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能力,压住当时的宰相。” “因此,国家统治的问题,才越来越大。” “到了洪武年间,朱元璋将宰相制度废除了,合情合理。” “对对对,就是这样的。” 楚源的话,真的说到老朱心坎里去了。 这么麻烦的事,还多想什么,一刀切了算了。 “看起来,确实是朕错了。”始皇这时,也认识到了自己这个制度的不足了。 不过始皇还是挺开心的,因为楚源说,宰相制度在始皇一朝能用,是因为皇帝是始皇。 始皇得意起来。 看看,后世要废除宰相制度,也是因为你们这些皇帝没用。 要是你们有朕这么厉害,这宰相制度还要废除吗? 那宰相还怕压不住吗? “可是。” 但始皇能接受了,李斯却还是不能接受。 因为万一始皇也上头了,把宰相制度废除了,那他李斯算什么? “楚老师,这宰相制度废除了,那谁来替皇帝分担政务了?” “大明的那个内阁制度,能解决吗?” “当然没问题。”老朱听到李斯的话,得意开口。 “这内阁制度,那可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创立的。” “内阁里面的大臣一共六人,都是由皇帝选拔,或者官员们之间推选的,无论品级,只要德高望重,就能入内阁。” “这样一来,避免了独裁之臣的出现,巩固了皇帝的权力。” 老朱讲完,那是满脸的开心。 其实这个内阁制度,他已经想了很久了,他认为很合理。 而且,他是多么英明的人,自己的制度,怎么会有问题了? 内阁制度,就是没有问题。 “内阁制度有问题。” 但老朱还没有得意完,楚源一句话,却是狠狠给了老朱一棒。 “什么问题?”老朱登时愣住了。 自己的内阁制度,能有什么问题啊? 大明皇子们,也不理解了,他们父皇这个制度,很好吧。 怎么会有问题了? 楚源没有停下来,继续开口。 “内阁里面虽然没有宰相,但是内阁里面的大臣,却都是能力极强的文臣,在朝中本身也有官职,也有朋党。” “而且他们都是通过,十年寒窗考上来的进士十分厉害,所以十分强势。” “他们经常会和皇帝对着干,甚至还敢把皇帝的政令退回来,哪怕被皇帝骂都没有关系,因为他们都认为,被皇帝骂,是一种荣耀。” 楚源说到最后,也对内阁制度摇起头来。 内阁制度,真的不太行。 就是因为这帮内阁大臣出身的问题,导致内阁变了质。 到了明朝后期,内阁首辅的权力,都已经和宰相没有什么区别了。 像嘉靖朝的严嵩,万历朝的张居正。 他们的权力,哪个不和宰相一样大? “什么,是这样吗?” 可老朱听到楚源介绍的情况,却气得不行了。 他让这帮文人来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他们却玩这些小心思? 以被皇帝骂为荣耀? 内阁首辅的权力,都变得和宰相一样大了? 他就是不想让一个王朝,再出现像宰相一样的官职啊。 没想到出现了内阁首辅。 如果是这样,那他还要内阁做什么? 老朱真的气得爆炸。 “内阁果然也是不行啊。” 而李斯在听到楚源的解释,和看到老朱不愉快的样子时,也笑了起来。 毕竟,谁让老朱在这里说要废了宰相了。 “不行!”老朱还是不能接受,看着楚源。 “楚老师,那你说,内阁制度都不行的话,那还有什么制度可以?” “总不能事情都给皇帝来做,累坏皇帝吧?” “你只要说出来,比内阁制度厉害的,咱就服你!” 第三百五十六章:不杀人,何以彰显朕的威严 舅服我? 楚源听到老朱这话,满脸的不理解? 为什么这个老朱,对这个事这么执着啊? 还舅服我? 过马路,老奶奶都不服,就服我? 上厕所…都不服,就服我? “对!”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也突然响了起来。 不是别人,正是从大明崇祯年间而来的崇祯,他看着楚源,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楚老师,您说内阁制度落后,那就请您拿出一个比内阁制度先进的制度来。” “如果拿不出来,我们就很难信服您说的话。” 崇祯说的是认真的,他认为老朱的内阁制度很先进。 毕竟出现了张居正,严嵩这样的权臣,他也认为先进。 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崇祯没有发现其他的制度,比内阁制更先进。 “真的要我拿出来吗?”楚源听完崇祯和老朱说的,却反问了一句。 “是的。”老朱和崇祯点头。 始皇和李斯也没有说话,他们也想看看楚源能拿出来什么制度。 内阁制度淘汰了宰相制度,这让他们很不舒服。 所以他们希望看到,更加先进的制度淘汰内阁制度。 “当然有。”看到老朱他们都在问,楚源也就不再沉默了。 然后就说出了这个制度:“这个制度不是别的,正是建奴王朝,建立的军机处。” “这个制度,那可比内阁制度先进多了。” “什么,建奴建立的?” 老朱和崇祯他们不相信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建奴乃是一帮蛮人,他们怎么能够发明,比大明还要厉害的制度了?” “这建奴不是被外邦打得屁滚尿流吗?绝对不可能!” “楚老师,我们不相信,这个军机处比大明的内阁制度,还要先进。” 老朱和崇祯他们,很不相信。 始皇和李斯听到楚源的话,又见到老朱和崇祯他们的态度,也是眉头紧皱。 建奴这个朝代,不就是最没用的朝代吗? 他们有什么制度,能够比大明先进了? 这不可能吧? 这不会,楚老师说不出来理由了,然后随便扯出来的吧? “怎么不可能?” 但楚源听到崇祯和老朱他们的怀疑,又开始了解释。 “建奴的军机处制度,是由建奴皇帝雍正设立的。” “军机处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协助皇帝来处理政事,分担皇帝压力。” “军机处里面的人员,主要是军机大臣,但雍正为了防止军机大臣坐大,所以留了一手。” “这些军机大臣,全部都是伺候建奴皇族的佣人后代,都很聪明,但是自身都没有权力。” 就因为他们出身低微,没有权力。 所以无法和明朝内阁大臣一样,掀起什么风浪来。 这帮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佣人。 皇帝荣耀,他们就荣耀。 皇帝衰弱,他们就衰弱。 同样的,皇帝要罢免他们的权力,就能够罢免他们的权力。 “所以。”楚源最后做了一个总结。 “军机处的设立,代表了华夏的封建制度,达到了巅峰。” “军机处这个制度的设立,让皇帝将朝堂,牢牢的把控在了手中。” 这么厉害! 老朱和崇祯,听到楚源说的军机处的制度先进之处之后。 登时尴尬了。 这个军机处,明显要比内阁制度强多了啊。 军机大臣,听起来好像是很威风的。 但权力却是什么都没有。 就只能帮皇帝处理一下政事,然后其他的权力,一点都没有。 这样,军机大臣想兴风作浪起来,也没有用。 “哎呀!” 想到这里,老朱是气得不行,没想到这建奴都有比大明先进的制度。 这让大明太难堪了吧! 皇子们也是很惭愧,他们还觉得,大明的制度就是最先进的。 没想到还比不过,他们看不起的建奴? 而崇祯则是更加尴尬,楚源帮助了他那么多,也教给了他很多先进的观念。 但他竟然还不相信楚源的话,认为建奴的制度,没有大明的先进。 他真的感觉自己有点井底之蛙,在坐井观天了。 他们都想到这里,然后都朝向了楚老师。 接着,老朱最先开口:“楚老师,实在抱歉,这是咱的问题,咱太过自信了。” 老朱现在觉得,还是楚源说的军机处制度先进。 杀了胡惟庸之后,就弄这个军机处吧,不搞什么内阁了。 他老朱设立的制度,还没有建奴的制度先进,也真是让人气得爆炸了。 “楚老师,我的问题也很大。”崇祯见到楚源,也是一脸愧疚。 说着,崇祯大声开口。 “我服了!” “我们也服了!”其他皇子也跟着开口。 他们现在还不服楚源,真的就是最蠢的事情了。 “呵呵。” 可站在他们身后的始皇,却是微微淡笑了起来。 这老朱还是不行啊,说内阁制度比宰相制度先进。 但是就存在了两百多年,就被人家建奴给废除了。 还不如宰相制度存在得长了。 这下,始皇开心了起来,看起来还是朕厉害啊。 “不过。”可这时,始皇又出声了。 “这个军机大臣制度,确实可以学习一下。” 始皇是一位思维十分超前的皇帝,所以很多先进的思想,他都能够接受。 所以只要是先进的制度,利于大秦统治的,他觉得拿来用一下,都没有问题。 现在这个军机处的制度,始皇就认为很好。 所以始皇很认真的考虑,要不要废除了宰相,然后设立军机处。 毕竟,除了他之外,大秦后世的那些皇帝,怕是压制不住宰相啊。 这…… 李斯也感觉出来了,始皇的想法,登时害怕了起来。 始皇别设军机处啊,如果这样,那他李斯还能做什么? 做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吗? “楚老师。” 而就在始皇在考虑要不要废除宰相制度,李斯在担忧,自己会不会丢饭碗的时候。 老朱又向楚源,问起了问题。 “大明除了胡惟庸事件之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奸臣?” 父皇还要问? 可听到老朱这样问,在场其他皇子,都瞪大了眼睛。 老朱这是,杀了胡惟庸和他的同党还不够啊,老朱还想杀人! 他们都皱眉起来,这下不知道哪个奸臣要倒霉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老朱崩溃,朕不配做皇帝? “大明洪武年间还有的奸臣吗?”楚源一听,摇摇头。 “大明洪武年间,奸臣还是挺多的啊。” “啊?果真还有?”老朱大明皇子们一听,都震惊了。 老朱这般严苛的刑罚之下,大明竟然还有这么多奸臣? 这奸臣,真的是杀不完的吗? 老朱真的气得不行,怎么这奸臣,就是杀不尽的啊。 崇祯却一句话不说,只是脸色铁青。 奸臣,真的是让皇帝头疼的一个事实。 洪武年间,刑罚严苛,没有整治住奸臣。 崇祯年间,刑罚不够那么严苛,还是整治不住奸臣。 这帮奸臣,真的太可恨了。 不过,老朱很快又平复下来了心情。 现在还是先处理,大明原有奸臣的事情吧。 他看向了楚源,开口说道:“楚老师,那你具体说说吧。” “好。”楚源一听,点点头。 “前面我说到了胡惟庸这个奸臣,那么接下来,我就说说两个大案子。” “哦?” 众人一听皱眉,两个大案子? 大案子,一听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但竟然还有两个。 这不免让众人警惕了起来,这洪武年间,怕是要发生很多大事啊。 “这两个大案子,其中一个,就是空印案。”楚源开始说了起来。 “空印,就是官员们为了方便处理政事,先将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然后要用的时候,再填写内容。” “是这样吗?”老朱一听,骤然思索起来。 “不行,不行。” 随后,老朱脸色就剧变起来。 “这个绝对不行,这样一来,那官员们不是想在上面写什么内容,就在上面写什么内容了?” “反正上面的印已经盖好了,写什么都合法。” “这帮人,真是奸诈啊,该杀!” “嗯?”可楚源听完老朱的话,却满脸吃惊的,面向老朱。 “朱村长,要不是因为这是现代,我真就觉得,你会不会就是大明洪武大帝,朱元璋。” “啊!”听完楚源的话,皇子们还有老朱都愣住了。 以前楚源从来没有怀疑过老朱啊。 即便始皇他们对着楚源的耳朵念:“朕就是秦始皇。” 楚源也绝对不行啊。 怎么楚源今天就怀疑了了? 他们哪句话,说错了,暴露了起来? 这让始皇都紧张了:“楚老师,你为何这样说?” “哈哈哈哈!”可楚源听到始皇这样问,却笑了起来。 “我在胡思乱想什么,这里怎么会是古代了,这里肯定是现代啊。” “呼…” 听到楚源这样说,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楚源还是这样认为,就好。 然后,楚源就讲起来了,自己怀疑的原因。 “我是觉得,朱村长的处事方式,太像朱元璋了。” “朱元璋当时听到这空印的事情的时候,就一概而论的认为和空印案有关的人,全部都是奸臣。” “然后朱元璋就直接严查,把和空印案有关的大臣,不知道杀了多少,这里面可也有很多不是奸臣的人啊!” “所以后世之人,因这个案件,对朱元璋的评价,就有些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朱元璋是在惩治腐败,值得提倡,但也有人认为朱元璋是在滥杀无。” “这……” 难道是咱错了? 老朱听完楚源的话,登时觉得羞愧起来。 一次性惩罚所有和空印案有关的大臣,确实不合理啊。 也许有些大臣,只想增加工作效率。 也许有些大臣,只是比较懒,并没有想作弊,贪污的事情。 老朱现在,顿时感觉到十分的惭愧。 这样做事,确实太不合适了吧。 这样做事,确实有点滥杀无辜了。 朱标和其他皇子听完,也沉默了。 这样的处事方式,确实很像老朱。 所以当初楚源说,朱标的死因之一,有一个就是被老朱活活气死的。 这倒算很正常的事情了。 始皇和李斯听完情况,也沉默了。 他们也不好评价,只能说始皇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应该不会这样做的。 气氛,一下子变得压抑了起来。 “楚老师。” 见状,只能是崇祯做起了和事佬。 “这大明,除了这个空印案,还有别的案子吧,要不你说说别的案子。” 崇祯对大明历史,自然很是了解。 因此,他想让楚源说下一个历史事件,然后把空印案这个事情给揭过去。 “好。” 听完崇祯的话,楚源就准备将洪武年间,下一个大案。 “不对。” 可楚源听到崇祯的声音,又想起来了什么。 “我记得你对大明的历史,也很了解的吧,要不然你就来给大家讲讲,洪武年间的另外一个大案。” 老师就是这样,喜欢引导学生,让学生来代替老师,把答案给讲出来。 这样可以让讲课的学生成长,也能给其他听课的学生,竖一个榜样。 其他听课的学生,见别人能够上台讲课,他们也就想着多学知识,然后上台讲课。 都是学生,我能上台讲课,你却只能在下面听着,这不是很装??? 不过这样的学生,一般放学之后,容易被打烂。 “嗯?我来讲吗?” 崇祯听到楚源的话,有点不敢。 朱元璋在这里,他哪里还敢多说话啊。 “不好意思吗?”楚源感觉到崇祯不好意思,却有办法。 “那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他,为我们讲课。” “啊…” 这一下,把崇祯整懵了,他没想到后世的课堂,能有这么多名堂。 不想上台讲课,还给你鼓掌? 这…怎么好意思啊? “怎么…” 但见到崇祯如此推脱,老朱的脸色,却变得难堪了起来。 “楚老师让你上台讲课,你就上台讲课啊。” “难道非要咱给你鼓掌,你才愿意上台讲课吗?” “不,不,不。” 崇祯听到老朱这样说,哪里还敢多话啊。 老朱可是他的祖宗,他哪里敢让老朱鼓掌? 等会要是老朱鼓了一次掌,他怕是要被打得稀巴烂。 随后就立马走到了所有的中间,然后开始讲起了事情。 “洪武年间,除了胡惟庸案,空印案,还有一个大案。” “这个大案就是……” 第三百五十八章:老朱崩溃,贪官杀不尽? “就是什么?” 听到崇祯停顿,他们都焦急了起来。 崇祯见状,也没有再继续卖关子了,而是继续开口。 “就是郭恒案。” “郭恒案,属于明初四大案之一,是一起贪污案件。” “户部侍郎郭恒等人,和各省官员一块同流合污,然后倒卖官粮,中饱私囊,后面被揭发了。” “又是奸臣?” 老朱一听,气得火大。 他杀了胡惟庸和他的同党,空印案又杀了那么多人。 怎么特么的,还有奸臣啊! 这奸臣真的杀不干净的吗? 老朱怒气冲天,看着崇祯。 “之后了,情况是怎么样的。” 他倒要看看,自己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的。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崇祯听完老朱说的,开口了。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老朱……不对,洪武大帝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十分愤怒。” “然后就直接处死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所有官员。” “同时为了追赃,又抄了全国不知道多少地主的家,全国的地主对此怨恨都极深,因此洪武大帝只能杀了审刑官吴庸等人。” “这!” 可皇子们听完崇祯说的,面色却十分的不好看。 他们知道他们的父皇杀性很重,却没想到父皇的杀性竟然如此之重。 直接将六部左右侍郎之下,所有官员都杀了。 那得杀了多少人啊! 而且杀了全国各地,那么多地主,这杀了有十万人吗? 恐怕不止啊。 大明皇子们,都皱眉摇头了,他们的父皇这辈子杀的人,恐怕一百万都不止了。 太可怕了。 始皇和李斯对视一眼,也眉头紧皱。 始皇也杀了很多人,但是也没有像老朱一样,杀得这么凶啊。 李斯是法家出身,也认为治理国家要严刑峻法。 因此大秦的法律,是十分严苛的。 但也没有老朱这么严苛啊。 虽然惩治贪污是好事,可是太过头了,真的害怕。 但老朱此时,却想的不是这些,他只是眉头紧皱。 他认为自己不应该杀太多人,因为他竟然杀得都激起了民愤了。 最后,自己不得已把自己手下的官员都杀了。 这不就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老朱都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做了。 不能再杀这么多人了。 “好了。” 而这时,楚源见这个郭恒案讲得差不多了之后,就看着崇祯开口。 “你下来吧。” “好。” 崇祯见自己讲完了,然后也就下来了,但是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希望得到表扬。 然后看向老朱,开口说道:“村长,怎么样,我讲得还好吗?” “好?” 可老朱听到这话,却是笑了起来。 “讲得很好啊,那又怎么样?要给你颁个奖吗?” 崇祯:“没有,没有。” 崇祯也是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他差点忘记了,自己讲这些事情,老朱肯定会很不开心的。 自己还这样说,真的是无语了。 所以,崇祯就急忙退到一旁,然后不说话了。 “楚老师。” 这时,老朱看向了楚源,眼神中露出了一脸无奈。 “您能够告诉咱,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够让官员,不再腐败吗?” 老朱真的很难受。 他从小就受贪官压榨,各种乱七八糟的赋税,导致家里没有粮食。 然后父母,兄弟姐妹都被饿死了。 就剩下他和他二哥,但是他二哥也没有活多久。 所以老朱,怎能不恨这帮贪官了? 他恨不得杀干净,全天下的贪官。 而且他杀贪官,也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 要是天下的官员都兢兢业业,那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也才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可是现在老朱真的痛苦,真的难受了。 为什么,自己那么严苛的刑罚之下,贪官们还是杀不干净啊? 为什么啊? 老朱真的很难受,很不能理解。 “这个问题吗?”楚源听到老朱这样问,脸色却少见的变得难堪起来。 最后,沉重的开口:“贪腐问题,哪个封建王朝都解决不了。” “哪怕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奴王朝,都解决不了。” “这种问题,最多能做到缓和吧,给官员待遇好一些,然后刑法还是得严苛一些。”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一个强大的君王,只要有强大的君王,他就会抓贪腐,而那些懦弱的君王,是不会想这些的。” 对对对! 有道理啊! 听完楚源的话,老朱顿时感觉很有道理。 对官员好一些,然后刑罚严苛一些,这样就是恩威并施。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英明的君王。 大明后期,朝廷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根本原因,不就是那几个废物皇帝吗? 而要是那些皇帝们,有能力,有胆识,那大明后期,老百姓还会过得那么悲惨吗? “很有道理。”始皇听到楚源的方法,也看向一旁的李斯。 “把这个方法,给朕好好记下来,朕也要这样来。” “是!”李斯听完始皇的话,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只是,李斯一边记录,一边叹气。 这么多先进的制度好是好,可是他李斯在这种先进制度下,还会有容身之地吗?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而老朱想着,也激动起来,竟然对着楚源道谢。 “楚老师,真的太感谢您了!” “谢我做什么?”可楚源一听,却十分无语。 “你又不是朱元璋!” “哈哈哈哈!”老朱听到这话,开心大笑起来。 楚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他就喜欢这样,怎么说都不信的楚源。 “好了,这下大明的事情,也说完了吧?”这时,始皇又开口了。 要是事情说完了,他也要回去休息了。 老朱也觉得,事情应该要说完了吧,大明不会有这么多奸臣,这么多大案了吧。 然后就也想要离开了。 “说完,没有说完啊?” 可楚源听到他们这样说,却是直接摇头。 “谁说这大明的事情说完了的?” “我说了,洪武年间有四个大案,才说了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三个大案啊。” “啊,还有一个?”这下,老朱的脸色又难堪了。 怎么还有一个啊? 这第四个大案又是哪个大案啊? 和哪个奸臣有关系啊? 第三百五十九章:蓝玉不死,朱棣事不成 楚源直接讲了起来。 “洪武年间,第四个大案就是蓝玉案。” “蓝玉!”听到这名字,老朱和大明皇子们,都惊讶了。 蓝玉是谁? 那是大明名将排行榜里面的前几。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几个可以压住他。 其他几个将领,有谁敢说稳压蓝玉? 而现在常遇春已经死了,所以能压住蓝玉的,也就只有徐达和常遇春了。 因此,老朱要想扩大疆土,那肯定要依靠蓝玉的。 为此,老朱还把蓝玉安排给了朱标,想让朱标当上了皇帝之后,能用蓝玉。 可老朱怎么也想不到,这蓝玉怎么也被自己杀了。 朱标也不能理解,也蓝玉严格算起来,也是自己的舅舅啊。 怎么这老朱杀起人来,名将亲戚都乱杀一通了? “这不可能吧?”老朱还是不相信。 “这洪武皇帝怎么会杀蓝玉了,蓝玉可是大功臣,他们还是亲戚啊。” 始皇和李斯见到大明皇子们,还有老朱反应都这么大,也就没有再说话了。 他们很好奇,这个蓝玉是谁,为什么老朱他们的反应,会这么激烈。 而楚源,也在此时,讲起了具体的情况。 “这蓝玉,是明初的名将,他的战绩十分厉害。” “第一就是跟随徐达,北入沙漠,征讨北元,重创北元势力,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 “第二就是南征,还效忠北元的梁王,轻而易举就将梁王击垮。” “第三就是蓝玉的封神之战,率领十五万大军北征,在捕鱼儿海附近,一举突袭成功,攻占北元皇庭,掀翻元庭老巢。” “从此以后,北元就再也没有任何能力,组织力量,反扑中原了。” “蓝玉也因为此战,成为大明战神,没有贬义的那种。” 好厉害! 听完楚源的介绍,始皇和李斯,都吃惊起来。 这个蓝玉,果然是一员大将。 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了这么多,不世之功,果真厉害啊。 最后,竟然能够深入草原腹地,将游牧民族的王庭都击垮了,厉害。 而崇祯听到楚源的介绍,却有了别的想法。 楚老师说,后世的华夏人,都温顺恭良。 倒也真的挺矛盾的。 因为以前的华夏人,其实都很能征善战的。 像大秦,大汉,大唐,大明。 你以为他们统一了中原之后,就不打仗了吗? 不是! 大秦北伐匈奴。 大汉封狼居胥。 大唐开疆拓土。 大明饮马瀚海。 中原的仗打完了,就往四方扩张! 只有打得华夏各王朝,认知里的国度都臣服了之后,这种扩张才会停止! 所以怎么能说,古代华夏不能征善战了? 至于后世人说,西方历史是一场战争史,那简直就是扯淡。 论打仗,我华夏是他们的祖宗。 华夏打仗,已经打了五千年了。 华夏人,不是在打仗中,就是在准备打仗。 西方,他们配和我们华夏相提并论吗? “楚老师。”而这时,大明皇子们,却疑惑了起来。 “既然蓝玉这么厉害,他为什么要死啊?” 他们不理解了。 老朱也沉默了,蓝玉这么厉害,自己没理由杀蓝玉啊。 难道是楚源在乱说? “理由很简单。”楚源听完他们说的,解释起来。 “蓝玉虽然打仗厉害,但却是骄兵悍将,为人十分狂妄,他在捕鱼儿海一战虽然封神,但是却玷污了北元王妃。” 什么? 这个理由,直接让在场的皇子都震惊了。 这北元王妃,地位严格来说,是对标大明皇后的。 可是这蓝玉,也就是个将军侯爷啊。 所以这蓝玉实际上来说,是以下犯上了! 他敢玷污北元王妃,那是不是他都不把大明皇后放在眼里? 这蓝玉眼里,到底还有没有尊卑? 太狂妄了吧! 这让皇子们,都愤愤不平。 老朱一听,脸色也铁青。 这个蓝玉着实胆大包天! “还不止了。”听到皇子们这么愤怒,崇祯也在一旁开口了。 “这蓝玉可不止这么狂妄,他还在军中认了很多义子,义侄,大明军队里,都不知道有多少他的朋党。” “而这些义子,义侄,都是视蓝玉的命令为绝对,对皇帝的命令,有时候都不太听。” 这么大胆? 这下不仅是大明皇子。 就是始皇和李斯,也不能接受了。 这个蓝玉,竟然如此狂妄? 认下义子义侄也就算了,还这么不会教育。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蓝玉的义子,义侄只听蓝玉的命令,不听皇帝的命令。 这不是在谋反,这是在做什么? 但老朱却还是皱眉,这蓝玉即便如此,但他的能力那么强。 自己应该好好利用他,杀他,太不合理了吧?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两点。”但楚源这时,又说了几点原因。 “第一点就是,这个蓝玉曾经和胡惟庸走得很近。” “第二点就是,朱标死了,朱元璋想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但又担心朱允炆压不住蓝玉,所以把他杀了。” “是这个理由吗?” 听完楚源说的最后两点,老朱认真思考了起来。 同时,也理解了当时自己杀蓝玉时候的心情。 他重用蓝玉的原因,也有一点就是因为蓝玉是太子朱标一党。 朱标还是能压制蓝玉的。 但是,当时他想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之后,却肯定在想。 这朱允炆这么年轻,他真的能够压制住蓝玉吗? 这蓝玉,可是连北元王妃,都敢玷污。 还认下了那么多义子,义侄。 还和胡惟庸有关系。 这等人,朱允炆能压制得住? 别到时候,蓝玉直接掌控了朝堂,那到时候这朱家的天下,可就成了蓝家的天下了。 所以,老朱也能理解了,自己当时为什么杀蓝玉。 大明皇子们,也纷纷赞同点头。 这次不再说老朱残忍了。 这个时候可不能有妇人之仁,这蓝玉不死,按照他的性格。 天下,恐怕都会改变。 “这个蓝玉该杀。”始皇和李斯,也赞同点头。 蓝玉太过危险,他不死,天下不安稳。 “不过。”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蓝玉该杀的时候,楚源又说话了。 “蓝玉确实该杀,可杀了蓝玉,也导致了一个人的崛起。” “蓝玉不死,这个人绝对崛起不了!” “一个人的崛起?”所有人一听都疑惑了。 “这个人是谁啊?” 第三百六十章:西方军队攻打大秦,找死? 他们不明白了,这蓝玉能压制谁啊? 为什么楚源会说,蓝玉不死,这个人就崛起不了? 这不太可能吧。 “这个人就是燕王。” 这时,见众人不理解,崇祯开口了。 “如果蓝玉没有死,还是在朱允炆手底下效力的话,那燕王造反,是很难成功的。” “原来是燕王啊!”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大明皇子们,都点起头来。 如果朱允炆削藩时,蓝玉还活着的话。 那朱棣造反,肯定就得过蓝玉这一关。 而这蓝玉,可不是李景隆能够比的。 他要是有五十万大军,肯定就能把朱棣给击垮的。 这样,朱棣无论如何都是赢不了蓝玉的。 这下,老朱沉默了。 没想到他杀了蓝玉,成就的竟然是朱棣,这真是离谱啊。 “对了。”但说到了蓝玉,老朱又想起来了一个人。 “楚老师,李善长后面如何了?”这是老朱很关心的一个事。 蓝玉,胡惟庸,都是淮西党。 而李善长,作为曾经的淮西党领袖,老朱很好奇,他的下场又会是怎么样的? “李善长吗?”楚源一听,直接摇头。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七十七岁了,然后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这么残暴? 始皇和李斯一听,瞪大眼睛。 他们不知道这李善长是谁,但听到这老头都七十七岁了,结果还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这也太残忍,太残暴了吧? 大明皇子们,看着老朱,眼神中也都是不理解。 这李善长是淮西党领袖,跟随朱元璋多年,为大明开国立下过无数汗马功劳。 也曾经教导过眼前的皇子们,让他们受益匪浅。 可是他们父皇却说杀就杀了,他们父皇,这是在开什么玩笑啊! 他们真的不理解了。 老朱听到李善长是这种结果,也真的很难接受了。 自己杀了胡惟庸,蓝玉,郭恒等人,算是名正言顺。 可杀空印案,郭恒案的其他人,自己却真的有点残暴了。 而这李善长,替自己出谋划策,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 没有李善长,大明王朝的建立,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自己却将他满门抄斩,难道自己真的这么残暴吗? 老朱感觉到,十分的惭愧。 然后他看向了楚源:“楚老师,是这朱元璋的做法,错误了吗?” 可其他的大明皇子,还有始皇李斯一听,却皱眉了。 老朱这时,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啊。 他杀了李善长,就应该是错了啊。 “朱元璋错了?”可楚源一听,却满脸疑惑。 “朱元璋杀了李善长错了吗?” “我没说他错了啊?” “这朱元璋杀这李善长,合情合理合法,没有错误啊。” “啊?”楚源这话,把大明皇子们,和始皇李斯都搞懵了。 楚源为什么这样说啊,为什么朱元璋杀了七十七岁的老头,还没错啊。 老朱也满脸疑惑,等待着楚源的解释。 “理由很简单。”听到他们的疑惑,崇祯上前,解释了起来。 “因为这李善长虽然年纪很大,但是人却很坏。” “当初胡惟庸要造反的时候,他还找李善长商量过,说事成之后,允诺李善长为淮王。” “不过李善长却没有答应,但是李善长也没有检举揭发。” 原来如此! 这下大明皇子们,还有始皇李斯都明白了。 这个七十七岁的老家伙,虽然年纪很大,但是一点都不老实啊。 你身为大明朱家的臣子,胡惟庸找你合谋,你不检举揭发,这不就是暗藏私心。 甚至可以说,想等到胡惟庸要成功的时候,再出手对付老朱。 真狠毒啊。 老朱也脸色铁青,果然男人只有躺在棺材里才老实。 像李善长这种人,真的要化成了渣才老实。 知情不报? 这李善长做得很好,真是大明的好臣子啊。 “这下,就要热闹了。” 而这时,老朱又叹息了一声。 因为他感觉到,这次回去,要杀很多很多的人。 郭恒。 蓝玉。 李善长。 等等。 大明,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的是,老朱很有时间。 很多事情,他会一样一样查清楚再做。 “好了。”看着课讲得差不多了,老朱也看向了楚源。 “楚老师,今天的课,应该就这样内容了吧,就先讲到这里吧。” “好。” 楚源见老朱这么说,也同意了,今天讲得内容,着实多了一些。 差不多,讲这么多就可以了。 随后,楚源面向学生们,开口:“下课。” “谢谢老师。” 随即,这堂课就正式结束了。 接着,楚源就离开了这里。 “好。”见到楚源说课堂结束了,老朱也就打开了光洞。 “皇儿们,我们回去吧。” 老朱还得回去,处理那些奸臣的事。 同时,还得把药丸给马皇后。 至于朱标,朱雄英,徐达的病,老朱觉得还不着急。 因为现在一时半刻,他们还没事。 “是。” 听到老朱的声音,大明皇子们,也都一个一个的,走进了光洞,然后回去了。 “恭送老祖宗。” 见到他们回去了,崇祯也对着他们,恭敬地开口。 “啊,对了。” 但听到崇祯的声音,老朱却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然后看向了崇祯。 “崇祯啊,以后记住,楚老师让你讲课,你才讲课,楚老师没讲课,你不要讲。” “你虽然知道历史,但是讲得很不好,知道吗?” 老朱很烦躁,这个亡国之君,国都灭亡了,还在这里显摆? “啊……好好好。” 崇祯也害怕得要死,他怕自己拒绝了老朱,然后被老朱狠狠来一巴掌。 接着他就一句话,都不敢说了,一脸沉默的,等着老朱离开了。 “好了。” 而见到老朱他们离开了,始皇也想起来了,自己有事要问。 他看向了一旁的李斯:“李斯,你为何来了?” 皇家园林,始皇是下过严令的。 只有大秦大事发生,李斯才能进入。 而现在李斯进来了,那大秦肯定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说,大秦有什么事情。” “陛下。”听到始皇发问,李斯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了。 “是西域方向,可能要有战事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阿三打大秦,出兵一千万! “西域还会有战事?” 听到李斯的话,始皇皱眉了。 他都把匈奴,东胡,申遗国,百越给击垮了。 西域那些国家,还敢挑衅大秦? 他们哪里来的胆子啊? 没看到匈奴和东胡,都被杀得一干二净了吗? 他们是愚蠢吗? 还是说,他们认为大秦和匈奴还有东胡打仗,就伤了元气了? 那他们要这样想,可就是要灭国的节奏了。 想着,始皇就看向了李斯,又问了一句。 “是西域哪个国家,这么不怕死?” 大秦西域的国家,强大一些的。 也就是大月氏国,兵马大概十万。 然后就是大宛国,兵马虽然只有三万,但全部都是骑兵。 而且他们骑兵所骑的战马,还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可无论是十万兵马,还是三万汗血宝马,都不可能和大秦匹敌啊。 大秦目前光骑兵,恐怕都有二十万了。 更不要说步兵。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大秦的火器部队,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 他们西域,拿什么和大秦打啊? 拿命吗? “陛下。”听到始皇的疑问,李斯也解释了起来。 “西域的国家其实是不大的,而且分成了三十多个国家,根本不统一,本来是不足为虑的。” “但根据前线传来的情报,最近西域的国家,竟然被一神秘人物整合起来。” “这神秘人物给西域人的理由就是,大秦灭了东胡和匈奴,很快就要杀他们了,如果他们不团结,西域就要灭亡。” “所以,他们才团结起来,准备对抗大秦,目前西域各部落,已经集结了十五万军队,在大秦西北部边境骚扰。” “有意思?” 可始皇听完李斯介绍的情况,却是冷笑起来。 “有意思,这西域人真有意思啊,觉得朕灭了匈奴和东胡,就一定要灭了他们?” “那很好啊,朕就满足他们,朕就要灭了西域!” 但始皇在说完这些话之后,又察觉出来了一个问题,然后看向了李斯。 “对了,你说的那个神秘人,身份查明了没有,他有什么本事,能够让西域人听令?” “回禀陛下。”听到始皇发问,李斯也如实回答。 “目前还没有查清楚情况,只是听说这个神秘人,有北方游牧民族,丁零背景。” 丁零? 始皇听到这个游牧民族,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大秦北方原来有三个游牧民族,匈奴,东胡,丁零。 现在匈奴和东胡被灭了,这丁零也要和大秦为敌了吗? “那丁零有没有什么异动?” “有。”听到始皇问,李斯也老实回答。 “丁零国内目前也在调动军队,貌似兵锋指向大秦,不过不知道能调动多少军队。” “他们能有多少人?”始皇听到丁零调兵,却不屑一顾。 丁零虽然和匈奴东胡齐名,为北方三大游牧民族。 但是兵力也不过二十万,能对大秦造成什么威胁? 凭借大秦目前的实力,始皇只需要派出韩信,王贲,率领长城守备军。 就能把丁零和西域各国,全部收拾了。 “就只有这些事情吗?”因此,始皇对李斯的禀报,感觉十分的不满意。 就这些弱小的国家,这些弱小的兵力。 明天上朝禀报就可以了,有必要来皇家园林吗? 这不是影响楚老师休息吗? “陛下,是这样的,本来这两股势力进攻大秦,确实是小事的。” “但是,实际上又不止这两股势力。” “什么,还有势力?”听到李斯这话,始皇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李斯,到底还有哪些势力,你一次性,全部说出来!” “是。” 听到始皇的话,李斯就将他知道的情报,全部说了出来。 “除了大秦北部丁零的人马,大秦西北部西域各部落的人马。” “大秦的西部,好像也有一支五万人的部队。” “不过这支五万人的部队,虽然人数很少,但是却长相很怪异,个个都是金发碧眼的。” “不过,他们的身材却很魁梧强壮,看起来战斗力很强,而且他们用的兵器,竟然是铁器。” “哦,金发碧眼?”始皇一听,皱眉了。 金发碧眼的人,怎么像楚老师说过的,西方人啊? 而且,身材很魁梧,这就更像西方人了。 难道是西方人,打过来了? 而且,他们的兵器用得竟然还是先进的铁器。 大秦,要是没有楚老师,用的兵器可是青铜器啊。 看起来,这西方人可不好打啊。 “不过。”始皇听完,却又摇头笑了起来,随即眼神中露出了阴霾。 不好打,才更有意思嘛。 五万拿着铁器的西方人,他们怎么敢和已经装备了火器的,大秦军队战斗了? 始皇都有些觉得,大秦军队在仗势欺人了。 所以,始皇都想让大秦军队,再拿起青铜器,和这帮西方军队,公平的打一仗了。 但始皇不会这样做,因为他是皇帝,不会用自己士兵的生命,去意气用事。 他只会用最先进的火器,和西方人打仗。 把他们打垮,把他们打炸。 告诉他们,神圣的东方,不可侵犯! “陛下。”而这时,李斯又开口了。 “除了西方的五万人,南方也有异动了。” “南方也有异动?”始皇听完眉头紧皱。 “不会是百越人,造反了吧?” 这让始皇认为,事情变得不好了起来。 百越可是始皇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的地方,要是再造反了,那可就不得了了。 光百越那深山老林,打起仗来就十分的麻烦。 “不是百越人。”可李斯听到始皇问,却摇摇头。 “不是百越人,那是什么人?”这下始皇不理解了。 大秦的南方,就只有百越人了吧,这百越人都归顺了,那还有什么人,想要和大秦为敌啊。 李斯见状,直接说出了情况。 “是孔雀王朝的人。” “孔雀王朝?” 这下始皇不懂了,大秦南方,什么时候有孔雀王朝这个国度啊? “他们攻打大秦了?” “是的。”李斯点头。 “孔雀王朝不知道什么原因,也开始攻打大秦的南方了。” “他们出兵二十万,号称一千万大军。” 第三百六十二章:始皇下令,准备进攻全世界 “一千万大军?” 始皇听到李斯这话,差点没吓得蹦起来。 真要有一千万大军,那需要后勤补给的人,怕都得要一亿人了。 这什么孔雀王朝,吹牛也不过脑子吗? 始皇不禁笑了起来。 “这孔雀王朝真有意思,就区区二十万人,竟然敢号称一千万大军?” “李斯,你对这个国家了解多少,他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回禀陛下。” 李斯见始皇问,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孔雀王朝位置,大概在百越地区的西南方向,所以这个国家,很像楚老师说过的,阿三的祖先。” “哦?原来是阿三国?” 这下始皇能理解了,阿三国能说出如此扯的情况,倒也正常。 基本操作了。 这很阿三。 “那这阿三国的二十万士兵,战斗力如何?” 面对这个很陌生的国度,始皇想了解一下,他们的战斗力。 “他们的战斗力,还是有点强的。” 听到始皇问,李斯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阿三国二十万大军,普通士兵的战斗力,其实很弱,盔甲,兵器都很落后。” “但是他们却有大象部队,而且还很多。” “二十万大军里,有五百头大象,五千大象部队。” “这些大象体积巨大,一脚下来,就能把战马踏成肉饼,而且皮糙肉厚,一般的兵器,甚至火器都造不成严重的伤害。” “这么厉害?”始皇神色有些不好。 “那他们到哪里了?” “已经到了百越边境,和百越部落的人接触了,这帮孔雀王朝的人,也擅长雨林作战,百越人根本不是对手。” “哦?果真如此厉害?” 始皇听完,却笑了起来。 有意思,真有意思啊。 北方丁零。 西北西域十五万人。 西方五万精锐。 南方二十万孔雀王朝部队,还有大象部队。 有意思,真的有意思啊。 这帮人,竟然都来攻打大秦了? “始皇,这种情况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崇祯都替始皇焦虑起来了。 崇祯被李自成和关外建奴,两伙人都搞得焦头烂额的。 而大秦竟然被四股势力围攻,这让崇祯担心了起来,大秦不会因此,被这四股势力给瓜分了吧。 “哈哈哈哈。” “怎么办?” 想到这里,始皇大笑起来,眼神中,竟然充满了战意。 “想当年,朕连六国都给灭了!” “那六国,哪个不是带甲数十万,谋士如云,武将如雨?” “而现在,朕有了楚源仙师,朕还有了火器部队。” “所以这四国又算得了什么?” 始皇说着,大手一挥,身上肃杀之气,震得整个天空都阴沉下来。 “其实说到底,他们这些部队虽然多,但也就是他们国家的先锋部队。” “灭一些先锋部队没意思,朕已经下定决心了,先击垮这些先锋部队,然后再将他们的国度,都征服了!” “陛下威武!” 见到始皇如此,李斯仿佛又感觉自己回到了战国时代,七雄并起的时候。 那时候,始皇意气风发,横扫六国。 而他李斯,则是为始皇出谋划策,横贯天下。 但六国灭亡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这局面了。 这真让李斯怀念啊。 但现在,这种局面又出来了。 这让李斯都热血沸腾起来。 这四国,很好啊! 他也要协助始皇,灭了他们。 “不愧是始皇。” 崇祯也是皇帝,但和始皇相比,他感觉自己真是太惭愧了。 自己被农民起义军,还有建奴军队就搞垮了。 而始皇面对四股强大的势力,非但没有害怕,反而还想灭了人家。 始皇,有魄力! “陛下,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而这时,李斯也急切了起来。 “我们要不要立即派遣大军,灭了他们!” 李斯眼里,韩信,王贲,章邯攻打丁零,西域各国,西方军队,手到擒来。 蒙恬,项羽,攻打孔雀王朝,易如反掌。 所以,只要始皇说打,他就这样安排下去。 “不急。”但始皇却出人意料的,摇摇头。 “打这帮人,不着急。” 然后始皇就安排了下去:“李斯,再给朕继续探查一下,他们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再做决断。” “然后秦军就先对他们呈守备状态吧。” “是。” 听完始皇的话,李斯就立马下去了。 “始皇威武。”而听完始皇的安排,崇祯也是满脸震惊。 不愧是始皇,他这样的安排,不是软弱不敢出击。 而是要统筹全局,将来犯的这几个国度,全部都给消灭了啊! 始皇厉害。 “哈哈哈哈。”听完崇祯的话,始皇也笑了起来。 “崇祯皇帝客气了,朕只是坚信一个道理,来而不往非礼也。” “既然这几个国家想灭亡大秦,那大秦想灭亡他们,很合理吧?” “非常合理!”崇祯点点头,没有问题。 “对了。” 这时,始皇却又想起了一个事情,开口发问。 “崇祯皇帝,你今天怎么来了大秦,就是来听课的吗?” 虽然崇祯经常来大秦听课,但是始皇觉得,今天的崇祯,到来的目的,没有那么简单。 “不是。”果然,崇祯摇摇头。 “朕这次来,是来说一下,我大明的科技情况的。” “哦?” 听到崇祯的话,始皇露出了喜悦的表情。 “大明的科技情况如何了?” 始皇很关心,崇祯朝的科技发明。 因为只要崇祯朝的科技先进了,那么崇祯朝就能击垮周边所有反对势力。 同时,洪武朝,大秦,也能变得强大。 “我大明目前的科技,还是很强大的。” 崇祯开口说道。 “首先,我大明不止在京师设立了兵工厂,在金陵,长安,洛阳等地也设立了兵工厂。” “这样我大明生产火器的速度,大大提升了。” “同时,我大明已经连鸟铳都不生产了,全都生产后装步枪。” “各地加起来每月产量,能达到一万支!” 这么厉害! 始皇一听,开心了。 每月一万支,那一年不就是十二万支? 那不要几年工夫,一个王朝的军队,就能全部装备上,先进的后装步枪啊。 而且,崇祯朝的士兵,应该都用后装步枪了吧。 那淘汰下来的鸟铳,就可以给大秦使用啊。 始皇喜悦了起来,这大明淘汰下来的鸟铳,起码也得有十万支吧。 这要都给大秦了,大秦能不强大? “还不止如此了。” 崇祯听到始皇这么开心,又说了一个,让他更开心的事情。 第三百六十三章:大明造出蒸汽机,大明万岁 “大明的红夷大炮,也能做到月产一百门。” “飞雷炮,也已经可以月产五百们了。” “而自行车,三轮车,大明也因为搞到了橡胶,所以自行车能够月产一千辆,三轮车也能月产八百辆了。” “而像什么手榴弹,燃烧弹,一个月几十万的产,真的不计其数。” “这么厉害了吗!”听到崇祯的话,始皇眼神中充满了惊骇。 大明现在的生产力,是越来越厉害了。 比大秦真的,厉害太多了。 像大秦,不说别的,就说这最简单的飞雷炮。 一个月也就能生产区区二十门,太少了。 和大明真的比不了。 所以想到这里,始皇看着崇祯笑了起来,因为他有了主意。 “崇祯老弟,你大明竟然能够生产这么多,这么厉害的东西?” “这不得支援一下大秦?” “意思意思嘛。” “哈哈哈哈。”可崇祯听到始皇这样说,却是大笑了起来。 “始皇,你说话太有意思了,我们都是华夏皇帝,朕有好东西,不给你,这样合适吗?” “只不过,得加钱呐。” 崇祯这样说,也是没有办法。 其实崇祯是很有钱的,前段时间,崇祯不是击垮了闯军吗? 然后他又到处查抄了贪腐,杀了不知道多少贪官,得了不知道多少银子。 然后他又将这些银子用来赈济灾民,拨款给军队。 但即便是这样,崇祯手里的银子,也还剩下一亿三千万两。 所以他就大力发展火器,同时还打造自行车,三轮车。 可即便是这样,每个月大明也才花费区区五十来万两银子。 一年也才花六百万两。 一亿三千万两银子,大明就是不赚,也得花二十二年才花完啊。 所以崇祯是真的不缺钱了。 但是崇祯贪啊。 始皇想要火器,得给钱! “好,好。” 始皇也知道这个崇祯贪,表示理解。 “那朕以后,就和你按照商讨的价格来,然后给你银子。” “朕要向你购买火器,还要向你
相关推荐:
镇痛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屌丝的四次艳遇
痞子修仙传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绝对占有(H)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