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课之恩,将他从锦衣卫手中救出去。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爷,听见郭迪老匹夫这话,却是大步走上前去,直接一言不发地举剑向这老匹夫砍了下去! “太子殿下!” “太子爷!” 第283章 张輗:都是自家亲戚,进去吧! 贡院门口。 金忠蹇义夏元吉等文官巨头,朱勇徐钦等武官,全都赶了过来。 没有办法,动静太大了! 太子爷突然出动禁军,直接关闭了帝都城门,并且封锁了整个贡院! 即便是傻子都猜得到,此次会试大考出了大问题,否则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殿下,决计不会如此大动干戈! 蹇义忧心忡忡地看向金忠,似乎在质疑,在询问。 你丫一个兵部尚书,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太子爷都调动御林军了,你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吗? 金忠毫不退缩地瞪了回去,心情很是不好。 他先前还在兵部官署跟进北伐大业,太子爷却突然出手让御林军封锁了贡院,他上哪儿知道内情去? 再说你蹇义盯着我干什么,你这个吏部尚书难道就先前就做得好了? 二人大眼瞪小眼,夏元吉在一旁默不作声。 朱勇徐钦等武官却是颇为兴奋,上蹿下跳地往贡院里瞅。 大场面啊! 这可真是大场面啊! 禁军封锁会试贡院考场,这是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几乎不用多想,朱勇等人就知道那些个文人举子要完犊子了。 太子爷一向温文尔雅,宽厚仁慈,几乎很少有发怒的时候。 但是这回太子爷不但怒了,甚至还调动了御林军,那某些人铁定要倒大霉了! 老朱家的天潢贵胄,不能只看表面而言,一个个骨子里,那都充斥着帝王家应该有的本性——刻薄寡恩,狠辣无情! 比如当年那建文皇帝,还未坐上龙椅时,温文尔雅,礼貌待人,深受一众文人追捧,谁都以为这会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圣贤明君。 可他即位称帝之后,却是不管不顾,直接挥刀砍向了他的宗亲叔叔们,废的废,杀的杀,将老朱家的刻薄无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今儿个太子爷暴怒之下调动禁军,这可真是难得一遇的大场面啊! 朱勇等武官当真希望,太子爷怒而剁了里面的所有文人,那世界可就清净了。 “喂,老夏头,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儿?” 徐钦大大咧咧地看向夏元吉,可后者压根儿就不搭理他。 这个徐钦乃是中山王徐达之孙,魏国公徐辉祖之子。 靖难之役中,徐辉祖屡屡带兵抵抗燕军,给燕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皇帝陛下即位称帝后,怒而将其削爵并禁锢于家中,后于永乐五年感念中山王徐达为大明立下的卓越功绩,所以命其子徐钦袭封魏国公爵位。 谁曾料想这徐钦就是个纨绔子弟,端得是个不学无术,恣意妄为! 夏元吉正忧心贡院里的局势,哪里有功夫搭理一个纨绔子弟。 然而他这没有回应,徐钦徐大公爷可不乐意了,上前扬手就准备给这老货一点教训。 朱勇见状也并未阻止,如今汉王势大,武官正在尝试着夺过朝堂话语权。 建文一朝,堪称文人的天下,武官被打压得处境很是艰难。 现在汉王秉政,是时候给这些文人缙绅们一点教训了。 但徐钦的手还未落下,便被一只孔武有力的大手狠狠捏住了,疼得他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小徐钦,你想干嘛?” 朱高煦笑眯眯地看着这纨绔子弟,反手就给了他一个大逼斗。 徐钦被这一巴掌打懵了,委屈巴巴地看着汉王殿下。 “汉王爷,我……我只是……跟夏大人开个了玩笑……” “滚犊子,不成器的东西,明儿个去锦衣卫报道,你敢不去本王打断你的腿!” 徐钦:“???” 啥? 锦衣卫? 我堂堂一个世袭国公…… 徐大纨绔张了张嘴,瞧见汉王爷那横肉满满的脸上,浮现出了古怪笑容,立马拍着胸脯认怂,保证明儿个前去报道。 么得办法,打又打不过,出身又比不过,只能认栽! 夏元吉始终冷眼旁观,随即开口询问道:“汉王殿下,可知贡院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惹得太子殿下调动御林军封锁贡院?” 朱高煦闻言一愣,神情古怪地笑了笑。 “许是有考生舞弊吧,本王不知道,跟本王没关系!” 朱高煦望着贡院外面,那披坚执锐的虎贲御林军,背后直冒寒气。 大胖胖啊大胖胖,你个死胖子藏得挺深啊! 平日里一副宽厚仁慈的模样,遇见谁都是笑呵呵的,任由自己上蹿下跳…… 结果你丫手里握着御林军,随时都能查办了自己! 这大明朝的亲军上直二十六卫,只听命于大明皇帝! 那也就意味着,朱老四这个坑儿贼临走之前,给了大胖胖调动御林军的特权! 这个朱老四,真他娘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坑儿贼! 给自己五城兵马司与锦衣卫…… 给大胖胖御林军…… 他真不怕自己兄弟二人为了夺嫡,在帝都里面杀个血流成河,把脑浆子都打出来?! 想着,朱高煦苦笑着摇了摇头,准备再给朱老四追加一笔军费。 你坑儿子,我坑爹,一脉相承嘛。 打定主意后,汉王爷带着夏元吉等人走上前去。 然而虎贲卫指挥使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便冷声喝道:“来人止步!太子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入,违令者格杀勿论!” 朱高煦:“???” 嘶…… 你这么勇的吗? 敢对老子说这样的话? 朱高煦当即扭头看向聂兴,故意大声道:“去查一下这王八蛋是谁,记在锦衣卫的小本本上……” 一听这话,聂兴当即桀桀怪笑了起来。 “王爷,此人算起来还是您的亲戚,他是小軏軏的二哥,您的二舅子张輗……” 张輗:“???” 啥? 小軏軏? 二舅子? 难不成汉王爷跟三弟……? 张輗惊得嘴角一抽,难以置信地打量着汉王殿下。 两个虎背熊腰的大老爷们,怎么喜欢玩这些刺激的东西…… 那场面……真辣眼睛! 夏元吉金忠等人全都神情古怪地看向朱高煦,朱勇徐钦这些武官勋臣更是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朱高煦见状人都傻了,直接一脚将聂兴踹飞了出去。 “张輗,赶紧去命人通传,再晚一步会出大事的!” “王爷说笑了,通传什么,都是自家亲戚,您直接进去吧!” 朱高煦:“???” 一众文武:“???” 嘶…… 自家亲戚…… 朱高煦有些欲哭无泪,懒得跟这些家伙解释,直接孤身走进了贡院。 他这刚一走,朱勇徐钦就开始犯贱,围着张輗问起了汉王爷与他家三弟的情感故事。 张輗回想起最近变得有些阴柔的自家三弟,幽幽长叹了口气。 “不在意世俗的眼光,这个才是真爱啊!” “你们小屁孩懂什么?滚出一米开外,不然老子拔刀了!” 二人:“!!!” 汉王爷并不知道他的贤名已经大损,即便知道他也来不及解释了,因为大胖胖正在举剑砍人! “放开!都给孤放开!孤今日要剁了这个老匹夫!” 朱高煦刚刚走到阅卷大厅,看见里面这一幕,人都傻了。 这他娘的大胖胖举着他那太极剑,疯狂劈砍着空气。 聂兴曾棨等一大群人,死死抱着他那肥硕身躯,这才总算是拦住了暴怒的太子爷。 眼瞅着大胖胖双眼血红,浑身杀机毕露,朱高煦心头一震,下意识地就想开溜。 “咳咳,老大玩着呢?你继续,我先走了。” “老二快来帮我,剁了郭迪这老匹夫,给孤活剐了他!” “……” 第284章 甲午士祸!翰林院之殇! “心态!” “老大注意心态!” 朱高煦无奈上前,跟大胖胖耳语了几句。 太子爷听后面色一变,深深地看了自家老二一眼。 这个混账东西,原来是他搞得鬼! 大胖胖虽然暴怒到了极点,但他听完聂兴的汇报后,当即就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如果按照聂兴所说,郭迪这些程朱文官,采用鼠毫蚁字小吏继烛的方式,给一些无望进士的举人考生泄露题目,助他们舞弊而后趁机发难,将责任全部推到学部与礼部头上! 即便如此,那郭迪等人也大可不必,在答卷上面写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谋逆之言! 因为他们要的是舞弊,而不是谋逆! 这二者之间,性质根本不同! 合着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家老二干的烂事! 他这是要把程朱往死里整啊! 想着,大胖胖收起了太极剑,拉着朱高煦来到了一旁。 其他人很识趣地转过身去,不敢偷听二人谈话。 “老二,你糊涂啊你,把事情闹得这么大,老头子肯定会知晓!” “那八个字落到老头子耳中,你我都会吃不了兜着走啊!” 听到这话,朱高煦古怪地笑了笑。 “老大放心吧,多大点事儿,老头子没个三五年的,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打岭北去了……” 大胖胖:“???” 啥? 打岭北? 你大爷啊! 你让皇帝去打岭北?! 咋滴你才是皇帝,他是你的征北将军呗? 朱高炽整个人都麻了,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家老二,随后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老二啊老二,你够狠啊你!” 太子爷即便再不懂兵事,岭北行省他还是知道的。 那地方幅员辽阔且深入草原,老头子如果打掉瓦剌之后,真的去打岭北,别说一两年了,三五年都不见得能够打下来! 古往今来,中原王朝换了无数个,还从没有听说,王爷把皇帝发配出去打仗的! 咱大明这位汉王爷,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位了! 朱高煦讪讪地笑了笑,压根儿不担心朱老四回来后,会跟他算账。 再等个三五年的,自己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大明走上了大航海时代与工业强国之路,即便朱老四回来了那又如何? 他这位汉王爷又不傻,早就带着妻妾乘船出海周游列国,带着大明无敌舰队打蛮子去了。 糟心! 真他娘的糟心! 大胖胖也懒得关心老头子打岭北这糟心事儿,直接开口问道:“老二,你给程朱扣上谋逆的名头,这是准备一举将程朱打落神坛,彻底断了他们的生路?” 眼下事情发展到现在,此次会试科举舞弊大案,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 郭迪这些程朱文官准备借用此次会试,制造大明朝自开国以来最大的科举舞弊案,将汉王朱高煦创设的学部解缙陈公甫等人,与礼部王景曾棨等人,一举踩进泥坑里去! 只要计划进行得顺利,他们甚至可以借助此事,将火烧到监国汉王爷身上,废了他这监国特权。 只是这些蠢货没有想到,老二早就洞悉了他们的计划,将蜡烛中的文章全部换成了大逆不道的谋逆之言! 一旦此案传扬出去,那程朱可就完了! 人证物证确凿,郭迪等程朱翰林主动助考生舞弊,并且宣扬谋反言论,必然逃不过一个诛九族的下场! 而且他们是翰林学士,整个程朱最具有影响力的那批人! 涉案翰林如此之多,老二完全有理由将谋逆这顶大罪,强行扣在程朱头上,一举将程朱打落神坛! 只是大胖胖担心,真这样做的话,天下学子一时间会接受不了,导致出现什么大乱。 毕竟程朱成为当世显学,已经足有百年之久,其思想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改变的。 听见他这话,朱高煦同样叹了口气。 “我倒是想直接废了程朱,但这样做于国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老大,其实我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将程朱拉下神坛,再扶持公羊或是陆学,只是单纯地想要打破程朱垄断仕途的局面。” “无论是什么学派,一家独大,对朝廷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情!程朱这玩意儿,对维护朝廷统治,也有着一定作用,骤然间将其废了,不是一件好事!” 听到老二这些话,大胖胖一颗心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这家伙还真的开窍了,大局观什么的,都快赶上自己了。 “老大,虽然不把程朱一棒子打死,但是不代表这些家伙就这样逍遥法外,这些人就交给我来解决吧!” “你这个太子爷,现在出去安抚一下受惊的考生举子,分发第二场试题,继续进行会试大考!” 大胖胖听到这话,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去。 不过他这走出去没几步,突然一拍大腿,惊呼道:“不对啊,我才是太子啊!” “老二这个混账东西,分不清大小了是不是?” 太子爷这么一琢磨,当即转身准备回去找老二算账。 但他刚刚走到门口,骤然间听到了自家老二的桀桀怪笑声,立马身子一颤,老老实实地前去安抚举子。 这尼玛的,自家老二现在,多多少少沾点变态了啊! 阅卷大厅。 朱高煦好整以暇地看着郭迪等人。 “科举舞弊,参与谋反,这两条大罪随便一条,都是死罪!” “哦,要说区别的话,那后面这一条,可是诛九族的滔天大罪,比起前面那条似乎要严重一些。” 说到这儿,朱高煦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怎么着,几位怎么选?是自己上路,还是送你们的九族陪你们一起上路?” 此话一出,郭迪等人顿时慌了,哪里还有先前那副欣喜若狂的模样。 事情发展到现在,他们也算是看明白了,自己等人从头到尾都被这个狗贼汉王爷给坑了! 他明明早就洞悉了自己等人的计划,却一直隐忍不发,甚至还添了一把火,硬生生地把这舞弊变成了谋逆! 这是想把程朱往绝路上逼啊! 吾等身为名教子弟,岂能容忍…… 郭迪神情一肃,当即跪倒在朱高煦身前,高喝道:“汉王殿下恕罪,一切都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主意,我等全都是受他胁迫,这才不得不……” 听到这话,郭迪同党也反应了出来,纷纷出言求饶,将责任全部推到那位掌院学士头上,充分发挥了“公豹”精神。 只是见到他们这副前倨后恭、卖友活命的丑恶嘴脸,沈粲曾棨等人当即破口大骂,视之为文人耻辱! 这郭迪好歹也是位贤名天下传扬的老翰林了,深受朝野敬重的大儒,可是现在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竟然如此卑躬屈膝地卖友求饶,毫无文人风骨与文人气节,真是令人作呕! 朱高煦见状冷笑了一声,再次认识到了这些程朱文人的嘴脸。 “那个谁,你口中的掌院学士,究竟是何人?” “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国子监祭酒,胡俨!” 郭迪没有犹豫,直接报出了胡俨的大名。 听到又是这个老家伙,朱高煦只觉得有些头疼。 凡事都有个度,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上回敬佩你的骨气,饶了你一命,这回还敢来恶心人,那就怨不得本王心狠手辣了! “聂大头,拿人去吧!” “王爷,是抄家,还是抄斩?” “连同郭迪等人在内,包括整个翰林院,打入诏狱,抄家查封!” 永乐十二年三月初,甲午科会试舞弊案发,胡俨郭迪等翰林学士借考生之手宣扬谋逆言论,翰林院共计七十二名翰林均受此案牵连,阖家打入诏狱。 此外,受牵连的士子举子约有二百余人,均被打入诏拷问,消息传出,天下肃然! 此案,成为程朱跌落神坛逐渐衰亡的标志性事件。 后世学子,称之为“甲午士祸”! 第285章 科举改制!心狠手辣汉王爷! 会议继续。 不过考场气氛诡异到了极点。 几乎所有考生,都亲耳听到了那声“禁军何在”的怒喝! 随后还未等他们回过神来,锦衣卫便冲入了考场,带走了上百名考生! 这骇人的一幕,就出现在所有考生的眼前,很难不让他们多想。 好在当朝太子爷及时出现,轻描淡写地称有考试串通考官舞弊,这才总算是安抚住了略显骚乱的举子考生。 紧接着第二场会试题目下发,一众考生也来不及多想,立刻聚精会神地开始答题。 于谦同样亲眼见到了考生被锦衣卫抓走,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 要知道坐在这考场里的考生,可全都是通过州府乡试的举人啊! 天下学子一旦通过乡试中举,那就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算是候补官员,哪个州府有了空缺,就可以去吏部求官等着吏部安排。 明明已经有着璀璨光明的锦绣前程,可是这些举子考生却为了高中进士,竟然选择舞弊! 于谦很是不能理解,难道功名利禄,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他想不明白,脑子里一团浆糊,最终化作了一声长叹。 距离他不远处的号舍,陈循同样目睹了考生被锦衣卫当场抓走,赤裸裸地发生在眼前! 这骇人的一幕,令他整个人手脚冰凉。 这里是江南贡院,大明文人才子荟萃之地,更是神圣的科举会试考场! 锦衣卫竟然直接闯入此地逮捕举子考生,端得是个嚣张跋扈,恣意妄为! 这些屠夫刽子手,如此嚣张跋扈的底气所在,自然就是那位监国汉王爷了! 一想到这儿,陈循心中顿时对汉王生出了不满。 先是仗着皇帝陛下的偏爱,多次构陷太子阴谋夺嫡,如今得了监国特权,又重用酷吏党同伐异铲除异己,大肆提拔重用心腹党羽! 原本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就因为一个汉王爷,变得一片乌烟瘴气,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而且汉王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创设学部,在科举中掺杂公羊学派的思想主张,置天下学子的前途于不顾! 他这位监国汉王爷如此行事,只怕迟早会惹出大乱子啊! 而且朝廷一片乌烟瘴气,自己这些士子学子,就算金榜题名步入仕途,又该何去何从? 陈循无奈长叹了一声,收敛起了纷乱思绪,将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试题上面。 会试考题共分三场,以第一场经义为重,后面两场的考题难度较小,且与以往并无差别,所以一众考生做起来比较轻松,会试考场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虽然贡院考场内恢复了平静,但是帝都内却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 胡俨郭迪等人案发后的第二日,当朝太子爷与监国汉王爷便举行了朝会。 文武百官齐聚,等待一个解释。 毕竟昨日闹出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 先是太子爷命禁军关闭城门,封锁了整个贡院,而后汉王爷命锦衣卫闯入考场当场捉拿上百名舞弊举子,随即汉王鹰犬聂兴更是直接封了整个翰林院,将七十二名翰林连同他们的家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部打入了诏狱! 这一系列的惊变,直接看懵了所有朝臣,也使得帝都之内人人自危。 谁都不知道,胡俨郭迪等人究竟干了什么,惹得太子爷与汉王爷齐齐暴怒,共同出手掀起了这场风浪! 而且,那整个翰林院里的翰林,连带着他们的家小,全都被打入了诏狱! 那可是翰林啊! 经过科举层层选拔出的才子大家! 堪称大明朝最优秀的那批清贵文人! 甚至是天下缙绅学子推崇敬仰的模范人物! 就这样全都被打入了诏狱! 你汉王爷究竟想做什么? 大殿之内,寂静无声。 原本偌大一个朝堂,此刻空出了不少位置,而且细心观察下,就会发现文官一侧中出现了许多陌生面孔。 要知道能够位列朝堂之人,都是正五品以上的朝堂重臣,手中执掌着不小的权力。 这个令人心惊的小细节,只能代表一件事情。 汉王朱高煦,在朝堂之上的权柄,正在与日俱增! 朱高煦同大胖胖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即看向了聂兴。 后者立马会意,朗声喝道:“永乐十二年三月初十,会试第一场结束,考官开始阅卷,然惊现上百份一模一样的答卷,疑似有人舞弊……”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会试考场,出现了上百份一模一样的答卷! 这简直就是惊天丑闻啊! 一时间百官哗然,议论纷纷。 毕竟大明自开国以来,还从未出现过这等惊世骇俗的科举舞弊大案! 然而接下来聂兴放出的消息,却是直接将他们震懵了! “后沈粲曾棨等主考官发觉,那些作弊答卷上竟清一色地出现了大逆不道的谋逆之言,看似舞弊,实为谋逆……” 听到这话,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寂静得有些可怕。 “谋逆”这两个字,威慑力太大! 无论是谁,只要沾染上了这两个字,那下场就只有一个字,族! “经锦衣卫查证,原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国子监祭酒胡俨、原翰林侍讲郭迪、原翰林……等人,因不满朝廷创设学部夺走学政科举之权,采用鼠毫蚁字小吏继烛之法,向一百三十二名考生传递试题答卷,以此制造科举舞弊大案……” 听到这话,百官茫然。 这怎么会是胡俨等人所为?! 即便一手炮制出科举舞弊案,那也不用写上谋逆之言啊! 金忠蹇义夏元吉三巨头沉默了,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汉王朱高煦。 话听到此处,真相已然明了。 胡俨等翰林想利用此次学部主持的会试,炮制出一场惊天舞弊案,将学部礼部打落尘埃。 汉王朱高煦将计就计,偷换了他们准备的答卷,甚至心狠手辣地写上了谋逆之言! 如此一来,胡俨等翰林谋逆证据确凿,且因为他们自身翰林的身份,汉王完全有足够的理由借此机会推行新政,甚至给程朱扣上谋逆的名头,将其彻底打落神坛! 毕竟,一手主导策划这场惊天大案的人,乃是程朱文人的牌面代表,翰林院的一众翰林! 三巨头用眼神交换了一下意见,最终选择了冷眼旁观。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程朱已经毫无反抗之力了。 主动权在汉王朱高煦手中,手握“谋逆”这个大杀器,他即便将程朱斥为“伪学”,天下学子也无话可说! 没有一个朝廷,能够容忍一个试图谋逆的学派,即便它是程朱,那也不行! 朱高煦见火候差不多了,直接开口给此案下了定义。 “此案影响极其恶劣,究其原因,无非是尔等程朱文人,已经忘了何为‘忠君爱国’了!” “本王这个没文化的人,都记得你们儒家先贤,曾经说过君子有六艺,一曰为礼,二曰为乐,三曰为射,四为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怎么传承到现在,就剩下你们这些只知道谋逆作乱的混账东西?” 面对汉王爷的斥责,一众文臣敢怒不敢言。 毕竟,人家不但说的是大实话,而且手里还攥着“谋逆”这个大杀器! “老祖宗的东西,都被你们给丢了,还有脸成天张口闭口的儒家圣言,祖宗礼法,本王都为你们感到羞耻……” 好不容易逮着机会,朱高煦那是放开了怒喷,将一众文官骂了个狗血淋头,偏偏他们还不敢还嘴。 朱勇等武官勋臣看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通体舒泰。 “此次谋逆大案,涉案者皆是程朱翰林,事实证明这程朱发展到现在,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大明了,甚至还滋生出了谋逆思想!” “既然如此,那这程朱不要也罢!学部何在?即刻对科举官学内容进行修改,参照‘君子六艺’与前朝制度,编纂新的官学教材,制定新的科考内容!” “此次科考结束后暂停科举大考,天下士子什么时候学摒弃了程朱这些谋逆思想,把新学教材学会了,什么时候再恢复科考!” 解公豹闻言眉头一挑,当即躬身领命。 他知道,新学教材问世的时候到了! 这是一个完美的契机! 科举改制,甚至暂停科举! 听到汉王这句话,所有文官都蒙了。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汉王朱高煦竟然这么狠,借着此次谋逆案,要直接将程朱拉下神坛! 毕竟程朱之所以地位崇高,便是因为其绑定了科举制度,从而确保每一个由科举入仕的官员,都是程朱缙绅! 但是现在,汉王直接暂停了科举,还要修改科举官学的内容,这无异于是斩断了程朱的根基! 天下学子之所以学程朱读程朱,甘愿成为程朱子弟,正是因为科举考的就是程朱,程朱掌控了他们入仕为官之路! 你想要做官? 可以,学程朱读程朱,再去参加科考,就能做官! 但是现在,汉王更改了科举考试内容,换为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那天下学子会怎么做? 弃之如敝履! 甚至还会因程朱“谋逆”,而厌恶地踩上两脚!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公羊,可能是陆学,甚至也可能是其他什么新学…… 但是不管是什么学派最后上位,在场文官们此刻都清晰地认识到了一点! 程朱,完了! 第286章 锦囊妙计!征北大将军的觉悟! 饮马河畔,中军大帐。 朱棣坐在龙椅上面,聆听着北平传递过来的奏章。 朱瞻基与朱瞻壑两兄弟站在龙椅旁边,老老实实地交换念着奏报。 他们因为先前一战,受了不轻的内伤,已经被老爷子剥夺了继续征战的权利,转而跟在他身旁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其实朝堂之上基本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就是那位监国汉王爷在不断搞事情。 朱瞻基摊开一本奏章,念道:“郑和等人率水师出海剿匪,顺带去琉球国与倭国调停矛盾。” 呵,调停矛盾,这个借口用得很微妙啊! 朱棣神情古怪地笑了笑,一眼就看穿了自家老二打得什么鬼主意。 人家在自己国内,打生打死关你丫屁事,需要你去调停矛盾吗? 而且你丫就算去调停矛盾,需要让郑和等人带上那么多的兵甲辎重吗? 这哪儿是去调停矛盾的啊,这分明就是去征战沙场的啊! 琉球国与倭国,遇上老二这么个一肚子坏水的家伙,算是彻底完了! 对此朱棣也不是不认可,毕竟他对倭国这个弹丸小国,也是极其厌恶! 当太祖高皇帝定鼎山河,建立大明王朝后,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朝鲜、越南等国颁布诏书,以彰显大明在四夷八荒的宗主国地位。 在这一众小国夷国之中,只有倭国“不服管教”,不但在国书中言语挑衅,而且还斩杀了大明派去倭国的上使! 要不是考虑到当时国内国外政局不稳,以高皇帝的脾气,哪里忍得下这口恶气,直接发兵将这弹丸之地给屠了! 而且大明与这倭国的仇恨,除了不尊王命斩杀明使外,还有那些在沿海地区烧杀劫掠的倭寇浪人! 这新仇旧恨加起来,现在老二发兵倭国,朱棣那是一百个支持! 不管怎么说,打掉了倭国琉球国,将其纳入大明版图,那也算是开疆拓土,他朱棣这位永乐帝的文治武功! 更何况,永乐帝可是记得,老二曾经说过,倭国境内可有着好几个超级大的金矿银矿! 此等天材地宝,须有德之人得之,那群秉性卑劣不服教化的倭人,怎配? 想着,朱棣含笑点头,示意朱瞻壑念下一封奏报。 “杨士奇率文武乘船前往旧港宣慰司,张辅欲兵进占城!” 这封奏报内容,倒真是让朱棣感到心惊。 杨士奇发配南洋旧港布政,张辅进军占城,南洋计划发动了吗? 这南洋可不比东海啊,东海只有倭国琉球国这么两个小国,可是南洋一带,那块老二命名的中南半岛上面,可是有着近十个小国政权。 安南占城已灭,西面还有老挝、暹罗等,旧港周围更是小国林立,如满剌加、爪哇、渤泥等。 而且关键在于,这些南洋小国,与安南情况不同,他们从未直接归属中土领导,文化体制等各方面都与中土大相径庭,毫不相同! 杨士奇等人想要打掉这些地方,并且将其彻底收服,纳入大明疆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朱棣叹了口气,为自家老三而叹气。 “老三啊老三,你想做南洋王,就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其余奏章,都是些朝堂琐事,无关紧要的事情,朱棣也懒得再看。 他沉思了片刻,突然想起,老二那个家伙在自己北伐出征前,给了老三三个锦囊,而后老三去南洋之前,又把锦囊留给了自己。 一想到这儿,朱棣立马来了兴致,直接取出了三个锦囊。 现在瓦剌已经被自己打掉,陈懋柳升等大将正在追捕马哈木等溃逃的瓦剌领主。 朱棣倒是想要看看,老二留下的这三个锦囊,到底写的什么玩意儿,难不成他还能算到现在? 打开第一个锦囊,只见纸条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地名,忽兰忽失温。 忽兰忽失温? 老二你好笨! 这说的什么鬼地方? 莫名其妙! 不知为何,老二算错了,朱棣反倒有些窃喜。 紧接着他又打开了第二道锦囊,上面倒是写着一句话。 “必须擒杀马哈木之子脱欢,杀其孙也先!” 然而当看见这句话,永乐帝的第一反应,却是瞬间暴怒! 啥意思? 老子是皇帝啊! 你用这种命令的口吻是什么意思? 你在教朕做事吗? 哼,不知所谓! 朱棣一把将纸条扔进了垃圾桶,满脸写着不爽。 但脱欢与也先这个名字,却是被他记在了心里。 虽然心情很是不爽,然而不得不承认,老二这个家伙自从开窍之后,做事不会无的放矢。 既然他这么想宰了马哈木的子孙,那连同马哈木在内,将他这个绰罗斯家族成员杀光诛尽便是! 大明打残了瓦剌,即将执行“牧羊计划”,这些蒙古瓦剌贵族,就是最大的阻力! 将其杀光诛尽,才是最佳的选择! 想着,朱棣又打开了第三封锦囊,下一刻气得一脚踹翻了案桌,吓得两个好圣孙大气都不敢出。 “混账东西!老二这个混账!” “凤阳!必须发配凤阳!这逆子有反骨,必须发配凤阳!” 朱瞻壑:“???” 我尼玛啊! 我的亲爹啊,你又写啥了啊? 咋滴你是见我过得太舒服,巴不得整死我啊? 你丫在帝都不断搞事情,老爷子是收拾不了你,但他可以收拾我啊! 一时间,朱瞻壑心里充满了怨念,第一次对自己的出身感到悲哀。 摊上这么一个天生反骨的大孝子亲爹,他这辈子算是废了! 朱棣气得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对汉王怒骂不止。 良久之后,他才平复了心情,又重新坐回到龙椅上,盯着那张纸条。 这纸条上面是一副岭北行军路线图,清晰明确地标注了岭北治所和林所在,以及北伐大军该如何分兵剿灭盘踞在岭北的蒙古部落,最终合师进攻岭北治所和林! 换而言之,老二那个混账东西,从自己下令出征起,就已经谋划着把自己这个皇帝给发配去打岭北了! 这是什么? 这是妥妥的逆子啊! 你把朕当什么了? 老子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淫魔神(陨落神)
女奴的等价替换
乡村透视仙医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婚里婚外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新年快乐(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