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寐小说

夜寐小说> 全职高手:烟雨老板,娶云秀为妻 > 第162章

第162章

他请缨自己离开了。” “李亨离开后,他就在大唐到处收拢军队,得到了很多士兵,当然同时还有很多的名将。” “此时回纥人也助力大唐,出兵五万人,也来到了李亨的麾下。” “李亨带领他的军队,来到了西北,然后在他手下将领的推举之下,登基为帝,当然,同时也遥称李隆基为太上皇。” 啊?什么?听到这个话,李隆基直接懵掉了,直接把自己心里的疑问给问出来:“可是这个时候,李隆基不是还活着吗?” 楚源点点头说:“对啊!就是因为李隆基这时候还活着啊,所以李亨才把他尊称为太上皇的嘛!” 这下就更让李隆基感到震惊了,什么?!我都还活着,这个太子李亨就上位,还尊称他李隆基为太上皇?! 不是吧!这孩子和他商量过没有啊!问过他的意见吗?真的是大孝子啊!真的是,想当皇帝想疯了吧! 这简直是没有把他这个李隆基唐玄宗放在眼里啊,这孩子真的是太“孝顺”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是要笑死了!大明的朱元璋和崇祯皇帝看到这种情况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唐朝皇帝的争权夺利,还真的是有意思极了啊!不但前面有唐高祖李渊赐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结果最后李世民赐李渊为太上皇。 然后后面又有武则天直接抢了自己两个儿子的皇位,李隆基的父亲也是觉得这天下他把握不住,于是让位给李隆基,自己舒舒服服的当太上皇。 但是现在,安史之乱之后,李隆基也成了一个太上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大唐可是有多少个太上皇啊! 我大明可没有听过有什么太上皇这一说法,我们大明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太上皇。 这恐怕整个华夏所有的太上皇,不会大半都在你们大唐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一场好戏啊! 朱元璋和崇祯皇帝想着想着就忍不住笑出了声音,他们真的要被这大唐皇帝的争权夺利笑死了。 干什么干什么!李唐皇帝们听到大明皇帝如此不加掩饰的笑出了声音,气得脸都要绿的。 不是,大哥,你也好意思说我们大唐!我早就从楚老师口里知道了你们大明的情况,真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啊! 是是是,你们大明的皇帝厉害,个个都是奇葩,吃药吃死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了,你们也好意思嘲笑我们!? 但是他们最终也只是在心里吐槽吐槽,还是不敢说的,毕竟楚源还在这里给他们“讲课”呢! “然后呢,楚老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现在就想知道然后大唐又怎么样了呢!”崇祯皇帝一脸不怕死的顶着那几位大唐皇帝的压力说道。 楚源见他们思索的差不多了,于是就接着说:“然后就是,在李亨成为大唐皇帝之后呢,就着手准备平反叛乱的事情了。” “李亨派出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个人带兵进军。” “李亨可比李隆基靠谱多了,他没有像李隆基那样胡作非为,所以很快就收复了很多的失地。”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安史之乱平定了? 现在其他皇帝听到这个,就愤怒的看向李隆基,眼神里全是对他的怒气。 你看看!你看看!你还怪上你儿子了!你看你儿子,做的可比你好多了好吧! 袁天罡和李白他们也是低下头正在思索着,确实是,这样一说,这李亨的能力,确实要比李隆基好的多啊。 这…李隆基一听这话,顿时不敢发表他自己的看法了,他真的太无能了,他自己都对他自己感到唾弃。 但是他又觉得很奇怪,可是既然他们都已经收复了失地,那按理说,这大唐应该没什么事情了啊! 所以这大唐又怎么会由盛转衰,最后就被其他人给灭亡的呢?李隆基疑惑的看向楚源,传达着他的疑惑。 楚源也是成功接收到了李隆基的信号,然后就说道:“你们别急,慢慢听我给你们讲啊!” “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他们那群人虽然已经收复了不少的失地,但是呢,这大唐的大部分富庶之地还是掌握在安禄山的手中。” “所以他们如果想要重整大唐的荣耀,就必须去把安禄山手上的那一些富庶之地给夺回来。” “于是现在大唐和安禄山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他们相持了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时间。” “但是后面就出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安禄山呢,脾气非常火爆,经常就是无缘无故就对他手下的太监非打即骂。” “所以这就导致了这些太监心中早就积怨已久了,这个时候,安禄山的宠妃还生了一个儿子。” “所以安禄山就特别宠爱他这个宠妃生下来的儿子,就想让这个儿子以后来继承他现在这个位置。” “所以他就是项目把现在他的大儿子安庆绪给废掉,为他的这个小儿子铺路。” “不知道安庆绪从哪里知道的安禄山要废掉他的消息,他的内心是十分害怕的,所以他干脆就直接准备谋反了!” “这个安庆绪也是有头脑的,他直接联合早就对安禄山积怨已久的太监们一起,然后偷偷的进宫,把安禄山给杀掉了。” “这个安庆绪也没有声张,而是把安禄山的尸体给埋起来之后,他又做了打算。” “他找了一个非常好的理由来昭告安禄山的手下,就是说现在安禄山病重,不适宜带兵作战,所以现在所有的事情都由安庆绪代理。” “然后没过几天,安庆绪就昭告天下,说安禄山病重逝世了,不过之后,安庆绪就自立为王。” “但是好景不长啊!这安庆绪的能力哪里比得上安禄山呢?所以,他称帝都还没有一年,就被唐军攻破了他的京城。” “他也打不过,所以他就只好带着残兵逃跑了。” 好啊!这感情好得很啊!听到安禄山最后死在他儿子的手中,大唐的皇帝都开心起来了。 但是他们心中的遗憾就是这个安禄山没有死在唐军的手中。不过这安庆绪也是傻的,没有安禄山的本事,也想抢安禄山的皇位坐! 这真的是太不自量力了吧!但是他们还是感到奇怪,按理说安禄山已经死了,而且安庆绪也打不过唐军,这下大唐不应该是要恢复了吗? 可是为什么大唐还是在不断的衰亡啊!他们真的不能理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们别着急忙慌的!好好听我讲啊!”楚源看着他们脸上“求后续”的表情都要溢出来了,不禁想笑。 楚源就继续讲道:“所以呢,按照这个情况,唐军就乘胜进军,收复了不少失地,安庆绪也直接被打残了!” “但是呢,因为李隆基的要求,李亨忙着接李隆基回来,就并没有下令继续乘胜追击,清剿安庆绪。”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安庆绪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脑子,他趁着这个时候,又召集了一些人马,和史思明一起准备卷土重来。” “他们就在那个时候和唐军打的有来有往的,不分上下。” “但是这个时候唐军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的了,不过李亨却有一点害怕的,他也怕自己的队伍里出现和安禄山一样的反贼!” “所以其实他下令去攻打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几十万人的军队里,没有设立将军,没有一个元帅统一指挥。” “所以这就导致这几十万人里面,在作战的时候乱七八糟的,指挥都乱成一锅粥了。” “所以说,在这个情况下,唐军就一直和安庆绪史思明他们的队伍来来回回打了好几年都没有分出胜负。” “甚至是,还有几次,唐军都战败了,死去的士兵都差不多有几万人了。” 啊?这种结果这些皇帝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不敢相信,这个李亨按理说应该不会那么昏庸啊?怎么会和李隆基一样,犯同样的错误啊! 总不能是李隆基当上太上皇了之后,在背后指挥李亨这么干的吧! 这…李隆基也很震惊,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唐会在安史之乱之后由此衰亡了。 这打了这么久的仗,壮年男子全部都被抓过去当士兵然后战死沙场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留守田地,这田地无人耕种。 再者说,在这个如此动荡不安的大唐,谁敢经商啊!这不是一眼亏本的事情嘛!这样下去,一个国家不衰败都是一件怪事了。 “所以后面呢?楚老师,这个安史之乱那又是如何平定下来的呢?”李隆基好奇的问道。 “后面吗?”楚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摇了摇头说道:“毕竟这大唐的名将忠臣还有有那么多的。” “所以依靠这些忠臣名将,所以最后还是打垮了史思明和安庆绪他们的军队。” “就是因为这样子,这个史思明就越来越不满安庆绪的安排了,所以他把安庆绪杀掉,自己上了位!” “但是更搞笑的就来了,这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呢,也不满史思明,所以他也有样学样,把史思明杀掉自己上位。” “但是他们这样子内斗,怎么可能做得了大事啊!所以最后,唐军围剿,史朝义也最终失败,自尽而亡。” “这最后,持续了差不多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下来了。”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震惊,大唐是这样灭的 原来是这样子的啊!李世民和李治震惊了,因为他们想,如果这个安史之乱是爆发在他们那个时候,那其实并不是很难平定。 只不过这个安史之乱是爆发在李隆基时期,再加上这个李隆基和他的儿子李亨一直在乱七八糟的瞎搞。 他们各种杀手下的将领,对他们的将领各种不信任,这不就是完全把安禄山给送肥的! 呵!要是没有他们两个人一直在这里瞎搞,这个安史之乱还会持续这么久吗?这个安史之乱还会搞的大唐从此走向衰亡吗? 他们两个人真的是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生气,然后实在是受不了了,怒视着李隆基,好像是对他说,你看看你,到底做了什么! 李隆基仔细想想也非常的愧疚,他没想到自己能傻到这种地步,就连现在的他都不搞不明白那个“李隆基”到底是在干什么啊! “可是,楚老师,大唐就是在经历了这七年的安史之乱,所以才慢慢的慢慢的不行了吗?”袁天罡又有点不理解了。 其他皇帝收回来对李隆基怒视的目光,然后坐端正,竖起耳朵认真听楚源继续讲,他们也想听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的啊!就是经历了这七年的安史之乱,所以大唐才慢慢的不行的。”楚源点点头说道。 “在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呢,大唐的朝廷就已经不行了,所以大唐的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他就干脆沿用以前的制度。” “仍然是设立藩镇,镇守边疆。但是因为大唐的朝廷是越来越不行了,所以那些藩镇将领也就不听从大唐的指挥。” “他们往往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久而久之呢,就形成了藩镇割据。” “到了唐末时期,也就是黄巢起义的那个时候,藩镇割据的局面也是彻底的形成了,虽然最后黄巢起义被平定了。” “但是最后每个藩镇的实力越来越大,他们的统治者都不满足于当大唐的一个小将领,于是乎,就直接把大唐灭了,自立为王。” “所以我给你们分析一下各朝各代灭亡的主要原因吧!” “这大周呢!是因为他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分封制度导致周王室力量的不断衰弱,而各地诸侯力量却不断增强,这最后就导致了周王朝的灭亡。” “而大秦的灭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严苛的暴政,当然肯定也有统治者的昏庸愚昧。” “这大汉呢,就是因为宦官外戚交替政权,很大原因是因为宦官作乱,朝廷压榨,最终导致了百姓的造反,推翻了汉王朝。” “而这个大唐的灭亡呢,就是因为藩镇制度了,这个几乎和分封制度差不多,大唐后期藩镇坐大,朝廷弱小,最后导致被灭亡。” 啊?原来是这样吗?李世民,李治和李隆基都感到十分诧异,因为他们一直觉得这个藩镇制度可以好好打啊保卫大唐。 可没想到,这个藩镇制度原来是大唐灭亡的根本,是乱大唐之因啊!那他们提倡实行藩镇割据那不是大错特错了! 但是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子的,实行藩镇制度,就意味着是要将天下军权交给外姓的人。 但是外姓终究是外姓,这些外姓的人一旦势力变大,就很有可能不会忠于大唐。 所以说,大唐实行这个制度恰恰就是在赌,只不过最后大唐还是赌输了罢了。 李隆基一想就明白了,但是他也很好奇,如果不实行藩镇制度,那可以怎么样呢? 于是他就好奇的问楚源说道:“那楚老师,我们有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不能只说问题,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啊!这样就算他知道哪里有问题,他到时候回去了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啊! 其他的皇帝也一众的点点头,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解决,但是楚老师这样的仙人一定会有好办法的。 楚源一听到李隆基这样文,也点点头说道:“这解决问题的办法,肯定是有的。” 底下一众人听到楚源说有办法去解决这个藩镇制度,都挺起身来,聚精会神的听着楚源的下一步发言。 “这个办法肯定是不能学宋朝那样,宋朝崇文抑武,虽然手下的将领确实是权力很少,不能反抗朝廷,但是却被外族人欺负了几百年。” “有道理,确实是这样子,崇文抑武确实是可以更好的保护朝廷,但是这实在是不能让军队更好的发展。” 那一众皇帝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楚源看着他们如此也欣慰的笑了。 接着他又开口说道:“所以呢,我们可以学习明朝,去设立卫所制度,同时呢,也可以搞一下大明的特务制度。” “大明可以稳定发展,其中这个锦衣卫制度在里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大明的内部更加稳定。” “当然还可以弄一下建奴王朝的军机处制度,这个军机处制度也可以加强皇权。” “这个军机处制度可是让皇帝对军队的把控达到了巅峰呢!” “这个军机处制度呢,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但是因为它便于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独裁。” “初设时仅为军事方面,后来发展成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 “而大明的锦衣卫制度也是非常好的,它不仅拥有自己的军队系统,而且拥有独立于政府司法体系之外的司法特权。”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去监督明朝的官员,对于预防官员腐败起到很好的作用,以至于明代官员可算是历代最清廉的官员。” “这个卫所制度呢,是“军不私将,将不专军”,这个制度限制了将帅的职权,避免了军权沦为私人势力,使军权集中于中央。” 而听完楚源讲完这些制度,李隆基他们在一旁傻了眼,他被惊呆了,这些制度确实是很厉害,比他的藩镇制度好得多啊! 这大明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啊,果然楚老师简直是实至名归的仙人啊!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本帅出手,反贼都要死 “但是呢,”此时楚源又开口说道,“但是你们还是要记住,古代王朝的制度再怎么厉害,也终究会存在弊端的。”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去学习古代王朝的制度,而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的去发展科技,促进社会发展。” “我就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就比如现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通信技术上来了,运输速度也上来了。” “但凡古代要是有这些东西,哪里出现了叛乱,第一时间就可以知道了,哪里需要平叛,第一时间就可以派人过去了。” “所以说,只要我们将科研技术提上去了,哪里还需要担心打仗打这么久,我们还是需要把科技发展起来啊!” 有道理啊!那些皇帝再一次感慨道,楚老师真不愧是仙人,他说的话都非常有道理啊!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此为止吧哈哈哈哈哈哈!等到下次我没有那么忙的时候,我再去和你们一起探讨!” 说完,楚源就转身离开了,他已经和他们讲了太久了,他的课还没备完呢!唉!这些孩子们,真的是太有好奇心了啊! “那我们也准备离开了啊!”看到楚源已经走了,李世民和李治也准备离开。 他们觉得今天真的是受益匪浅的一天,他们觉得楚源今天说的真的是太有道理了,回去他们就打算把他们时代的制度给重新调整一下。 但是又想到了楚源嘴里不断“作死”的李隆基,又有点不放心他,然后走到李隆基身边,认真叮嘱他。 “四郎啊!你得好好记住今天楚源老师说的话,好好把你的时代给改造,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再作死了哈!”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看着李隆基,眼神里满满的关心……个屁,要不是他现在着急回去重新改造他的时代,他恨不得现在就揍一顿李隆基。 “是是是,老祖说的都对,小辈一定好好把楚老师的话放在心上,绝对绝对不会去作死的!” 李隆基连忙点点头应道,真的是,老祖真的怕我看不出来他想揍我吗?还不赶紧应下,我怕下一秒就要被他们打了。 李世民见李隆基如此识趣,也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和李治一起回去了。 “陛下!”袁天罡见到他们都离开了,也就不准备装了,直接就对着李隆基问道:“陛下需要臣做什么!” “这史思明也太大的胆子了,居然想让我大唐灭亡,把我大唐搞成了这个样子,臣恨不得现在就杀了他以绝后患。” “你说的很对,朕要尽快安排下去了。”李隆基听到袁天罡这样说脸色也不太好,“朕也不想让他们活着。” 然后李隆基对着袁天罡说道:“爱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朕只要他们死,不要让他们活着。” “是!陛下!臣定不负陛下的期望!”语毕,袁天罡就打开了光门,就直接离开了。 “陛下?那我们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啊!”李白和杜甫也好奇的看着李隆基,也想知道他们两个人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听到他们问,李隆基不慌不忙的回答道:“你们嘛!不急!你们毕竟也只是一个文人,也只会耍一些三脚猫功夫罢了。” “你们就在这里好好跟着他们上课就行了,朕,现在就回去了,还有好多事情等着朕去处理。” 话音刚落,李隆基就直接打开了光门,然后就直接回到了大唐。 “陛下怎么就回去了?不是吧!!”李白和杜甫看着李隆基就这么离开了,直接就感到震惊了。 不是,让我们在这里学习?他们在这里能学到什么?和谁学习啊!不会是和崇祯学习吧!但是这个崇祯就是一个骗子啊!! 但是他们又不能回去,毕竟李隆基已经下了通知了,他们必须得遵循啊!!他们真的…… 想到这里,他们都怒了起来,直接就看向了崇祯皇帝,可恶的崇祯!!要不是他!!怎么会这样子!!真的很想砍他!!! 然后李白和杜甫对视,都明白了对方眼中的意思,他们两个人就直接朝着崇祯皇帝冲了过去! 不是吧!别啊!!崇祯皇帝看到李白和杜甫他们两个人朝着他冲过来,非常震惊! “不是啊!别砍我!!我真的知道错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老祖快来救救我!!!呜呜呜呜呜呜!” 朱元璋往旁边挪了几步,摆手说道:“不是我不想帮你啊,崇祯,是因为你这次做的真的是太过分了,朕也救不了你,你就自求多福吧!” 此时,在大唐。 李隆基穿过光门,很快就回来了,而此时高力士早就在一旁等候多时了,见到李隆基安全回来,高力士放心了。 毕竟,要是皇帝出了什么事情,他这个贴身太监,也逃脱不了责任啊!回来就好看!回来就好! “陛下,你在那边又碰到了什么事情吗?”高力士凑上去看到李隆基一脸沉重的表情,问道。 “事情确实发生了不少,但是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现在朕要去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李隆基回复道。 “高力士,你去给朕把张九龄叫过来,朕有事情要问问他。”李隆基又对着高力士说道。 张九龄很快就来了,李隆基看到张九龄,直接就问他:“爱卿,李林甫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张九龄一听就直接回答道:“陛下,事情办的非常顺利,李林甫结党营私,证据确凿,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证据。” “陛下现在如果想要问责,是非常容易的,陛下,你要看看证据吗?” 说完张九龄就准备把他搜集到的证据拿上来,但是李隆基阻止了他。 “不用了,爱卿,你的办事能力朕非常放心!朕今天叫你来,是有其他的事情安排给你。” 张九龄震惊,我的天呐,陛下什么时候这么信任我了,这可是关乎唐玄宗用了好几年的一个宠臣的生死啊! 陛下就那么放心的交给他?这样也太离谱了吧?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李隆基的三个制度! 张九龄感到非常荣幸,这真的是第一次感受到唐玄宗的变化之大,他真的很为唐玄宗的变化感到欣慰。 “陛下,那您是有什么事情要交给臣的呢?臣一定不辜负陛下您的信任!!”张九龄内心坚定,看着李隆基说道。 “事情呢,也很简单!”听到张九龄这样问,李隆基也没有卖关子,就直接开口问道:“爱卿,朕就只是想问你一件事情。” “朕想问问你,对我大唐的藩镇制度是怎么看的呢?能和朕谈谈你对这个制度的看法吗?” 啊!这个制度啊!在一旁默默听着的高力士心里想着,感到震惊! 这能怎么想啊!这个藩镇制度可是历代皇帝都实行的,自然是很好的一个制度啊! 但是,听到李隆基这样问,张九龄好像有着和高力士不一样的看法,他的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 “陛下,恕老臣直言,臣认为,这藩镇制度虽然现在看起来还好,不过,若是等到实施的时间一长,弊端就会显现出来了。” 还没等到李隆基说话,高力士立马就反驳张九龄的话,高力士激动的说道:“怎么可能!!” “这藩镇制度乃是历代皇帝传下来的,陛下坐镇朝廷,藩镇将军率军保卫边疆,这难道不是很合理吗?” “这当然是不合理的!”张九龄一听直接反驳高力士的话,给他解释着说。 “现在大唐强大繁荣,这个藩镇制度的实施当然是非常可以的,但是我们谁也不知道以后的大唐会不会出现昏庸的皇帝。” “要是如果朝廷腐败了,那个皇帝也比较的昏庸,那那些统领藩镇的将军们不是就可以慢慢的做大了!” “如果那些藩镇的将军们掌握的权力和军队不断增加的话,那他们的野心也会随着权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强,那朝廷不就麻烦了?” “你!!宰相大人!!你怎可以口出狂言!!出言不讳!!你怎么能认为大唐以后的皇帝昏庸无能呢?你这可是大不敬啊!!!” 高力士听到张九龄的解释更加生气了!这个张九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他真的不怕死吗?陛下就在面前,他居然直接就说皇帝会昏庸!! “高力士,没事。”可李隆基一听,却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还让高力士住嘴。 接着,李隆基看着张九龄说道:“张宰相,你真的是这样子认为的吗?不用再重新改改你的看法?” 张九龄却一脸豁出去的表情,点点头说道:“是的,陛下,臣不怕死,也不怕说真话,臣就是这样子看待藩镇制度的!臣一心一意为大唐着想,不愿说假话!” “好!张宰相!爱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隆基听到张九龄这样说,心想,仙人说得果然是真的,张九龄真的是一个好忠臣!!朕这算是做对了事情啊!! “你说的很对,张宰相。其实朕在仔细考虑之后,也觉得这个藩镇制度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是朝廷不行的话,地方权力确实是会增大,到时候藩镇坐大,大唐就完了啊!” 李隆基说这话时,内心还有一点小小的心虚,毕竟其实自己之后确实会成为张九龄口中的那个昏庸无道的皇帝。 “什么?!!陛下居然也觉得可以?这不是就意味着他刚刚说错话了吗?”高力士还是觉得非常的震惊,他现在不敢再说话了,生怕再说错什么。 “啊?陛下他居然没有生气!居然还觉得我说的是正确的?这真的让我觉得非常的震惊啊!”张九龄心里十分惊讶。 而李隆基也继续开口说道:“所以朕觉得我们应该要重新研究出一个新的制度了!其实朕有好几种想法!” 然后李隆基对着张九龄开口说道:“所以爱卿,朕今天叫你来的事情就是帮朕评价一下朕的这些想法能不能适用于大唐。你就直接评价,不必考虑朕的意见!” “好的,陛下,臣一定会仔细帮陛下您评估您的想法的!”张九龄也点点头说道,他一定会不辜负陛下对他的信任的! “第一个想法就是呢,我们可以发展一下特务制度,就是让这个特务机构直属皇帝,只对皇帝负责。” “然后可以让这些特务遍布大唐,这样就可以让整个大唐的人,都可以受到朕的监视,当然,这些受到监视的人肯定都不凡的!” 啊?什么?!张九龄震惊的想了想,开口发表他的建议说道:“陛下,臣认为,这个特务制度确实是很不错的一种想法,但是这个制度会不会太不尊重这些大臣们了?” “不尊重大臣?呵!朕不监视一下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在背着朕偷偷的在做什么勾当。”李隆基面色一沉,对着张九龄说到。 “不尊重他们,总比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让他们掏空我大唐要好!就这样子定了,爱卿,你先别反驳!” “是,陛下!”张九龄听到李隆基这样子说,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了,大不了到时候再好好劝说一下陛下。 李隆基继续开口说道:“这第二呢,就是朕准备撤掉藩镇,取而代之的就是实行这个卫所制度。” “我们可以在全国设立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卫所,然后朝廷就可以派练兵将军去练兵,到时候如果要战争的话,就可以从这里调出人来!” “啊!这个办法好啊!”张九龄想了想,点了点头表示赞成,“这原来的藩镇制度,那些兵都会成为那个藩镇将军的私兵了。” “而且之前的藩镇制度会导致那个藩镇将军的兵力增加,有几万甚至是十几万人。” “但是如果实行卫所制度,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卫所,那平均下来,一个卫所也就才几千个人,就算他们想反抗朝廷,这几千人他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再者说,这卫所将军也只是负责训练他们,兵权也不在他们手里,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去调兵!”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朕要安禄山死! “陛下!您这个想法,真的是!真的是太好了吧!这个办法简直是太棒了,陛下圣明!”张九龄发自内心的夸奖道。 李隆基一听也十分的开心,每次去大秦,都要被他们臭骂一顿,他都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他们对他李隆基的夸奖了! 而且虽然这个主意是楚源想出来了,但是也经过了他的认可,所以说,张九龄夸他“圣明”,这简直是实至名归啊! 李隆基暗暗自喜了好久,终于想起来正事了,煞有其事的咳了两声,接着又对着他们说他的第三个方案。 “这第三个方案呢,朕说起来也容易,感觉也比较的简单,就是设立军机处!” “这军机处呢,就是指,以后的军国大事,直接就可以通过军机处传到朕的手中,不用再经过朝廷了。” “这…可是,陛下,臣还是对这个有异议!”张九龄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件事情有点不好办啊! “就是陛下,如果这样子的话,这军机处的大臣们的权力也会不断扩大的啊!那这久而久之不就又成了第二个李林甫了吗?” “虽然这样子是挺好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朝廷中出自李林甫这样子的人,但是不免这军机处里面会有李林甫啊!” “哈哈哈哈哈,爱卿之言,确实很不错。”李隆基一听只是笑笑,然后又说道:“这个朕也想过,所以朕也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担心这些军机处的人权力过大,那我们可以任用那些没有品级的大臣为军机处的成员。” “这样子的话,这些军机处大臣就仅仅只是身份特殊,但是他们的权力不会很大,他们的地位也不会很高。” 什么?!这个办法好啊!张九龄再一次被李隆基的“聪明才智”给折服了,陛下果然是集聪明才智于一身啊! 这么多好办法,要是真的都实施下去,那这大唐,真的会恢复以前的那样的辉煌,那样的繁荣了啊!想想还有点小期待呢! 但是张九龄还是有点不是很敢相信这些绝妙的主意都是李隆基想出来的。 毕竟前几天,李隆基为解决那些奏折抓耳挠腮的画面还在张九龄脑袋里呢! 所以张九龄就好奇的问了一下李隆基:“陛下,这些绝佳的主意,都是陛下您一人想出来的吗?” 张九龄真的不敢相信前几天傻傻的皇帝现如今才过去几天就变得如此聪明才智,张九龄还是有一点想不通。 李隆基听到张九龄这样质疑他的聪明才智,也没有生气,毕竟,这确实不是他想出来的啊! 于是他对着张九龄说道:“爱卿你确实猜对了,但是爱卿,如果朕告诉你,这些办法都是一个仙人告诉朕的,你相信吗?” 什么?!这世界上有仙人吗?张九龄不是很相信,这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仙人的存在啊!反正张九龄不相信。 李隆基见张九龄不相信,也没有多说,毕竟他不相信也没办法啊!李隆基心想,这个光门也只有他能进去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相信没事,那爱卿,你就赶紧把这些事情给我安排下去,朕要看到好的成果!!”李隆基厉声说道。 “是!陛下,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张九龄再一次表达了他的忠心,然后就下去了。 “高力士,现在轮到你了,帮朕做一件事情!”李隆基又让高力士进来说话,给他也交代着任务。 “高力士,你去帮朕打探两个人。”李隆基沉思道,安禄山和史思明的事情要早点做好准备了。 高力士听到这话感到非常震惊,哪两个人啊,还值得李隆基亲自派人去打探消息,他可是皇帝诶,到底是谁啊! 李隆基继续开口说道:“这两个人,一个是安禄山,一个叫史思明,你帮朕好好查查这两个人!” “是,陛下,那要查他们两个人的什么消息呢?”高力士应下了,然后又问李隆基道。 李隆基听到高力士这样问,就冷笑一声:“呵!什么消息?死活的消息都要给朕打探过来!” 什么?!死活的消息?!这两个人到底是哪里得罪陛下了啊!看来这两个人怕是要被陛下赐死了哦! 哎呀,这两个人到底对陛下做了什么啊?居然让陛下探查这样子的情况,真的好好奇啊!! 看陛下这个样子,好像是对他们两个人恨之入骨啊! 但是为什么陛下不直接下旨去赐死他们呢?还要那么大费周章的去调查他们,真的是奇怪了。 但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不敢多问这方面的事情,所以他就应下来直接去安排了这件事情。 此时的长安被李隆基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了,但是在黄河北方幽州的一座小城内,却是不一样的光景。 在幽州城内,一位大腹便便,十分肥胖的男子,正得意洋洋的走在路上,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士兵。 这十几个士兵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士兵,看他们的身形脚步,全部都是功夫很好的高手,而且在他们的身上,杀气都十足的很。 这大腹便便的男子可不是别人,正是几年后会对大唐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安禄山,不过他现在年纪并不是很大,也就二十来岁。 但是现在他凭借他的聪明才智,还有他的勇猛,所以被幽州节度使看上,被收作了他的养子。 但是安禄山不但被幽州节度使收为养子,还封给了他一个大将军做,所以现在的安禄山可是非常的狂妄呢! 这次他来巡视城区,这走着走着就来到了这座小城,因为他身份特殊,所以那个官员们对安禄山可是毕恭毕敬的。 这下,安禄山久立马得意了起来,对着他的几个手下说道:“你们几个,去,赶紧的,去给本将军找几个漂亮的小娘子来!” “将军!”听到安禄山这样子说,他的手下皱着眉,有些为难地说道:“可是将军,这只是一座小城,小的哪里去给你找几个漂亮的小娘子啊!”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安禄山见到本帅还不跪 “呵!你这话说的!这怎么可能没有!”可是安禄山眼尖,立马就看到了在一旁一个长得还不错的女子。 那女子正在和她的丈夫一起在街上买衣服,但是安禄山可管不了那么多,他立马就冲过去,直接就抓起这个小娘子的手。 然后就对着她说道:“小娘子,别在这买衣服了,跟本将军走,本将军给你从来没见过的那么多的钱。” 这小娘子自然是知道这个安禄山想的是什么,她看到安禄山这个肥猪的样子,顿时就感到无比的害怕。 她甩开安禄山的手,大喊道:“不要!不要!滚!滚开啊!” 那女子的丈夫也急了,连忙跑过去就要拉开安禄山,边拉开边说道:“你们干什么啊!!这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要干什么啊!” “滚!就你小子!还想拦住本大将军!”可是她的丈夫根本就不是安禄山的对手,他直接就被安禄山一脚给踹开了! 被安禄山踹开了还不够,安禄山大手一挥,他身后的那几个士兵就向前来,直接拖着他往一边去。 “就凭你,也想坏我们大将军的事情?”那些士兵直接暴打这个丈夫。 这个丈夫只是一个小小的读书人,虽然有点力气,但终究不是这些士兵们的对手,他被这些士兵打得痛苦不堪。 这个女子看到她的丈夫被这么多人打得还不了手,急了,痛苦大喊道:“你们还有没有天理了啊!” “你们心里还有没有王法!这大唐怎么会出现欺男霸女的事情!就没有人能管管他们这种人吗!!” 而看到这情况愈发的严重,四周有不少的百姓也都聚了过来,都想要阻拦一下,说点什么。 但是,这个安禄山却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的话真的是让我觉得搞笑啊!” “天理?王法?我安禄山!身为这幽州节度使的义子,还被封为将军,你在我的地盘上讲天理和王法?” “那老子今天就告诉你!在这个幽州城里,我,安禄山,就是这里的天理!就是这里的王法!懂了吗?” “什么?!这个人?!居然就是幽州节度使收的那个义子吗?”而周围围着的百姓,听到安禄山这样子介绍他自己,也都纷纷震惊了。 他们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幽州节度使收的义子,都退后一步,他可是幽州节度使收的义子诶!谁敢拦他。 要是有哪个不怕死的人去拦,都不知道死的人是谁吧!再者说,这个安禄山好像自己手里还有几千人的军队,这…这是真的不敢阻拦啊! 而这个女子也感到绝望了,她没想到,面前这个肥头大耳的人居然是幽州节度使新收的义子,她们真的惹不起啊! 看到周围一众人都被自己的身份给吓到了,安禄山也是十分的得意,然后走到那小娘子的面前,抓起她就准备强行弄走。 “不!不!放开我娘子!”当看到自己的娘子被安禄山这样子抓过去,她的丈夫也是非常的愤怒。 谁都知道,被安禄山抓过去,能吃到什么好果子啊,这能有什么好下场啊! 那男子顶开那几个士兵,转头就从旁边抓起一块石头,就朝着安禄山冲了过去,大喊道:“你这败类,看我不砸死你!!” “啪!!”但是,这个男子哪是安禄山的对手呢?安禄山看着他冲过来,不屑的抬起脚,对着他一踹,这个男子就被踹飞了。 而那几个安禄山手下的士兵也是直接冲过去,使劲的按住这个男子,不准他挣脱出来。 安禄山也是真的生气了,顿时暴怒,喊道:“呵!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啊!你难道不知道我可是镇守边疆的大英雄吗?” “老子可是为大唐出生入死啊!老子保卫你们这些懦弱的人,你居然还想杀了我?老子不就是抢了你一个女人吗?” “你居然还给老子急了!你如此大胆,如若今天不杀了你,你们怎么对得起我流过的血!!老子今天就要要了你的命!” 接着安禄山就转头对着他的手下说道:“你们,给我杀了他!” 那些手下也是立马点头应道:“是!将军!”说完便准备拔剑杀了这个“不知好歹”的男子。 完了,这个男子非常的震惊,怎么会这样啊?这不是盛世大唐吗?怎么会如此?这简直是太黑暗了吧! 完了完了!那个女子也是这样想的,她的丈夫要完蛋了,她也要完蛋了,这个大唐怎么和外面说的不一样啊?这大唐怎么会如此黑暗!? 而四周看着这一切的百姓们也是非常的气愤,但是气愤归气愤,还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阻止安禄山,毕竟,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呢! “呵!安禄山?你果然是名不虚传,胆大妄为的啊!真的是胆大包天啊!”而就在这时,一道嘶哑的声音响起。 接着就是一道极快的身影,直接就出现在了安禄山前面的房子顶上,然后一脸冷漠的看着安禄山,好像已经是在看一个死人了。 这这这…这是何方人士?所以百姓都感到无比的惊讶,这个人是从哪里出现的?怎么会突然出现? 而且他还戴着面具,看起来好神秘的样子,怎么还在房顶上啊!他到底是怎么做到悄无声息的出现的? 安禄山也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一个人在暗处盯着他,他冲着那个人大喊道:“你是谁,居然敢口出狂言!” 但是下一秒,安禄山对上那个人的眼睛,心里不免有些恐惧,这个人太可怕了! 安禄山能感觉出来这个神秘男子身上的气息,他安禄山身上全是杀气,而皇帝身上是一种霸气,但是这个人身上却是一种死气。 这个死气,简直是比皇帝的霸气还要可怕!! “呵?你想知道本大帅的名字?也配?你现在就只能知道一件事情!”这个神秘的男子正是袁天罡,他直接冷笑着说道。 “你现在只要知道,你马上就要和一个人一样的下场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安禄山你给本帅去死! “谁?什么下场?你想对本将军做什么?”安禄山看着袁天罡非常害怕的说道。他怎么了? “呵!那本大帅就让你死的明白一点吧!”袁天罡看着安禄山故作镇定的发问,呵呵冷笑道。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史思明,他有谋反之心,是乱臣贼子,所以本帅惩恶扬善,已经把他给处死了,当然,下一个人呢,就是你!你的下场,就和他一样咯!” 什么?!安禄山这个时候还并不认识什么史思明,但是乱臣贼子他可是听到了,他怎么可能承认他自己是乱臣贼子呢? 安禄山直接怒吼道:“什么乱臣贼子,我怎么就成乱臣贼子了呢?我可是为大唐立下了如此多的汗马功劳啊!” “我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你怎么能说我是乱臣贼子呢?还有,你怎么还敢杀我呢?” “呵呵!你欺压大唐百姓,这也叫效忠大唐?”但是袁天罡还是冷笑着看着他说道。 “这些话,你还是留给下地狱的时候和阎王说去吧!本帅不想和你再啰嗦了,你所图过大,留着你,只会碍事。” 什么?!这人可真是好大的胆子啊!安禄山听到袁天罡这样说他,顿时大怒,对着袁天罡就说道。 “你真的是好大的胆子啊!就算本将军要死,那也不是你能够解决的了的,你算个什么玩意,一个装神弄鬼的人,还想杀本将军?” 安禄山说完之后就对着他那几个手下喊道:“你们几个,还愣在那里干什么?快点来人给我取梯子过来,本将军要好好的把他给我剁了。” “是,将军!”说完,那几位士兵就赶忙就准备要去取梯子,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怒了这个“大将军”。 “呵呵!上这种房子的屋顶你居然还要借助梯子才能上来!”但是袁天罡直接就冷笑道:“你可真是个废物,你不死谁死啊!” 然后下一秒,袁天罡的身影就直接出现在安禄山面前。 “什什什什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安禄山看见这么大一个人直接从屋顶上就出现在他面前,直接就被吓了一跳。 安禄山被惊的魂飞魄散了,这怎么回事,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怎么下来的啊?明明他上一秒还在屋顶上,怎么下一秒就突然下来了? 这个人真的是太可怕了吧!这到底是什么速度,他到底是人还是鬼啊!!!!安禄山吓得冷汗直流。 安禄山因为恐惧,所以手上的力气就小了好多,那名被安禄山抓住的小娘子也就非常轻易的挣脱开来,然后赶紧逃出去,带着她的丈夫躲到了一旁。 “呵?怎么?看到本帅都吓成这个样子了吗?连一个女子都有力气动弹,你就怕成了这样?这就是你安禄山吗?真的是一个废物!” 什么?!居然敢说他安禄山是一个废物!自从成为了幽州节度使的义子就再也没人敢这样子和他说话了! 安禄山顿时暴怒,直接拔剑而起,然后就对着他身边的手下大喊道:“你们这些人,赶紧给我上啊!” “你们这么多人,怎么能怕他一个人啊!快点给我上啊!你们谁给我杀了这个装神弄鬼的家伙,我就赏他白银一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些士兵开始看到这个人如此有实力,都不敢上前打,但是听到安禄山说赏白银一百两,这些士兵也就疯了一般冲向前。 可是袁天罡却是冷哼一笑,呵!这真的是,蜉蝣撼大树,不自量力啊!你们以为你们能打过本大帅吗? 瞬间,袁天罡身形一动,十几根钢针就直接射出,这可是袁天罡的成名绝技——华阳针法。 “啊!”“啊!”“啊!”瞬间,那十几个士兵就直接被这些针射中,倒在了地上。 一旁的百姓们颤颤巍巍的用手摸了摸倒下来的人的气息,“死…死…死了…全部都死了…!!”周围的百姓们害怕极了。 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死的?他们都没有看到这个神秘的男子出手,怎么就全倒下来了?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啊!真的是太吓人了吧!! 但是袁天罡却对这些死掉的人没有任何怜悯之情,这些人,助纣为虐,帮助安禄山欺压大唐百姓,真的该死! 什么?! 安禄山惊恐的看着他们的手下们都倒在了地上,全部都没了气息,他自己是有点功夫底子的,他可以看到是袁天罡出手,然后他的这些手下们就全倒下了。 安禄山顿时感到无比的惊恐,这个神秘的人,到底是谁,怎么会这么强?他拿着刀的那只手一直在颤抖。 他颤颤巍巍的说:“你…你…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怎么这么强?你真的要杀我吗?我可以给你你想要的一切!放过我好吗?” 安禄山边说边后退,但是袁天罡发现了他这一小动作,就笑着向前道:“你说呢?你怎么了?你怎么没有刚刚那么猖狂了?” “难道?你怕死?那你…那你也不过如此嘛!呵!我还以为你有多厉害呢!就这!我真的是高估你了!” 可恶啊!见到这情况,安禄山也瞬间暴怒,他还从来没有怎么没让人瞧不起过,所以他大喊道:“你信不信我杀了你!” “我就不相信,我杀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杀不了一个你呢?”说完,安禄山就举起刀准备朝着袁天罡砍去。 “啊!………”可下一秒,他的手腕就直接被袁天罡抓住,然后夺过刀,反手给了他一刀,安禄山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这怎么可能!!!我怎么会…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他打败了!!安禄山临死之前,震惊万分,他真的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快。 但是没办法,袁天罡就是那么强,所以,安史之乱的发起者,现在已经全死了。 这…这!!啊!!!而在场的百姓们看到安禄山死了,也是惊恐了起来!! “杀人了!杀人了!!”有人喊道。 “快报官啊!!!”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谁若不服,来找本帅! 呵!可是见到这种情况,袁天罡可是一点也不慌张,他身子一动,又回到了高处。 紧接着,他看着下面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安抚他们说道:“诸位不必惊慌,本帅乃大唐不良帅袁天罡,这次是奉大唐天子令,来惩治安禄山的。” “安禄山密谋造反,故本帅即刻诛杀他,他的死,与尔等无关,尔等不必感到害怕,本帅只做正义的事情!” 听到这些话的百姓们都感到震惊,这安禄山竟然是大唐天子下令杀的,全部都欢呼起来。 “天子圣明!老天真的是有眼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陛下万岁!陛下万岁啊!!终于这个恶霸被除掉了!!” 但是,又有一些人开始担忧起来了,有人挺身而出,问袁天罡说:“可是…可是这个安禄山是幽州节度使收的义子…” “那个幽州节度使对安禄山还是挺看重的,但是安禄山他现在却死在我们这座小城里面,只怕那个幽州节度使不会放过我们啊!” “呵呵!”袁天罡听到底下一堆人又开始担心他们自己的安危,冷笑道:“尔等不必担忧。” “本帅刚刚不是说了吗?安禄山是陛下派我来除掉他的,关你们什么事情呢?” “再者说,现在马上就要变天了,这幽州节度使自己都保不住他自己现在享受的权力了,他哪有时间来找诸位麻烦呢?” “放心好了,倘若这幽州节度使真的来找你们麻烦了,你们就说这安禄山的死与你们无关,是本帅要杀了他的!” “如果这幽州节度使有任何的问题,就让他来找本帅来对峙,对了,本帅的名字叫做袁天罡,如果他不怕死,觉得惹得起我,就让他来找我。” 然后他的身影,就直接消失了。 “袁天罡?这袁天罡是谁啊?”在场的百姓们都感到震惊,其中就有人发问,他并不认识袁天罡是谁,因为他们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是在人群里面还是有识人的人,他听到这个神秘的男子自报家门说他是袁天罡,十分震惊。 因为他发现袁天罡这个名字在史书上记载的是在太宗时期出现的人物,听说这个袁天罡成立了一个大唐特务机构,名字叫做不良人。 而且这个袁天罡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他现在应该是有两百多岁了,并且听说他的实力非常强大。 但是眼前这个神秘的男子却看上去十分年轻,但是他身上的气势确实非常符合书中记载的不良帅的描述。 他没想到这个不良帅袁天罡是真的存在,他立马告诉周围的人这个袁天罡的厉害。 周围的人知道袁天罡这么厉害了以后,连忙下跪行礼相送,大声喊道:“见过不良帅袁天罡,这下我们真的不怕了!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当然,此时的幽州城内,也正如袁天罡所说的,当幽州节度使知道安禄山是被袁天罡杀掉的。 非但什么也没有怪罪和为难那些百姓,反而还特地亲自派人送信去找袁天罡认错。 幽州节度使向袁天罡认错,告诉他是因为他幽州节度使管教不严,这才让他的义子如此混账,这都是他自己的无用,恳请袁天罡原谅。 不久后,张九龄已经完成了李隆基派下来的一系列改革任务,这些改革措施正在一步步慢慢落实。 这首先第一步,自然就是大力发展特务机构制度,而大唐先前的类似特务机构的就是不良人队伍,所以李隆基决定在这支队伍的基础上发展。 因为毕竟原来不良人队伍人数并不是很多,所以现在李隆基到处招募人才,广纳士兵。 他打算以后,把这支队伍搞差不多有二十几万人,这比大唐军队数量多,都无所谓,毕竟这支特务机构是听从李隆基的指令的。 然后,这第二步呢,就是设立军机处,这个制度落实下来之后,很多的军国大事,就不再由朝廷处理,直接交到皇帝的手中。 这样就杜绝朝廷出现类似“李林甫”这样子的贪污受贿的官员。朝廷的治理就会变得非常方便,也不用担心官员们结党营私了。 而这个第三步,裁撤藩镇,就进行的比较缓慢,毕竟这个藩镇制度是从前面传下来的。 如果现在一下子就全部撤销,那只怕有些藩镇将军会急眼,直接联合起来反抗大唐的安排。 所以这个第三步要循序渐进,慢慢来,这样才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完成这个改革,并且也不会引起那些将军的不满。 当然,现在李隆基的权威还在,所以说那些藩镇还是比

相关推荐: 差生(H)   [快穿]那些女配们   镇痛   吃檸 (1v1)   突然暧昧到太后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醉情计(第二、三卷)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致重峦(高干)   屌丝的四次艳遇