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责任,同时也与患者不够配合、疏于医嘱有关。患者谁都想早日治愈疾病,医者谁不顾及自己的名声?除非是装病蒙人的 “患者”、贪财轻命的 “医者”,他们是不会知道生命的重要和名声是医者之灵魂的! 既入岐黄之门,就应担当责任。不能名为中医,而临证时却体现不出中医优势,似乎离开西医诊断,就不知道如何施治,总是人言亦言,信心不足,这样对于信任中医的患者,岂不是感到失望?本人虽然身卑力微,但已临证五十余年,现在依然还在钻研古籍,也从未拒绝过新的治法方药。什么 “经方派”“时方派”“院校派”“温补派”“滋阴派”,等等,只要能治好当前病,效果优于自己知道和应用的,我都抱着 “见贤思齐” 的态度,虔诚学习吸纳,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疗效。但 “有效安全” 四字,是我终生坚守的原则,无须刻意附和于哪一派,这就是我一直坚持不变的立场。只要不是 “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 的 “含灵巨贼”,我都愿意和他们至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保守陋习,我历来鄙之!前书所辑不少疑难、凶险案例,即是重视他人生命、全力救治的具体体现。本卷虽无 “特殊” 案例,但也可见我一生苦苦追求治病求验、安全第一之一斑。我老矣!从小登山识药,至今也只能是每周坐诊五个半天,所积累的点滴经验已经和盘托出。此卷病案100 例,可能就是我最后一点奉献。是否能对同仁及中医爱好者有点参考作用?有待读者在长期实践中检验。渴望高人不吝赐教,欢迎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一、内科常见病症近期治验案例选辑 1.病似奔豚,胁腹胀痛 马某,男,68 岁。2015 年3 月21 日首诊。自诉:“我有冠心病,放了2 个支架,坚持吃药及注意调养,身体还算可以,胸闷憋气、心慌气短等症状,只要不怄气、劳累,即不明显出现。就是不知为何近半个月以来,左下腹胀气、起包,气包如往上行,胃部亦感胀痛憋闷,食欲减退,消化力差,大便时常溏稀。去二、三甲医院做彩超、抽血化验等检查,都说未见异常。但我胀痛难受,甚至不能饮食,无法入睡。我怕影响到冠心病,特请您看看是啥毛病?” 刻诊:望其面色萎黄,两颧隐隐淡青;舌质乏泽,略显瘀暗,舌苔灰腻,唇色亦乏光泽;切其脉,偏于沉弦、细迟,尤以两关部为明显,尺部略显沉涩。问其退休后有何嗜好?患者言道:“爱看书、抄写,常坐于40cm 高的沙发、趴于约45cm 高的茶几上,如此已有数年,住的是土房子,屋内比较潮湿。心情也常郁闷,家务活基本都是我做。” 综合所见,其病近似 “奔豚”,病因病机应为寒湿凝滞,肝脾失和,以致下焦虚寒,气机失畅,聚而胀痛。治宜温散寒湿,疏肝理气,用九炁丹方为主加减。熟地黄15g,炮附子(先煎)6g,煨肉豆蔻12g,炒吴茱萸、炮姜各9g,炒补骨脂18g,荜茇、炙甘草各6g,人参、白术、乌药各15g,炒香附、青皮、粳米各9g,3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1 日1 剂,早、中、晚食远温服。药渣宽水再煎,适温泡足。最好不再蜷缩于矮桌上看书、抄写,保持心情愉悦,饮食以温和为要,经常晒晒太阳、散散步,尽剂再诊。 九炁丹主要作用为补火生土,温散寒湿,疏肝暖脾,常用于脾肾虚寒,便溏泄泻腹痛等症。加人参、白术、粳米,以益气补脾;加乌药、香附、青皮,以疏肝理气止痛。寄希能中病机,药到病轻。 3 月25 日二诊。自诉:“后悔没早点用中药调治,1 剂药服下,病情就有明显好转,3 剂药尽剂,不适症状已基本消除,我看再服3 剂,即可痊愈。” 观其面色淡青已退,微显润泽,舌质微红,灰腻舌苔已化至白润,唇色已不再暗淡;复切其脉,沉弦、迟涩之象转为细缓,此为药已中病、气机顺和之兆。嘱其原方续服3 剂,服
相关推荐:
赘婿
人妻卖春物语
媚姑
归宿(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将军夫夫闹离婚
角色扮演家(高H)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虫族之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