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沉沉压在周自横的肩头,叫她喘不过气。 别的她都可以理解,唯独昆君二嫁、生下叛王的女儿,周自横清高,实在看不过去,便以“雨山先生”为笔名,写下传奇小说《孽狐缘》,借书讽刺现实。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书被朝廷全面封杀,但还是留了不少残本下来,杨思焕也曾痴迷过。 她兴致勃勃将书里的故事说给周世景听,直到周世景离开杨家的那夜,他告诉她,“雨山先生”就是他母亲的笔名。 周自横是《孽狐缘》作者的事,外人并不知晓,永宣帝更不可能知道。周家获罪并不是因为这件事。 但从《孽狐缘》就可以看出周自横对现实的不满,她为人耿直率真,处事认真不近人情,实际上,她这种性格本该在刑部,未必不是个为民务实的好官,可她偏偏进了礼部。 礼部适合和稀泥的人,但凡有些棱角,在礼部都要受罪的,周自横在礼部早已得罪了不少人。非但自己不开心,上下级关系也很僵。 在这种情况下,永宣帝没革周自横的职,反而事事偏袒她,一路升她到尚书,旁人只得侧目而视。 第74章 狗官 周自横却也不傻, 当初她拥趸的废太女败了,她就知道自己不会有好下场。 永宣帝不仅不杀她,反重用她, 擢升她为礼部尚书, 她也丝毫不为此欢喜, 因为她知道, 该来的总会来的。 事实证明, 永宣帝比周自横想象中的还要阴狠——-温水煮青蛙,她用整整七年,将周自横煮了个烂熟。 当年是三年一逢的会试年, 皇帝钦点周自横为会试主考官。 最终录取了二百零一名贡士,其中有一百九十名是南方考生。 这二百零一名贡士中, 有一百九十九名参加了殿试,殿试结束后,皇帝钦点了他们的名次。 其中状元为徽州府的陈永庄, 周自横的父亲就是徽州人, 榜眼是应天人,探花是浙江绍兴人。 二甲五十一人, 全部都是南方考生。 这次北方考生没有一个进入二甲以内, 太离谱了, 这一结果令北方考生极度不满, 她们认为这是会试主考官周自横偏袒南方人的结果。更有甚者说她伙同乡人作弊。 她们先是去礼部闹, 周自横并没有回避,直接站出来, 挺直腰背说:“本官身正不怕影子斜, 你们要查,本官必定奉陪到底。” 这就把她们惹急了, 直接联名上书,告到皇帝那里,要求严惩周自横。 永宣帝收到状子,当即成立了以翰林院掌院学士盛兰吾为首的勘察组,这个组除了盛兰吾之外,还有陆太傅、当时的礼部右侍郎陶镇东等人。 依照永宣帝的指示,她们废寝忘食地工作了近两个月,将会试的答卷从头到尾重新审阅了一遍。勘查做到一半,陆太傅突然病倒了,其他人继续调查。 就在陆太傅病倒的第二日,礼部侍郎陶镇东也因操劳过度晕厥过去。 最后只剩下盛兰吾与翰林院的一众官员,她们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调查,最后由翰林院修撰写了复查报告。盛兰吾将报告攥在手里,想了想,然后说,“你们都累了,回去好好歇息,本官亲自将此书呈与陛下。” 那年的秋天,永宣帝再次举行殿试,新录取的九十一名北方贡士参加了考试,录取了北漠的刘甄等人为三鼎甲,三十一人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其余皆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发榜的那日,周府被封,周自横因为
相关推荐: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她太投入(骨科gl)
沦陷的蓝调[SP 1V1]
老师,喘给我听
修仙有劫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宣言(肉)
将军夫夫闹离婚
倒刺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