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寐小说

夜寐小说> 穿成恶毒小姑子怎么办(NP) > 第56章

第56章

随即赶去支援其他队友。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十个瓦剌斥候很快全部伏诛,只是他们也付出了五人阵亡,三人重伤的惨痛代价。 李军正躺在地上,胸前一道巨大到骇人的伤口正不断往外渗血,朱瞻壑甚至看见了血淋淋的肠子。 他,活不了了。 “大……大人……”李军艰难地张了张口,“对……对不……起。” 他是在像自己的兄弟道歉,因为他的疏忽,导致小队落入了瓦剌人的陷阱当中,险些全军覆没。 朱瞻壑闻言一怔,他强笑着安慰道:“没事儿的,没事儿的,我马上给你治伤,咱们一起回家……” 听到“回家”两个字,李军眼中迸射出了亮光,张了张口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朱瞻壑急忙附耳到他嘴边,“李军,你说,我听着!” 李军的声音异常微弱,但朱瞻壑能够听得清楚。 “大……人……带……代我……回家!” 话音一落,李军气绝身亡。 刹那间,朱瞻壑的泪水夺眶而出。 刘三见状同样心里不好受,但他不得不上前提醒道:“大人,该撤了。” “折了一支斥候小队,瓦剌大军肯定会有所察觉,我们必须尽快将情报送回主力大军……” 朱瞻壑闻言点了点头,擦干眼泪冷声下令道:“割下瓦剌斥候的人头,带上所有兄弟的尸体,撤!” 瓦剌斥候的人头,这是军功,与证明。 自家兄弟的尸体,这是大明英烈,不容亵渎。 朱瞻壑是他们的队长,他要带他们回家。 刘三张了张口,带上李军等人的尸体,会极大拖延他们的撤军速度。 然而眼瞅着朱瞻壑已经抱起了李军的尸体,刘三终究还是没有吭声。 朱瞻壑强忍着剜心的痛楚,抱着李军的尸体走向了瓦剌人的战马。 “兄弟,咱们……回家!” 第232章 鸟铳入军!柳瞎子在狂笑! 北伐大军。 朱棣眺望着一片冰天雪地,久久没有言语。 薛禄朱瞻基等人跟在他身后,同样没有开口,不敢出言惊扰。 不知过了多久,朱老四这才低声询问道:“薛六,还没有瞻壑的消息吗?”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白蒙蒙的一片。 可想而知那些斥候的日子会多么难过,朱棣又怎么会不担心自己的嫡孙。 “回皇上的话,其余斥候部队都已撤了回来,并未追查到瓦剌人的行踪。” “只有汉王世子所带队的斥候……至今还无消息,据臣推测应该是……直奔饮马河去了。” 听到这话,朱棣眉头一皱,忍不住冷哼道:“混账小子,好大的气性!” 其他斥候小队,眼见事不可为,都明智地选择了撤军,只有这个混账小子,还敢继续深入,直奔饮马河而去! 要知道朝廷年前得到的线报,就是瓦剌大军意欲进驻饮马河牧场,窥伺大明中原。 这孩子直奔饮马河而去,极有可能会正面遭遇瓦剌大军,以他十六人的斥候数量,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眼瞅着皇上满脸忧色,大将陈懋当即跪地请战道:“皇上,让我带三千营的一队兄弟,去接应世子殿下吧!” 陈懋与汉王朱高煦私交很好,心底里同样支持汉王上位。 如今汉王世子下落不明,如果真出了什么意外,那是他们这些汉王党将佐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毕竟朱瞻壑这个汉王世子表现一直亮眼,比之好圣孙朱瞻基也不遑多让。 当年皇上会因为朱瞻基才立大皇子朱高炽为太子,那么现在只要朱瞻壑立下大功,皇上未尝不能改变心意,让汉王爷入主东宫! 陈懋心头一阵火热,眼神热切无比。 他这一去,不只是接应汉王世子,还要助他立下功勋! 薛禄、柳升等将佐隐晦地交换了一下眼神,默契地选择没有吭声。 一直旁听的朱瞻基见状,索性也跪倒在地,朗声出言道:“皇上,朱瞻壑同样是我幼军的将军,末将请求前去接应!” 呵,这倒是有意思了。 朱棣似笑非笑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扯着胡须没有应声。 陈大头这家伙虽然大局观不足,但有的时候,爱耍些小聪明。 他打的什么算盘,朱棣一眼就能看穿。 不过自己的好圣孙突然请战,这倒是朱棣没有想到的。 这孩子是什么意思,感到威胁了吗? “陈大头,你好歹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瞻基这孩子不懂事也就罢了,怎么了你现在也不懂事?” “外面一片冰天雪地,放眼望去都是白蒙蒙一片,小股部队极其容易迷失方向,大部队去了又容易打草惊蛇,被瓦剌给盯上,反倒泄露了自身军情!” “那你陈大头告诉朕,你准备带多少人去比较合适?要不就你自己去吧,如何?” 陈懋一听这话,吓得脸都白了。 自己一个人去,别说接应汉王世子了,死在冰天雪地里面都没人收尸! 想着,陈懋立马认怂。 “咳咳,皇上,臣觉得汉王世子吉人自有天相,完全可以不必接应。” 朱瞻基:“???” 我尼玛啊! 你是狗吧陈大头? 说不去了就不去了? 合着隔这儿忽悠我呢? 太孙殿下懵了,跪在地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朱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笑道:“怎么,你也不去了?” “额皇上,孙臣觉得陈将军言之有理……” “你不是说瞻壑是你幼军一员吗?” “……” 眼瞅着朱瞻基抓耳挠腮的着急模样,朱棣没好气地上前一人踹了一脚。 “滚!” “遵命。” 正当此时,一阵喧闹声突然传来,令所有人面色一变。 很快便有锦衣卫赶来解释道:“皇上,新一批辎重到了,神机营的将士……全都疯了。” 柳升:“???” 众人:“???” 啥? 神机营将士疯了? 这尼玛又是什么鬼情况? 柳升急眼了,着急忙慌地赶回神机营驻地。 朱棣等人也急眼了,神机营可是主要战力之一,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这仗打起来可就麻烦了。 等到众人抵达神机营驻地,却见先前还正常的神机营统帅柳升,此刻也像疯魔了一样,手里抱着一根掏火棍子在仰天狂笑。 其他神机营将士更是不堪,笑得都快合不拢腿了。 朱棣见状有些心惊,这尼玛的疯魔症还会传染? 好在薛禄老成持重,上前给了柳升一个大逼斗。 后者被这一巴掌打醒了,这才抱着掏火棍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朱棣身前。 “喜事啊皇上,大喜事啊!” “汉王爷让皇家制造局研制出了这鸟铳,我神机营终于有新装备了!” 众人:“!!!” 鸟铳? 可以取代神机铳? 这是什么新型火器? 朱棣强忍着内心的悸动,装作淡然地询问道:“军需官呢?解释清楚!” 很快军需官领着两名二局工匠走上前来,开始认真介绍起了鸟铳比之神机铳的优势。 朱棣等人老老实实地听了半天,也只听明白了一句话。 鸟铳射程更远,射击精度更高,而且可以单人手持发射! 这他娘的完全就是骑兵克星啊! 以往大明王师与神机营作战,神机营都是在一个安全的位置,等到蒙古铁骑进入射程之后,开始一轮轮的点火齐射。 但是那神机铳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而且填弹极其麻烦,一轮齐射之后就会出现火力真空期,而且准度也是低得离谱,只能仰仗于密集的火铳齐发。 正因为这个弊病缺陷,神机营周围必须有步骑兵守护,避免他们直接被蒙古铁骑趁机给屠了。 后面有感于火药装填速度太慢,神机营改进了一种战术射击方式,也就是“三段击”。 三人为一个小组,先由最前面的火枪手射击,然后退至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由第二名士兵上前开火,如此三人交替装弹、开火,使原本射击一次需要一分钟以上的火枪效率提升三倍! 但是以火门枪非常低的射速,仅仅三排的数量,根本无法保持火力的连续性。 这也是为何当初陈大头嘲笑柳升的神机营是“三板斧”,三轮齐射后就歇菜了,需要他们三千营与五军营上阵杀敌。 但是现在有了这个鸟铳,神机营的射程大大增加,加上数量众多的箭雨抛射…… 这还怕什么铁骑冲锋? 等蒙古铁骑发起冲锋,先是密密麻麻的箭雨洗地,进入射程之后,神机营再用鸟铳点杀射击,最后让五军营与三千营收割…… 那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朱棣突然捂着心口,有些喘不上气来。 薛禄急忙一把扶住了他,“皇上?您咋滴了?” “不行不行,朕现在血压有点高,让我缓缓……” 二局一名工匠听到这熟悉的话语,下意识地接话道:“皇上您说啥?精度还不够高?” 朱棣:“!!!” 众人:“!!!” 第233章 朱高煦:小顾啊,挨打就要立正! 乾清宫,暖阁。 朱高煦百无聊赖地打着哈欠。 夏元吉等六部尚书正忙着各自部门的事情。 朝廷的各个项目都在稳步推进,只等天气回暖开春二月,便可正式发动。 想着,朱高煦有些乏味地翻阅着奏折,面无表情地盖章签名,然后扔到一边,如同一个没有丝毫情感的机器人。 然而当他看到一封奏章时,仅仅只是瞟了一眼,盖章的动作便戛然而止,神情变得古怪了起来。 “呵,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这是一封弹劾信,弹劾的人,正是他汉王朱高煦,弹劾的罪名,则是汉王借助大明钱庄假公济私、中饱私囊。 关键问题,出在大明钱庄第一任经理,乃是皇甫云和。 皇甫云和那是什么人? 谁不知道那是你汉王朱高煦的心腹臂膀! 你让他出任大明钱庄的经理,这不是左手倒右手,打着大明钱庄的名义,空手套白狼吗? 这封弹劾奏章,意思就是这么简单。 汉王嚣张跋扈恣意妄为,以大明钱庄搜刮民脂民膏…… 朱高煦越看越觉得好笑,越看越觉得有趣。 他正苦于无事可干,现在倒是有人送上门来了。 汉王爷直接翻到了最后,却见这封弹劾奏章出自监察御史袁淳之手。 监察御史,袁淳? “顾喷子,来你过来一下!” 左都御史顾佐正在埋头苦干,处理着都察院的大量文书,冷不丁受到汉王殿下召唤,当即起身小跑着走了过来。 “汉王爷,有什么事儿……” 话音未落,朱高煦直接将奏章摔到了他脸上,把所有大佬都给吓了一跳。 “行啊顾喷子,这是怎么个意思?跟本王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吧?” “你看本王不爽,直接说出来嘛,搞这些小动作做什么?” 顾喷子:“???” 你大爷啊! 我又干嘛了我? 老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处理文书,你丫有毛病吧? 无缘无故挨了一顿骂,顾佐气得满脸涨红,张口就准备开喷。 但他目光不经意间扫了一眼那封奏章,当即俯身捡起一看,更是险些被气了个半死! 监察御史,袁淳! 这个该死的混蛋,他是疯了吗他? 大明钱庄的重要性,文武百官都心知肚明,所以才会纵容汉王爷上蹿下跳的,还搭上了自己所有的家财。 可是袁淳这个蠢货,竟然抓住皇甫云和这个小问题不放,以此为突破口大肆弹劾汉王朱高煦横行不法、搜刮民财…… 这尼玛的,这人脑子有问题吧? 而且就算退一万步来讲,你他娘的就算真要弹劾汉王朱高煦,那你往北平那边上奏弹劾啊,你把折子奏到这儿弹劾个什么鬼? 顾佐有些麻了,心中怒火冲天,不过不是对汉王殿下的,而是冲那监察御史袁淳的。 顾佐想不明白,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愚蠢的蠢货? “小顾啊,怎么个意思?左都御史的位置坐稳了,现在开始飘了?” 听见汉王殿下的嘲讽斥责,顾喷子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 他明白汉王爷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太得意忘形! 如今都察院内部出现了袁淳这么个祸害,那就是他顾佐的失职! 顾大都御史一想到自己当初还拍着胸脯跟汉王爷保证,所有御史都是亲自经他考核约见过的,绝对没有问题,他一张嫩脸就臊得通红! 与此同时,他内心的怒火也在不断积聚! 袁淳,你个该死的狗东西! 不管你怀揣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受人指使也好,沽名卖直也罢,老子不废了,老子以后就不是顾喷子! 一想到这儿,顾佐冷脸向朱高煦行了一礼,转身就准备去“清理门户”。 然而朱高煦却没有惯着他,冷声喝道:“急什么?聂兴,去通知在京的文武百官,举行临时朝会!” 聂兴闻言一愣,随即桀桀怪笑着前去通传。 他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家王爷要做什么,但是他知道一点,当自家王爷露出这副表情时,绝对有人要倒霉了! 顾佐听到这话,当即面色大变。 “汉王殿下,这……没必要吧?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 “没必要?”朱高煦冷冷地看着他,轻笑道:“顾喷子,本王教你个乖,这人呐犯了错,那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挨打就得立正!” “你以为那袁淳故意把弹劾奏折上呈到这儿,是为了什么?” 听到这话,顾佐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 “讪君……王卖直!” “他不是想卖直嘛,本王今儿个让他卖个够!” …… 北伐大军,中军大帐。 朱棣正举着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站在营墙上面,饶有兴致地观望着柳升打鸟。 鸟铳鸟铳,顾名思义一回,那也得能打落鸟才对啊! 冬天虽然一片萧条,但还是有着不少麻雀乌鸦出没,此刻正好成了神机营练枪的绝佳目标。 只听得砰的一声枪响,朱棣视线中的麻雀应声落地,死得不能再死了。 瞧见这鸟铳的威力,永乐大帝都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老二这家伙真牛逼啊,发明出了这等沙场利器。 就是不知道这小子哪儿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不会发明这鸟铳,是为了方便打鸟吧? 想着,朱棣举下了千里镜,放在手里爱不释手地摩挲着。 这千里镜据说是皇家制造局制造出的精品,价值千金,所以耗时多年才产出了这么一副。 朱棣虽然知道工匠乃是强国之本,但那不过是嘴上说说罢了,他从未真正将工匠放在心上。 直到永乐帝亲自感受到了这千里镜的神奇之后,他才一举扭转了自己先前那可笑的想法。 这千里镜就如同其名一样,可以让人跟长了千里眼一样,随时观察方圆百里内的任何东西,简直神奇到了极点! 千里镜,名副其实! 而且作为常年行军打仗的战争狂人,朱棣自然意识到了这千里镜恐怖的战争潜力! 两军交战,情报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这千里镜不但比人眼看得更远,而且看得更加清楚! 只需要派出少量的斥候,装备上这千里镜,就能够侦查大片的范围! 这让斥候对情报的侦查能力大大提升,完全可以让己军及时获悉敌军动向,从而掌握主动权! 一想到这儿,朱棣内心就是一片火热。 如果能将这东西普及到军中,那大明王师就等于多长了一双千里眼,与蛮夷交战想输都难。 只是可惜,这玩意儿造价太昂贵了啊,核心镜片用的是十分纯净且光滑的琉璃! 琉璃这东西本来就贵,而且制造这千里镜的琉璃纯净得令人迷醉,一看就是最顶级上等的琉璃。 这样的东西,本就稀少,能得一副,已经算是邀天之幸了。 一想到这儿,朱棣也忍不住叹了口气,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千里镜。 柳瞎子的狂笑声传来,永乐帝又忍不住举起千里镜查看,只是下一刻他立马变了脸色。 映入眼帘的,除了近处柳升这些大笑不止的蠢货,远处还有一队铁骑驰来! 那是……壑儿回来了! 第234章 老朱家的好圣孙! 中军大帐。 朱棣坐在龙椅上面,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瞻壑这孩子,总算是平安无恙地回来了! 就是不知道,他这一去,究竟吃了多少苦头。 很快外面响起了欢呼雀跃之声,紧接着薛禄大步走了进来。 “皇上,汉王世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了瓦剌军的情报!” 朱棣面无表情地看着手中奏疏,淡淡地点了点头。 “唔……让他进来吧!” 永乐帝表面上稳如老狗,实则心中早就欣喜不已。 只不过他是大明天子,不能轻易间在臣子面前展露自身情绪,得保持天子威严。 然而当等到朱瞻壑走进大帐后,永乐帝却是坐不住了,神情有些动容。 只见这孩子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满脸疲惫之色,原本清秀的面容上还多出了一道伤疤。 “末将朱瞻壑,参见皇上!” “我等深入草原六百余里,一路追踪到了饮马河,终于发现了瓦剌斥候,与之遭遇并全歼之!” “据我等推测,瓦剌主力大军,此刻正在饮马河牧场驻牧!” 话音一落,薛禄命人将瓦剌斥候的人头带了进来,证明朱瞻壑所言非虚。 朱棣常年行军打仗,什么血腥场面没有见过,并未被这些狰狞头颅给吓住。 “好,你们做的不错,当记大功!” 听到这话,朱瞻壑含笑点头,不枉他们走这一遭。 军功是将士最好的证明,而且也是升迁得赏的依据! 有了这笔军功,李军这些阵亡的英烈遗孀,日子也会好过些了。 柳升陈懋等人看着朱瞻壑,眼中露出了欣慰之色。 汉王世子表现得越出彩,他们就越是高兴。 毕竟汉王爷如今监国理政,夺嫡势头正猛,并非没有入主东宫的希望! 倒是胡广金幼孜等人脸色微变,感受到了来自汉王世子的威胁。 汉王本就颇受皇上偏爱,受伤一次后更是如同开了窍一样,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国策,顺利赢得皇上青睐,受命监国理政。 这本就让他们这些支持太子爷的人感到不安,现在这汉王世子又故意在皇上面前表现,父子二人配合之下,只怕皇上真会动易储的心思啊! 朱瞻基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这位堂弟,为他能够平安归来感到高兴。 只是他也很是烦恼,堂弟表现得出彩立下了大功,自己却受制于太孙殿下的身份,只能整日无所事事地随军做个看客,这让他很不甘心! 这场暗中的较量,堂弟朱瞻壑已经领先了一步! “行了,朕有些乏了,瞻壑留下陪朕说说话。”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胡广金幼孜面色再变,柳升陈懋等大将却是狂喜。 不论他们如何去想,还是老老实实地离开了中军大帐。 朱瞻基面无表情地走了出去,只是路过朱瞻壑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待他们全都离开后,朱棣这才起身上前,亲手将朱瞻壑给扶了起来。 “好孩子,你受苦了啊!” 朱棣看着那道狰狞伤疤,忍不住叹气道。 所谓爱屋及乌,因为老二的优异表现,朱棣对这个嫡孙也多了几分关注。 不得不承认,这孩子不愧是老朱家的种,虽然平时木讷了点,但大事上面绝不含糊,还多了一股子的果敢与狠劲,这是瞻基那孩子所不具备的。 听到他这话,朱瞻壑眼睛瞬间红了,嗫嚅开口道:“皇上,臣没事儿……” “叫爷爷!”朱棣瞪眼,伸手轻抚着那道伤疤,“天杀的瓦剌人,真是该死!” 他何尝看不出来,这分明是一道箭痕,而且是插着面门过去的! 要不是这孩子命大,只怕已经折在瓦剌人手中了。 “好孩子,下次切莫再这样了,你爷爷我还活着呢,你爹还活着呢,哪里需要你们这些小辈拿命去拼……” 听到这些关切话语,朱瞻壑的眼泪顿时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爷爷,我真没事儿。”朱瞻壑笑着宽慰道,随即陡然跪倒在地。 朱棣见状一愣,正准备上前扶他起来。 “你这孩子,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 “爷爷,孙臣求您一件事儿,把我的军功赏赐记给李军!” 朱棣闻言愣在了原地,这李军又是谁? 眼见他满脸茫然,朱瞻壑将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爷爷,孙臣要那些军功也是无用,倒是那些为我大明壮烈牺牲的将士,他们的家属遗孀失去了顶梁柱,仅靠朝廷的那点抚恤,以后的日子肯定难过得紧……”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一怔,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这孩子,真像老二啊! 老二那混账也是如此,心中一直惦记着百姓子民,并且不是像那些文人士大夫一样挂在嘴边,而是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 这孩子又何尝不是,宁愿把自己的军功赏赐让给阵亡英烈,以此补贴他们的家属遗孀。 懂事得让人心疼! 不过懂事归懂事,该骂还得骂! “混账小子,朝廷一向优待英烈遗孀,需要你那点军功赏赐吗?” “军功赏赐是朝廷给你的,是朕给你的,你若不要那朕……” 朱瞻壑闻言一愣,顿时急眼了。 “咳咳,皇爷爷给的东西,孙臣自然领着,哪敢不要啊?” “哈哈哈……混小子,滚吧!” 朱棣佯怒地踹了他一脚,后者立马顺势离开了大帐。 看着这孩子的背影,朱棣陷入了沉思。 又是一个好圣孙啊! 大帐之外。 朱瞻壑刚走出来,便见到朱瞻基正等着自己。 “一起走走?”朱瞻基笑着发出了邀请。 朱瞻壑点了点头,“好”。 兄弟二人走到营墙外面,望着白蒙蒙的冰天雪地,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不知过了多久,朱瞻壑突然笑着开口道:“堂兄,这一回,是我赢了!” “嗯,是你暂时领先。”朱瞻基倒也没有否认,目光深邃地望着饮马河方向。 “我如果不是受制于这个太孙身份,肯定会做的比你更加出彩,带着王师杀过饮马河,奇袭瓦剌大军,将他们杀得丢盔弃甲!”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瞻基浑身散发出惊人的战意,恨不得立刻扬鞭策马就此杀过去。 怎奈何他是大明太孙,这个身份带给了他尊贵与骄傲,但是也同样限制着他,不让他“恣意妄为”!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汉王世子可以率斥候前去打探情报,但是他这个太孙殿下却不能! 想着,朱瞻基就无奈地叹了口气。 “堂兄,打服了瓦剌人,北疆真能太平吗?” “无所谓。”朱瞻基耸了耸肩,轻笑道:“来一个打一个就是了,就算爷爷二叔都不在了,不是还有你我二人吗?” “打出一个煌煌盛世,打出一个万世太平!” 第235章 接着卖啊!你不是喜欢卖吗? 乾清宫,偏殿。 文武百官急匆匆地赶到,心中对汉王爷充满了怨念。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他娘的没事儿举行临时朝会! 你是屁事没有,我们大老远地还得赶过来! 当然,这些想法,也只能想想罢了。 没看到连身宽体胖的太子殿下,听说汉王举行临时朝会,都屁颠屁颠地赶了过来吗? 大胖胖春风满面地同百官打着招呼,显得精神十足。 时不时有官员来了一句,“太子殿下您又瘦了”,大胖胖一张胖脸笑得很是灿烂。 瘦了就是好啊,这人呐也充满了干劲! 不过大胖胖心中却是有些忧虑,因为最近老二搞些大动作,都不事先跟他通通气了。 上次老二带着百官观刑也就罢了,朱高炽是提前知道的,但他不敢去。 那等血腥暴力的炼狱场面,大胖胖害怕去了看了,反倒是给自己吓坏了。 要知道杨荣大学士去观刑,人还没动刑,他就被吓吐了,观刑完毕吐得胆汁都出来了,接连告病三日在家休养,这才总算是捡回来了半条命! 太子爷并不反对老二杀鸡儆猴威慑百官,但是你丫也不能这么血腥暴力,按着百官当猴子,当众把鸡给活剐了啊! 而且千刀万剐的,还是个死太监…… 一想到那恶心场面,大胖胖就觉得恶心坏了,加快了脚步走进大殿。 一见到自家老二,大胖胖立马低声问道:“老二呐,这是干嘛呀?怎么突然举办临时朝会?出了什么事儿了?” 朱高煦面无表情地扭头看着他,轻笑道:“有个不怕死的蠢货,上奏弹劾本王,准备给他自己刷刷贤名!” “嗯?沽名卖直?”大胖胖一愣,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所谓“卖直”,就是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这是文人士大夫为了猎取正直贤名惯用的伎俩! 比如在这大明朝,他们老朱家是江山的主人,那些个言官谏臣就喜欢盯着他们不放,时不时上奏弹劾你一下,批评你的过失,以此彰显自己的刚正不阿与不畏强权,博取一个美名贤名。 自家老头子被弹劾过,他这个太子爷也被弹劾过,大不了不鸟那些家伙就是了呗。 “老二啊,多大点事儿,这么小题大做干什么?” “咋滴你还想对弹劾你的言官谏臣下手?这会堵塞言路、自毁江山啊!” 大胖胖苦口婆心地低声劝道,要不是害怕堵塞言路,被那些史官书写成一个不进谏言的昏庸之君,老头子只怕早把那些跟他叽叽歪歪的言官谏臣给流放了。 什么东西! 听到这话,朱高煦笑着反问道:“老头子是皇帝,你是太子爷,所以遇到有文人士大夫故意找你们茬沽名卖直,你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承认自己错误。” “但是我不一样啊,老子是汉王朱高煦,老子要什么贤名?就算宰了他,问题也不大!” 大胖胖:“???” 啥? 啥意思? 我不是劝你的吗? 你丫咋还开始急眼了啊? 大胖胖还想开口,文武百官已经尽数到达,只能暂时结束了兄弟间的低声交流。 朱高煦见人都到齐了,顿时给聂兴使了个眼神。 后者怪笑一声,取出袁淳那封弹劾奏章,直接高声念了起来。 文武百官听清内容后,顿时吓得面如血色。 我尼玛啊! 这是哪个不怕死的啊? 他竟然敢当众弹劾汉王朱高煦! 而且你丫能不能专业一点啊,弹劾汉王爷折子送去北平啊,你往这儿送什么? 这不是打着灯笼进厕所——找死吗? 夏元吉与金忠脸色微变,神情有些凝重。 他们想得更多,一眼就看穿了此人的小把戏。 此人故意将弹劾奏章上呈汉王,明显打得是沽名卖直的主意。 至于他说的那些理由,不过都是些牵强附会的托词借口罢了。 沽名卖直,这是不少官员常用的伎俩。 但是你好歹也分清楚时候,分清楚对象啊! 皇上是天子,太子爷又是储君,为了自身的名誉,他们不敢对你怎么样。 但是这位汉王殿下呢? 原本就对程朱文人充满了敌视,恨不得抓住机会全给你砍喽! 现在你还敢卖直卖到他身上,你猜他会不会扒了你的皮? 聂兴一顿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地念完,随即点出了袁淳的名字。 文武百官的视线,瞬间聚集在此人身上。 夏元吉注意到了此人年龄,暗自叹了口气。 果真是个年轻小辈,不知轻重啊! 这袁淳目测年纪不过四十,还是刚刚进的都察院任监察御史。 可能这个小年轻,以为到了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先照例弹劾一下管事的,彰显一下自身的刚正不阿。 袁淳直视着百官目光,大义凛然地走了出来,不卑不亢地行礼道:“太子殿下,汉王,这奏章正是下臣所上。” 朱高煦冷眼瞧着这厮大义凛然的模样,心中就觉得恶心不已。 “唔……袁卖直,你弹劾本王,是因为皇甫云和出任大明钱庄第一任经理,对吧?” “你说他是本王心腹,本王让他做钱庄经理,就是不安好心,通过钱庄攫取民利搜刮民财?” 袁淳神情一肃,脸色一正,朗声道:“敢问汉王殿下,那皇甫云和是什么身份?可有功名在身?” “大明钱庄乃是我大明朝的百年国策,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岂可任由您胡乱安插心腹……” “行了,闭嘴吧你!”朱高煦没好气地摆了摆手,随即扭头看向顾佐,“顾喷子,教育一下你的下属。” 这混账就是一个沽名卖直之辈,理由托词还是如此的牵强,朱高煦完全没了跟他对喷的兴致。 汉王爷不想喷,顾喷子却是巴不得喷死这个蠢货。 刹那间大明第一喷子火力全开,直接喷得袁淳面色苍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 首先,顾佐是他的顶头上司,他袁淳再怎么蠢,也不敢跟他对喷。 其次,大明钱庄内设有都察院的巡视督导组,至少目前不可能会出现贪腐的情况。 所以袁淳这弹劾完全就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无理取闹,无事生非…… 他的托词借口,根本就站不住脚。 等顾佐将他教育得差不多了,朱高煦这才笑问道:“袁卖直,你读了一辈子的儒家圣言程朱经典,他们都是教你如何讪君卖直、沽名钓誉的吗?” 袁淳慌了,但他心中还有底气,急忙高声道:“汉王,风闻奏事乃是言官谏臣的特权,更是高皇帝的祖训……” “别跟本王提祖训二字,否则本王不介意把你剥皮实草!”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袁淳惶恐。 监国汉王爷,又发飙了! “你袁淳以为,上奏弹劾本王,猎取一个刚正贤名,本王即便不爽,也会害怕堵塞言路,所以不敢惩处你对吧?” “汉王殿下……下臣……不是这个意思……” 朱高煦看着惶恐惊惧的袁淳,顿时轻笑道:“言官谏臣可以风闻奏事,那的确没错,不过这也给了你们这些狗东西讪君卖直的机会,所以你们一个个巴巴得跑来恶心人!” “算了,你也是言官谏臣,本王不能开因言活罪的先河,你自个儿交辞呈吧!” 袁淳闻言一怔,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既然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那他唯有舍弃官位不要,今儿个也要卖出去。 “太子爷,汉王殿下如此肆意妄为,只手遮天,难道您就不……” “革除袁淳官职功名,贬为庶民,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汉王爷轻飘飘一句话,却是将袁淳吓得瘫软在地上,再无半分先前那大义凛然的刚正模样。 “汉王爷,下臣知错了,汉王殿下,求王爷开恩呐……” 袁淳慌了,没了功名,他与农户无异! 而且三代不得参加科考,这几乎断了他全家人翻身的希望啊! “接着卖啊!你不是喜欢卖吗?本王让你今儿卖个够!” 第236章 革除功名?绝不能开此先例! 偏殿里面,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都被汉王爷给吓住了,看向袁淳的目光中带着些许怜悯。 其实吧,这文人士大夫做不做官,其实并不大。 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不

相关推荐: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猛兽博物馆   白日烟波   红豆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乡村桃运小神医   篮坛大亨   我的风骚情人   将军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