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寐小说

夜寐小说> 穿成恶毒小姑子怎么办(NP) > 第116章

第116章

是一些用水泥红砖的劳役苦工嘛,这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不是胡元澄看不起皇家工程队,而是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现在皇家制造局已经开设技术培训学校,上到四五十岁的匠师,下到五六岁的孩童,都要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无一例外。 换句话说,现在皇家制造局的工人,那可也是文化人了。 虽然这“文化人”,与儒家门徒、名教子弟那些文人不同,但是胡元澄十分清楚,自己这些工人才是真正的“文化人”。 毕竟,那些文人还被蒙在鼓里,根本未曾见识到这方天地的真正面目! 瞧见胡元澄那满脸茫然的模样,朱高煦只能耐心解释道。 “老胡啊,你还是眼光短浅,格局小了啊!”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本王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你不妨想一想,要是大明境内的所有道路,全部都使用水泥红砖重新修缮,商贾们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转运更多的货物,朝廷也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调度更多的粮草……” 胡元澄:“!!!” 要致富,先修路! 汉王牛逼! 第480章 驿站系统!王朝掘墓人是个驿卒! 修路! 这个事情,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老朱家从太祖高皇帝开始,就一直重视驿站驿路。 所谓驿站,就是为传递公文情报、方便往来官吏食宿、提供交通工具的官署,通常设置于全国各地的交通干道上,由政府派专员管辖。 驿站的设置始于战国,秦汉时驿站系统趋于完备,大明是驿站制度发展的顶峰,驿站网络覆盖全国,遍及京师至各省的交通要道。 当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开辟了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十条水陆大通道,在各水陆大通道上设置驿站、递运所、急递铺,建成了完备的驿递系统。 这使得大明帝都南京具备了十分便捷的水陆交通条件,人称“金陵绾毂两畿,辐辏四海”。 其实驿路的重要性,胡元澄也能够理解。 正如太祖高皇帝所说:“驿传所以传命而达四方之政,故虽殊方绝域,不可无也。” 要是没有四通八达的便利驿道,朝廷政令根本都下发不到地方,更别提地方依据朝廷政策布政了。 但是,重要归重要,汉王爷现在突然想修路,那就有些离谱了啊! 毕竟驿站经费与邮传经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光永乐十年这一年,全国驿站所耗银钱高达三百一十三万余两。 每个驿站的经费一般是按驿站的大小、人员和车马的多少来供给的,用于驿站物资的补充、驿站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维护、以及驿夫酬劳的支付等。 尤其是某些达官显贵住宿驿站,还必须要吃好的喝好的,那就更是增加了驿站的开支。 驿站名义上隶属于六部中的兵部,实际上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民间征收的赋役,也就是说地方官府负责当地的驿站费用。 如此一来,为了维持驿站的正常运转,地方官员们就不得不多方筹措银钱,如巧立名目增加税收,或是直接拖欠驿站的经费不给。 不管地方官员采取哪种方式,要么苦了底层百姓,要么苦了驿站衙役。 说白了这驿站驿道就是一个烂摊子,谁接手都会惹一身骚的那种。 汉王殿下现在想要对驿站下手,胡元澄那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所以他没有犹豫,当即指出了这驿站驿道里隐藏的蝇营狗苟,希冀着汉王殿下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要参与进去。 朱高煦听后,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老胡啊,你格局还是没有打开,谁跟你说修路是个贴钱的买卖了?” 胡元澄:“???” 啥? 不贴钱? 你蒙鬼呢? 咋滴你能挖到金矿啊? 看到胡元澄那满脸不以为然的表情,朱高煦顿时就被气笑了。 这胡元澄是大明火器之神,不懂经济不懂商业,倒是可以理解。 “老胡,本王问你,若一车货物,从应天运到顺天,需要多久的时间?” “嗯?这……” 胡元澄迟疑了一下,随即答道:“少说也要个把月吧?” “那就按一个月的时间计算,但如果这路修成了,那这个时间至少会缩短一半,一车货物从应天到顺天只需要半个月!” 胡元澄满脸疑惑地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太理解。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这跟修路有什么关系呢? “还是一车货物,从应天到顺天,看似这其中没有什么变化,对吧?” “可重要的是什么?是时间,是效率!” “商人原本一个月只能走这么一趟,赚一趟的钱,但是现在他一个月可以走两趟,赚两趟的钱!” “也就是说,这条路修成之后,从应天到顺天,所有的货物运输效率,都能提高一倍不止!” 听到这话,胡元澄终于明白了,双眼迸射出了道道亮光。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只见朱高煦继续道:“这条路修成之后,北平会是何等繁华?到时候北平商业圈建设成功,将会吸引来自天下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经商买卖,大肆消费!” “而且,老胡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大明现在的所有驿道,全部都换成这种高速道路,那我大明会是何等场景?” 胡元澄:“!!!” 嘶…… 效率提高一倍不止! 商业会更加繁荣! 通讯会更加便利! 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离别之苦! 那样的大明,只怕会是一个真正的盛世! “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商业繁荣,一定要把修路提上日程!” “所以你皇家制造局必须重视这项核心业务,不但要扩招匠人,还要培养测绘能力,打造出一支专业的皇家工程队,专门负责此事!” “这个大项目要是真做成了,哪怕你胡元澄是个安南人,也足以在我大明史册上面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了!” 听到这话,胡元澄先是激动得面红耳赤,冷静下来后却又有些狐疑。 为什么他总觉得,汉王爷刚刚说的这话,自己以前好像听过? 青史留名! 流芳百世! 是因为啥来着? “咳咳,老胡赶紧回去准备吧,明儿个本王前来西山视察一下,然后开始组建皇家工程队。” 眼瞅着胡元澄满脸狐疑地看着自己,朱高煦心中咯噔一跳,当即下了逐客令。 他娘地,这忽悠过一次,第二次就不好忽悠了啊! 上次让胡元澄学习基础科学,替大明培养新时代新青年,朱高煦就是用得这套说辞。 倒是没想到,这老胡同志到现在都还记得。 送走了神情古怪的胡元澄,朱高煦独自陷入了沉思。 方才胡元澄提及的驿站体系弊端,朱高煦何尝又不知道? 大明朝的官方驿站,俨然就是一个高级宾馆,大门鼓楼等牌面设施一样不少厢房、厨房、库房、马房等更是样样俱全。 大部分标配驿站,既有供官员居住的贵宾房,此外还有供来往差役居住的一般房间。能够同时接待几十名宾客的住宿,当然就少不了超出标准的伙食。 毕竟是给官老爷们出差途中居住的地方,档次怎么说也不能低了,吃的自然也不能差了。 更有甚者,驿站居然还有驿丞宅和办公所在,因此上又需要一套办事机构和相关服务人员,当然也相应要有配套的厨房和马厩。 这些显然超出驿站设置功能的楼堂馆所,不仅要占用大笔的资金,还要有相应的管理服务人员,光是每年佣金开支,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除此之外,就是一层层的剥削与压迫了。 不论是大小官员,来到驿站不仅能享受旅费供应服务项目,官员们还能反过来从驿站里拿钱,拿不到钱就会殴打驿站驿卒,直到要到了钱为止! 但是,你知道这玩意儿有弊端,却不能轻举妄动,直接一刀给切了。 因为大明驿站系统,供养着几十上百万的相关官员百姓,要是骤然间对驿站进行改革,只怕会闹出天大的乱子。 终结大明王朝的闯王李自成,曾经就是一个驿卒。 煤山战神朱由检因为国库空虚,所以在崇祯元年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结果裁减了数以万计的驿卒驿丁,李自成也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 然后,这位狠人就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所以这事儿得办,但不能急着办,至少得先保证驿站驿卒的生计。 要致富,先修路! 把路修好了,设一些收费站,足以支撑驿站所需了。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 第481章 老胡啊,这事情你把握得住! 翌日清晨,北平西山。 皇家制造局新驻地。 朱高煦背着手,迈着老爷步,施施然地上了西山。 不过他在山上发现了不少煤炭,顿时觉得有些惊奇。 “老胡啊,这西山上面怎么这么多煤?咋滴你们从应天运过来的啊?” 胡元澄:“???” 啥? 运煤? 你脑子有问题吧? 谁傻了吧唧的把煤从应天运到顺天? “咳咳,王爷,据老夫了解,这是修建新都要的煤炭,不过还没开始修建,所以就暂时全部堆放在西山,故而这西山也称为‘煤山’……” 朱高煦:“???” 煤山? 这里是煤山? 煤山战神自挂东南枝的地方? 我尼玛啊,就是不知道那棵歪脖子树还在不在…… 即便是朱高煦也没料到,随手挑选的皇家制造局驻地,竟然会是百年后煤山战神自挂东南枝的地方。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有些哭笑不得。 还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自己随手一划就选中了这个地方。 大明朝啊,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到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结局一根绳,国祚不过短短二百七十六年。 不过因为自己的意外到来,想必结局一根绳的惨剧,再也不会发生。 至少现在这西山已经成了皇家制造局所在,将其打造成一个战争堡垒,并不是什么难题。 也算是给以后老朱家的那些不肖子孙,留下一条后路! 随即朱高煦在胡元澄的带领之下,巡视了一下这座新驻地。 不得不说,相比于京城市井,西山最大的优点,就是地方大,而且够安静! 皇家制造局的匠人,现在生活水平早就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尤其是那些大匠宗师,每个月的月钱都比得上真正的朝廷命官了。 这人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温饱问题解决了,手里还有闲钱,人难免就会变坏。 先前在南京帝都,皇家制造局的某些大将宗师,可是没少去十里秦淮逍遥快活,这也在局里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 此事胡元澄这个局长也不好处理,毕竟人家又没犯什么错误,不过是学着那些个文人老爷去喝花酒买鲍鱼罢了。 终究还是私事,胡元澄也不好管。 但如果不管,长此以往下去,皇家制造局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那可全都丢光了啊! 正当胡元澄头疼时,汉王殿下成功劝服了皇帝陛下,将整个皇家制造局都搬到了北平! 现在这座冷清荒芜的西山,成了制造局新的落脚地,反倒成了一件好事! 朱高煦从怀中取出一副规划图,递给了胡元澄。 他前世曾经学过简单素描,所以绘制这类规划图,并不是什么难事。 “老胡啊,条件虽然艰苦了一点,但是本王给你们准备了新厂的建筑材料,你们完全可以一砖一瓦地自行建设。” “另外,除了冶炼工厂、制造工坊、匠人宿舍这些外,还要修建一座学校,专门负责传授科学知识,培养技术人才,匠人子弟到了启蒙的年龄全都必须上学,无一例外!” “这西山,日后也会成为天下匠人心中的圣地,回头等大明工会弄好了,就可以通过工会源源不断地向西山输送人才,到时候本王再跟皇帝陛下商议一下,敕封一批大匠宗师为官,匠人们的未来也就可以定下来了。” 胡元澄如视珍宝地接过这份规划图,眼眶有些红热。 刘边与宋终二人更是泪流满脸,带着一大票匠人,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王爷大恩,我等无以为报!” 他们二人可是至今都还记得,一年多之前,自己这些工人匠人,还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别说娶媳妇逛窑子了,他们一年多之前,连饭都吃不饱,穷得跟乞丐一样,对这个世界麻木而绝望。 可是,因为汉王殿下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剥削压迫他们的贪官污吏尽皆被查办,先前扣着不发的工钱也全部下发。 随后兵仗局与军器局合并,改组为皇家制造局一局和二局,匠人们也因此多出来了一个特殊身份——皇家匠人! 穿着皇家制造局的工作服走在大街上,得到的是来自所有人的尊重与礼遇。 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更是毫不避讳地向自己抛着媚眼,那直勾勾的火热眼神,看得人都酥了…… 匠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等人已经很知足了。 然而汉王殿下并不知足,他还想要让匠人与文人老爷一样,有途径入朝为官! 这是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是那些文人官员老爷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刘边宋终二人即便知晓,也只是以为汉王殿下是在说笑,从未当真过。 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汉王殿下并不是说笑而已,他真的为了此事努力到现在! 打造西山圣地! 组建大明工会! 从而形成一条类似于文人科举的入仕之路! 这条道路要是真的趟明白了,那天下匠人只要凭借手中的机会,还真有入仕为官的机会,与以往敬畏害怕的文人官员老爷们平起平坐! “王爷,老夫替天下匠人,叩谢王爷厚恩!” 胡元澄亦是慨叹莫名,话音一落就要跪倒在地,却是被朱高煦稳稳扶住。 “行了,你们二人也起来吧。” “本王曾经说过,工业乃强国之基,而你们是我大明最宝贵的技术财富!” “都放心吧,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打起精神来,建设好你们的新基地,建设好我大明!” 一席话,说得匠人们泪流满面。 朱高煦最是见不得这种场面,拉着胡元澄来到了一旁。 胡元澄被他这动作搞得莫名其妙,却见汉王爷从怀中取出了一物,用锦帕包得严严实实的,好像是什么珍贵宝物。 “老胡啊,除了皇家制造局的事情,还有一件大事。” “新都修建项目,现在主要分成两大板块,一是西宫的收尾工作与城郭城墙的修建工作,北平行部尚书郭资会负责此事。” “第二个,就是北平紫禁城的修建工作了,这差事皇帝陛下交给了本王,为了圆满地完成任务,本王决定用这玩意儿修,老胡你觉得如何?” 胡元澄闻言有些纳闷,探手接过一看,随即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啥? 用这修? 修你大爷啊! 这可是琉璃啊,价值千金啊! 老子上哪儿给你找这么多的琉璃? “王爷,这事儿吧……老夫把握不住啊!” “老胡啊,这事情你把握得住,本王相信你!” “把握你大……概率可能行吧!” “懂事!” 第482章 官员急眼!财路被断了啊! 北平西城。 一处隐秘院落。 一群官员正聚集在此。 听着下人不断传来的消息,哪个青皮混混又被抓入了大狱,他们顿时恨得咬牙切齿。 是的,恨,痛恨! 不知道汉王朱高煦与尚书郭资这两个人在搞什么名堂,突然就对北平城内的城狐社鼠、青皮混混下手,还是坚决不留情面的那种,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地清扫行动! 以往这等扫黑除恶行动也不是没有,但毕竟那些青皮混混背后都站着官员,所以他们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但是这一次,不只是雷声大,都快他娘地成狂风暴雨了! “这是哪个混账想出来的阴损主意,打算把我等往死里逼吗?” 一名官员低声咒骂道,瞬间点燃了一众官员的怒火。 “这些青皮混混,碍着他汉王什么事儿了?” “现在倒好,全被抓了进去沦为苦役,那我等以后还怎么赚钱?” “对啊,人都没了,难不成重新去找一批?也没人敢做啊!” 说白了,这些官员异常愤怒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被断了财路。 以往他们通过这些青皮混混,可以掌控北平城内的各行各业,从而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比如交通行业,让这些青皮混混向车夫、脚夫、挑夫等收取保护费,这钱不就这么来了吗? 不说赚个盆满钵满,那至少也完全够他们一家人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了。 可是现在,汉王朱高煦与行部尚书郭资大力进行扫黑除恶行动,不但把替他们办事的青皮混混全都给强行抓走,还将其打为苦役劳力,眼瞅着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逃出来了。 如果仅是如此,那也就罢了。 毕竟抓了一批,再去找一批就是,这北平城内流民穷民众多,就是不缺青皮混混。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汉王与郭资是铁了心地想跟自己等人作对,抓了一批立马还觉得不满意,整日让卫士巡城,瞧见青皮混混为非作歹收取保护费,直接将人抓走打为劳工! 在这样高强度的大力扫黑下,谁还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作死,去做那个出头鸟? 一时间,北平治安大好,百姓拍手称快。 但是,这些官员不满意了,因为他们的财路被断了! 这断了一日,他们就会损失好多银子,谁不心疼啊! “汉王也就罢了,这位一直都是个嚣张跋扈、无法无天的主儿!” “可是郭资这老家伙,他一向老成持重,怎么现在也跟着汉王开始胡闹起来了?” “最可笑的是,郭资这老家伙,还警告我等安分一点,不要闹出什么事端!” “不太清楚,不过据老夫听闻,汉王与郭资正在密谋着什么,所以这次才会毫不手软,直接打掉了青皮混混。” 主位上面,一名绛袍官员正喝着茶水,听到这话后,当即冷笑了一声。 “这有什么难猜的?汉王朱高煦这是不满你我等人,自己吃了个满嘴流油,却忘记了孝敬他一份。” “按照这个思路去想,汉王强行打掉青皮混混,就是对你我等人的一个警告,不要忘记了他汉王朱高煦的那一份,尽快给汉王殿下送过去!” 众人听到这话,瞬间恍然大悟。 难怪如此! 汉王朱高煦嚣张跋扈,贪婪荒淫,那可也是出了名的啊! 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也算是一件好事。 毕竟这买卖还有的做,不过是加一位汉王殿下进来罢了,少分一点钱罢了。 众人更担心的是出现什么变故,导致他们像现在这样,买卖做不成了,财路也就彻底断了。 好在,没有发生。 买卖嘛,大家一起做。 至于利益分成,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 只要汉王朱高煦别掀桌子就行! 一众官员商议片刻之后,这才拿定主意,由现场身份最高的北平布政司左参政兼工部尚书孙瑜前去拜访汉王爷,与这位汉王殿下通通气。 至于具体数目,汉王殿下准备分润多少,那一切都好商量。 要钱都是小事,关键您得高抬贵手,让这些青皮混混继续行动起来,不然大家都没得赚! 至于孙瑜,这可是当初与郭资、吕震最早投靠燕王朱棣的那批北平官员,随后又在靖难之役中,协助燕王世子朱高炽驻守北平有功,摇身一变成了身怀大功的从龙之臣。 与郭资相仿,孙瑜也深受朱棣的器重信任,这些年来一直辅佐郭资坐镇应天,修建北平新都。 朱高煦得知孙瑜主动求见,顿时有些讶然。 毕竟他与这孙瑜毫无来往,而且孙瑜作为郭资的副手,就算有什么公事,他也是应该向郭资汇报,而不是越级求见自己。 所以,这家伙是为了私事而来? 呵,这可真是有意思了。 朱高煦命人将他迎进了书房,而后好整以暇地喝起了香茗。 孙瑜一见到汉王朱高煦,立马跪倒在地。 “下官孙瑜,参加汉王殿下!” “唔……你来做什么?” 朱高煦笑着看向孙瑜,不明白他想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孙瑜注意到了汉王殿下脸上的笑容,以为自己的猜测完全是对的,当即低声道。 “殿下,是我等不懂事,先前没有准备好殿下的那一份。” “这里有五十万两银票,还请殿下笑纳!” 朱高煦:“???” 嗯? 啥意思? 你在贿赂我? 这么猖狂不加掩饰的吗? 而且这可是五十万两银票,北平这些官员贪腐数额这么大的吗? 朱高煦有些惊了,望着那五十万两,嘴角上的笑容愈发浓郁。 抬手就给出五十万两啊! 这只能证明,他们背地里干得那些勾当,收益远远超过了五十万两! 或者说,这个数目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小数目罢了。 他们愿意花钱,让自己高抬贵手,不要影响他们继续做那些勾当。 呵,这真是有意思啊! 朱高煦看着孙瑜,笑呵呵地问道:“孙瑜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就这么贿赂本王,有些不太合适吧?” 一听到这话,孙瑜恨不得破口大骂,但他好歹还是忍住了。 呸,当了表子还要立牌坊! 明明做这一切就是为了钱,现在还装个什么呢? “王爷这话说的,什么是贿赂?这是我等送给王爷的乔迁喜钱,王爷觉得如何?” “嗯,老孙啊,还是你会说啊!” 朱高煦看着孙瑜大笑了起来,脸上笑容满面,眼神却愈发冰冷。 孙瑜见状也只能跟着陪起了笑脸,一副皆大欢喜弟弟模样。 他虽然心里在滴血,但是这事儿总算是解决了。 赚钱嘛,不寒碜! 第483章 自己人啊!今晚上本王设宴款待! “老孙啊,这钱本王就这样收了,不太合适吧?” 朱高煦脸上笑容不减,抿了一口茶水后,沉声开口道。 孙瑜听见这话一愣,陷入了沉思。 怎么个意思? 汉王难道是觉得这钱少了? 不应该啊,这可是五十万两银票! 因为大明钱庄的正常运行,现在大明宝钞不再贬值,得到了天下百姓的认可。 当然,相比于大明宝钞,人们更愿意接受钱庄出具的银票。 毕竟大明钱庄的信誉摆在那里,比朝廷不知好出了多少。 这就造成,大明钱庄的银票,成了达官显贵与富商巨贾的主流货币。 比起那沉重的银子,他们更喜欢使用这方便携带的银票。 可现在,汉王殿下似乎对这轻飘飘的银票不太满意。 但这可是五十万两纹银,随时拿到钱庄去都可以兑换! 按照如今的市价,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大米! 就算是拿到北平最好的酒楼去,也可享用一套“三十斤牛肉,两只鸡,两桶酒,四盘菜蔬”的豪华大餐! 当然,这笔银子也不是孙瑜一个人拿的,他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银。 这都是一众北平官员筹措出来的巨款,都抵得上他们一年的灰色收入了。 汉王殿下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些吧? “咳咳,王爷的意思是……这只是前期收入,王爷可以放心,后面绝对不会少王爷那一份。” “唔……”朱高煦听到这话,有些哭笑不得,“你们有心了。” “本王什么事情都没做,就这样收了银子,好像也不太好。” “这样吧,本王今晚设宴,邀请款待这些同僚,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营建新都还要仰仗诸位。” 听到这话,孙瑜顿时狂喜,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他今日走这一遭,不就是为了汉王殿下这句承诺吗? 以后,大家可都是自己人了啊! “王爷,那些城狐社鼠……” “先不急,明日再放了他们,以免打草惊蛇!” “说得极是,王爷英明!” 孙瑜毫不掩饰地拍着马屁,一时间惹得朱高煦哈哈大笑。 二人继续闲聊了几句后,孙瑜这才识趣地起身离去。 一走出汉王府,孙瑜就忍不住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呸,什么天潢贵胄,什么大明亲王,还不是这种贪婪成性的货色! 为了敛财,故意敲打自己等人,表面上一副秉公办事的模样,暗地里却是这般做派,真是令人作呕! 孙瑜完全忘了,他可是朝廷命官,正做着与他印象中的汉王爷一模一样的举动。 半个时辰后,聂兴笑呵呵地走了进来,沉声道:“王爷,那孙瑜去通知一众贪官污吏去了,要不要……” “不用,宴会照常进行,反正他们都要自己送上门来,何苦横生枝节?” 朱高煦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去通知一下郭资,让他晚上赴宴!” “看来郭老头这个北平巨头也不行啊,连自己手底下的人都管不住,还要本王出手替他教育一下!” 聂兴闻言无奈苦笑,不过他接下来这句话,却是让汉王爷勃然大怒。 “倒是那孙瑜走出汉王府后,还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朱高煦:“???” 嗯? 怎么个意思? 你这是看不起本王吗? 该死的蛀虫,本王今晚上不扒了你的皮! 北平城西。 还是那座隐蔽院落。 孙瑜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众人眼巴巴地看着他,满脸的希冀。 “诸位,幸不辱命,事情解决了。” “那汉王果真如同老夫猜测的那般,只是为了敛财罢了。” “五十万两银票,他已经收下来了,并且今晚在汉王府设宴,邀请我等前去赴宴,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大喜。 汉王收了银票,意味着他们的财路可以恢复了。 虽然这五十万两纹银是一笔巨款,着实让人心疼,但是比起以后得锦衣玉食,孰轻孰重,众人还是拎得清的。 不过高兴之余,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孙老,我等如此大张旗鼓的前去赴宴,若是被郭资知道了,会不会……” “呵,怕什么?”孙瑜听到这话,只是哼了一声,丝毫没有把郭资放在眼里。 想当年他孙瑜与郭资、吕震,同为北平布政司的官员,燕王起兵靖难,他们三人同时向燕王投诚,随后协助燕王世子、如今的太子朱高炽驻守北平,成了从龙之臣。 结果吕震贵为京师礼部尚书,郭资成了北平巨头,而他孙瑜仅仅多了一个工部尚书的虚衔,依旧还是个布政司左参政,过了这么多年还被郭资死死地压制着,永无出头之日! 仕途上难以再进一步,你总得让我日子过好一点吧? 所以孙瑜开始了贪腐之路,并且成了北平贪腐官员的头头。 “他郭资自己清正廉明,装模作样,可是也不能断了大家的财路吧?” “更何况我们现在算是汉王殿下的心腹了,难道还害怕一个郭资不成?” “这北平日后的格局,可是以汉王为主,郭资这个老匹夫,算得了什么?”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心里面也算是有了底气。 因为郭资的压制,以往他们行事多有顾忌,就算是贪腐也是在暗中偷偷摸摸。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北平巨头郭资已经成了过去,现在北平的话事人,乃是汉王朱高煦! 有汉王殿下撑腰,他们还怕什么郭资? 甚至,以前不敢做的事情,日后也可以做了啊! 靠那些青皮混混贪腐,只是小道。 营建帝都这么大一个工程,想要从中吃肉,那还不是简简单单? 这五十万两巨款,花得值啊! 一时间,众人欣喜不已,当即各自回府准备赴宴。 可怜的郭老尚书,对于此事毫不知情。 等收到汉王朱高煦的请柬时,他正在值房内计算着钱粮用度。 郭资之所以被永乐皇帝看重,便是因为他擅长钱粮调度,所以能够力压孙瑜一头。 看着眼前这封请柬,郭资纳闷不已。 汉王爷这又是想干什么? 突然举办宴会作甚? 咋滴又犯病了? 不作会死? 郭资本想拒绝,但是转念想起皇帝陛下的口谕,他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全力配合汉王行事,不得敷衍拒绝。” 有着皇帝陛下的口谕,郭资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只是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 “汉王爷啊,您就收收神通,别折腾了吧!” 第484章 鸿门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到了时候。 孙瑜带着乌泱泱一大票人,前往汉王府赴宴。 令他们颇为惊喜的是,汉王朱高煦竟然亲自在门口相迎。 汉王朱高煦,那可是凶名在外,端得是个嚣张跋扈,恣意妄为。 可是现在,他竟然在府门口亲自出迎。 这份折节礼遇,让爱面子的孙瑜大为感动。 几乎没有多想,孙瑜带着一众官员,匆匆上前拱手行礼。 “汉王殿下,真是折煞我等了。” 朱高煦闻言摆了摆手,笑呵呵地开口道:“无妨,人都到齐了吧?” “殿下放心,听闻殿下亲自设宴,我等那是欣喜万分,所以都来了。” 孙瑜那苍老面容上,同样浮现出了笑容。 不容易啊! 能够得到这位汉王爷的认可。 不过这都是值得的,即便是那五十万两巨款。 有了汉王朱高煦当靠山,自己等人还怕什么郭资? 区区五十万两,转手就能够赚回来,办法多得是! 这笔买卖,以孙瑜的精明,还是拎得清楚的。 “好,很好,随本王入内详谈。” 得到肯定回答,朱高煦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 一众贪官污吏也没多想,在汉王爷的亲自带领下,来到了王府正堂。 此刻正堂里早已备上了美酒佳肴,令人食指大动。 “不必拘礼,大家以后都是自己人了。” 朱高煦一声令下,众人纷纷落座,开始了各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奉承之人,正是汉王爷。 毕竟都不是傻子,连同孙瑜在内,此刻都想与朱高煦打好关系,以便他们日后放肆贪腐。 朱高煦也没有拘着,该吃吃,该喝喝,给足了这些贪官污吏面子。 觥筹交错间,气氛很快到了高潮。 孙瑜识趣地端起酒杯,满脸堆笑地看向朱高煦,神神秘秘地开口道。 “殿下,其实那些青皮混混,都还只是小道。” “通过他们的孝敬,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 听见这话,朱高煦神情不变,扭头看向孙瑜。 “哦?听孙老这话的意思,还有更挣钱的法子?” “当然。”孙瑜也没有废话,低声道:“真正赚钱的法子,其实多不胜数。” “比如那些用于修建宫殿的炉材木炭等物资,那可都是市面上一等一的紧俏货,只要随便倒卖一种出去,光是这一进项,就远远超过青皮混混的孝敬钱了。” 不得不承认,孙瑜眼光那是极好的。 朱棣为修建一座宏伟新都,所使用的材料,那

相关推荐: 交流_御书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蝴蝶解碼-校園H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顾氏女前传   桃源俏美妇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过激行为(H)   NTR场合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