的只有一个只会说好听话的赵昌平。 “皇上,您整日日理万机,为了大夏都累坏了身子,哪儿能是您做错了什么?定然是那些个不安生的,惹了老天爷爷生气,老天爷爷这是在惩罚他们呢!” 一边儿避暑,一边儿喝茶的景孝帝觉得他说的可太有道理了,就点了点头,手上的茶杯也放了下来,伸手捋了捋胡须。 “既然不是朕的错,那这罪己诏也就不用下了。燕王不是问朕怎么封赏吴锡元吗?那就赏他去开封府治水患,若是能将那边儿的水患治理好,朕再一并封赏他!” 自古以来,大灾后头都跟着大难。 如今的又是最热的时候,搞不好还有鼠疫啊……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景孝帝想了想,就又说道:“吴锡元的夫人不是在太医署吗?让她也一并跟着去,想必他们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定然能平定开封府的水患。” 赵昌平想到吴锡元那位夫人,眉头轻轻一皱,“皇上,那位吴夫人未免也太年轻了些,这样大的事儿,您交给她……奴才总觉得有些不大妥当。一个不慎,可是几十万条人命啊……” 赵昌平岁数不小了,他六岁进宫,在宫里也待了四十多年。期间水患、地动……等等天灾也不是没经历过。 若真有了瘟疫,几十万的人命真是说没就没了。 第786章 夫唱妇随 遥记得三十年前,他们同胡人的一次战争,打得那是相当惨烈。最后是胡人那边儿的将士染上了鼠疫,这才退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也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景孝帝闻言也仔细思索了一番,吴锡元的夫人确实瞧着不像是能当大任的模样,就说道:“那便让太医署的刘忠世跟着一起去吧,有何事都让他们两人商量着来。对了,还有从前医治鼠疫的方子,也让他们一并带上。还有户部那边儿,给叶恒打声招呼,让他速速召集方子上的药材和粮食,一并给开封府送过去。” “是!”赵昌平应了一声,便退出去交代下属了。 八百里加急,三日之后吴锡元就收到了圣旨。 他坐在自家椅子上一边儿喝着茶降火,一边儿生着闷气。 “怎的我才刚回来,就又让我离京。”他不情愿极了! 苏九月在一旁帮他打着扇子,巧笑倩兮地安慰他,“能者多劳嘛,许是你前头那个案子办的好,皇上这才信任你的。” 吴锡元又叹了口气,苏九月接着说道:“开封府的水患很严重吗?那边儿的老百姓岂不是很惨?” 吴锡元想到正处于水深火热的老百姓们,脸上的不情愿也消散了许多。 他微微颔首,“是啊,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流离失所了。” 苏九月想到同庆四年的那场旱灾,也跟着抿起了唇。 夫妻两人还没说几句话,外头就又有圣旨来了,这次是专门给苏九月传旨的。 圣旨中说让她跟刘忠世大人一起去开封府,配合吴大人一起,医治遭灾的老百姓们。 苏九月领旨谢恩,给了来传旨的小太监塞了两个银裸子,才抱着圣旨眉开眼笑地跟着吴锡元回了家。 两人才刚回到屋子里,苏九月就凑到了吴锡元身边儿开开心心地同他说道:“锡元,我可以同你一起去开封府了!” 吴锡元沉着脸,“胡闹!” 苏九月被他的态度吓了一跳,愣了一瞬,才怯怯地将自己手中的圣旨往前送了送,凑到吴锡元的眼前,小声嗫喏道:“是皇上下旨的,不是我胡闹。” 吴锡元也察觉到自己可能是吓到她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伸手拉住了她的手,在她的手掌处轻轻捏了捏,像是在安抚她似的。 就连说话的语气也跟着温和了下来,“不是说你,我是在说皇上瞎胡闹。” 苏九月大吃一惊,下意识地朝着窗外看了一眼,才对着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可不能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苏九月小声说道。 吴锡元方才实在是被气到了,皇上让他去开封府,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绝无怨言。 但是他媳妇儿……才这么小!怎么能去那种地方?! 人之初,性本善,是没错。 但是人在有了生命威胁的时候,可就有了攻击性了。 前朝去赈灾的白行君大人,就是被灾民们活生生拖出马车打死的。 他一抬头对上他媳妇儿粉嫩嫩的小脸,再想到开封府那样的环境,他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那里不安全,你去不得啊……” 苏九月这会儿也顾不上圣旨了,随便将它放在桌上,就来到吴锡元身边儿,抱住了他的胳膊,整个人依靠在他的肩膀上,柔声说道:“你都去得,我哪儿有什么去不得的?条件再艰苦,咱们一起也没什么怕的。” 一看就是一副初出茅庐的言语,吴锡元叹了口气,决定将家里几个护院都带上。 到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务必要护他媳妇儿周全。 两位主子都要去开封府的事儿很快就被家里的下人知道了,梅子自告奋勇的找了过来。 她掀起竹帘的时候,苏九月正在整理他们夫妻两人衣裳。 听见身后的动静,就停下手中的动作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梅子跨过门槛儿在她身后站定。 “梅子?你怎的来了?” 梅子冲着她嘿嘿一笑,“夫人,您可是要去开封府赈灾?” 苏九月抿着唇微微点头,“嗯,跟大人一起去。” 梅子朝前走了两步,来到了她身边儿,“夫人,我爹说那边儿不安全,让我随你一起去。您带上我吧?我很厉害的。” 她有多厉害,苏九月在梦里就已经知道了。 只是…… “梅子,你也知道的,那边儿不安全,我担心你……” 梅子一听急了,恨不得立刻将自己会的十八般武艺都给她练上一遍,“夫人!您别担心我啊!那些老百姓没什么怕的,怕的就是刁民。他们又不是什么练家子,便是来几十个我也不带怕的,一定能护您周全。” 苏九月拧着眉头,不敢贸然应下来。 梅子干着急也拿她没办法,最后一跺脚转身朝着外头走去,“夫人,您既然不同意,那我就去找大人去!大人对您这样好,定然会答应让我去保护您的。” 苏九月刚伸出手,还没来得及叫住她,她就已经风风火火冲出门去找吴锡元了。 吴锡元正在同阿奎说话,见着梅子跑了过来,就停了下来。 梅子跑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大人,您让我跟着你们一起去吧!我会保护好夫人的!” 吴锡元见识过梅子的鞭子,也知道她有多厉害。 他只问了梅子一句话,“你爹知道吗?” 梅子一听就知道有戏,连忙点了点头,“知道,就是我爹让我去的,他说那边儿不安全。” 吴锡元这才应了下来,诚恳地说道:“成,那你便跟着一起去,待到回来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梅子咧嘴一笑,“什么亏待不亏待的,您和夫人如今对我们就很好了。只是我走了之后,您得让人帮忙照顾着些我爹。我爹如今身子好许多了,也不用人伺候,就是要盯着他老人家喝药。” 她爹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喝药,平素有她盯着还好,她若是走了,不就没人管了?那可不行! 吴锡元笑着应了下来,“好,你放心,你爹爹我会安排好的。” 第787章 心软 夫妻二人走的匆忙,也来不及再等到下一个休沐日见到他嫂嫂。 吴锡元亲自去找了叶恒,让他帮着给家里人捎句话。 叶恒忙得脚不沾地的,见着吴锡元来了,才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点的空隙听了他的嘱咐。 叶恒一听立刻表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让他放心去。 “草药和粮食我先让人送一部分过去,后续筹集到了再接着给您送过去。” 吴锡元知道负责粮草的人是他倒是放心了不少,上一世的叶恒可没这一世的好运气,他是凭借自己每三年一考核升上来的。 但这并不妨碍吴锡元知道这个人是实干的,背后没有什么后台,应当不会在这种大事儿上搞小动作。 他对着叶恒一抱拳,“有劳叶大人了。” 皇上圣旨一下,夫妻两人就没有了再耽搁的余地,第二日天儿才刚麻麻亮,他们就带着下人和随从一并出发了。 这回苏九月可没带兰草,兰草扁着嘴说夫人只带着她享福,不带着她患难。 却被苏九月两句打趣儿给堵回去了,“只享福还不好?咱们府上总得留几个人守着,不然我跟大人回来了,院子里恐怕都进不了人了。你留着我放心,听话。” 兰草也明白她说得对,只好不情不愿的答应了下来。 他们夫妻两人出城门的时候,还碰上了在外巡视的宋阔。 宋阔这阵子抓住不少大老鼠,也尝到了巡视的甜头,日日披星戴月的。 也亏得他家里没有女人,不然这么三天两头的不着家,夫人还不得跟他闹腾起来啊。 既然碰上了,难免要打声招呼。 宋阔也叮嘱他们夫妻两人去开封府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莫要露财。 吴锡元都答应了下来,并且投桃报李,还告诉了他个信儿。 “宋将军,平王和静王恐怕有些什么联系,听闻您最近开罪了平王,静王那边儿您也得当心啊。” 宋阔听了之后,顿时脸色一变,十分郑重的对着吴锡元行了一礼,“多谢吴大人提醒。” 吴锡元也对着他抱拳行礼,“我们还要赶路,咱们就此别过了。” “好,等吴大人回来了,我们再一起喝酒。” 目送着吴锡元夫妇二人的马车走远了,宋阔才急忙对着身边儿的下人说道:“快回去找书言,就说今儿到国子监祭酒府上拜访的事儿找机会推了吧。” 国子监祭酒的小儿子这阵子同他们家书言走的很近,书言才从外头找回来,在京里头其实不认识几个人,也一直被京圈儿的少爷们排挤。 国子监祭酒林家的少爷同书言走的近,他心里还有些高兴,觉得弟弟可算也能有自个儿的玩伴了。 可现在看来,林家是静王的外家,静王又同平王走的近,而他又得罪了平王。 天底下真的有这么凑巧的事儿吗? 不行,在他将事情搞清楚之前,书言不能再和林家那两个小子一起玩耍了。 他们林家人多,他可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 吴锡元的马车一直驶到了城外的十里亭,才停了下来。 刘忠世已经在此处等着他们了,他们下车对着刘忠世行了一礼,客客气气地说道:“让刘大人久等了。” 刘忠世也回了一礼,笑着说道:“吴大人客气了,下官也才到不久。” 今后的日子就是他们几人互相扶持了,刘忠世哪儿会在这种小事上同他们起嫌隙。 再说了,他确实也才来不久。 开封府距离京城并不近,即便是他们日夜兼程的赶路,也得大半个月。 吴锡元自个儿也没想到,他才刚从梅仙山回来不久,就又要去那边儿一趟。 他心里担心那些百姓们,怕耽误的越久,那边儿的灾情越严重。 但又担心他们日夜赶路,他媳妇儿的身子受不住。 苏九月哪儿能不知道他的想法,立刻就说道:“锡元,你莫要担心我,我坐在马车里又不是让我自个儿跑路,能累到哪儿去?咱们早些到,早些知道开封府的情况,心里才踏实啊!” 刘忠世也跟着点头,“我也无妨,咱们还是先赶路,若是路上实在累了再停下来休息就是。” 吴锡元应了一声,将手上的饼子吃完,喝了两口水,才吩咐大家都上马车,准备出发。 十八天过后,距离开封府越来越近了,路上碰到流离失所的灾民也越来越多。 大多数人都是拖家带口的,形容憔悴,有些人走不动了,干脆就席地而睡。 苏九月这些日子也早已习惯了马车上的摇摇晃晃,她靠在枕头上,眯着眼睛迷迷糊糊大白日的竟然做起了梦。 她们的马车进入了开封府的地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跟在她们的马车后边儿,妇人很瘦很瘦,更显得一双眼睛出奇的大。 她襁褓里的孩子小的还没两块砖头大,也没穿衣服,就被一块破布裹着。 这妇人不吵不闹,不要吃的,只是那么跟着她们。 那小孩子一开始还有力气哭,到了后边也哭不动了,那妇人就真跟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苏九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让人拿了一块饼子给她,可谁知道被更多的人看到了,全都围了过来。 她们已经赶了半个月的路,手上的干粮也没多少,面对这么多流民哪儿分得过来啊?他们带来的一部分粮草确实是用来赈灾的,但是也不能半路就随便给了人。 就这样护送粮草的士卒跟流民们起了冲突,越来越多的流民得知他们这边有粮食就追了过来。 梅子站在车辕上,手中的棍子撵走了不少人。 可是她自个儿也说了,她能对付大几十人,但这些流民何止几十上百人啊…… 眼看着就撑不住了,苏九月感觉到马车开始晃动了,紧接着一阵天旋地转,过于真实的感觉吓得她瞬间惊醒。 看着身边儿晃她的吴锡元,这才松了一口气。 “你可吓死我了。”她小声抱怨了一句。 吴锡元手里拿着刚刚下人们送来的水,问道:“昨儿夜里没睡好?怎的这会儿睡着了?” 第788章 请求援助 苏九月摇了摇头,“天儿太热了,这会儿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就睡一会儿。” 吴锡元将手上的水囊递给了她,“天儿热了要多喝点水,我瞧着你脸色似乎有些不大好,是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让刘大人过来帮你看看?” 苏九月接过水壶喝了两口,才抬起眸子看向了他,黝黑的眸子里带着些吴锡元熟悉的东西。 他瞬间就意识到了什么,下一句就问道:“做梦了?” 苏九月点了点头,“嗯,梦里我好像闯祸了。” 她仔细想了梦里的场景,还真像是她能做出来的事儿。 吴锡元知道她每次做梦都不是什么美梦,估摸着又被吓到了,就拉过她的手捏了捏。 “哦?闯什么祸了?”他追问道。 苏九月叹了口气,将方才梦中看到的事情告诉了吴锡元。 吴锡元也拧起了眉头,他们奉了皇上的命令,从京城赶过来已经十分迅速了,可距离决堤已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看来形势已经很严重了…… 苏九月见他不说话了,便说道:“那母子二人看起来真的很可怜,那妇人瘦成那样估摸着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饿瘦的。这样的天灾对于穷苦百姓来说,真的是灭顶之灾,我瞧着实在不忍心……” 吴锡元摸了摸她的头发,叹了口气。 他知道的九月的心思,那母子二人若是不救随时会死掉,可救了却连累了整个车队的人。 “媳妇儿,若是咱们再碰到了那对母子,就让她们往开封府方向走。”吴锡元说道。 苏九月拧着眉头,“我瞧着那妇人的模样,估摸着都走不到开封府。” 吴锡元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这事儿若是不能完美解决,八成就永远成了他媳妇儿心中扎着的一根刺。 他仔细思索了许久,才对着苏九月说道:“这样,咱们脚程比较快,她们定然跟不了多久。等咱们车队走了,夜里我再悄悄派人去给她们母子两人送口吃的,你看可行?” 苏九月一听,顿时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嗯!这倒是个好法子!” 吴锡元笑了,“乖,先喝水吧。” 苏九月这个梦确实也提醒了吴锡元,他们车队这么多人,太过招摇了。 即便是没有九月给那母子二人饼子的事儿,他们也一样会被人盯上,起冲突真就在所难免了。 皇上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并将尚方宝剑赏赐给他,这个队伍当中他就是说了算的。 他思索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给开封府知府于国志大人去一封信,让他们派兵接应。 写完信之后,就立刻命人快马加鞭送去了开封府。 为了等候于大人的接应,他甚至还停下来让大家休整了半日,等所有人都休息好了,才嘱咐他们小心流民,一行人朝着开封府去了。 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被大水淹过的土地和田野,黄河里厚厚的泥沙将土地覆盖,地上连一根杂草都没了。 越靠近开封府的地方,流民就越多。 显然大家也都知道若是朝廷来救济也是从开封府开始的,只是开封府能力有限,再加上前年的一场旱灾,府里也根本没有多少粮食。 于国志亲自在城门外设粥棚,可是开封府人口众多,粥越来越清,到了最后锅里都没几粒米了。 百姓们怨声载道,他也无可奈何,他甚至连自家的粮食都拿出来了。 若是朝廷的救济粮再不来,他估摸着也得跟着这些老百姓们一同被饿死了。 于国志叹了口气,对着府上的下人们说道:“去我老丈人家问问,看看还有没有粮食,能对付一日是一日。若是再不能安抚这些流民,等到他们闯进了城门,到时候恐怕城中的富户没一个能幸免的。” 他说的没错,他老丈人也不是那种不识好歹之人,只是…… “哪儿还有粮食啊!咱家如今也跟着日日喝粥了,囤的那点儿粮食哪儿能养活的了城外那么多张嘴?” 于国志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嘴里直发苦,“给洛阳、商丘那边儿的信有回音了吗?他们怎么说的?可愿意伸出援手?” “大人,有回音了,派去的两队人就回来了一人。说那边儿给分的粮食,在半途就被灾民们给洗劫一空。若不是他正巧去解手,指不定也跟着一起回不来了。” “难道……老天真的要让咱们死吗?朝廷怎么还不来人啊!”于国志愁死了。 “大人!大人!加急信!!”一个士卒冲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于国志顿时精神一振,对着士卒说道:“谁的信?快拿过来给本官看看!” 士卒冲到他跟前,单膝跪下,手中的信封高高的举过头顶。 于国志一把拿了过来,撕开信封,手一抖打开了里头的信。 一看居然是钦差大臣吴大人的,吴大人说他带了一部分粮草马上就到开封府,担心粮草被灾民们掠夺,请他务必派人前来接应。 于国志哈哈大笑了起来,“天不亡我啊!快!立刻点五百人前去接应钦差大人!” 刚说完他一顿,又改了口,“不!本官亲自去迎!” 吴锡元他们一行人走在路上,感觉到身后跟着流民越来越多,所有人的心都沉了沉。 吴锡元担心跟着的人会越来越多,还让人驱散了两次流民,可根本没什么用,走了没多久,流民就又聚集了过来。 他只能叮嘱阿奎和梅子等人保护好苏九月,自个儿骑着马跟在马车外头,时刻注意着这些流民的动向。 比起自己,苏九月更担心他。 他也是个不会武艺的文弱书生,若是真的流民暴动,他又该如何是好? 就在大家都提心吊胆的时候,忽然马车停了下来。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沦陷的蓝调[SP 1V1]
军师威武
姑母撩人
小公子(H)
将军宠夫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腹黑哥哥。霸道爱》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媚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