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寐小说

夜寐小说> 穿成恶毒小姑子怎么办(NP) > 第169章

第169章

与南北二京并称三都,还差点成为帝王的常驻之地。 看着眼前这巍峨壮丽的万间宫阙,朱高煦只能慨叹一声奢侈。 当年太祖朱元璋有意定都凤阳,所以命韩国公李善长在凤阳大兴土木,布局建构就是后来南京城的样本,全城恢弘壮丽、气势雄伟,建筑也精细华丽,宫阙前“御道踏级文用九龙、四凤云朵”,城墙坚如铁石,城基用铁水浇铸。 可惜因为凤阳本身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加之花费太多,消耗民脂民膏,太祖朱元璋也不得不停建中都,于是乎已经耗费无数的超级工程,就这样戛然而止,成了大明第一个烂尾工程。 不过虽然太祖朱元璋下令停建了凤阳中都,也打消了迁都凤阳的计划。 但是中都城业已建造了十之八九,而且也有了大几十万的人口,俨然成了一个大都市。 而且中都作为帝王之乡,祖陵所在,还享有陪都级的政治地位。 朝廷还在中都营建皇陵城、龙兴寺、十王四妃墓等建筑,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常常把自己的皇子叫到中都来历练,称之为“阅武中都”。 因此中都凤阳呈现出一派“农商交作”的富庶繁华图景。 只是可惜随着朝廷迁都北京,对凤阳中都的重视程度自然逐渐下降,城内驻军精壮被调去北京,或去漕运,城内豪华宏大的建筑,也逐渐开始朽坏。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高煦走在大街上面,听见这充满讽刺意味的凤阳花鼓歌,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年为了建设中都凤阳,太祖朱元璋强行迁徙来了几十万的百姓,可是这些被太祖朱元璋迁徙来的大量人口,因中都萧条颓败,缺粮少食,不少只得唱得花鼓,逃荒求生。 毕竟是老朱家的龙兴祖地,朱高煦也不愿就这样见到凤阳衰败下去。 很快南京朝廷就得知了太子爷驾临凤阳的消息,南京户部尚书与南京礼部尚书邹辑与南京学部尚书曾啟三人匆匆赶来。 他们都是太子朱高煦的心腹,也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 现在太子爷来了,他们自然要前来拜见。 凤阳皇宫里面,朱高煦与三人各自落座。 不等朱高煦先开口,周忱就神色古怪地抢先了一步。 “咳咳,太子殿下,您这次准备出来撒欢多久?” 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略显茫然地看着他。 周忱急忙解释道:“殿下与皇上大吵一架,愤而出走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明。” “太孙殿下已经下令了,让天下各地官员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接待太子殿下的巡视审查。” 朱高煦:“???” 卧槽? 巡视审查? 老子是出来游山玩水的啊? 真是岂有此理! “孤想玩多久玩多久!” “怎么?碍着你们什么事儿了啊?” 朱高煦没好气地笑骂道,狠狠地瞪了周忱一眼。 周忱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这位太子爷还余怒未消啊! 皇太孙也给他们传来了命令,尽可能地劝一劝太子朱高煦,在外面撒欢撒得差不多了,就尽快回去,别玩太久了。 只是现在看起来,好像这还是个麻烦差事。 “行了,说说正事吧,凤阳中都毕竟是龙兴祖地,如今竟呈现出了衰败之像!” “南京朝廷可不能置之不理,想办法大力发展一下凤阳!” 朱高煦率先提出了此事,令周忱三人一阵为难。 “太子爷,凤阳本身条件有限。” “当年诚意侯就曾经明言,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原因就是地势曼衍。” “凤阳毗邻淮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长期的水灾又导致土地盐碱化,粮食产量低,而且凤阳地处丘陵,非交通要道,以致于舟楫不通,商贾不集。” “这以前靠着朝廷的重视与扶持,凤阳还可以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可是现在朝廷迁都之后,对凤阳的重视程度下降,那难免也会因此衰败。” 周忱身为南京户部尚书,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早就成长了起来,简单几句话就解释清楚了凤阳难以发展的真正原因。 朱高煦听后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土地盐碱化严重,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这就使得凤阳不适合走耕种粮食的路线。 不过凤阳也不是没有优势,就比如老朱家龙兴祖地这个特殊身份,应该好好发展利用起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既然以往的发展模式行不通,那就要转换一下思路。” “凤阳明显不适合发展农业,那就全力发展工商业,这一点恂如你考虑过没有?” 周忱闻言一惊,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太子爷,不是臣不想在凤阳发展工商业,毕竟凤阳可是中都啊!” 换句话说,凤阳有着特殊身份,周忱可不敢在这里胡搞乱搞。 要是这一个没整好,不能给凤阳子民带来生计也就罢了,反倒是会被那些朝臣抓住把柄。 一个“不敬祖地”的罪名扣到头上,他周忱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朱高煦也明白周忱的忧虑,所以直接拍了板。 “以前孤是没有注意到,现在不一样了。” “孤亲自下令,允许你在凤阳改革,全力发展工商业!” “凤阳城里面不是有一座皇宫,还有许多开国勋贵的府邸嘛,这可都是现成的景点啊,可以发展一下旅游业务,搞搞活动吸引商贾百姓前来游览,把凤阳打造成大明第一个旅游城市。” “另外凤阳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可以承包卖出去给老百姓自行开采,朝廷出台相应的开矿政策,确保矿工的基础福利待遇,给凤阳百姓提供就业的机会,再建设几个工厂,把就业岗位给安排上,这不就解决了?” 周忱听后大为震惊,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旅游城市? 参观皇宫和公侯府邸? 这尼玛地他周忱真这么干不会被人打死吧? “放心,一切有孤这个太子爷背书,你放开手脚去干就行了!” “与其放着这些宫殿府邸在那里吃灰,不如让其发挥一下余热,给凤阳百姓带来收益!” 第722章 思想禁锢!落后思想深入人心! 离开凤阳。 朱高煦一行人抵达了南京。 以南京兵部尚书金忠与水师巡抚郑和为首的文武官员齐齐跪倒在地。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诸位爱卿快快请起!” “多谢殿下!” 群臣立马起身。 朱高煦率先看向了金忠。 这位靖难老臣,可依旧还在为大明发挥他的余热。 “老金头,气色不错嘛!” “怎么还想再撑个十几年?” 满头白发的金忠听见太子爷的调侃,也是露出了一个笑容。 他早可以致仕归乡安度晚年,身子骨也愈发差了些。 只是金忠始终放心不下朝廷,放心不下这个大明。 所以哪怕当初朝廷迁都的时候,永乐皇帝要他一同前往北京,但金忠因为南京无人主持大局,还是果断拒绝了,主动提出留在南京。 这样一位纯臣贤臣,哪怕是朱高煦见了,都不免心生敬意。 朱高煦同金忠闲聊了一阵,又与郑和聊了一会儿,大致是关于水师的发展情况,以及海军军事学院的建设情况。 有着郑和这个大明水师第一人亲自坐镇,水师和海军学院都发展得不错。 接下来按照宗法礼制,朱高煦带着文武官员前去太祖帝陵祭拜了一番,也不忘去祭拜了一下好大哥朱高炽。 因为朝廷迁都北京,所以他们二位就逼迫留在了南京,成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祭拜完毕之后,朱高煦这才在文武官员的陪同之下,进入了南京皇宫,并且在皇宫里面设宴款待了一下南京文武官员。 毕竟朝廷是拍拍屁股迁都了,可是留下南京这个烂摊子给他们。 一场宴会下来,可谓是宾主尽欢,南京文武也对太子朱高煦印象极好,盛赞大明有此储君乃是大明之幸。 宴会结束之后,朱高煦留下了金忠、周忱等南京七部尚书,准备开一个小会,了解南方发展形势。 金忠率先开了口,不过却是劝朱高煦早点返回北京。 “太子爷,皇帝陛下的心思,您也了解。” “这人老了呐,就更是念及旧情,所以皇上才会对北美那边的事情很是上心。” “您这位太子爷能担待就多担待一点,没必要因此与皇上闹矛盾,您可是当朝储君,整日在外面撒欢像什么话啊!” 听见这话,朱高煦有些哭笑不得。 可人家金忠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他也不敢反驳,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教育。 “皇上打了一辈子的仗,这好不容易享了几年清福,太子爷就别跟皇上争斗了,平白让人看了笑话!” 金忠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告诫道。 这老朱家的一家子人,可都是他看着长大的,尤其是朱高炽和朱高煦这两兄弟。 要是换成前太子爷,哪里敢跟皇帝陛下对骂啊,也就是现在这朱高煦了,不但敢对骂,还敢骂得那么难听! 金忠早就接到了朱棣的密信,否则也不会现在开口。 两个老家伙都有些感慨,他们有些跟不上时代了,现在这个大明是年轻人的天下啊! 朱高煦也不敢反驳,只能听着金忠絮絮叨叨了半天。 等念叨完后,金忠也识趣地离开了。 南京兵部没有什么大事情。 他知道太子爷关心工商业,所以直接起身走了。 金忠一走,剩下这些人,可全都是太子党了。 朱高煦看向了周忱,率先询问道:“恂如,一条鞭法推行得还顺利吧?” “回禀殿下,已经推行完毕,各地州府不敢有丝毫违抗。” 周忱笑着开口道,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还得多亏了朝廷的鼎力支持! 朱高煦点了点头,转眼又想到了一事。 “那南方纺织业发展得如何?” “形势大好,纺织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也因此带动了棉花的种植推广。” “唯一的难点在于,棉花纺织技术比起丝麻而言,难度要高了不少,织造局还在研究,所以一时间还未能普及。” 朱高煦听后点了点头。 “棉花可是一个好东西。” “不但更能御寒,而且成本低廉。” “现如今朝廷正在大力开发辽东,但辽东气候苦寒,极大遏制了朝廷的开发。” “所以棉花纺织技术必须要解决所有难题,将其尽快推入市场,优先供给给辽东百姓,配合朝廷开发辽东!” 周忱听到这话,一时间有些为难。 毕竟纺织技术这个东西,并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想攻克就能攻克的。 他这个户部尚书擅长管理钱粮物资,对纺织技术还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太懂。 “对了,恂如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曾经从草原上面收购了大量羊毛?” “臣当然记得!”周忱苦笑着开了口。 当年他奉命前去北平,大肆收购草原羊毛,准备执行太子爷针对草原的计划。 然而这个计划还没执行多久,就因为朝廷北伐大胜,一举打残了鞑靼与瓦剌,所以也就此叫停了。 而周忱本人不久之后,也接到了新的任务,任江南采访使,前去整顿江南官田,从而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那些他收购的羊毛,还建设出了几个工厂,准备生产什么羊毛衣,不过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太子爷的意思是……” “重新恢复毛衣生产,先弄一批出来送去辽东!” 朱高煦直接果断地开口,“南京户部把此事定为第一要事!” “孤会让北疆送来羊毛,你们负责建设工厂生产,必须先满足辽东百姓的需求!” 周忱闻言有些傻眼,硬着头皮开口道:“可是太子殿下,我们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的工人啊?” “织毛衣这又不是什么技术活?”朱高煦笑了笑,“男子可以织毛衣,女同样也可以织毛衣啊,而且比起五大三粗的男子而言,女子更加心灵手巧,心思更为细腻,她们才是织毛衣的主力军!” 南京礼部尚书邹辑眉头一皱,破天荒地开了口:“殿下这不太好吧?” “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即可,怎么好在外抛头露面?” 听到这话,朱高煦脸色一沉。 “邹辑,你好歹也是新学大家,怎么还有如此落后的思想?” “还是说做了几年的朝堂公卿,你也和那些程朱缙绅一样,越活越回去了?” 此话一出,邹辑脸色大变,急忙跪在地上请罪。 太子爷这番话可是十分严厉的指责,令邹辑惶恐到了极点。 “女子抛头露面怎么了?” “她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努力,赚得相应的工钱,改善生活条件,难道有什么错吗?” “孤当年之所以推广新学,就是因为程朱禁锢百姓思想,宣扬什么三纲五常,轻贱女子地位!” “我大明不需要这种落后可笑的思想,女子同样可以撑起一片天来,所以你们最好摒弃那些落后思想,否则休怪孤不讲情面!” 第723章 解除思想禁锢!打响第一枪! 众人有些沉默。 尤其是南京礼部尚书邹辑。 他们没有想到,太子殿下思想如此超前。 这怎么好端端地,还要拔高女子地位呢? 女子负责相夫教子,这又不是明朝才有的事情,而是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太子爷现在有这种危险思想,万一被天下士林知道了,那还不得瞬间炸开了锅? 奈何邹辑刚刚才被点名批评,所以即便内心不满,此刻他也不敢开口。 还是南京户部尚书周忱胆子比较大,斟酌了一番措辞后,试探性地开口道:“太子爷,要真这么做的话,不但朝廷那边不好交代,而且还会影响您这位太子的名声啊……” “呵,名声?”朱高煦笑了,“孤还要什么名声?你们觉得孤有名声吗?” 听到这话,众人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这么说的话,好像咱们这位太子爷,还真是没有什么好名声。 当年太子爷还是汉王爷的时候,那可就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恣意妄为。 如今做了太子爷,那也是出了名的随心所欲,视宗法礼制如狗屁! 你见过哪家太子爷,跟皇帝陛下对骂的啊? 朱高煦有些惆怅,他没想到这些心腹,思想仍旧被禁锢在那些条条框框里面。 哪怕这些心腹,曾经大力主持配合推行新学,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可是面对女子权力这一点,他们竟然还是集体抵制,这就让人很是难以接受了。 大明女子的地位有多低呢? 无法想象! 大明依旧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广大妇女中只有极少数的上层妇女才有机会参与政治,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后妃参政。 然而对于后妃参政或干政,历朝历代都是采取一个否定的态度。 太祖朱元璋也注意到了后妃干政的危害,因此加强了后宫的管理,明令禁止“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参与政事”,并在后宫大兴女教,用礼教去洗脑后宫妃嫔,严禁后宫干政。 连身居高位的女子都是如此,可想而知普通妇女的处境,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可言。 正常的妇女,其一生都需要依次经历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 大明女子在为人女的时候,都可以统称为未嫁女,这个阶段她们没有丝毫权力和自由,首先需要服从父辈,其次再依照嫡庶有别、长幼有序的规定,分别划分家中地位的高低。 而且未嫁女基本无权继承,按照大明律令规定,只有在户绝的情况下,未嫁女才拥有财产继承权。 此外未嫁女也无权挑选自己喜欢的如意郎君,大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一个素昧谋面的男子,然后进入为人妻阶段。 到了这个阶段,女子地位也不见得有多好,不但不能在外抛头露面,只能在家相夫教子,而且还要遵循三纲五常等思想约束,一切以服从丈夫为准。 比如当夫妻斗殴时,在相同程度损伤的情况下,妻子所受到的法律惩处要远远要重于夫,甚至大部分人都是直接将妻子视为夫的私有财产,连最为基本的生命权都得不到保障。 可能只有等到为人妻子剩下孩子,进入到为人母这一阶段后,女子的地位和权力才得到了少许提高,不过也会受到夫权的制约,说白了还是一生为她们的夫君相公服务。 而且这要是生下儿子还好,万一是生下女儿,那女子的地位会更加艰难,也更加没有人权可言! 这就是大明啊,一个父系社会! 也难怪周忱、邹辑等人如此抵触,毕竟他们也是这父系社会的既得利益者! 朱高煦也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脑门一热就想改变这种现状,提升女子地位。 而是因为这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需求。 江南由于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手和技术产生了需求。 而妇女无疑又更加适合这项工作,她们心思更加细腻,手艺活也更加精湛,远比男子更加适合纺织行业! 所以综合来看,不管是为了大明女子,还是为了大明发展,朱高煦这位太子爷,现在都得想办法进行改革,至少要先解放江南女子,消除程朱儒学带来的思想禁锢。 “孤这次来南京,也不只是为了来玩的。” “江南工商业正在大力发展,而纺织业又是重中之重,所以解放江南女子这就成了亟待解决的事情!” “你们不要再跟孤扯什么三纲五常、相夫教子,说这些没有意义的屁话有什么用呢?” “你们怎么不想想,这些女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劳动,给家里带来了收入,改善了家里的生活,这有什么可丢脸的呢?”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丝毫不敢吭声。 太子爷还给这事儿披上了一层神圣光辉,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现在还能怎么办? 老老实实地听从命令呗! 至于此事可能带来的影响,太子爷都不在乎了,他们还在乎个什么! 大不了就是被人弹劾被人骂罢了,只要太子爷不倒,这些都没啥影响! 想明白了这一点,众人也就释然了。 周忱立马开口道:“那太子殿下,臣等应该怎么做?” “江南五府的工厂建设得怎么样?”朱高煦反问道。 周忱立马掏出小本本一看,随后给出了答案。 “还算不错,五府都有富商巨贾招商引资,建设工厂发展纺织业。” “此外这些商贾还与大明钱庄达成了战略合作,大明钱庄负责前期投资以保证工厂建设与前期运转,然后工厂每年的收益再与大明钱庄进行分红!” 朱高煦闻言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这也是他的安排。 当年他还是汉王爷,在北平发展工商业的时候,就提出了这座合作模式。 毕竟大明钱庄可是皇室产业,有皇帝与朝廷背书,那些商贾巴不得能够和大明钱庄合作。 这种合作模式有很多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商贾建立工厂发展工商业,而且大明钱庄也可实时掌控地方工商业的发展进度,从而让朝廷做到统筹布局,顺带着还能赚点小钱,填补一下国库。 所以当朱高煦一声令下,开始发展南方工商业时,那些商贾就蜂拥而至,并且照搬这种合作模式,第一个找到大明钱庄,开始圈地建厂。 “唯一的难点就在于,人手有些不足,技术也存在问题。” “所以这就要解放江南女子了,有了这批主力军,江南纺织业将会冠绝天下!” 第724章 难题!关键时刻还得看韦妃啊! 话是这么说。 可难点在于谁愿意去呢? 朱高煦同众人商议了一阵,却是有些气闷。 女子不得抛头露面,必须在家相夫教子,这种思想存在了上百年之久,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就算朱高煦他们现在有心解放江南女子,可问题在于只怕没人敢踏出这第一步啊! 未嫁女要听从父命,为人妻要听从夫命,而为人母肩上的担子更重,还要养育孩子。 这他娘地,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啊! 朱高煦深思了片刻,随后咬了咬牙开始发狠。 “这样,恂如你先把那些商贾召集起来,透露一点风声出去。” “孤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听到这话,周忱只能点了点头。 其实他对此不抱什么希望,只是认为这是太子爷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毕竟想要解放江南女子,这件事情太难了啊! 禁锢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短时间内想要改变根本就不可能。 那些女子从小时候就开始被教导,什么是“三纲五常”,这些思想早就刻进了她们的骨子里! 想要让她们迈出这一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南京太子府。 朱高煦屁颠屁颠地找到了韦妃。 韦妃一见到他,误以为这家伙没安什么好心,转身就想逃跑。 然而朱高煦径直把她抱了起来,直奔寝宫而去。 “太子殿下,不可以~” “哼哼,在这南京谁还管得住我!” 一通翻云覆雨过后,韦妃枕着朱高煦的臂膀,略微有些出神。 朱高煦也开口道出了目的,把江南纺织业发展的事情详细描述了一遍。 韦妃听后大吃一惊,立马坐直了身体。 “太子爷,您这位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要是被捅到了朝廷,父皇肯定又要震怒,把你吊起来打!” “嗯哼?”朱高煦怪笑道,“你说把谁吊起来打?” “咯咯……”韦妃立马求饶,抓住了朱高煦使坏的双手。 “错了错了,冤家快住手!” 夫妻二人打闹一阵,这才重新谈起了正事。 “太子爷,您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这些女子,从小就被教导,一切都要以夫纲为准。” “夫为妻纲,丈夫说的话,对我们而言,那就是天理,不可违背,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思想。” 韦妃叹了口气,目光有些迷离。 “丈夫就是女子的天,丈夫就是女子的君王!” “所以啊,这种思想早已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想要改变根本就不可能!” 听到韦妃这话,朱高煦有些心疼地看着她。 韦妃方才这番话,有些让他破防了。 这就是时代的悲哀吗? 明明知道思想被禁锢,却不得不接受。 哪怕是到了现在,韦妃已经是当朝太子妃,却也不敢悖逆违抗这种思想! “爱妃,孤对你好吗?” 听到这话,韦妃妩媚一笑,立马抱紧了朱高煦。 “殿下对妾身自然是极好的,好得让妾身都感到不真实。” “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妾身,上辈子修来的福分,遇到了殿下这般好夫君。” 朱高煦爱怜地轻抚着韦妃姣好的面容,随即叹了口气。 “可是,据孤所知,这天底下的夫君,对待他们的妻子,可都不好啊!” “大部分人,尤其是那些王侯公卿,都不过是把妻妾当成下人使唤,她们活得没有丝毫尊严,也没有任何幸福可言。” 韦妃听到这话一愣,随即神情有些黯然。 同为女子,她何尝不知道那些姐妹处境之艰难。 遇见好一点的,还可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但更多的却是些人渣畜生,什么醉酒之后拿她们撒气,什么宠爱小妾羞辱她们,反正那些姐妹各自有各自的苦难,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殿下,妾身能够遇到殿下,是妾身的福分。” 韦妃甜甜一笑,眼角隐约有泪水划过。 朱高煦见状顿时傻眼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啊,你咋还感动上了呢? “咳咳,爱妃你先别感动,孤说这些话的意思,不是为了证明孤对爱妃有多好。” “孤只是想问问爱妃,想不想帮那些姐妹一把。” 听到这话,韦妃瞪大了眼睛。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爱妃你想想啊,如今你可是太子妃,要是你能够做出表率,号召姐妹们一起去工厂上工,自力更生赚取工钱,补贴家用改善生活,那……” 韦妃一听人都傻了,豁然坐起了身,眼泪汪汪的看着朱高煦。 “殿下,可是妾身哪里做得不好,让殿下对妾身心生不满了?” “哎哎这是什么话!”朱高煦慌了,“爱妃误会了,孤其实是在求爱妃帮忙!” 韦妃这才止住了眼泪,不过还是满脸委屈。 “殿下让妾身出去抛头露面,是不是想和宫里的其他姐妹……” “爱妃放心!”朱高煦立马做出保证,“你把其他姐妹全都带上,全都带去工厂上工!” “我朱高煦以人格保证,直到爱妃回来之前,绝不碰任何一个女子,否则天打雷劈不得好……” 死字还没说出口,韦妃就立马堵住了他的嘴巴。 “殿下,妾身相信你就是了,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这么说爱妃是答应了?”朱高煦一喜,立马将韦妃搂进了怀里。 韦妃苦涩地笑了笑,只能点了点头。 “殿下都开口了,妾身还能怎么办呢?” “大不了就是被其他姐妹笑话罢了,不过既然能帮到殿下,妾身也不在意了!” 其实韦妃肯定是不愿意的,毕竟她现在可是太子妃啊,怎么能够去工厂上工抛头露面呢? 奈何她最爱的夫君开了口,还是第一次求她帮忙,韦妃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就算不要这个脸面了,她也要帮夫君做好这件事情。 瞧见韦妃闷闷不乐,朱高煦哪里不明白她的心思,立马安抚道:“爱妃不必忧心,一时荣辱都是暂时的。” “爱妃可不要忘了,你现在是太子妃,将来可是要母仪天下做皇后的!” “如若爱妃做好了这件事情,得到了天下女子的认可,那等爱妃将来入主中宫的时候,还有何人胆敢置喙?” 此话一出,韦妃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入主中宫,母仪天下! 这可是女子毕生的追求,她同样也不例外! 太子爷这可是相当于给了她一个承诺啊! 做好这件事情,将来就可以入主中宫了! 韦妃立马喜笑颜开,主动献上了一枚香吻。 “夫君,那你现在可得好好补偿我一下!” 朱高煦:“???” 啥? 怎么个意思? 难道还要我牺牲色相? 我这可是一切都为了大明啊! 第725章 故人重逢!江南织造业的困境! 江宁织造局。 为了加强对丝绸交易的管理,朝廷出面在江南地区设立江宁(南京)、苏州和杭州三大织造局,也就是后人熟知的江南织造三局,负责办理绸缎服装并采买各种御用物品,并共同经营江南地区的丝绸产业。 江宁织造是内务府设在南京的机构,为宫中供应织品和绸缎的皇商,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 现任江宁织造也是朱高煦的熟人,名为阮安。 阮安是交趾人,当年英国公张辅以交趾童美秀者,带回京城,选为阉童。 这小子入宫之后,因为聪明伶俐,所以很得永乐皇帝喜爱,是个御前小太监。 而后朝廷迁都北京时,在朱高煦的提议之下,设立了江南织造三局,阮安就被留了下来,成了江宁织造局的提督织造太监,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因此阮安对朱高煦这个太子爷很是敬重,一见到朱高煦立马就跪倒在地上,甚至都开始眼含热泪了。 “赶紧滚起来!” “你小子搁这儿装什么呢?” 朱高煦没好气地笑骂道,倒是让阮安喜笑颜开立马滚了起来。 在朱高煦记忆里面,这阮安确实是个不错的人才。 此子虽然被阉割了,却凭借着自身才华,精通数学、建筑学。 到了正统年间,阮安学识大成,奉命整修通济河,参与皇城三大殿重建及杨村河治理,均立有大功,成了一代建筑学大家,也因此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嗯,这也是一个优秀的太监。 其实永乐朝优秀杰出的太监宦官确实不少。 比如航海家郑和,比如外交家侯显,再比如探险家亦失哈,以及眼前这个建筑大师阮安,每一位都在史书上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朱棣对太监无比信任,还下令让他们读书,以致于酿成了日后的阉竖之祸。 孰是孰非,谁又说得准呢? 阮安笑嘻嘻地看着朱高煦,亲切开口道:“奴婢见过太子爷,太子妃。” “不知太子爷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我江宁织造局近日倒是收了一批好料子,奴婢这就给太子妃拿过来。” 嗯,阮安不出意料的误会了,他以为朱高煦这个太子爷今日带着韦妃前来,是为了薅羊毛的。 毕竟朱高煦不只是带了韦妃,还有庶妃郭氏,以及好几个小妾。 这架势一看就是携美出游,专门来江宁织造局薅羊毛的啊! 朱高煦连忙摆了摆手,示意阮安别去忙活这些。 “孤今日前来,是带她们熟悉一下的。” “对了当初孤在南京建了几个羊毛纺织厂,我听周忱说现在归属江宁织造局打理,裘广德现在何处?” 听到这话,阮安明显愣了一下。 不过他来不及细想,立马让人去把裘广德给喊了过来。 这裘广德先前只是个颇有家财的商贾,不知为何被还是汉王爷的朱高煦看中,因此主持了品鉴会,从而一跃成为南京城里面的风云人物,汉王朱高煦的铁杆心腹。 这之后,周忱为了执行草原计划,跑到北平去收购羊毛,裘广德就在南京建设工厂,准备处理掉这些羊毛。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场夺嫡之争席卷了整个朝堂,接连发生的事情让朱高煦无暇顾及其他,以至于裘广德和羊毛厂就这样被搁置了。 因为朱高煦夺嫡成功,所以也没人敢为难裘广德这个心腹,他的羊毛厂也顺势划入织造局名下,算是让裘广德背着皇商的名头做生意。 只是当裘广德再见到朱高煦的时候,那些辛酸委屈全都化作了一把把眼泪,竟是直接跪倒在朱高煦身前,抱着他的大腿嗷嗷大哭。 “殿下!” “草民想你啊殿下!” “这些年来草民无时无刻不想见到殿下啊!” “苍天有眼啊,草民竟还有幸能够见到殿下一面……” “你大爷!”朱高煦怒了,“赶紧滚起来!” 这家伙一把鼻涕一把泪,全都蹭到了自己裤腿上面。 韦妃和郭妃见状,笑得花枝乱颤,让朱高煦大感丢脸。 好在裘广德见好就收,表一下忠心就行了,可不能真个惹得太子殿下厌恶。 “太子殿下,草民好了。” “……” 朱高煦瞪着这家伙,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老裘啊,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几个羊毛纺织厂还好吗?” 听到这话,裘广德又开始抹泪了。 “殿下您放心,这可是您的产业,所以小老儿这些年来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艰难维持了羊毛厂的运转。” 一旁周忱也及时开口,给这位老大哥打起了助攻。 “殿下,确实如此。” “因为

相关推荐: 淫魔神(陨落神)   蝴蝶解碼-校園H   新年快乐(1v1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顾氏女前传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将军在上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