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寐小说

夜寐小说> 穿成恶毒小姑子怎么办(NP) > 第160章

第160章

盛了数百年,天下程朱门生千千万,朝廷为何要离经叛道,推广歪理邪说? 但是身为山东左布政使,储埏也不敢公然违抗皇帝陛下的圣命,只能在暗中阻扰新学推行。 当衍圣公找他,制定出学子罢考这个计划后,储埏几乎没有犹豫立马就点头同意了。 毕竟他储埏读了一辈子的程朱,还靠着程朱金榜题名、青云直上,时常以“亚圣门徒”、“程朱大儒”自居。 现在程朱有难,他储埏又岂会置之不理? 然而令储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先前一直轻视的白莲妖教,竟然祸乱了整个山东! 现在他再想腾出手来解决这个白莲妖教,已经不太可能了,除非上报给朝廷,请求朝廷派遣大军前来镇压。 可是如此一来,他储埏这个山东左布政使算是做到头了,极有可能被下狱治罪! 一想到那可怕后果,储埏就忍不住身子一颤。 “怎会如此?” “事情怎会发展成如此模样啊?” “那青州卫指挥使高凤真是个蠢货,剿灭反贼不成自己还死了!” 储埏愤怒地咆哮道,整个人都有些绝望。 右布政使张海叹了口气,脸色同样难看到了极点。 “大人,上报朝廷吧!” “这件事情已经压不下去了!” “如果再拖延下去,等白莲妖教攻陷整个山东,那我们不但自己生死两难,还会累及全族啊!” 听到张海这话,储埏立马心头一颤。 自大明立国至今,还从未有过叛军攻占一省之地的事情! 如果白莲妖教真攻陷了整个山东,那对朝廷威信将会是致命打击,足以动摇大明朝的江山社稷! 而他们这些山东官员铁定没一个跑得了,全都会被抄家灭族! 一想到那可怕后果,储埏心中的那丝侥幸心理顷刻间烟消云散。 “上报朝廷!” “八百里加急,要快!” 正当这个时候,山东左、右参政卢信、林钟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大人!” “大事不好了大人!” 储埏满脸怒容地看向二人,不等这二人开口,禁军甲士就冲了进来,将他们全部制住! 储埏见状大惊失色,愤怒不已地咆哮道。 “混账东西!” “尔等是何人敢如此对待本官?” “本官可是山东布政使储埏,尔等想要造反吗?” “储埏对吧?”顾佐施施然地走了进来,“你的事儿发了,以后不再是山东布政使了!” 储埏一见到顾佐,脸色瞬间苍白! 左都御史,顾佐! 他怎么会突然降临山东? 难不成朝廷已经得知了消息? 储埏腿肚子立马软了,还在试图挣扎求生。 “顾大人!” “还请顾大人明鉴啊!” “白莲妖教一事……” 顾佐闻言一愣,什么白莲妖教? 这个储埏还瞒着朝廷干了什么事情? 顾佐快步走上前去,翻阅官署里面的公文,片刻之后这位左都御史暴怒到了极点,一脚将储埏踹翻在了地上。 “储埏啊储埏,你这个天杀的蠢货,你是想找死吗?” “白莲妖教已经席卷山东之地,你竟然还敢隐瞒不报?” “本官恨不得现在就一剑砍了你!” 顾佐暴怒到了极点,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储埏竟然如此愚蠢短智! 学习罢考的事情,他储埏最多是一个失察之罪,要是储埏卷入其中是故意为之,那大不了算是理念之争,以他正二品布政使的身份,最多不过是罢官去职! 可是这白莲妖教的事情完全不一样了! 储埏明明有机会将唐赛儿等妖人一网打尽,那就不会再出现后面的事情,可是这个蠢货偏偏自以为是,坐视白莲妖教发展坐大,还不上报朝廷,直至酿出了现在的恶果! 这个储埏,当真该杀啊! “顾大人听我解释啊顾大人!” “下官只是想着……” 顾佐懒得再跟这个蠢货废话,立马唤来了东厂千户,将白莲妖教公文递给了他。 “马上动用你们东厂的渠道,立刻送回京师!” “一定要快,否则山东要乱了!” 东厂千户接过公文一看,当即脸色大变,匆匆离去。 白莲妖教席卷整个山东之地! 朝廷对此还浑然不知! 真是该死啊! 顾佐余怒未消,又看向储埏、张海等人。 “来人,将山东布政使、按察使官员全部缉拿下狱!” “敢有反抗之人,格杀勿论!” 听到顾佐这话,储埏和张海彻底瘫软在了地上,陷入了绝望之中。 顾佐看着这两个祸国殃民的蠢货,毫不掩饰的自己的杀意。 “如果你们早日上报朝廷,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现在你们不仅牵连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而且还让你们自己生死两难,哪怕是你们被抄家灭族之后,你们二人的名字也会被钉死在史书上面,受后世唾沫,遗臭万年!” 第670章 震怒!令人头疼的白莲妖教! 乾清宫。 朱高煦匆匆走进了御书房。 此刻兵部尚书陈洽正在面圣,脸色很是难看。 至于坐在软塌上面的朱棣,更是满脸铁青,显然发了好大一通火。 “究竟怎么回事?” “为何地方州府没有上报?” 听见朱高煦的询问,朱棣直接将奏报交给了他。 “一切都是因为储埏、张海这两个天杀的蠢货!” “妖女唐赛儿率教众已经在青州造反,储埏、张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只是通知了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前去带兵围剿!” “可高凤这个蠢货更蠢,孤身深入身陷重围,唐赛儿带领伏兵杀入敌阵,大败官兵,高凤也被杀死!” 话说到这儿,朱棣就恨得牙根痒痒。 “高凤死后,储埏、张海看出了妖女唐赛儿的难缠,随后便派莒州千户孙恭前往招抚,结果不出意料地被唐赛儿拒绝,随同前往的官兵也都被杀掉!” “即便如此,储埏、张海也把此事强行压了下来隐瞒不报,他们采取能镇压就镇压,能招抚就招抚策略,最终却是坐视着唐赛儿的白莲军席卷了整个山东诸府,真是混账至极!” 朱高煦越听越心惊,越听越胆寒! 这个储埏、张海还真是自取灭亡,祸国殃民! 他们为什么要隐瞒不报? 因为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政绩”,影响了他们的仕途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这就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 这些天杀的山东地方官员,压根就没把老百姓的命放在心上! 朱高煦强行压抑住心中的怒火,随即开了口。 “山东地方布政司与按察使司官员,全部缉拿下狱,押解回京审查治罪!” “另外,朝廷当派遣一位大将率军前去镇压白莲妖教,山东是漕运要道,是供给京师的基础,绝不容有失!” 朱棣和陈洽闻言点了点头。 “朕准备派遣安远侯柳升前去,你觉得如何?” “可以,带上神机营精锐,以雷霆之势将白莲妖教覆灭!” 安远侯柳升执掌神机营多年,先前还多次随朱棣北伐蒙古出塞征战。 而且如今皇家制造局生产出的优良火器,全都是优先配备给神机营,所以神机营的战力堪称居大明之冠! 现在山东局势紧张,没有什么“杀鸡焉用牛刀”的道理! 白莲妖教已经席卷整个山东之地,如果朝廷不能够及时镇压扑灭,那天下人见了只会觉得大明朝廷已经不行了,进而催生出更多的反叛与叛乱! 所以必须要以雷霆之势将其迅速扑灭,震慑住整个天下! “另外,山东都司都指挥使刘忠,暂时不要动他,命他充任副总兵,协助总兵官柳升剿灭白莲妖教,戴罪立功!” 朱高煦及时提醒道,毕竟刘忠镇守山东多年,对地方上远比柳升熟悉。 朱棣脸色稍缓,当即签发了圣旨,陈洽接过圣旨之后便匆匆离去。 只是御书房中的父子二人脸色都不太好看,气氛也有些沉默。 他们先前可还立了雄心壮志,准备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让老百姓不用交税安居乐业。 可是现在妖女唐赛儿起义,却无异于狠狠给了他们父子二人一记耳光。 白莲妖教啊! 这可是个令人头疼的邪教。 朱高煦陷入了沉思。 白莲妖教自唐宋开始,就是历代朝廷严厉打击的妖教邪教。 可是这玩意儿最擅长蛊惑人心煽动百姓,所以哪怕历代朝廷明文禁止严厉打击,白莲妖教还是能够死灰复燃,甚至多次掀起了地方叛乱。 最过著名的,就是元末乱世之际,白莲妖教趁着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诸如韩山童、刘福通等红巾军首领都是白莲教或者说明教信徒,连太祖朱元璋都曾经是红巾军的一员,其蛊惑人心的本事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太祖朱元璋早年加入过红巾军,所以他对白莲教蛊惑人心煽动叛乱的本事心生忌惮,自大明立国之后就严禁白莲教,将其列为第一妖教邪教。 但即便如此,这之后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发生白莲教徒武装叛乱,甚至有的还建号称帝,均被镇压。 等到大明中后期,吏治腐败皇帝昏庸,百姓苦不堪言水深火热,堪称滋养白莲妖教的完美温床,所以白莲妖教发展得极为迅猛,不但遍布天下各地,还滋生出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派系,给予了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沉重一击! 最终大明王朝轰然崩塌,白莲妖教可谓是功不可没! 但,究其根源,你还真不能怪人家白莲妖教。 如果大明朝廷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能够让百姓吃饱穿暖,百姓傻了才会去信那些妖教邪教! 说到底,白莲妖教之所以历代屡禁不绝,始终都能够死灰复燃,还不是因为老百姓日子过得绝望,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官员奴役压榨,看不到任何希望,这才会在绝望之中加入白莲妖教,信仰那些所谓的真空老母之流,希冀着这些仙神能够让他们日子好过一点。 这一切,其实都是大明的锅啊! 朱高煦看向朱棣,眼神中带着质疑。 “爹啊,您就没有想过,为什么此次白莲妖教叛乱,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席卷整个山东之地?” 朱棣听到这话,脸色很是难看,目光不善地盯着朱高煦。 “你这逆子,又想说什么?” “这其实都是您这位永乐皇帝的过失!” “放你娘的狗屁!白莲妖教叛乱,跟老子有什么关系!” 朱棣怒了,毫不客气地回怼道。 不料朱高煦只是伸出了三根手指。 “第一,山东在元末乱世曾经是红巾军控制的地区,从此这一带在红巾军控制下,明教也从此深入到民间,直到大明立国之后,明教作为一种民间传播的秘密邪教,在当地也保持了很大的影响。” “可是朝廷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应对措施,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打击政策,这就是您这个皇帝的失职!” 听到这番话,朱棣都快被气笑了。 合着老子这个永乐皇帝就是背锅侠呗,哪里出了问题,老子都要先自省一番? “第二,元朝末年,山东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战后的经济破坏相当严重,明初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但是直到洪武后期,对于流民的安置,生产的恢复,仍然一直是令朝廷感到困难的问题。” “然而这个时候您出现了,发动了靖难之役,山东一带又成为重要战场,尚未完全恢复的生产重遭破坏,整个山东之地彻底算是废了!” “您还记得自己即位称帝之后,山东是什么样子吗?百姓困顿,商贾不通,满目疮痍,大好河山被打了个稀巴烂,山东好不容易在洪武年间恢复了些许元气,也因为那场靖难之役再次遭受重创!” 听到这第二个原因,朱棣顿时就沉默了。 嘶……好像还真是他的锅啊! 第671章 靖难秘闻!朱棣小心眼的真相! 朱棣沉默。 想要反驳却没有理由。 毕竟人家说的也是大实话! 山东之地先是在元末乱世被打了个稀巴烂,好不容易在洪武年间恢复了些许元气,而后又成为了靖难之役的主战场,再次遭受重创。 而靖难之役的发动者,正是他这位永乐皇帝啊! 所以不管怎么说,现在山东民生凋敝,百姓相信妖教邪教,他朱棣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朝廷对山东之地的剥削压榨实在是太狠了,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他们才会选择相信妖教邪教,跟着白莲教妖人反叛起义!” “您即位之后,对于在‘靖难之役’中‘供给特劳’的北平及永平、保定等一带‘顺民’,还能够想到给予一些特殊的优免,然而山东地区却不在此列,山东百姓该缴纳的赋税一分不少,该承担的徭役一人不少!” “以致于当山东饥民需要赈济时,许多地方已是仓无储粟,不得不‘于近旁军卫有司所储给赈之’,这些事情您都还记得吧?” 朱棣脸色变了,越听那是越难看。 毕竟被自己儿子,当面指责自己的过失,哪怕心胸宽广如永乐皇帝,现在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朱棣恼怒地看着朱高煦,怒骂道:“你这逆子想说什么,赶紧一次性说完!” “那我可得好好跟你唠唠了!”朱高煦也浑然不惧。 “您这位永乐皇帝简直就是小心眼,或者说心怀报复,故意不给山东百姓优待对吧?就因为当年打山东济南没有打下来,还险些因此而丧命?” 朱棣脸色大变,恶狠狠地盯着朱高煦。 这逆子还真是敢想敢说啊! 瞧见朱棣这脸色,朱高煦心中就有了答案。 果真是如此啊! 当年靖难之役中,大明战神李景隆一再败退后,燕军趁势围困济南,欲取整个山东之地。 南军右参政铁铉、盛庸坚守。朱棣射信入城招降,未果。 而后燕军招降不成,准备掘开河堤,放水灌城,铁铉铁铉见势不妙,决定派千人诈降,诱朱棣进城。 朱棣闻言大喜,于次日前往济南,走到城门口时,城门预设的铁板落下,但略快了些,只打中了其所乘马的头。 朱棣大惊,换马跑回,由于事出意外,断其后路等工作没能成功。朱棣只身逃回,大怒,围城攻打三个月。 由于济南的军事地位极重要,若取得济南,进可南下攻打,退可画疆自守,故燕军乘新胜之锐气,志在必得。 不料燕军久攻不利,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终反被铁铉偷袭了粮草,最终大败而回。 这是燕王朱棣自从起兵以来,遭受过最严重的兵败,欲取山东不成,反倒险些身亡。 而且一旦金陵朝廷重整大军卷土重来,朱棣的北平之地就会腹背受敌,深陷重围之中,绝无靖难成功的可能。 倘若不是姚广孝那个堪称挂逼一样的谋圣给朱棣指了一条明路,直接绕过济南杀向南方,直捣黄龙杀入金陵,靖难之役的胜负还当真不一定。 但是朱棣也因此记恨上了铁铉、盛庸等人,连带着记恨上了济南之地。 紧接着接着朱棣就派兵北上复攻济南,铁铉依旧死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 朱棣又设伏兵计擒铁铉,铁铉终于在淮南被俘,被押送到京师,盛怒的朱棣命令将他凌迟处决,铁铉遇害后,其父母被发配到海南,他长子充军,次子做了官奴,后来被虐待而死,三十五岁的妻子杨氏和仅四岁的女儿也被籍没为奴,沦为乐户发配到当时的官营妓院,世代为娼为妓。 另外一个盛庸虽然及时投降,却也没有好下场,在朱棣鹰犬陈瑛的一再逼迫之下,最后在家中自尽而亡! 纵观朱棣这些黑料,你完全可以看出,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小人,心眼小得令人发指。 所以朱高煦有理由怀疑,朱棣对待山东之地,绝对是有些偏心眼的。 “到了永乐朝,朝廷为营建北京、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哪一次没有山东百姓的份儿?” “徭役征敛不息,加上连年天灾,民众困苦,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百姓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无以为生,他们过得是什么日子?” “这是户部的一封奏报,我从您垃圾桶里面捡起来的,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山东、河南、山陕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朱高煦将这封奏章拍到了朱棣目前,怒视着这位永乐皇帝。 朱棣目光躲闪,随即只是冷哼了一声。 看他这副傲娇模样,朱高煦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爹啊,你好歹也是一代帝王,将来要名留青史的千古大帝,怎么心眼就这么小呢?” “铁铉已经被您老人家给凌迟处死了,盛庸也被您逼得自杀身亡,山东百姓也整整受苦受难了十八年之久,就算您心里有再多的怒气再多的怨气,都这么久了也应该消散了吧?” “山东百姓何其无辜也?他们过了十八年的苦日子,朝廷免税他们遇不上,朝廷征召苦役他们却年年逃不过,穷得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难道他们受得苦还不够吗?” “您这位永乐皇帝,真想把山东百姓全都逼死才乐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您这样做,不是平白留下黑料吗?” 朱棣沉默了良久,最终长叹了一声。 “你知道朕为什么如此痛恨铁铉、盛庸吗?” “为什么?” “这两个畜生,当年为了逼朕退兵,将太祖高皇帝的画像挂在城头之上!” 听到这话,朱高煦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尼玛地,你们两个还真是敢啊! 谁不知道朱棣最崇拜他的英雄父亲朱元璋? 你他娘地逼人家退兵,那就堂堂正正地用兵法谋略,你丫把太祖朱元璋遗像挂在城头,这算是什么? 万一哪个不开眼的将士,一箭射到了太祖遗像上面,朱棣不疯了才怪! “咳咳,爹啊,都过去了,过去了……” “太祖那副画像,被乱箭射成了筛子!” “我草他大爷的……” “所以这道坎儿,在朕心里永远过不去!” 朱棣恶狠狠地开口道:“那些靖难遗孤朕都可以赦免,但是唯独这铁铉后人,朕要让他们世代为奴为婢,为娼为妓!” “至于山东百姓,你说的也对,是朕小心眼了,等此次平定白莲妖教后,就减免山东一年徭役赋税,另外把神种土豆甘薯优先配备给山东,此后全力发展山东民生,让山东百姓安居乐业。” “行,儿臣明白了。” 第672章 无妄之灾!天官大人挨骂! 午门之外。 一众朝堂公卿脸色都很是难看。 他们也得知了山东白莲妖教作乱的消息! 可是这消息,竟然被压到了现在,白莲妖教都快席卷整个山东之地了! 吏部尚书脸色阴沉,可以说罕见地动了真火。 户部尚书夏元吉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儿去,一张老脸阴沉如水。 “宜之,你吏部在干什么?” “吏部掌京察与大计,三年初考,六年再考,并引请九年通考!” “如储埏、张海之流,为何还能够身居高位,祸国殃民?” 面对夏元吉的指责,蹇义直接沉默了,没有吭声。 可是他沉默,夏元吉却并不准备放过他。 毕竟此事太过严重了些! 就是因为储埏、张海之流的隐瞒不报,以致于白莲妖教席卷了整个山东之地。 自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未出现过如此荒唐可笑的事情! 那可是一省之地啊! 这足以动摇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了! 而且夏元吉现在更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陛下与太子殿下会不会收回财政大权! 要知道皇室正准备将财政大权交割给户部,从明年开始户部就专门负责征收农税与盐税,全部用于发展民生补贴百姓,任何人都不得无故插手,甚至包括了大明皇帝! 夏元吉为此还做了好几份策划书,准备明年大展拳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是谁能够想到,偏偏就在这最后的关键时刻,山东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皇帝陛下与太子殿下定然震怒,紧接着就是对他们这些官员缙绅的质疑与不信任! 那皇室是否还会交出财政大权,这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所以夏元吉十分愤怒,连一点情面都不留给蹇义。 这就好比他夏元吉自信能够超神,可是这些猪队友一直在拖他的后腿! 蹇义听见夏元吉喋喋不休的训斥,也忍不住动了火气。 “够了!” “老夫有罪!” “这就引咎辞职,你满意了吧?” 蹇义原本心情就差,现在被夏元吉这么一骂,更是火上添油,直接准备撂挑子不干了。 饶是夏元吉此刻也有些发懵,随即讪笑着安抚了几句。 正当这个时候,午门大开,群臣鱼贯而入。 早朝开始。 然而今日这场早朝,注定了有人会倒霉。 还不等各部寺监如同以往那般,先行汇报各项重大工作,太子朱高煦就冷着脸开始死亡点名。 “吏部尚书蹇义何在?” “臣在!” 蹇义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很清楚自己这次多半要完犊子了。 储埏、张海乃至整个山东数百名官员,犯下如此大罪,他吏部执掌官员考核稽免,自然难辞其咎! “蹇义,孤现在就问你一句话,储埏这种愚昧短智之人,究竟是如何坐上一省布政使之位的?还是说他储埏背后有什么人,是什么人帮助他储埏青云直上、位高权重?” 听见太子爷这诛心之语,蹇义心中长叹了一声。 “回禀殿下,储埏乃是岁贡出身,其历官年久,办事老成,洪武年间历任各职,累功迁升为山东左布政使!” “哦?听你这么说,这储埏还是位能臣干吏了?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 朱高煦陡然喝道,吓得不少朝臣心头发颤。 “据左都御史顾佐查证可知,这储埏于洪武年间曾经闲游齐鲁之地,深知山东各地有白莲教大肆传播,可他非但没有上报朝廷引起朝廷警觉,反倒是加入其中甚至还学会了一些教中的‘诀语’,于是自以为掌握了破教之法!” “等到他储埏出任山东右布政使后,目睹当地习教之风甚炽,民情汹汹,可他依旧没有选择上报朝廷,而是继续按照自己的破教之法,唯恐限制过度激起变乱,采取什么‘温颜抚绥’的方针!” “他这个方针好啊,主旨打的就是一个知情不报,山东之地白莲妖教大肆传播他知情不报,妖女唐赛儿传教于山东蒲台、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之间,贫苦农民争先信奉,他同样知情不报!” “哪怕妖女唐赛儿部下贼子董彦杲等聚众两千余人,以红白旗为号,大行劫杀,莒州千户孙恭等往招抚,杀其从者,势甚猖獗,他储埏仍旧知情不报,反倒是通传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带兵前去围剿!” “可结果呢?高凤死了,轻敌冒进累及三军,不但自己兵败身亡,还使得整个青州卫死伤惨重,妖女唐赛儿因此声威大震,百姓景从者不计其数,白莲妖教趁势席卷整个山东之地!” “这就是你口中的贤才干吏!” 听到太子爷这番话,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他们中有不少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一时间甚至都慌了手脚。 毕竟这事情太大了啊! 白莲妖教肆虐整个山东之地! 自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未出现过如此恶劣之事! 这吏部和都察院是干什么吃的? 怎么会让储埏这种愚昧短智之人身居高位? 难怪太子爷会如此愤怒,直接问罪天官大人了! 所有朝臣的目光,此刻都聚集在了天官蹇义身上。 蹇义感受到这些目光,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一般,深深埋下了头。 “皇上,太子殿下,臣自知识人不明,以致贼子祸国殃民,请陛下降罪!” 吏部尚书蹇义,主动请罪! 朱棣扫了一眼这位贤才干吏,并没有接话。 今日这场朝会,主角并不是他,而是太子朱高煦。 上朝之前父子二人就商量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借着山东白莲妖教作乱一事,好好收拾收拾这些士绅缙绅。 “请罪?” “请罪就能解决问题吗?” “你蹇义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了!” “难道这点道理都不懂?” 听见太子爷的训斥,蹇义把头埋得更低了。 “孤告诉你,那白莲妖教现在不但席卷整个山东之地,而且那妖女唐赛儿杀了高凤之后,当即统兵星夜赶到青州,然后用竹竿挑着高凤等的人头,让守城人观看,于是城内数千百姓发一声唤,径奔向城门推碎锁钥一齐涌出,叩请唐赛儿入城,唐赛儿就此入主青州之地,严申军令,发榜安民,并任命新的官吏……” “你们告诉孤这白莲妖教想干什么?” “他们要立国!” 第673章 牧民者!满门抄斩,遗臭万年! 什么? 白莲妖教要立国? 听到这个骇人的消息,所有朝臣都变了脸色。 最开始他们听到白莲妖教作乱,其实不怎么放在心上。 毕竟自大明立国以来,这白莲妖教前前后后反叛作乱不下十次了都。 大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等朝廷大军一到,直接就被剿灭了。 所以方才一众朝臣震惊归震惊,还是觉得太子爷有点小题大做,因为此事就问罪天官蹇义。 然而当他们听到妖女唐赛儿不但入主青州之地,还自行任免官员官吏,准备立国之后,他们是真的慌了手脚! 叛军作乱,与叛军立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个坐拥天下的王朝,若有叛军列土封疆自立为王,那这个王朝距离轰然崩塌也不远了。 原因很简单,这对朝廷的威望堪称致命打击! 老百姓眼睁睁地看着另外一个政权兴起,自然就会对朝廷对皇帝的合法性产生怀疑! 而白莲妖教最擅长蛊惑人心,到时候只怕这妖女唐赛儿还真能成了气候,那大明王朝可就完了啊! 他们这些朝臣,连同永乐皇帝,将来都会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一想到那可怕后果,满朝文武顿时都坐不住了,纷纷开口请战,请求朝廷发兵剿灭叛贼。 朱高煦冷冷地看着这些朝臣,继续死亡点名。 “户部尚书夏元吉何在?” “臣在!” 夏元吉脸色一苦,心惊胆战地走了出来。 “夏元吉,你身为户部尚书,山东百姓这些年过的什么日子,难道你不知道吗?” “山东连年天灾不断,徭役征敛不息,民众困苦,百姓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无以为生……你这个户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 “减免赋税轮不到山东百姓,徭役征敛却是连年不断,连年天灾却不见朝廷赈灾济民……夏元吉,你户部想干什么?想要把山东百姓全都逼死你才开心吗?” 听到朱高煦这话,夏元吉顿时就傻眼了。 这尼玛地,不是我的本意啊! 该上报的消息老夫可是从未隐瞒啊! 可是皇帝陛下不批啊,全都留中不发,老夫能怎么办? 夏元吉有些委屈地抬头看了朱棣一眼,可后者也在盯着他,以致于夏元吉只能满腔悲愤地低下了头。 “老臣……请罪!” 他算是看明白了,今儿个就是过来背锅的。 皇帝陛下有错吗? 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怎么可能会犯错。 就算真有错,那也是臣子的错,反正你不能把这锅扣在皇帝头上。 所以,他夏元吉现在就成了这个背锅侠,替皇上背锅的可怜虫。 “请罪?” “孤看你是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白莲妖教为何历朝历代都屡禁不止?难道尔等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诚然,白莲教妖人擅长蛊惑人心,可要是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他们会听从白莲教妖人的蛊惑吗?” “正是因为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日子过不下去了,看不到任何希望,他们在绝望之中才会选择投身邪教妖教,才会选择跟朝廷作对随妖人反叛作乱!” “一群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的东西,出了问题就知道找原因找借口,什么‘白莲教妖人擅长蛊惑人心’,朝廷就不能推行各项仁政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好处自发拥护朝廷吗?” “这算什么?朝廷提高尔等俸禄,花大价钱养着尔等,就是为了让尔等推卸责任的吗?” 听见太子朱高煦这尖酸刻薄的讽刺话语,满朝文武全都跪倒在地,不少人额头上甚至溢出了冷汗。 这位太子爷太能骂了啊,而且浑然不顾脸皮,跟个市井泼妇一样,唯有左都御史顾喷子能够与之一战! “兵部尚书陈洽何在?” “臣在!” 下一个倒霉之人就是陈洽。 “山东都司是干什么吃的?” “白莲妖教席卷山东之地,消息竟然还是来自直隶的沂州卫!” “你兵部统管天下兵事,怎么连一个山东都司都管不住了吗?你这个兵部尚书又是干什么吃的?” “臣请罪!” 陈洽很光棍,果断请罪。 说实话,他这才是真正的无妄之灾。 毕竟陈洽刚升任兵部尚书不久,这锅怎么甩都甩不到他头上啊! “礼部尚书王景、学部尚书解缙何在?” “山东各地有白莲教大肆传播,尔等负责弘扬儒学教化百姓,又在干什么?” “臣请罪!” 解缙和王景同样直接,等朱高煦话音一落,直接就开口请罪。 “刑部尚书金纯何在?” “臣请罪!” 金纯更加光棍,不等太子朱高煦开口,直接就请罪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位太子殿下今儿个就是借着此事发飙,非要把七部尚书骂个遍他才开心。 倒是金纯这直接请罪,给朱高煦整不会了。 嗯,刑部好像跟这事儿确实没什么关系。 还有一个工部,朱高煦扫了一眼瑟瑟发抖的工部尚书宋礼,后者立马会意高喊“请罪”。 至此七部全军覆没,没有一个躲了过去。 满朝文武也跪倒在地上,压根不敢吭声。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朱高煦这才冷声开口。 “各部寺监主官罚俸一年,以观后效!” 罚俸一年? 还好还好! 一众朝臣松了口气。 大不了穷一年嘛,日子还能过得去。 “吏部即刻准备京察大计,严加考核地方官员,自布政使起,给孤筛选出储埏、张海之流,否则下次再出现这等知情不报之事,孤将严惩吏部上下官员,全部发配流放!”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京察与大计,就是朝廷针对文职官员所制定的考核制度。 原本都是三年一次,距离下一次考核还有两年时间。 可是现在山东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太子要重启京察与大计,势必会比

相关推荐: 淫魔神(陨落神)   秘密关系_御书屋   NTR场合_御宅屋   篮坛大亨   虎王的花奴(H)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白日烟波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