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秋收时割下来的苞米杆子,横在垄上摊开着晾晒,如今的天气干爽,这些天也干的差不多了。 成年男人蹲着,双臂伸开把能够到的都搂到一起,把早就捻好的草绳拦腰放到下面,一收,一拧,一塞,就捆完了。 后面有专人把这一捆捆捆好的抱到地头,给老黄牛留下足够一冬天的伙食,剩下的跟粮食一样,也是村民烧柴的一部分。 不过村长还是习惯性的叮嘱, “苞米杆子不要挨着柴房垛,不要挨着容易着的东西啊。” “知道啦村长。” “知道知道,垛到门外去。” 陈建国傻傻的跟着干了两天,终于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不能挨着柴房,不都是烧柴吗?难道这个还有特别的用途?” 李燕和林招娣也是半知半解,但是没好意思问,都看向简单。 简单也是最近才知道为什么, “苞米杆子,和咱们捡回来的树枝,哪个一点就着?” “苞米杆子啊。” “那你说,万一哈,万一有点火星,苞米杆子垛,‘碰’,着了,会在怎么样?” 几个人, “苞米杆子会连上柴房,柴房一般都是挨着,房间......” 简单耸肩, “而且,好多房子上面盖的都是草,更易燃。” 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顿时就感觉一阵冷汗。 天气太旱,所有植物都长的不好,唯一的好处就是,后续的工作就少了不少,除了苞米杆子,居然没有其他大的活计了。 这个完事后,刘卫民组织人去送公粮。 看着他们辛苦一夏天,从两公里外担水,又一点一点浇水养活的红薯和土豆,都被抬上了牛车,或者一个个扁担,都沉默了。 刘卫民也不好受, “乡亲们,我相信,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回去把家里都收拾一下,明天我们就进山。” 村里只有一辆带轱辘的,就是刘三爷平时赶的牛车,装的满满一车的粮食,老爷子那心疼的表情实在是太明显,但是乡亲们肩头压着的扁担,他也不可能再说什么。 简单本来这几天就打算去公社的,估摸着朱艳那边的东西应该也该到了,如今车是不能坐了,但是,回来应该还是空车,想了想,还是跟着大部队一起出发了。 前面牛车,后面浩浩荡荡的扁担队,一看就知道是去交公粮的,路上也不乏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那满满的袋子,可都是粮食啊。 公社这边人还不少,不过倒是不喧闹,看着也是来交公粮的,都是一样的单薄,一样的愁眉苦脸。 要说平时可能还会有人挑一挑比一比什么的,但是今年这年景,有,就是好事。 粮交的很干脆,往外走的乡亲们,肩膀上是轻松了,但是脚步还是一样的沉重,公粮是交了,接下来又是想办法救命的日子了。 看着刘三爷卸了车,简单赶紧喊了他,一起去邮局。 果然,一说名字,看了证件,确实有邮包到了。 不过,那眼神很怪异。 下一秒,看到对方指着的几个大袋子,简单也懵了一瞬, “姐姐,这,都是我的?” 虽然吧,她是这意思,但是艳姐这效率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她是想着看到就给她留着,也说了越多越好,但是没想着她一次性就给弄过来这么多,而且,她也没想到,能这么快弄到这么多布头,朱艳这能耐可不小。 好吧,是她小看了,给她艳姐道个歉。 这么想着,就从背篓里又“掏”出一包山货,按照上次的地址邮了过去。 然后,才收了信,将自己那几个巨大的包裹往外挪,进了门厅的死角,立马就把多余的收进了基地,只留一个在外面。 正在喂牛的刘三爷,是顿时就吓了一大跳,没等他瘸着脚绕过去,就看小简知青轻轻一拎,一放,硕大的包裹就落在了牛车上。 好吧,他忘了,这孩子力气大。 往公社粮站去接那几个人,刘三爷才开口, “你这是,又弄了棉被?” 不然谁能弄这么大的包裹,看那形状也都是软的。 简单没想因为这个一下子出个大风头,早知道就另选一天过来了,但是这会说什么也晚了。 先叹了口气, “三爷,我不是说,想找您家三奶奶帮我做棉鞋吗? 我就跟我那个姐姐说了一嘴,让她帮我留心,如果有碎布头什么的帮我弄点,这玩意沾个袼褙,不是挺好的吗?还不浪费。 我也没想到她会邮来这么多东西,不知道有多少碎布头,不会真的给我邮了棉被吧?” 老头眼睛直发亮, “你还认识布料厂的呢?” 简单拆开朱艳的信,扫了一遍, “哪儿啊?我家里这情况,认识也是白认识,这是我那个姐姐帮我换的。 说知道我不会做鞋,所以特意给我多换了点,让我请人帮着做鞋,这请人帮忙也不能空口白牙的不是。 呦,还真的帮我换了棉被?” 说着抽了抽鼻子, “唉,这艳姐真是,我都这么大了,还把我当小孩呢。” 刘三爷瞄着袋子呢,这一袋子,除去棉被,也能装不少呢。 回想着她好像说过,她可是要找他家老婆子帮她做鞋,那这布,这不是自家也能得着点? 哎呀,那可好,甭管是啥料的,都是你好东西呀。 攒攒,攒够了,老婆子就能给小孙子或者大孙女拼凑成一件衣裳。 这么一想,心里还美滋滋的呢,不是他贪图孩子这点东西,实在是,太穷了。 “你这话说的,你不是孩子啊?” 这会功夫,跟前面的人就碰头了。 刘三爷心情好,也不心疼老牛了, “都上来歇歇。” 还有人犹豫, “三爷,您不心疼牛啦?” “哼,放心吧,你们几个还没有那车粮食沉呢,上来吧。 回去上工时候也少了,老牛能好好歇一段时间。” “哎,好嘞!” “小简知青,你的包裹,这么多?” 都是知根知底的,能收到包裹的只可能是简单,这都不用问。 简单带着几分无奈, “是我一个姐姐,怕我冻着,特意又给我淘换的棉被。” 第24章 其实,棉被在这也是稀罕东西,一般家都是一条棉被盖上个三五年,硬了不暖和了就放到身下做铺的。 当然,这还是有第二条棉被的家庭。 更多的家庭连棉被都只有一条,有的甚至是全家只有这一条。 网上说的,有的家庭冬天就一件棉衣,谁出门谁穿,不出门的就在炕上蜷着,也并不是夸张。 很多人家结婚,聘礼或者嫁妆,能拿出一条新棉被,都能让人高看一眼,让一屯子人羡慕呢。 一车汉子看着那几个包裹的眼神,比看媳妇都亲。 刘卫民也不差啥,一会看一眼,一会看一眼。 不说别人,就是他家,在村里算是条件好的,那黑蛋穿的衣服,都是他穿破的衣服改的,就更别说棉被了。 他和老婆子搂着黑蛋一条,儿子两口子一条,姑娘的还是他们之前没舍得铺的褥子改的,女孩长大了实在没办法了,才这样的。 满车人不时的就把目光扫过来,简单就是个傻的也能察觉,更别说她还很敏锐,她不禁暗暗叫苦。 不时舍不得给人,只是她这可是有点炫富的意思了,要是没点能耐,要是村里人有点坏心思,她可就是狼入虎口了。 朱艳心里说了,后期还会给她邮,她打定主意,可千万不能再让人看见了,可得悠着点,太吓人了。 顶着十多道目光把袋子弄进院里,关上门,简单才松了口气。 这不怕抢,这么盯着也受不了啊。 就剩自己了,也不用躲藏,把袋子弄出来,挨个打开。 嗬,可真是不少。 几个袋子里塞得满满的,都是五颜六色的布。 她也没有那耐心倒出来整理,抓了一把出来扯了扯,有的是厚的地卡布,有的是斜纹布,还有的就是纯棉布,不过质量都不错,最重要的是,这布头,可都不小,别说打袼褙了,就是做鞋面,那也是足足的。 看了看天,今天这公粮交的快,在公社又没耽误,回来还是牛车,这会才下午,不上工,应该都是一天两顿饭。 算了,先收拾吧。 好几袋子的布自然是不能都露面的,不过也不会有人去专门盯着她用了多少,还有多少的。 想了想,抓出小半袋的样子,要是做鞋估计能做个百十双都是足够的。 哎,这可真是,这边穷的,什么都缺,吃不够,穿不够,就是这把子力气舍得。 也懒得做饭,干脆进基地吃了一顿。 不知道村里的好几家现在也正在议论她。 刘三爷滋溜一口稀粥,问老伴, “那小丫头让你给她做鞋啊?” “那天看我做鞋说了一嘴,说她不会,赶明她淘换点东西,拿来让我帮她做。 咋地啦?跟你说啦?” “今天她去邮局取回来一大袋子东西,软乎乎的,说是她一个姐姐给她淘换的碎布头,还有给她弄得棉被。” “棉被?” 老太太惊呼, “那可是好东西啊!” “是啊,说她姐姐怕她冻着,特意给弄的。 这一道啊,给这些人馋的,光盯着那个袋子,唉,都是穷闹的啊。” 老太太也叹气, “那咋办?就赶上这年景了,不也得过吗?” “嗯。那丫头说,她姐姐让她找人帮她做鞋,话里话外那意思,多给这些布头,还给她留了送人情的。” 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越说越含糊,老太太也听明白了。 “我倒不是惦记人家孩子的东西,我就寻思着,布头也行啊,要是给你,你也别往外推,攒攒,给孩子拼个衣裳。 虎子倒好说,小蛋子,还是哥哥,光腚也行。 小花5岁,过年都6岁了,也是个小姑娘了,你说说这些年穿的都是啥,都是破衣服改的,那补丁一层层的。” “可不是咋的,那衣服,还是我穿过的呢,年头太多,不了都要糟烂了,我都不敢使劲洗。 那天,小简带着新知青古来换东西,坐这跟我说话,小花就在屋里,趴着门缝看啊,等他们走了我就问她,你猜孩子说啥?” “说啥了?” “她说奶奶,小简姐姐的衣服真好,没有补丁,一看就舒服的很。” 简单入乡随俗,穿的也都是灰色的衣服,但是有的是原主的,有的是基地里拿出来的复古款,布料看着一样,质量不一样,要厚实很多。 “哎呦,当时我都不知道跟孩子说点啥好。 你说孩子要是那眼皮子浅的,我还能说两句,你说咱小花多懂事吧,帮着干活,啥说的都没有,就是吃不饱肚子难受,也不哭不闹的,懂事的让人心疼。” “虎子也懂事,现在也不出去淘了,说出去玩,衣服坏的快,这件衣服再刮坏了,就得光腚了。” 刘卫民跟媳妇也正说着简单, “你说人家怎么就有门路呢,你都不知道,一说那袋子里是棉被,我这脑子呀,就跟进了浆糊似的,就盯着那袋子,就挪不开眼了。 我就寻思着,我这个村长当的啊,啥能耐没有,村里该穷还是穷,该挨饿还是挨饿。” 王桂花劝他, “这话让你说的,要是咱们自己家得着了那两说,自己家也没好到哪儿去啊,现在就是穷的,哪哪儿都穷,啥啥都缺。 要我说啊,人家简知青有这门道,既然跟你们说了,就是不怕知道,你还不如想想,看她能不能帮忙牵个线啥的。 以后她是在这边生活,这几次的事你没看出来吗?她也是想办法帮大家伙呢。 没准人家等着你先开口呢?” 刘卫民心动,但是还是觉得不太可能, “能吗?就这光景,谁有点好东西能愿意告诉别人?” 王桂花嗤笑, “要不说你们老爷们这脑子就是不行,她要是不想让你们知道,那改天找三叔拉着她单独跑一趟不好吗?为啥非得今天赶在这么多人的时候去呢? 人家想帮你,难道你还等着她上门来告诉你,我有门路弄到啥啥啥,你要不要? 那不是疯了吗?我这农村妇女都知道这不是好话,弄不好就得惹事,人家傻啊?” 第25章 刘卫民挠头, “哎呀,你说你们这心思,有啥话就直说呗,还得猜来猜去的。” 王桂花已经不想跟他沟通了, “哼!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榆木脑袋,啥事就看表面,不熊你熊谁?还能跑了你了咋的?” 说着起身收拾桌子,不再看他。 刘卫民一个人皱着眉头冥思苦想。 会计刘爱国来找他,问明天上山的事,他还有些懵愣, “爱国哥,你说......” 刘卫民知道自己不够聪明,所以有事想不明白也不纠结,不是问刘三爷,就是刘爱国,再就是村里的几个老人,总归人多脑子多,肯定比他自己想的明白。 把事一说,最后发出灵魂一问, “爱国哥,你说,” 刘爱国上下打量着他, “卫民啊,我觉得,弟妹的想法,是对的。 以后遇着跟女同志有关的情况,你可以多问问弟妹该怎么处理。” “不是,爱国哥,” 刘爱国转身就走,再说下去,他就要忍不住动手了。 “明天确定上山是吧,那就去通知大伙吧。” 刘卫民站在原地, “爱国哥,爱国哥......” 简单收拾了一下,干脆地,抓出一个棉被的位置,剩下的胡乱都塞回了袋子,估计也有个三分之一,拎着就往外走,丝毫不知道她已经成了村里的热点。 虽然没通知,但是按照之前的安排,明后天估计也就要上山了,这会村民们都在家里收拾,外面晃的倒是没看见,只有光着屁股光着脚满哪儿跑的孩子。 刘三爷家,虎子刚跑出去,大门还开着。 简单站在门口就喊了一声, “三奶奶,在家吗?” 老两口刚说完,这人就上门了,对视一眼,老头想起刚才好像还惦记人家东西来着,就有那么点不自在。 “你领她在房东头那阴凉地方坐着吧,我躺一会就不出去了。” 简单这一路就在想,这东西是拿来了,但是要怎么送出去,该用点什么借口。 自己还在长,鞋子可以往大了多做几双,给朱艳姐姐做几双,做几个粮食袋子,缝几个被罩,这也用不多少啊? 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实在不行换点东西?主要是这个年景,他们手里有什么呀? 唉,这借口都不好找。 正想着,老太太就迎出来了, “吃完饭了?快进来!” 简单拎着袋子进去,跟着老太太做到房檐下, “嗯,正好跟车去把东西取回来,也是刚吃完。” 都知道对方知道,也知道对方知道自己也知道了,但是面上却都当做不知道。 看着她抓出一把各色的碎布,老太太适时的露出一丝惊讶, “上回你说要做鞋,不是说着玩的,是真要做鞋啊?” 简单伸出脚, “当然是真的啦。 您看,我自打来了就穿这一双,底子都快磨漏了。 唉,再不做,我哪天就得跟虎子一样光着脚出门了。” “哈哈!行,这个我拿手。 你想要啥样的?
相关推荐:
过激行为(H)
我的风骚情人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交流_御书屋
树深时见鹿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将军在上
乡村桃运小神医
NTR场合_御宅屋
新年快乐(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