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安神宁志。选用玉屏风散、生脉饮、牡蛎散、甘麦大枣汤等方合而加减。黄芪、防风、漂白术各24g,西洋参15g,麦冬18g,五味子6g,煅牡蛎、浮小麦各30g,龟甲、知母、龙齿各18g,酸枣仁15g,炙甘草6g,大枣5 枚,5 剂。头剂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渣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保持心情平和,睡眠充分,饮食勿进辛辣、寒凉之物,服药期间忌食绿豆、萝卜、茶水、酸菜,以免降低药性。 玉屏风散固表止汗,生脉饮保肺复脉,甘麦大枣汤和营养心,牡蛎散敛汗固表,加龟甲、知母以养阴,龙齿、酸枣仁以安神。诸药相合,以成益气养阴、固表止汗、安神宁志之功。用于气阴两虚,自汗盗汗、腰腿酸痛、夜寐多梦、健忘神疲等症,亦是王道和平之法,补而不峻、清而不寒之方。寄希用于阴津不足、表卫不固之自汗、盗汗患者,药性平稳而显效。 4 月15 日二诊。梁某一见面就道谢声不绝,自诉:“5 剂药服下,病已去掉八成。又观察了这几天,无论白天、夜晚,可以说出汗已经基本止住,睡眠、精神也都有一定好转。” 知其用药对证。视其面色已见微润,舌质根部暗红已退,黄厚舌苔已化;复切其脉,虽无明显变化,但中、沉取已见缓匀。嘱其原方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2015 年5 月3 日,患者在外地闲住,可能不适应当地生活习惯,旧疾复发,治疗一段时间无效,电话要求给予再治。遂将5 年前原方发去,又服10 剂治愈。同时梁某还介绍来不少外地人来诊,也都一一基本治愈。这个方子也是我晚年用以上名方(如上所述)加减而来,用于自汗、盗汗俱有,阴虚、阳虚并存的患者,经过治疗多人观察,效果还算稳妥。小结于此,仅供参考。 按语:梁某的自汗、盗汗、不寐之患,用益气固表、滋阴止汗、兼以安神之味,服药10 剂治愈。5 年之后可能是环境不太适应,而导致旧疾复发。他也曾找过名家调治,但效果总不如意,无奈异地电话求治,依然是原方,10 剂服下,身体获安。像梁某这样的既表卫不固自汗,又肾阴不足盗汗,还心神不宁难寐之患,若仅单一益气固表,或滋阴止汗,或养心宁神,即使有效,亦不能恰对其证。由此可见,不在于理论上讲的 “天花乱坠”,听起来 “津津有味”,似乎 “无懈可击,滴水不漏”,而在于治病是否有效,病人是否买单。作为医者,须随变应变。况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岂能以一家之说,而使千百医人 “顺服”?我非疏远祖训,实乃急患者之所急。 25.下焦寒凝,腹痛睾缩 张某,男,21 岁。2010 年9 月3 日首诊。患者家人介绍:“孩子从十八九岁以后,经常说小肚子疼,到医院也没检查出啥问题。这两年痛起来曲腰捧腹,身出冷汗,四肢冰凉,甚至睾丸内缩,饮食拒进,强进则呕吐。又到三级医院多次检查,仍然找不到原因,治疗也无效果。正准备到省级医院去看时,听别人介绍,特来请您看看,到底是啥毛病?孩子痛得如此难受。” 刻诊:患者身体偏于消瘦,面色黧黑,双眉紧皱,弯腰曲背,步履艰难,双手捧腹,呻吟呼痛;舌质偏淡,舌苔薄白津润;切其脉,沉迟兼弦。悄声问他是否有手淫习惯?同时还不注意保暖,任意冷浴,饮食寒凉?患者点点头。 由上可见,患者屡屡受寒,近似寒邪直中三阴肝、脾、肾,日久下焦寒凝,加之家人不知原因,未能及时改变其不良习惯,故而小腹冷痛日甚。辨证:下焦寒凝,命门火衰。治法:温肾助阳,散寒解凝,方用回阳救逆汤为主加减。处方:炮附子(先煎)、干姜、肉桂各9g,人参、焦白术、茯苓各15g,吴茱萸9g,小茴香12g,炙甘草9g,大枣5 枚,3 剂。头剂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文火缓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沦陷的蓝调[SP 1V1]
高达之染血百合
她太投入(骨科gl)
阴影帝国
狂野总统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