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头痛牙痛、烦热口渴等症;加黄连、栀子、连翘、牡丹皮、生甘草,以助清泻三焦实火、凉血解毒之功。用治素体不虚,三焦火旺,热结肠胃之便秘等症,亦属攻法之用。体实热盛之人,治法与上例相近,但此例三焦火旺突出,故所加之味不同。 3 月9 日二诊。自诉:“服药有效,这几天上、中、下都感到舒服了许多,就怕管不了多久,又会老样。” 视其舌质深红略退,舌苔依然薄黄,但已略显津润,牙龈红肿已消;复切其脉,滑数之势略退。问她大小便是否已经顺畅?答道:“大便只能说是不硬结了,小便还是淡黄,涩痛感觉已除,心烦口渴大有好转。” 看来刘某确实素体热盛,年龄已近六旬,对于泻火攻实之剂,尚有如此耐受之力。嘱其原方续服3 剂,尽剂再诊。 3 月15 日三诊。自诉:“大小便已经正常,胃里燥热也轻多了,不再老饮冷水而不止渴。若能加点治头痛的药,配制成丸药继续吃,能不能少犯胃火毛病?” 观其舌质、舌苔已近常人,脉象尚显滑数。患者要求颇合情理,吃药多年,搁谁不烦!遂将上方加入蔓荆子、藁本、薄荷各15g,取5 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9g,日服2 次,用生何首乌30g 煎水,加蜂蜜适量送服。如感效果满意,即可不再续服汤药;若疗效欠佳,一可适当加量,二可用大黄泡水送服丸药,都可提高丸药功效。 按语:此案胃火之甚,时日之久,清泻之难,实属不为多见。后来汤丸并进,方能基本控制,但还是不能痊愈。尤其是在更换季节时,每年都复发几次。到了60 岁以后,其热盛之势方见渐衰,头痛目赤、牙龈红肿、胃燥烦渴、便秘溺赤等症,方复发次数减少,程度减轻,身体比以往还好。干农活、做家务,比一般同性别、同龄人效率都高。据她所述,自幼都是个急性子,做事不喜欢拖沓。大概性急之人容易 “上火”,或者禀赋就是 “火底子”。不然,她既不饮酒、又不吃辛辣上火之物,缘何吃那么多泻火药,却只能只管一时?像大承气汤这样泻下攻实的首选第一名方,合并玉女煎以清泻胃腑实火,又加黄连、栀子、连翘、牡丹皮、生甘草这些性寒泻火之味,剂量中上偏重,连服3 剂方能二便基本顺畅,诸症略有减轻。可见她素体三焦火旺、胃肠积热之甚。 30.经血量少,便秘生斑 李某,女,40 岁。2011 年5 月5 日首诊。自诉:“从35 岁开始经血量偏少,色暗有块,经期偶感头痛心烦,胸前郁闷,两胁不舒,睡眠不实,大便秘结,颜面生斑。西医说我是‘内分泌失调’,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吃药、外敷,效果都不显著。月经量继续偏少,气色还是差,大便仍然秘结。可能是精神压力的影响,睡眠也越来越不好,精力已不如以往。” 刻诊:观其形体偏瘦,面色枯糙有暗斑,精神正常;闻其说话声音及叙述病情经过时,可知其性情较为急躁。舌质偏于淡红而暗,舌苔薄黄乏津;切其脉,沉细微数。 综合所见,经血量少、大便秘结、面生暗斑、心烦、夜寐不实等症,应属于阴血不足,肠燥便秘,偶感头痛胁满,则兼有肝气不舒,故表现出性情略显急躁。治宜养阴益血、润肠通便、舒郁宁神,方用归脾汤为主加减。处方:炙黄芪24g,当归身、熟地黄、制何首乌、黑芝麻各18g,郁李仁12g,胡麻仁18g,酒大黄(后下)9g,醋炒柴胡、醋炒香附各9g,龙眼肉、炒酸枣仁、茯神各15g,大枣5 枚,炙甘草6g,6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尽量保持心情平和,切勿熬夜,饮食温和,勿食辛辣干燥及寒凉之物。如服药期间感冒发热,需要立即停药,待感冒治愈后再服。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取少量清澈液洗面部,其余适温泡足。 归脾汤功能滋养心脾,而治心脾两伤,经血失调,失眠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寡妇门前桃花多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下弦美人(H)
媚姑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角色扮演家(高H)
姑母撩人
我以力服仙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