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寐小说

夜寐小说> 快穿好孕娘娘:绝嗣帝王替我生娃 > 第89章

第89章

问冯相,门闩与铜锁,是用来防范何人?” 冯京不知石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笑道:“自然是防盗贼。” “非也。此二者,防君子不防小人,防良民不防盗贼。” “这……愿闻其详?” “若真是盗贼,岂有门闩与铜锁能防范得住的道理?若能防住,世间便再无盗贼。门闩与铜锁,最多让盗贼稍稍麻烦一点而已。但是二物却能让君子与良民,见而止步,故曰,防君子与良民甚有用。”冯京一时没有明白石越之意,一头雾水,只觉石越强辞夺理。石越知他不解,又笑道:“倘若某屋,大门洞开,堂中放着黄金千两,且无人看守,敢问冯相,世间不取此黄金者,能有几个?” 冯京笑道:“此万中难觅一人。” “正是。”石越又问道:“若是这千两黄金,大门紧闭,铁箱铜锁,试问冯相,世间不取此黄金者,又将有几人?” “大抵清白持家者,必不会取。若越墙破门而入,便是盗贼了。” “正是如此。”石越笑道:“制度之设,便如门闩与铜锁,其目的是为保护大部分人的名节。制度愈是完善,则世间君子越多。故我以为,欲使民风官风澄朴如古,一则自然还要德化,以德治天下,若处道德沦丧之时,便有严刑峻法,亦不能止人为盗贼,好的制度并不能决定一切,同样的制度,在此处是良法,在彼处则是恶政,便是道德不同所致,此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所以,即便是三代的制度,也不能照搬于今日。但另一方面,仅有德化,亦不足以自恃。譬如日日有黄金千两唾手可得为诱惑,便是一日在其耳边念上《论语》三百遍,亦难使其不做贼。故此我以为,道德教化与完善制度,二者不可偏废。” “道理自是如此……” “人情都是趋利避害。制度之设计,便是要使众人知道,做好人便是利,做坏人便是害。” 冯京苦笑道:“子明,种种情弊,想要杜绝,绝非易事。制度过于严密,也并非好事。做宰相的,要有包容之心。要知道阴阳为天地之道,宰相之道,在于调和阴阳,而并非执其一端。否则,徒然多事,让天下不安而已。” 石越知道冯京倒也并无恶意,只是一时难以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当下笑道:“冯相放心,我绝不会做商鞅、李斯的。” 石越与冯京到达石府之后,二人方坐下来,便听侍剑来报,韩宗吾与竹娘已经请到。石越与冯京微微一笑,连忙吩咐侍剑将这位韩衙内与竹娘请进客厅。 韩宗吾虽然是宰相之子,但是身份比起石越来,却有天渊之别。他于石越,素来是高攀不上,此时忽然接到石越的帖子,心中不免惴惴不安。走进厅中,正要行礼,却又见冯京也在,更是吃了一惊,连忙拜道:“学生见过冯参政、石参政。”竹娘也盈盈跪了下来,欲要参拜。 石越却抬抬手,笑道:“韩世兄、竹娘姑娘,不必多礼。来人,看座――” 早有仆人过来,给二人上茶看座,韩宗吾见石越如此客气,稍稍放心,一面抱拳问道:“参政召学生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石越笑道:“的确有事相询,不知韩世兄与竹娘姑娘,可否如实相告?” “参政下问,焉敢不答?” “如此便好。”石越站起身来,慢慢踱到二人面前,看着韩宗吾,笑道:“在下便是想问问二位,那份奏折,是不是韩世兄泄露给唐垧的?” 韩宗吾被石越吓了一跳,抬起头来,愕然道:“不是,不是。” “韩世兄,此事你隐瞒无益。你若能坦白告诉我,或还有转寰的余地,也保住了这位竹娘姑娘一条小命。我坦白向你说罢,你可知道今日来满风楼的人是何人?此人朝中赫赫有名,乃是御史安??。世兄今日得罪了他,只怕明日令尊都难免要受到牵连……你若再瞒上这等大事,到时候只恐真的要祸及家门,牵连不浅呀!”石越看着韩宗吾与竹娘,从容而恳切的劝说道。 冯京也温言说道:“我与石参政,与令尊,令叔皆是交好,今日之事,贤侄还是要实话实说,以免误了大事!” 韩宗吾万万料想不到自己打的竟然是当朝的御史,尤其安??的名字,他也是听说过的,当下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想起后果,不由得后怕,竟然瘫在椅子上浑身颤抖,半晌说不出话来。那竹娘被卷入这等大事中,早已目瞪口呆,只是垂头屏气,连喘息都不敢稍大一些儿。 石越静静的望着韩宗吾,柔声说道:“那份奏折,是令尊带了抄本回家,所以被你看到了么?” “不是,不是。”韩宗吾似乎还没从震惊中回复过来,听了石越地问话,条件反射似的一颤,便即慌忙否认。 “那你是如何得来的?” “我……”韩宗吾望了石越与冯京一眼,一咬牙,道:“我是拣来的。” “拣来的?”石越与冯京不可思议的望着韩宗吾,齐声反问道。 韩宗吾见二人似有不信之意,急道:“家父家规甚严,我等兄弟轻易不能入家父书房,我怎能偷看到?实是那日我约了唐垧去满风楼喝酒,在楼外的街上与人发生口角,那人伤了我两个家人,逃跑之时,不慎遗下这个包袱,学生想查知此人是谁,便打开了这个包袱,只见里面除了一些铜钱外,便是这封奏折。学生当时也不知是真是假,便和唐垧炫耀……”韩宗吾在此处,却是撒了点小谎――他以为既是捡来的东西,无论真假,告诉唐垧也不会与他韩宗吾有关,这才没有顾忌。 石越见他神色惶急不似撒谎,不由得苦笑问道:“你看到这个包裹,也不觉得可疑么?” “学生以为那或是个盗贼……” “没脑子!”石越一边在心中暗暗骂了一句,一边却在口里安慰道:“既是如此,奏折还在么?当时必有家人为证。” 不料韩宗吾低垂着头,低声道:“那奏折,学生在唐垧入狱时烧掉了,但作证的家人倒是有。” “草包!”石越再次在心中暗骂了一句,他望着韩宗吾,心中颇有些哭笑不得。当真是龙生九子,子子皆有不同,韩家也并非没有英杰之士,否则那能在宋代盛极一时?但韩宗吾此人,却的的确确是既无心机又无胆色,十足的一个纨绔子弟。如今还亲手毁掉了物证,纵是韩绛只怕也要百口莫辩了。 “世兄现在即刻回府,快将此事原原本本告知令尊。以令尊之明,自然能猜到事情真相如何。只是事已至此,只怕也没什么更多的办法。单单只今日满风楼之事,便已足够令尊头疼了!”石越几乎是叹息着地说道,想起以韩绛的厉害,竟然会有这么一个草包儿子,他的心中对韩绛,但也有些同情。 “我若回去,会被家法活活打死的。”韩宗吾脸上露出极恐惧之色,一边哀求的看着石越与冯京,似乎想恳求些什么。 “事到如今,只怕令尊已经没有空来打你了。”石越又叹了口气,一边高声唤道:“石安,送韩衙内回府。” 待石安将韩宗吾与竹娘送走,石越与冯京相顾一叹,二人心中皆是雪亮:韩绛在尚书省政事堂的日子,只怕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果然,次日早朝,安??便即弹劾尚书左仆射韩绛教子无方,纵子行凶,殴打朝廷命官,且事涉泄露朝廷军机。顿时令得满朝惊骇,韩绛自韩宗吾回家,便已知悉此事,早已准备了谢罪的表章递上,自请引咎辞职。安??一个七品御史,仅凭一己之力,扳倒宰相,一日之内,便名噪天下。 接下来数日之内,赵顼接连降诏,罢韩绛相位,夺韩宗吾勋品,以安??为殿中侍御史,韩绛这个尚书左仆射屁股还没有坐稳,短短几个月就被罢相,尚书省暂时便形成了以尚书右仆射吕惠卿为首的新格局。 而唐垧亦在交纳巨额罚金之后释放出狱,但是《谏闻报》在财政上受到重大打击,无力复刊,只得暂时停刊。唐垧出狱之后,因为一贫如洗,不得已远赴杭州,加盟《海事商报》。 但是这一切,对时局产生的影响,其实相当有限。韩绛本身是个没有特别坚定政治信念的相公,他在政事堂的作用,甚至连石越都认为几乎是可有可无――无非是用来盖印而已。而《谏闻报》也并非是有影响力的大报,虽然这可以看成是报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的挫折,但是无论是石越,还是三大报的编辑们,都没有夸大这件事的负面影响的意图。 总之,大宋前进的车轮依然没有停止,并且一直停留在石越所希望的轨道上。 第四章 江头风怒 第二十八节 熙宁八年十月立冬之后,天气渐渐转冷。因为汴京冬月无蔬菜供应,上至宫禁,下至民间,无论贵贱,都开始购买蔬菜收藏,以备过冬之用。这段时间,汴京四门大开,过冬物资车载马驰,充塞于诸官道。连接汴京与扬州的汴河,也是船来船往,一片繁华景象。自从石越任太府寺卿之后,杭州的海外贸易与鼓励商业政策,得到了大宋朝廷最高层的直接支持,以扬州、杭州、江宁、苏州、明州五大城市为中心,一个繁荣的江南商业圈初步形成。而这个地区与汴京的主要联系通道,便是汴河。无数的丝绸、瓷器,甚至是制

相关推荐: 病娇黑匣子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呐,老师(肉)   掌中之物   妇产科男朋友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朝朝暮暮   医武兵王混乡村   蚊子血   凡人之紫霄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