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长,也是之前的准厂长,那自然就会查到沈成山还有个女儿,是去年很轰动的全国状元。 在所有人看来,空降的新厂长都是抢了沈成山的厂长位置。 这会儿偏偏沈成山的女儿,救了新厂长的女儿,这怎么能不巧呢。 秘书尴尬,有些不知道说什么。 秦天南也没多解释,只说:“那两个人贩子作案手法娴熟,肯定不是第一次了,希望你们能重点关注这个案子,不要让他们有机会再拐卖他人。” 秘书连忙点头:“那是一定!” 话是这么说,她可不会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既然这夫妻俩喜欢装柔弱示人,那就变成真柔弱吧,柔弱到没力气再干伤天害理的事。 …… 从丰州市去京市的这段火车,买的是硬卧票。 卧铺车厢比硬座车厢要松散很多。 到了京市,先去京市医学院,参加专门为她一个人准备的期末考试。 原本只打算做本科大一、大二的期末考试,她做完一张卷子,老师就在旁边改一张。 大一大二的做完,就又把大三大四的也拿给她做。 索性就全部做完吧。 医学这玩意儿,知识点太多,有时候即便是成熟的医生,在碰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也得查一下书。 即便是学校的老师教授,也不敢说能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 而秦天南的答卷,简直叫人难以置信。 不光是基础知识答卷,还有病例分析题,也是学生们认为最难最接近实践的题目,秦天南的回答,同样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其中有一道病例分析题,是说病人胸闷胃痛,恶心呕吐,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肠胃炎,而秦天南在诊断结果那里写,须排除心梗。 而这道题,是京一附院最近的一个真实案例。 病人胸闷胃痛,恶心呕吐,持续没有缓解,去医院的时候很难受,急诊的医生在给病人初步检查后,开了肠胃炎的药物让病人自行回家休息,等病人再次送来时,已经昏迷,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人死亡! 来到京市的第二天,接连拜访完曾爷爷二姑姑三伯伯,大伯伯依旧不在国内,秦天南就直接去了京一附院急诊科当实习生。 她这实习生是京市医学院的校长王文昌特批的,直接给她塞急诊去了。 她的理论考得再好,也不代表她就能独立给病人看病,理论和上手操作完全是另一回事。 给她塞实习那边,找了个带教老师,是急诊的副主任胡雪兰。 “丰省医学院的?”胡雪兰看到秦天南的资料,不由得皱眉。 这份资料也是王文昌让秘书帮忙办的,按照秦天南的意思,就把她当成普通的应届毕业实习生对待。 虽然她理论上也是京市医学院的学生,但京一附院,就是京市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来了个陌生的京医学生,大家肯定要打听她到底是谁,就干脆写是丰省医学院的大四生了。 “怎么现在才来实习?”胡雪兰问。 这一届的实习生已经分配过来有俩月了。 胡雪兰也就是那么一说,根本没指望秦天南回答,她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丰省医学院的学生,能跑来京一附院实习,就足以说明她肯定是有背景的,一般人压根别想这么干。 调来京市的医院实习,目的显然就是想要在实习结束之后留在京市的医院。 这种关系户胡雪兰见得多了,不过上来就把关系户放在急诊的却是不多。 胡雪兰也懒得说那么多,直接给秦天南说她这边的规矩。 总之一个原则就是,多看多学多练,这多练当然指的是私下里自己想办法练,而不是在病人身上练。 然后胡雪兰就把她交给其他来得早的学生了。 一同在胡雪兰手下的还有3个学生,两男一女,他们都是京市医学院的学生,对秦天南这个丰省医学院过来的,倒不至于说看不起,但也确实不大能看得上关系户。 秦天南也不着急融入,先跟着多看多学。 这个时代的医院,和后世制度森严的大医院还不太一样,秦天南得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实习医生主要就是给主治跑腿,也帮着分检病人。 急诊的病人五花八门的,最多的还是外伤,摔伤割伤烫伤等。 刚刚接的这个病人,就是腿上被划了一个十几厘米的口子,皮肉外翻,看着非常骇人。 胡雪兰带着几个学生助手给病人清理伤口,缝合,一边治疗一边提问,当然,没提问秦天南。 提问之后,又让学生亲自上手给病人缝针。 病人是成年人又打了麻药,没那么疼,胡医生说明情况之后,病人也同意给学生们练练手。 其他三个学生都上手了,只有秦天南在边上学习。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天。 秦天南也不着急,让她做什么就做,不让就看着。 这样的性子,倒是让同组的学生都对她观感好了起来。 再加上这一组原本是两个男生一个女生,女生落单,就更容易向秦天南靠近。 渐渐的,几人就互相熟络起来,忙的时候也会互相帮着给带饭。 秦天南也听到了同组实习生吐槽带教老师胡雪兰。 “胡老师是出了名的强势严格,对病人春风化雨,对咱们就是雷霆万钧。”钱馨馨说道。 边上的李国兴,一边记笔记一边说:“跟着胡老师能学到东西,就是容易精神受损。” 另一个男生赵跃进笑道:“咱们胡老师可是说一不二,连院长她都敢怼,什么关系户她也都不管,敢犯在她手里,统统都得滚蛋。前些时候那个心梗误诊的,哪个领导来说情都没用,被胡老师赶走了。” 钱馨馨说:“那位张医生不愿意上夜班,调班没被批准,他就把脾气撒在病人身上,给病人看病一点耐心都没有,随便问几句开药就让病人走了,活生生的一条人命啊,开除他都是轻的!” 赵跃进点头:“他这个错误后果太严重,以后恐怕都当不了医生了。” 晚上几个人轮流值夜班。 秦天南和钱馨馨两个女生一组,没病人的时候两人也没闲聊,抓紧时间看专业书。 间歇地处理了两个小的外伤缝合,一个意外烫伤,一个低血糖。 到了午夜时分就差不多安静下来了。 正准备打个盹呢,外头喧闹起来。 “医生,医生快点,我家孩子高烧抽搐了!” 急诊晚上遇见孩子高热抽搐的情况也比较多,尤其是在换季感冒大流行的时候。 现在相对来说还少一些,不过小婴儿免疫系统还没完善,什么时候发烧都是有可能的。 孩子送过来的时候,抽搐的劲儿已经过去了。 秦天南和钱馨馨连忙帮着把孩子放在诊疗床上,给孩子测体温,听心肺音。 39.8度。 家长说已经给孩子喂了四分之一片的安乃近,孩子烧退了,但是很快就又烧了起来,还出现了抽搐的现象。 他们赶紧把孩子送来医院,这会儿孩子抽搐现象停止了,但依旧高热不退。 胡雪兰已经被护士叫过来了。 钱馨馨立刻把给小患儿的查体情况说了一遍,用药情况也说了。 用药间隔时间太短,不能再继续用药。 但患儿体温太高也不行,得赶紧先把体温降下来。 钱馨馨脸色发白:“胡老师,会不会是……脑膜炎?” 这三个字一出,患儿父母顿时脸色大变。 六七十年代中夏国脑膜炎大流行,死亡患者不计其数,而即便是存活下来,后遗症也很突出,失聪、学习障碍、智力障碍等等。 以至于许多人骂人的时候会说,你是不是得了脑膜炎?就是在骂对方脑子有问题。 胡雪兰瞪了钱馨馨一眼,钱馨馨立马缩了一下脖子。 她也是忽然想到的,反复高烧、抽搐呕吐、昏睡不醒,这确实有点像脑膜炎的症状,学校老师都教了,在给病人做诊断的时候,要优先考虑排除危及生命的治病因素。 就像是前些天那个被误诊的心梗患者,病人有胸闷胸痛,也有胃痛。 他有可能就是肠胃炎或者胃病导致的胃痛,连带着出现了胸闷胸痛这些症状,也是有可能的,人不舒服的时候什么症状都会出现。 但偏偏他就是心梗导致的胸闷胸痛。 老师们反复提这个病例,就是说要优先排除致命因素。 钱馨馨觉得自己会往脑膜炎上怀疑很正常。 看着焦急不安的父母,胡雪兰赶紧说:“先去抽血化验,只是高烧抽搐不能确定就是脑膜炎。” 秦天南这个时候开口:“胡老师,我能用中医的方法试试吗?先给孩子降一□□温,不然他很快就又要抽搐了。” 胡雪兰的脸色比刚才更加严肃:“不可以。” 秦天南没有再多说,胡老师有她的立场,如果随意让一个实习生上手,那才是有问题。 但旁边的家长已经听到了秦天南的话,立刻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赶紧问秦天南有什么办法。 胡雪兰立刻跟家长解释,这是医院新来的实习生,没有处方权,还需要跟着老师学习。 家长却不管那些,焦急地说:“中医上有办法让孩子退烧那就用啊,现在孩子也不能再吃退烧药,你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么不试试中医?” 胡雪兰脸色很难看:“就算是要看中医也不能让实习生来,我们先给孩子做物理降温,我马上帮你联系我们院里的中医大夫。” 孩子家长很焦急:“这大半夜的,等你把大夫叫来孩子都不知道烧成什么样子了!” 秦天南开口了:“大哥大姐,胡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我只是个实习生经验不足。这样吧胡老师,您先联系咱们院的中医大夫,我给孩子用中医手法退烧,我保证不用药物,只用针灸和推拿,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的,您看可以吗?” 胡雪兰盯着秦天南看了几秒钟,点头,让护士取来针具。 秦天南给小孩指尖和耳垂放血,很小的针孔,揉捏按压出血,而后又给孩子推拿。 十几分钟后,孩子出汗了,出汗就说明在退烧,家长顿时松一口气,不住地向医生表示感谢,尤其是秦天南。 让家长陪着孩子注意观察,而秦天南和钱馨馨都被胡雪兰叫走批评。 “钱馨馨你的问题,谁让你随便给出脑膜炎的诊断?知不知道这样会吓到家长,如果病人多的话还可能引起恐慌!” 钱馨馨连忙认错。 胡雪兰又看着秦天南:“你是西医大夫,随便给病人用中医手段或者是一些土方法治疗,万一出事谁来负责?你有行医资格吗!” 胡雪兰又训了几句,让她们以后有什么判断先请示她,不要放着患者家属的面说,免得无法收场。 胡雪兰的确是好意,秦天南理解,所以刚才在外面也没有跟胡雪兰对着干。 不过,等胡雪兰说完,她想了想还是跟胡雪兰交代一下:“胡老师,我是有行医资格的中医。” 这年代是没有执业医师考试的,也不存在医师资格证。 农村经过培训就能上岗的赤脚医生会发赤脚医生证。 而医学院,只要是医学专业毕业的,就都是可以给人看病的医生。 中医讲究师承,不需要医
相关推荐:
召唤之绝世帝王
实习小护士
游戏王之冉冉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我有亿万天赋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深海gl (ABO)
玩笑(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