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理。 换句话说,他朱高煦还有其他选择吗? 杨士奇观察着朱高煦的脸色,沉声开口打破寂静。 “王爷,其实您早就没了退路,不是吗?” “太子殿下可容王爷一世,但太孙殿下绝不会容王爷一时,哪怕王爷曾经千里奔袭救过太孙殿下,在皇位面前这份恩情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太子殿下宽厚仁慈,奈何他天生身子骨弱,承担不起帝国掌舵人的重任!” “太孙殿下却不然,据我所了解,这位可并不是什么良善之人,他毕竟自幼在皇上身边长大,学的是帝王心术,走的是杀伐之路,这位绝不会容忍有人威胁到他的帝位!” 杨士奇曾经出任太子伴读,在东宫为臣多年之久,早就了解太子朱高炽与太孙朱瞻基的脾气秉性。 诚然,那位好圣孙的确对得起他“传世之孙”的名头,自幼聪慧非凡,更是得了永乐皇帝的亲自培养,未来不是没有可能成长为一位贤德明君。 但那也只是未来,不是现在! 现在的太孙朱瞻基,与汉王朱高煦相比,差了当真不是一点半点! 而大明王朝现在需要的是一位能够顺应大势的掌舵人,抢占先机开启大航海时代,缔造出一个真正的天朝上国。 等到太孙朱瞻基成为太子朱瞻基,再成长为皇帝朱瞻基,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之久,哪怕大明王朝等得起,他杨士奇也等不起! 南洋之行后,杨士奇心态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往南洋旧港之前,他想的是尽快做出成绩,然后回到大明中原朝廷,宰执大明中枢。 但等他助赵王朱高燧踏破七国后,杨士奇也真正认识到了这方广袤无垠的天地。 执掌大明中枢,治国平天下,对杨士奇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他想要择一明主效忠,让大明开启大航海时代,辅佐这位明主缔造出一个真正的天朝上国! 他杨士奇,要做这天朝上国的……相国大人! 强汉,盛唐,又如何? 他们知道在西域之西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吗? 他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杨士奇不可能不心动。 游历天下二十年之久,杨士奇比所有人都渴望功成名就,比所有人都想要名垂青史! 大明王朝如今有三龙两蟒,永乐皇帝朱棣、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是龙,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是蟒! 然而真正有资格值得他杨士奇效忠之人,唯有汉王朱高煦! 皇帝陛下已经老了,太子殿下身子骨弱形容废人,太孙殿下年轻气盛,赵王爷志大才疏…… 除了文治武功的汉王朱高煦,杨士奇没有其他的选择! 而且,杨士奇极其确信,汉王朱高煦会带给大明真正的盛世,一个天下百姓的盛世! 毕竟,他已经在北平做到了,不是吗? 第571章 皇帝的心思!曾经最厌恶的样子! 东宫太子府。 赵王朱高燧正与太子朱高炽闲聊着。 大胖胖看着容光焕发的自家小老三,忍不住好奇地出言问道。 “老三呐,南洋那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 说实在的,大胖胖此刻是真的好奇。 古人云:“宁为鸡首,不为牛尾”。 在大胖胖记忆里面,这个老三也一直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同样觊觎着自己的太子大位。 结果为了响应老二的号召,他这个赵王爷直接就去征战南洋那海外蛮夷之地了,说是被发配也丝毫不为过。 南洋那等海外蛮夷之地,就算条件好又能好到哪里去,难不成还能好过繁华富庶的中原? 这怎地老三做了两三年的南洋王后,那是意气风发,整个人都变得精神了起来。 听到大胖胖这话,朱高燧掏出酒壶喝了一口,没好气地回答道。 “怎么说呢?” “有好也有坏吧!” “南洋诸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粮食产量远远超出中原大明。” “但可恨的是,南洋那些土人十分懒惰,好吃懒做,不思上进。” “那些土人大多沦为军户的奴隶,既不反抗,也不逃跑,天生贱命,干活的效率与汉人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一旦感觉劳累,就是主人用鞭子都抽不起来,唯一好使的惩罚就是用吃饭来威胁……” “如果不是他们天生贱命,乖巧听话,我都想直接把这些土人给杀光诛尽了,省得他们活着浪费粮食,真是一头头混吃等死的猪猡,与那倭国的倭奴有得一拼了……” 朱高燧没好气地怒骂道,显然对那些土人不满到了极点。 要是那些土人和汉人一样吃苦耐劳勤劳耕种,南洋七国的国力绝对会再次翻上一个台阶,哪里还需要向中原大明购买流民苦役去南洋开垦荒地。 大胖胖听得满脸惊奇,双眼中都是憧憬之色。 “那这些土人为何如此不思进取?我记得当年万国大会的时候,郑和不是带回来了大量海外使臣,那不是还有很多南洋小国吗?” “呵……”朱高燧嗤笑了一声,“什么狗屁国家,不过是一个个酋长部落小政权罢了,跟我们中原相比,最多也就是商周那个时期,连春秋战国都还达不到!” “土人不知礼仪不知廉耻,用杨士奇的话来讲,就是一群刚从树上下来的猴子,还没有脱离热衷食物、解决温饱的基本需求。” “他们活着的目标就是填饱肚子,只要填饱肚子当不当奴隶无所谓,一个个地躺在荒地上面晒太阳,都不肯俯首去耕作,甚至当了我大明的奴隶后,比他们曾经的日子还更好一些,至少再也不用担心没有食物可吃。” 大胖胖听得啧啧称奇,上一次听到这么懒的人,还是那些秉性卑劣的倭奴! “那南洋的汉民呢?老三,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一道声音从背后响起,朱高燧立马起身跪倒在地。 “儿臣参见父皇!” 朱高燧眼眶湿润,抬头看着永乐皇帝。 注意到朱棣双鬓雪白,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爹,您老了啊!” 朱棣闻言幽幽一叹,上前拍了拍朱高燧的肩头。 “好孩子,起来坐吧!” “这几年孤身在南洋打拼,你辛苦了!” 得到了永乐皇帝的亲口认可,朱高燧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反倒是躺在床上的大胖胖,从朱棣进来之后,就直接闭上了眼睛,甚至还侧过了身子。 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很是僵硬,大胖胖还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朱棣。 见此情形,朱棣也不介意,继续开口问着小老三。 “朕听闻沿海百姓多因战乱出逃海外,他们在南洋过得好吗?” “不算好也不算差!”朱高燧点了点头,“起初这些汉人移民听说我大明王师正在鲸吞一个又一个的南洋小国,他们非但没有为此感到高兴,反倒是十分恐惧!” “哦?”朱棣有些纳闷,“这是为何?他们还能数典忘祖不成?” “因为他们脱离朝廷迁移到南洋等地,就是典型的弃国者,所以很是害怕大明王师会追究他们的弃国之罪。” 朱高燧一语道破了关键,“说到底这些汉人移民也只是想安稳地活着,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海外,原本就不是他们的本意。” “这些汉人移民在当地已经形成了宗族部落,其子弟早已不是第一代到南洋谋生时那么得落魄,他们反倒从大明国内延请落魄的读书人来到南洋为他们教授子弟,从而还海外打下了立足根基。” “换句话说,这些汉人的子弟只要稍加培训就能成为合适的官僚,这样的汉人完全可以成为南洋七国的根基,所以儿子在杨士奇的建议下下发了一道道诏命,类似于科举制度,汉人子弟经过考核之后就可以获得官职,从而快速搭起了藩国的架子。” 听到这话,朱棣欣慰地点了点头。 老三终于长大了啊! 以往他就是一个只知道惹是生非的蠢货搅屎棍! 倒是没有想到,让他孤身一人去南洋闯荡,还当真成长了不少,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老三,你做得很好,爹对你很欣慰。” 或许是因为上次父子二人之间爆发的剧烈争吵,朱棣近些日子一直都在反思自己,他对自己这三个儿子是不是太严苛了些,所以现在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称赞。 随后朱棣又看向了支着耳朵装睡的大胖胖,主动开口道。 “太子这些年做得也不错,诸王外放这项国策,也多亏了太子的背后付出!” 听到他这话,大胖胖身子一颤,却还是没有回应。 见此情形,朱棣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笑容。 “哟,都在呢?” 正当这个时候,朱高煦施施然地走了进来。 难得父子四人聚在一起,上一次还是朱高煦遭遇刺杀的时候。 “老二,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朱棣淡淡开口道,毫不掩饰自己浓烈的杀意。 如果不是那该死的幕后黑手搅弄风云,他与太子之间的感情也不会就此破裂,闹得现在这么僵。 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气,最后直接摇了摇头。 “查不到!” “张茂恭、萧正贤等人均已畏罪自杀!” “那个中间人王三也早就被灭口,妻儿老小不见踪影!” “畏罪自杀?”朱棣呢喃着这四个字,眼神陡然变得冷冽了起来。 “他们是真的畏罪自杀,还是被人灭口,或者说主动寻死?” “去把太孙唤进来,朕有话要问他!” 朱高煦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整个人神情都有些恍惚。 终于,他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最后,他还是变成了他曾经最厌恶的样子! 第572章 太孙遭殃!大胖胖的最后请求! 畏罪自杀? 当然不是! 张茂恭、萧正贤等全都是被灭口了。 朱高煦明白真相之后,也断然做不出交出聂兴等人的事情来。 不得不承认,杨士奇这个混账东西,算计人心的本事当真大有长进,把他朱高煦给算计得死死的! 再加上一个对他朱高煦十分了解的聂兴,双贱合璧天下无敌,朱高煦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现在他这位汉王爷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如实上报给给朱棣,让这位永乐皇帝陡然暴怒,血洗铲除整个汉王党,强行扶持太孙朱瞻基上位执掌大权。 如此一来,他朱高煦也就彻底清闲了,即便不会因此受到波及,这辈子也别想染指任何权力,老老实实地滚去云南就藩,混吃等死逍遥快活。 等到朱瞻基日后即位称帝,再来清算他汉王一脉! 另外一条路,正是如聂兴、杨士奇等人期望的那般,全力夺嫡争位,缔造出一个真正的盛世大明。 而眼下无疑就是最好的时机,夺嫡争位的天赐良机。 太子病危命不久矣,太孙年幼毫无威望。 他这位文武双全的汉王殿下,只要招招手,朝堂之上的汉王党自然会一呼百应,上奏请求皇帝陛下更易储君! 这就是聂兴杨士奇打得好算盘,给他朱高煦定下的出路。 不得不承认,人性都是复杂且虚伪的。 哪怕朱高煦心中百般不愿,一直避免着与大胖胖争权夺位。 然而真正走到了这一步,朱高煦也不得不继续向前,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后路! 一旦汉王彻底失势,先前他提出的所有新政,都会成为他人抨击汉王的借口与理由,想要继续推行下去,根本就不可能。 尤其是朱瞻基这头狼崽子执掌了朝政大权,他绝不会再推行这些汉王新政,以免影响到自己的威望。 毕生心血付诸东流,朱高煦同样不愿见到。 那么,就斗上一场吧!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亲故好友,还是为了大明王朝! 现在的朱高煦,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去争上一争! 或许是察觉到了朱高煦的态度变化,永乐皇帝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其实朱棣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这些阴谋诡计都出自老二之手。 但据东厂密报可知,老二自从去了江南之后,帝都中的暗卫全部蛰伏,双方从未有过任何联系,所以这个怀疑是不成立的。 更何况朱棣至今都还记得,当年老二为了救瞻基那孩子,差点万箭穿心而死,临死前都不忘自证清白,他当真不想夺嫡争位。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朱棣也不想去怀疑他最偏爱宠信的儿子。 尤其是前不久与太子之间的激烈争吵,“父不知子、子不知父”这句话至今回荡在耳畔,朱棣可不想因为他的无端怀疑,再次伤了自己另一个儿子的心。 很快太孙朱瞻基匆匆走了进来,面带茫然地跪倒在地上。 朱棣看着这个曾经最宠爱的好圣孙,此刻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孩子,你跟爷爷说句实话,金陵发生的这些事情,是不是你暗中指使的?” 听到这话,朱瞻基瞬间脸色大变,急忙叩头解释道。 “皇爷爷,孙臣当真不知情啊!” “都是那张茂恭怂恿孙臣回京,说什么天潢贵胄岂可轻贱于乡野……” “若是孙臣知道他们设计陷害我爹,那我肯定早就宰了他们给我爹报仇了,哪里还会与他们同流合污!” 不得不承认,朱瞻基还是很鸡贼的,一边自证清白的同时,一边还不忘体现一波自己的孝心。 他深知自己现在处境艰难,一个不好就会被误认为是祸乱朝纲、陷害生父的乱臣贼子,到时候别说以太孙身份执掌朝政大权了,皇帝陛下不扒了他的皮才是怪事! 朱棣面无表情地听着朱瞻基自辩,不时捋了捋雪白的胡须。 等到朱瞻基无话可说后,他才继续追问道。 “你是说自己受了张茂恭的蛊惑?” “那好,你告诉朕,那张茂恭蛊惑你什么了?” “值得你冒着风险千里迢迢地赶回京师,连朕都没收到半点风声?”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全都变了脸色。 赵王朱高燧幸灾乐祸地看向朱瞻基,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而汉王朱高煦则依旧面无表情,不过他那双锐利的眸子,却始终盯着朱瞻基。 这也是朱高煦最不能理解的地方,或者说这也是朱瞻基最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 你说你被张茂恭蛊惑回京,那又何必偷偷回京? 你好歹也是位太孙殿下、国之储君啊! 腿长在你身上,你真想离开北平,谁还敢拦你不成? 朱瞻基完全没有必要偷偷摸摸地回京,但他就是这么做了,那也就意味着他其实是对金陵帝都里面发生的事情有些了解! 换句话说,朱瞻基知道太子要遭或者说知道太子受难,他才会马不停蹄地偷偷回京。 不过目的不是为了去看望他那个傻爹尽孝,而是为了回来监国理政执掌朝政大权! 真是因为关心太子回京,他直接快马加鞭赶回来就行了,哪里还用得着偷偷摸摸? 这一点,朱高燧看得明白,朱高煦心中清楚,那永乐大帝朱棣呢? 他看不明白才怪! 朱瞻基此刻面色如土,满脸慌乱之色。 他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憋了半天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现在他还能说什么? 真把永乐皇帝当傻子糊弄? 要是欺君那更是罪加一等! 朱瞻基哆嗦着身子想了半天,最后只有把头叩在了地面上,哭诉道:“皇爷爷,孙臣错了,孙臣知错了!” 朱棣听到他这话,一张老脸瞬间阴沉了下来,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孩子,你才多大啊?” “怎么现在就忍不住了?” “你爹可还没死呢,你就忍不住想要上位了?” 话音一落,朱棣豁然睁开了眼睛,狠狠一脚踹在了朱瞻基身上。 “更何况朕还没死呢!” “你这个无君无父,丧尽天良的孽畜!” 在这一刻,朱瞻基难以自圆其说主动认错,落到朱棣眼中,却成了他就是那幕后黑手的铁证! 永乐皇帝暴怒到了极点,一脚接一脚地龙足猛踹。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好圣孙,他一直寄予厚望的传世之孙,竟然会做出这等无君无父、大逆不道的事情! 为了上位夺权,这孽畜真是不择手段,丧尽天良! 朱瞻基满脸悲愤交加,不敢伸手阻拦,只能牢牢地抱着脑袋,发出痛苦的低吟。 眼见永乐皇帝还不收脚,朱高煦给了朱高燧一个眼神,后者立马会意,二人上前一左一右地抱住了朱棣。 “爹,够了!” “对啊爹,教训一下就行了!” 朱高燧阴阳怪气地嘲讽道:“这孩子可是您一手培养出来的好圣孙,我大明朝的太孙殿下,您可别把这孩子给打坏了!” “狗屁好圣孙!”朱棣厉声怒骂道,抬脚又踹了过去。 正当这个时候,身后一道虚弱的声音传来。 “爹!” “废了他吧!” “给这孩子留一条活路!” 第573章 易储风波!朱瞻基心态崩了! 废了他? 太子请求废了太孙? 听到他这句话,在场之人脸色全都变了。 朱高煦眸光闪动,心中的愧疚之意愈发浓郁。 朱高燧满脸茫然,随即就化作狂喜,哪怕他掩饰得很好,可眉角的笑意简直不要太明显。 朱棣则是脸色一沉,转身看了一眼双目紧闭的大胖胖,并没有说什么。 反倒是当事人太孙朱瞻基,听到自己父亲这话,满脸不可置信,直接瘫软在了地上。 废太孙? 我爹请求皇上废太孙? 我是他最爱的儿子,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爹!” “我身子骨不行了!” “哪怕还能苟延残喘个十天半月,也形同活死人!” “儿子自问担当不起大明储君这一重担,请爹以江山社稷为重,废了我们父子吧!” 大胖胖再次开口,他这个请求比上一个还要离谱,还要令人心慌! 朱棣满脸悲戚哀容,有心上前给自家老大道个歉认个错宽慰一下,但这么多人在场,皇帝的骄傲与尊严又不允许他这么做。 话到嘴边,万般关心最终都只变成了一句,不咸不淡的平常话语。 “太子,你安心修养便是!” “至于太孙,幽禁东宫,无朕旨意,不得出入!” 话音一落,朱棣叹了口气,起身就向外走去。 他何尝想不明白,老大之所以请求废太孙,正是想要给瞻基这孩子留一条活路。 毕竟他这个太子命不久矣,等他死后,汉王与太孙之间的矛盾就会彻底爆发。 太孙朱瞻基,是斗不过汉王朱高煦的,这一点太子也很是认可。 诚然,太子命不久矣,他朱棣完全可以顺理成章地更易储君,把太子大位交给功勋卓著的老二朱高煦。 可是现在老大还没死呢,还不到人走茶凉的时候。 这个时候废太子废太孙,那无异于彻底把老大送上绝路,朱棣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皇帝陛下走后,本就心情不好的朱高煦也随即告辞。 “老大,你安心养病就是!” “朝廷已经下旨征召民间神医,估摸着快到京师了。” 大胖胖闻言和煦一笑,给了朱高煦一个安心的眼神。 小老三朱高燧动了动嘴巴,正准备说上两句,却被朱高煦直接给拉走了。 一直到了太子府外面,小老三这才满脸不解地询问道。 “老二,刚刚那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不落井下石一把,直接把朱瞻基那狼崽子给一棒子打死?” “甭管这些乱子是谁闹出来的,直接全部安到朱瞻基头上就行了,谁让这狼崽子居心不良大逆不道,还敢偷偷摸摸地回京觊觎朝政大权?” 听到这些话,朱高煦满脸无语地扫了这厮一眼。 “第一,幕后黑手确实不是大侄儿。” “第二,本王不屑于在此刻陷害大侄儿,这样做只会让老大寒心,加重他的病情!” 赵王爷听到这话,满脸鄙夷嘲讽。 “行了行了,知道你汉王爷重情重义……”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我兄弟也是好久没见了,去我府上好好聊聊。” 朱高煦打断了口无遮拦的朱高燧,直接带着他离开了皇宫。 这个小老三,还是跟以前一样狂妄无知。 这里可是宫闱禁地,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朱高煦很清楚,刚刚他们兄弟二人这番谈话,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在朱棣的案桌上面。 毕竟,取代锦衣卫的,可是东厂那群死太监! 房间内。 朱瞻基满脸绝望,眼神呆滞。 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自家亲爹要请求皇上废太孙! 或者说,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太孙殿下,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今天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对他的打击未免太大了些。 大胖胖睁开眼睛,扫了一眼这孩子,随即叹了口气。 “想不明白?” “爹,你是不是真的病糊涂了?” 朱瞻基满腔悲愤地回答道,言语之中毫无半点敬意。 他朱高炽可是自己的亲爹,一直疼自己爱自己的爹! 就算所有人都不相信他朱瞻基,都认为那些事情是他朱瞻基干的,朱高炽也不能这样想,更不能就这样轻易相信! “爹啊,那些事情当真不是我做的……” “爹知道,你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胆子!” 大胖胖给出了肯定回答,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朱瞻基,更不会相信这孩子为了上位会对自己下手。 然而朱瞻基听到他这话之后,更是充满了疑惑。 “那爹你为什么要……” “咳咳,扶爹起来!” 大胖胖摆了摆手,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却有些无能为力,只能示意朱瞻基上前。 见此情形,朱瞻基鼻梁一酸,也顾不得其他了,急忙上前把大胖胖扶着坐好。 看着眼前神情落寞的爱子,大胖胖眼眶也有些湿润。 “孩子啊,这一次其实是爹对不起你!” “要是爹能再拖个三年五载,拖到能够即位称帝,那你的皇位就牢不可破了!” “偏偏造化弄人啊,爹还剩下十天半个月可以活了,等爹走了,你决计斗不过老二的。” “与其让你与老二争个你死我活,损耗大明的国运气数,最后还落得个身死的下场,还不如早早地舍弃了这个皇位,至少还可以保一世荣华富贵!” 听着大胖胖这些发自肺腑的心里话,朱瞻基眼泪不争气地开始往下掉。 其一是因为自己亲爹当真大限将至,没有几天可以活了。 其二就是哪怕到了这个时候,自家亲爹还在给自己做打算留后路,从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份父爱令人动容。 大胖胖摸着朱瞻基的脸颊,轻轻为他擦拭着泪水。 “孩子,听爹一句劝,爹走了之后,你千万不要再跟老二争下去了!” “老二重视他和你爹我的兄弟情,但他对你一直印象极差,再加上张軏死在你手里,你们叔侄之间早就没有了缓和的余地。” “他不会坐视你上位掌权的,肯定会奋起反击,到时候你们二人之间的争斗将会席卷整个大明,党争只会造成朝堂乌烟瘴气,天下人心离散,这样你爷爷一辈子的心血可都会毁在你们二人手中了!” “而且你这孩子虽然聪明,但都只是些小聪明,小聪明是上不了大台面的,若是论起治国安邦平天下,你远远不如你二叔;若是论起阴谋诡计、鬼蜮伎俩,或许你有几分真本事,但老二身边多的是这样的人,所以你是斗不过他的……” “不!”朱瞻基一把擦掉了眼泪,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斗不过也得斗!” “与其下半辈子苟且偷生,还不如放手一搏!” 第574章 太孙的选择!大胖胖的最后一搏! 朱瞻基豁然抬头,拒绝了他父亲的安排。 “爹!” “我绝不会答应!” “要是就这样把皇位拱手送给二叔,换取苟且偷生,那还不如杀了我来得痛快!” 大胖胖闻言一怔,满脸错愕惊容。 “爹,您忘了吗?” “当年我出生那晚,爷爷曾梦到异相,高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爷爷,并对他说过,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少师姚广孝曾为我相面,也亲口对爷爷说过,传世之孙,可旺大明三代!” “正因为如此,爷爷才下定决心起兵靖难,定鼎天下后才会册立爹你为太子!” 朱瞻基情绪愈发激动,甚至显得有些癫狂。 “爹,我是‘传世之孙’啊!” “我朱瞻基注定生而不凡,将来定会成为帝王!” “你这个时候想让我放弃皇位,以换取苟且偷生的机会,我怎能甘心?” 听到这些话,看着爱子那癫狂的模样,大胖胖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主动请求皇上废除太孙的位置,把皇位让给汉王朱高煦,然后去做个衣食无忧的闲散贵胄…… 大胖胖给朱瞻基选的这条后路,看起来的确很是诱人。 然而他忘记了一点,他儿子朱瞻基可是好圣孙,而且还是当朝太孙! 自幼就备受关注,而且尝试到了权力的滋味,怎么可能如此轻易舍弃? 更何况他朱瞻基一向自命不凡,早就在朱棣的亲手培养之下展露头角,向着皇位龙椅进发! 现在大胖胖想要让朱瞻基舍弃皇位以求自保,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沉默良久之后,大胖胖终于苦涩一笑。 “孩子,爹没想到,你对皇位的执念这么重!” “传世之孙?呵,天知道那是真的假的!” 朱高炽自嘲一笑,对朱棣亲口所说的异相根本就不相信。 当时正值起兵靖难前夕,整个燕王府风声鹤唳上下不安。 老头子为了安抚人心,故意在这孩子出生的时候,编造出一个异相梦境,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老头子在这方面可是拿手得很,跟那什么“真武大帝转世”之流如出一辙,不过是为了证明他朱棣即位称帝的合法性罢了。 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天下人愿意相信,那自然更好;要是不愿意相信,就直接当成一个笑话听了。 但大胖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这儿子竟对此事深信不疑,并且产生出了令人心惊的可怕执念。 这孩子,只怕早就把皇位视为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绝不允许他人染指分毫。 恐怕他就等着他爷爷和他爹早点驾鹤西去,让他即位称帝吧? 一想到这儿,大胖胖顿时满心悲戚。 他明白,劝是劝不动了,这孩子肯定不会放弃皇位的,他绝对会跟老二斗上一斗。 可为了那张龙椅,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当真值得吗? “儿呐,既然你心意已决,为父也就不多劝了。” “不过你想要去争想要去抢,那你就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度过眼前这道难关!” “你爹我相信那些事情不是你做的,但是你爷爷看起来好像并不相信,否则刚刚也不会对你下重手了!” 明白了这孩子的心意,大胖胖深知劝无可劝,随即转换思路,想着临终之前再帮这孩子一把。 朱瞻基闻言神情顿时黯淡了下来,他何尝不知自己被皇上误解了,成了怀有异心、大逆不道的孽畜! 自从懂事以来,打朱瞻基记事开始,这还是皇爷爷第一次如此毒打他,丝毫不留情面。 “爹,那些事情真不是我做的。” “现在我也被爷爷禁足在东宫,即便想要去解释,也根本没有机会!” “尤其是爷爷让二叔负责追查审理此案,我担心二叔会趁机在这里面下黑手,趁机落井下石……” “放心吧!”大胖胖叹了口气,“你二叔绝不会这样做的。” “爹,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帮着他说话?!” 朱瞻基对大胖胖的态度很是不满,他到底是支持自己这个儿子还是支持他那个二弟! 大胖胖冷哼了一声,满脸无奈地扫了朱瞻基一眼。 “其一,你二叔不是这样的人,以前的他可能会做这种事情,但现在的他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情的。” “其二,你二叔是个聪明人,就算他下定决心夺嫡争位,也不会在这个案子里面趁机陷害你,如果老二真这么做了,那反倒会是一件好事!” “原因很简单,你以为你爷爷当真老糊涂了?老二他真敢炮制出一些虚假罪证挂到你头上,你爷爷反倒会生出怀疑,对你的疑心瞬间就会转移到老二头上,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老二自己反而会遭殃!” 朱瞻基听后顿时恍然大悟,一颗心总算安定了下来。 他眼下面临的困境,恰恰就是汉王毫无作为,导致皇帝陛下一门心思地认为他朱瞻基就是那幕后黑手。 那现在想要破局,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 “如果少师还活着,在背后为你出谋划策,或许你还真有可能赢了老二。” “只是可恨少师惨死于张軏之手,而张軏最后又死在了你手中!” “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你爹我那是真的没有信心了!” 大胖胖哀叹了一声,对朱瞻基的表现很是失望。 这孩子一直都是这样,平时喜欢耍些小聪明,可是一到了大事发生的时候,他就失了方寸,全无半点帝王临危不乱的气度。 其实大胖胖心中也清楚,毕竟这孩子年纪太小了,缺乏历练没有沉底,这般表现也很正常。 要是他朱高炽能够再活个三年五载,给这孩子成长时间,或许他会有改变。 但是现在,朱高炽没有时间了。 “爹,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朱瞻基满脸希冀地看着朱高炽,眼神中透露着哀容。 他心中也很清楚,自己这个傻爹,能给他遮风挡雨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大胖胖闭目沉思了一会儿,随即陡然睁开眼睛,缓缓开了口。 “少师不在了,那就剩下了金老。” “让你娘给金老传个消息,我想见他!” “金老?”朱瞻基有些不解,“金老能保住我的太孙……” “你不要小看金老,当年他同少师一起策划了靖难之役,在老头子心目中,分量甚至超过了少师。” 大胖胖幽幽一叹,怀念起了那段峥嵘岁月。 “毕竟金老是位忠臣纯臣,而少师这个人……太危险了。” “儿呐,既然你不愿放手,想要同你二叔斗上一斗,那你必须得赢得三个人的支持。” “一是杨荣,二是杨溥,三是杨士奇!” “这三人皆有相才,得他们三人辅佐,或许你还有几分胜算!” 第575章 皇帝的无奈!太子爷的托付! 乾清宫。 朱棣枯坐在软榻上面。 这位戎马一生的铁血帝王,此刻全然没有了征战沙场时的杀伐锐气。 他似乎正在等待着什么,凝视着空气怔怔出神。 没过多久,一名太监匆匆赶来,小心翼翼地低声禀报着。 他汇报的内容,赫然正是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在太子府外的谈话。 朱棣听后面无表情,似乎并不觉得意外。 老三朱高燧一直对他独宠太孙朱瞻基不满,更不满于他这位皇帝陛下将皇位传给老大那一脉,所以对老大父子极其敌视。 他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劝老二落井下石,那才是再正常不过。 可老二的反应,却是令朱棣有些欣
相关推荐:
弟弟宠物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镇妖博物馆
我的傻白甜老婆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猛兽博物馆
白日烟波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